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16 道试题,共 80 分。)V 1. 公共关系的传播沟通是一个()。
A. 有起点和终点的直线运动
B. 没有终点的直线运动
C. 有起点和终点的双向运动
D. 没有终点的循环运动
满分:5 分
2. 社会组织运行过程必然就是它不断地与现实环境诸因素发生( )的过程。
A. 矛盾
B. 交流
C. 种种关系
满分:5 分
3. 在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多的要素是
A. 标准字
B. 象征图案
C. 标志
D. 企业广告
满分:5 分
4. ( )是衡量公关工作好与坏最后一道关卡。
A. 沟通
B. 策划
C. 评估
满分:5 分
5. 公共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A. 推销产品
B. 提供服务
C. 赢利
D. 推销组织形象
满分:5 分
6. 进行民意测验的主要工具是( )
A. 问卷法
B. 抽样
C. 资料分析
D. 实施调查
满分:5 分
7. 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称为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定型作用
满分:5 分
8. 公共关系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
B. 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
C. 商品经济的繁荣
D. 民主政治的发展
满分:5 分
9. ()公共关系调查,是组织在正常的各项活动中所进行的调查。
A. 特殊性
B. 信誉度
C. 知晓度
D. 一般性
满分:5 分
10. 在公共关系信息传播中,群体传播应属于( )的类型
A. 大众传播
B. 媒介传播
C. 组织传播
D. 人际传播
满分:5 分
11. 《有效公共关系》一书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 )这一面向开放系统的公关理论模式。
A. 传播管理
B. 协调原理
C. 调整与适应
满分:5 分
12.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学的前提是( )
A. 加强宣传
B. 扩大组织
C. 研究国情
D. 积极应用
满分:5 分
13. 公共关系职业人士的前身是
A. 报刊宣传员
B. 企业推销员
C. 广告从业员
D. 公关小姐
满分:5 分
14. 组织与环境发生某种冲突、摩擦的时候,为了摆脱被动局面,采取的公关活动方式是
A. 矫正型公关
B. 防御型公关
C. 进攻型公关
D. 维系型公关
满分:5 分
15. 作为公关的调查法的一种,资料分析法主要用于了解( )
A. 热点问题
B. 敏感问题
C. 现实问题
D. 历史性问题
满分:5 分
16. 在公共关系学中,公众特指
A. 消极受众
B. 积极受众
C. 内部公众
D. 外部公众
满分:5 分
二、判断题(共 2 道试题,共 10 分。)V 1. 公共关系仅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2. 现代第一本公共关系著作是《公共关系学原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三、多选题(共 2 道试题,共 10 分。)V 1.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缺点包括
A. 记录性较差
B. 公众选择余地小
C. 接收方式不灵活
D. 制作周期长
E. 制作费用高
满分:5 分
2. 企业产品定位策略分为
A. 市场教育者定位策略
B. 市场跟进者定位策略
C. 为竞争对手重新定位策略
D. 综合定位策略
E. 攻击型定位策略
满分:5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