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L' U9 w! }" d% t# p+ o
/ V4 G- H$ Q: H$ }* R- ]( \ 教育管理学 试 卷(作业考核 线上) A 卷
% x( M0 k, H: @4 O学习中心: $ a6 ~0 u8 y' m. c& B {
院校学号: 姓 名:
; N( U! m& |' g3 r: a- ]
# Y4 [" G* @. Q+ g0 y4 G$ F- J1 s2 J(共 6 页)
+ T; h) M% @% m5 }- ]. l总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Z; `3 V4 n; f9 B# D1 Z) |
得分
4 K- l* D- O9 p% [; t6 I P6 [, i0 Q9 h) I
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题2分):" v3 V' R! b- D9 U
1.双轨制:" A4 m4 U0 J$ R
8 J4 M3 s2 _2 I9 h( M6 w! X$ R1 H+ J
# u9 K# G8 B4 \( i8 t. F$ P
% w, M8 @4 M5 P7 e* F0 i
, u( Z8 F; h8 W6 e ]2.教育平等:0 l+ k1 h4 z; W% P1 r F
" ?" K- k& K* Z2 ^ B! |6 Y/ n- M) \% m9 S5 H
/ s$ d* N9 y) {/ u( [7 e" @
" P$ \5 H3 ~9 @ D& w
3.学校教育制度:( _+ U0 s: p m, m+ \
4 P" c; Y( t4 n5 M# o \" N
1 P) }% i5 [8 f* P
. E! x1 f# {& _" F; f9 I! C8 `9 F
f8 U; U6 @( G6 Q$ z d4.教育结构:+ e+ U8 V m- y/ {; m
3 h3 r9 P6 c+ d7 m; o7 }3 P+ J: {' i
% a6 K9 q8 C/ b/ O# \ I( u- R3 c9 x. Z3 r
5.教育信息化:/ J+ W' B8 v% L% c
4 A0 u3 n8 k u# k1 i$ @ C/ B& `8 i% c
- X' [1 @$ J8 [0 @: @6 p/ h: n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题0.5分)0 R$ x9 J, v8 K5 w
1.教育管理学以各级各类教育组织和机构的管理现象、管理过程和管理规律为
. C" Y* ~. X8 K& R0 _其研究对象。其中,以( )的管理为核心。# P4 h! r! z6 |) m% u
A.学校组织 B.教育行政机构 C.班级组织 D.教学组织
/ r, U6 C( O& n7 k1 h& d2.( )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
- |+ h! \, m& z/ G' }+ K' `A.教育投资 B.教育资源 C.教育资本储量 D.教育消费% C8 l- V/ S6 F, i5 ^% s( ]9 t7 K6 B, F
3.学校的适度规模,一般不包括( )。
5 ] c' u" U3 A5 sA.教师的适度规模 B.学校设备的适度规模 : z0 b% y, m8 ^ R8 F% `2 _& K
C.科研经费的适度规模 D.学生的适度规模2 h9 _2 h+ F, G t
4.( )是指教育从一个较低的水平或地位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或地位,它涵盖数量、质量,效益的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 T% a1 [" I8 p
A.教育增长 B.教育发展 C.教育质量 D.教育效率
# g1 H! J7 h- l6 |/ r; w. Q! t: `6 Q5.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 )过程。) a$ U; i- e! [" T3 k3 @6 u
A.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 V4 J, Q0 b7 R2 o) i- v
B.非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形式化教育; b, L' U) U+ A5 S
C.形式化教育→非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 `9 w% w; |4 ^! d& d& h" e4 A1 N
