|
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某企业投资1000万元,投产后每年可获得利税额为200万元,投资回收期为几年?
A、1
B、2
C、3
D、4
E、5
第2题 预测对象变化不大且无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时,应用( )较为合理。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平均法
C、算术平均法
第3题 假定居住面积密度为7500平方米/公顷,每人居住面积定额为6平方米,则平均每人居住建筑用地为多少?
A、5
B、6
C、7
D、8
E、9
第4题 ( )为生产产品而支出的各种费用,是综合反映经济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A、总投资
B、净利润
C、产品成本
D、总产值
E、总价值
第5题 价值系数( )1,说明功能与成本比较匹配。
A、﹦
B、﹤
C、﹥
D、≤
E、≥
第6题 ( )是通过会议形式,针对一个问题,自由奔放的提出解决的方法。
A、专家检查法
B、BS法
C、哥德法
第7题 ( )指的是产品对用户的使用价值。
A、价值
B、功能
C、成本
第8题 定额制定的基本方法中,利用统计资料确定定额的方法是
A、统计计算法
B、经验估计法
C、技术测定法
第9题 承包期限,一般不得少于( )年。
A、1
B、2
C、3
D、4
E、5
第10题 以下那种 经营目标承包责任制,是实现层层目标的保证,是经营目标承包经济责任制的基础。
A、经理任期
B、部门经营
C、生产单位经营
D、个人岗位经营
第11题 哪种招标适合专业性较强的特殊工程,但选择的余地小,不能充分发挥有竞争力报价的良好效果。
A、协商议标
B、邀请招标
C、公开招标
第12题 哪一级企业只能承包规定经营范围内的工程,不能总包。
A、一
B、二
C、三
D、四
第13题 按成本取费合同,承包人要发包人偿付工程实际成本加一定酬金的合同是
A、总价合同
B、单价合同
C、成本加酬金合同
判断题
第14题 建筑技术经济评价的目的是为选用最佳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正确
错误
第15题 造成多层住宅墙体比重大,造价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正确
错误
第16题 性能越好,成本越低,产品价值越小。
正确
错误
第17题 BS法是通过会议形式,针对一个问题,自由奔放的提出解决的想法。
正确
错误
第18题 建筑工程的价格确定比一般规格化的工业产品价格的确定要简单得多。
正确
错误
第19题 定额反映了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产品生产和生产消费之间的数量关系。
正确
错误
第20题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企业内部生产活动和涉及企业外部流通领域的活动两部分
正确
错误
第21题 施工承包企业资质等级分为一﹑二﹑三级。
正确
错误
第22题 承包期限一般不得少于三年。
正确
错误
第23题 建筑工程实行招投标制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正确
错误
第24题 邀请招标是一种无线竞争性招标。
正确
错误
第25题 开标﹑评标﹑定标活动,应在招标投标办事机构的监督下,由招标单位主持进行。
正确
错误
第26题 实行计划管理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益。
正确
错误
第27题 中长期经营计划一般为三年或四年计划。
正确
错误
多项选择题
第28题 建筑技术经济评价,是对建筑业采用的 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A、技术方案
B、技术路线
C、技术措施
D、技术价值
第29题 平面布置和空间组合的经济问题包括
A、进深的经济问题
B、开间的经济问题
C、层高的经济问题
D、层数的经济问题
E、组合的经济问题
第30题 影响工厂设计的经济因素有
A、建筑造价构成比
B、柱网的经济问题
C、合并车间的经济问题
D、正确选择厂房高度
E、正确决定层数
第31题 价值分析对象的选择方法有
A、ABC分析法
B、百分比法
C、用户评分法
D、田中法
第32题 寿命周期是指一产品从 到报废为止的整个过程。
A、构思
B、设计
C、制造
D、流通
E、使用
第33题 从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的角度来看,基本建设定额分为
A、劳动消耗定额
B、机械台班定额
C、材料消耗定额
D、资金消耗定额
第34题 建设工程定额制定一般采用三种方法,包括
A、经验估计法
B、统计计算法
C、技术测定法
D、时间计算法
E、资金计算法
第35题 以下选项属于企业目标管理特点的是
A、目标系统性
B、经济利益性
C、全过程性
D、全员性
E、循环性
第36题 任期目标体系的主要内容有
A、企业素质目标
B、技术革新目标
C、经济效益目标
D、职工工资福利目标
E、企业发展目标
第37题 属于建筑工程实行招标投标制的优越性的选项有
A、提高工程质量
B、缩短施工工期
C、降低工程造价
D、提高投资效益
E、提高企业素质
第38题 国内建筑工程招标一般采取的方法有
A、公开招标
B、邀请招标
C、协商议标
D、评标
E、决标
第39题 计划管理的特点有
A、经营性
B、被动性
C、多变性
D、协作性
E、长期性
第40题 编制计划的原则有
A、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B、预见性与现实性结合
C、分解性与相关性结合
D、科学性与群众性结合
E、长期性和短期性结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