D.制度化教育→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 o# n& Q/ {4 \
6.( )是教育民主化的基本保证。; g9 J7 @. U8 w' z" ?- Q
A.教育质量平等 B.教育效果平等 C.教育普及化 D.教育终身化- b) \0 `: g x0 y
7.世界教育的调整时期是在20世纪( )。0 I, J, G+ E% A! \$ T7 L3 m
A.40-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90年代
0 T! L% S; `0 j: q. E& J' n8.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主要采用( )的观点。5 n5 i/ R% P3 B$ }' R
A.产业经济学 B.制度经济学 C.区域经济学 D.组织社会学
0 I9 R( l" C9 {( u7 m; S9.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 )。+ _: U! [; p, n# ^9 |
A.社会化 B.改选自然 C.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 D.生活目标 : O( J8 f' Z* D
10.在中国,目前入围“985工程”的大学数量已达( )。
) H! U. ^$ z" YA.116所 B.96所 C.34所 D.39所2 _3 Y7 C4 R2 Z; i5 [# }
11.在( )时期,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许多国家推行教育发展优于经济发展的战略。% V8 B- X& b, u" X* e/ |- b1 o
A.教育重建 B.教育大发展 C.教育调整 D.教育新增长$ G: x: s' |" `8 j
12.( )被认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 s5 @+ }0 G8 V7 x- O
A.舒尔茨 B.贝克尔 C.丹尼森 D.闵塞& `* ^: C5 }' X( p5 D5 u; {
13.被誉为“可以与哥白尼日心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指的是( )的提出。
6 h' O3 H2 ?( D/ L( KA.全民教育 B.终身教育 C.民主教育 D.信息化教育
" W# |! ?/ Q3 S14.电脑屏幕和互联网正构造一个既远离又环绕着我们的世界,这个虚拟世界被称之为( )。3 n0 p0 A* _. J0 g7 |5 }- K
A.未来空间 B.赛伯空间 C.幻想空间 D.时光空间
* ` s9 |+ ?6 C+ h; M15.下列选项不属于非正规教育的是( )。 N1 t' E' a) H9 M, t0 i
A.广播大学 B.岗位培训 C.阅读报纸 D.校外教育4 j5 f$ }$ O0 a2 P, l
16.凯洛夫思想的主要特点是重视( )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6 S1 f7 n. Q, \$ G- t' x1 N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5 ^! Y& n2 Q% \& e6 ?/ \3 [0 s
17.在下列教育家中,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是( )。
$ V6 J$ M! Y! VA.陶行知 B.蔡元培 C.梁思成 D.胡适
( |' C! t: @( W5 W$ n7 @18.“高教60条”是( )我国颁布的一项教育管理政策。
7 g% {% ]) O- m3 G8 y5 SA.建国初期 B.“文革”时期 C.全面恢复与改革开放时期
5 {# B ]: F( C% S#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2 ^* ] ?! e2 @6 g( c
19.( )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5 {# I( f: v* s, UA.杜威 B.赫尔巴特 C.孟德斯鸠 D.洛克
* u# J) Q3 J6 \. V4 j/ X20.我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D0 w0 f% X# g9 V( E# t3 ?
A.1982 B.1993 C.1987 D.1986
. G, S- w7 p9 P5 N5 s" O$ I三、多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 i) \$ B8 C) X. H
1.教育政策要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其中( )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0 l& z, z5 H8 K9 aA.地域因素 B.国别因素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E.教育因素) J2 o2 |( @1 Y
2.20世纪60年代教育大发展时期的显著特点是( )。" s% ?6 m8 _( {0 D# P: y
A.教育先行 B.教育规划 C.教育大扩张 D.教育民主化 E.提高教育质量9 q+ P4 h' g7 r2 N4 R
3.对于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
. u3 R6 `* g6 L' ?A.前者是教育内涵的加深 B.后者是教育内涵的加深 C.前者是后者的前提 ( l$ K0 `( y" _" E/ j+ ~
D.前者是后者的引申 E.把专制的、不民主的、不充分民主的教育改造成为民主的教育
% m9 J- M1 F" q( x3 n8 P" J g4.当代世界教育处在一个急剧增长的时代,其增长模式具有( )等显著特征。
! N, x. }; i1 b+ G4 J3 NA.规模庞大 B.增长速度快 C.非均衡性 D.波动性 E.一体化
/ E- F! X( U" W% V% ?/ Q6 J3 P5.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其最简单形式是“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该理论把劳动力市场划分为( )两个不同组成部分。. e4 _( |3 X2 M% B
A.主要劳动力市场 B.次要劳动力市场 C.内部劳动力市场 ( P2 X5 i" F& t5 g" W7 Q0 k
D.外部劳动力市场 E.综合劳动力市场: {9 g X; X( D2 G; Z, E
6.在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形式化教育特点的是( )。
! b9 s% c6 m, M. Z8 L J# @A.与生活过程浑然一体 B.与生产过程浑然一体 C.无固定教育者 ; n, Q! [1 S0 M; g& b3 h$ U
D.无固定受教育者 E.无相对规范的教育内容) C/ @6 e H1 L) p9 b, B! L+ R- _
7.文献分析法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文献的( )不易把握。 D9 C* j$ A) z8 t5 j$ c
A.准确性 B.客观性 C.可信度 D.覆盖性 E.代表性
4 v. q+ j/ o! m u8 o v8.在以下教育理论著作中,标志着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成果是( )。7 l# E5 o- L. _9 n2 P
A.《爱弥儿》 B.《普通教育学》 C.《民本主义与教育》 7 J1 k G$ }: w, C3 W! }
D.《大教学论》 E.《教育漫话》
/ Y+ t7 X* h6 w# O9 p* d9 g; ?$ Q9.在以下选项中,属于当代教育学发展阶段理论成果的是( )。
8 N6 v" a6 r! T; t- \3 }0 R% TA.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B.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 C.科尔伯格的道德认识论
5 Z. h5 H; D6 s ]- J7 G: ED.布卢姆的教育评价理论 E.洛克的白板论3 K3 K5 |0 B \" t8 K5 ?
10.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功能是( )。8 b0 ~% l+ ?) f E( D
A.知识传授 B.品德锤炼 C.知识创新 D.知识转化 E.增强体质$ V2 u3 E' [9 E/ Q7 d+ u9 l
11.始于唐代、兴于宋朝的书院是我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其形式有( )。
" ]6 z( @" ~ J' J1 N4 s. WA.私主官辅 B.私立 C.官办 D.官私合办 E.官主私辅
9 f% Z* w3 f x1 R- V+ A) u12.关于筛选理论的基本思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0 a' h0 P! }) j! B$ P
A.教育是一种标识个人能力的工具
' ?/ q5 I* o9 Q" _) ~3 qB.教育揭示了已内含于人的未来的生产特征3 Q& r" `+ N5 e6 X H
C.教育表明了一个人固有的生产力; O0 U2 ?0 e S1 [5 P/ o. ^& n
D.教育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力的求职者提供依据
/ S9 b) ?) P* P4 [) Y* i- L) UE.教育是劳动力市场划分的标识4 |' ]7 M# ^& D( }; z' o# H
13.在以下选项中,属于蔡元培教育管理思想的是( )。2 n, j/ v1 [: |, B% Z% e, [) R/ Y; p
A.以民主精神管理学校 B.倡导教育立法 C.“教授治校”
6 H1 `: h8 p2 V7 L6 |D.学生自治 E.教育统一由国家管理
% p& ?5 Q# [% t14.教育政策有着与其他政策相似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 )。
0 m9 c' j& c! X! o5 L' g. kA.强制性 B.指向明确 C.影响广泛 D.体现统治阶级意志 E.相对稳定6 ]+ E; V: `5 B d, Q5 F5 G
15.人力资本投资包括( )及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行的迁移和信息搜寻等形式。* @" P. v" w$ @$ v* B. s* G
A.学校教育 B.职业训练 C.卫生保健 D.土地投入 E.住房支出' M+ k/ r, s) `6 d' z: K0 H
16.在以下著作中,属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初创期编著的符合我国教育管理自身特点的著作是( )。1 l4 Z3 [; v* S* _( G% k. z
A.《中国教育行政大纲》 B.《现代教育行政》
( @* h/ d7 V4 f* WC.《教育与学校行政原理》 D.《教育行政》 E.《学校管理法》* e9 e9 D7 v# T) D1 D6 h& q, e2 S' j
17.在以下选项中,属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的理论是( )。
# J- S0 W `1 U3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发生认识论 D.主体实践论 E.环境决定论
: B$ M) B7 h' Y9 j18.昆体良认为一个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条件有( )。& {( x" C# m' C+ Y8 T2 ^& X% J1 n
A.德行 B.学识 C.爱生 D.掌握教学艺术 E.懂得体罚的艺术
" \/ R6 l, G; a5 g [19.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选项是( )。
0 Z8 _( w0 ~- Z/ U+ |* ^A.教育现象 B.教育问题 C.教育规律 D.教育观念 E.教育方法
( P( L& @% c# g2 n5 g; b20.认定教育政策问题又称教育政策问题诊断,它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其途径通常包括( )。' |8 G: V1 S- O. Q# V
A.社会调查 B.预测分析 C.行动研究 D.实验研究 E.研究信息
8 d9 D$ U6 r! Z$ P" ~+ [0 V四、判断题(共20分,每题1分)6 ~. E+ W, ?, `# O
1.教育平等只是指受教育机会的平等,与教育过程与结果没有关系( )。0 I9 a4 f V0 w; i4 n# Y" m
2.访谈调查法的难处之一在于其使用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难以确定( )。3.1939年,前苏联教育理论家赞科夫主编了当时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 u5 V) k# ^* b7 c1 O( W" P
4.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是始于赫尔巴特( )。
2 l$ e' a3 v( Y( O- [/ q9 F5.社会化理论认为,教育的社会化是一个“差异性”的社会化过程( )。
3 U. z: t( {/ y- t0 M6.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来自于后天的,并主张取消封建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 W r$ L7 N3 V( Y, s9 p9 ]
7.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是通过教育生产科学技术和再生产科学技术两条途径实现的( )。
6 D6 e2 @/ h( t8.在一个机构把具有不同目标和教育背景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提供最终能获得不同学位的课程,这属于一体化模式的典型特征( )。# w% {. j/ o, ? ?& c
9.近年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通过教育政策调控已经成为课程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 y6 I* ^4 `3 {# A& b, e
10.以罗杰斯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属于教育学的多元化阶段对我国教育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外教育思潮之一( )。: e! ?8 G+ Z9 b( z% F$ Z
11.常言道,“积小变为大变”。这恰好符合了教育政策制定模式中的理性模式( )。/ ?0 x/ g' S' j: D% f6 |
12.教育的形式结构就是指国家办、地方办、民办及私立学校之间的比例关系,它与国民经济的消费和分配结构及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有密切关系。( )
, T3 P% E% d' v13.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投资的超前增长幅度是逐渐加快的。( )( ]$ ?9 k, s7 o# ] F
14.“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哀,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出自于先秦思想家孟子。( )
$ O2 I4 z9 e3 ?% B! O1 U15.终身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社会化的过程( )。0 O: q S$ r2 F/ q! B" l2 Q
16.蔡元培为促进现代中国平民教育、乡村教育以及普及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
& o% \! c! y8 Y9 M17.低级生理、心理机能及气质等受遗传影响程度强,高级生理、心理机能(如人的认识、高级神经系统的活动等)受遗传影响的程度则相对减弱( )。
3 A8 c- G1 _2 \# U% p18.赫尔巴特认为,对孩子的体罚是一种耻辱的教育方式,会造成儿童心情压抑,沮丧和消沉( )。) Y$ p, H/ ?9 E v- T9 L4 Q
19.按照古典管理理论,学校管理不仅要倡导制度化管理,而且更要提倡改善人际关系( )。
3 k7 f% c+ s' T5 c; D! q- P. f20.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尽管师生互动不再是一种希望,而是一种无法避免的事实,但教师却仍然扮演着知识较多者、正确资料拥有者、答疑责任者角色( )。, j; m' ^3 b* @
五、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 c# {. x8 ?3 G0 I$ ?6 p! ^3 l
1.如何理解教育的概念?
/ k. G i, g) B# u6 X5 }
0 b; u& y$ w ~+ @
) {. u6 q# e L5 F$ A8 m; c( Z U
: z& N) J! p1 z% {1 k$ s' k, j1 `8 L3 T4 ]0 d# }- a9 K
2 R$ O5 |4 c$ A
! V* x: P r4 k; `" v9 V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 o- B. v) D$ F& L6 K( s
! X# X% _+ B0 V1 s: p5 K& G e8 K1 \9 [# W
. v2 V- I# p, w4 }7 r
( \: _6 V/ q0 ?8 x
8 |3 j. q+ f; {" \* e" |
( m0 Y+ J$ N. p. {6 ?; Y! R T# ^
+ R: E) A! a- N! s/ M' Z/ _3.现代社会教育投资的变动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 q! }# F/ b0 i" ~5 R: V' p; r4 B$ L0 k, T* p
: M; [# M6 ?' B8 D
* R3 W& U. s6 o W5 q0 P2 D0 A) h1 u0 M
5 d. e% B3 j3 ?. C V/ [$ e4 }9 F- d# z
" l% u1 y0 m9 `% e' f) I- t2 P
. y* m% C5 y$ n3 A! c/ M ^% G+ H l( K" y" P
2 Y- ]1 D, E; j0 }* p9 p1 B: @1 F3 t! W# r3 @1 Y2 Z: h+ K3 t
4.“新教育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G# M8 s* L: A
$ ^2 P# ]/ f8 W+ g. W! U; m& ^
$ C) f. L- y% }
* S$ M$ R7 t9 N4 v+ e
5 h* Z" {4 [% S7 y0 |1 ~) h+ j# [: P
* u4 z" O6 w0 I3 v, d2 q, D/ s+ u( @, P; c+ ^0 R
+ f- W' N. D+ q- B# X% f# |
3 ?! S% Y% |) T% S2 ?
: U& z* I: W+ Q6 ^) n5 N2 K, F六、论述题(共20分,每题10分)
* n. F/ t. N+ N) `0 q+ G% ?1.20世纪以后教育的发展具有怎样的特点?谈谈学习后的收获有哪些?3 U/ B6 S+ g) a
$ H$ r- }! {$ r# A; ]# j# @8 B" z* N! k; W3 g
2 D( G- [2 G) ^' ^3 S' m2 L7 ~+ Z+ B
' U" d: T9 {( L+ [+ d# S- V Z5 h: O3 Z, R9 L
: J. N1 L* _8 A( o
t8 d0 V: \9 m$ X1 V( G P1 d
/ N. H, n9 B- k8 D& ^' C5 b
- ~/ q% t# h! B% a/ o9 O& f
2 r0 H, _# x8 s$ U1 b5 D4 n) e& D( H; K8 _4 N8 L; h
3 q- m5 L) D8 V0 ^
& N+ m* W: o2 z4 k! z7 q- w6 x. L
0 w' \0 q g$ l2.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具有什么特殊功能?学习后的启示何在?% q$ E, b! {! K
1 M6 f" S* H$ r
6 A9 u) X- }' C1 @4 X, n0 c2 }7 r. H( d
$ @/ h+ X) Q1 i& B1 o
7 X! U; r0 U4 |. y
+ V. F: X, w3 s; G6 `" G7 P0 {! x! C9 ~, Z. J5 d9 I" @1 ^
1 c( v% v6 J. k9 Y3 W9 c H; w# z+ G# K- l;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