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5 分。)V 1. 当平曲线半径小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2 ~9 S& h* O8 ]7 oA. 错误' K! k5 ^' k7 T( y
B. 正确 n* f5 w0 R$ f0 h
满分:3 分
) p) j( Q y* o& S& G5 ?7 \/ w2. 大、中、小桥桥位的选择都必须服从于路线走向。6 Y- k2 Z: _* s3 L9 l. ?
A. 错误3 o9 L! r# \! O0 Z5 H. |
B. 正确
: i) K5 V: E- j3 e% L8 c 满分:3 分
. z' x! s# Z5 w3. 道路用地和道路建筑限界的意义是一样的。 H; d, ~& @ A- p# L
A. 错误" P( j1 E) ^ d" y! S
B. 正确
2 j/ k; E- J; \( a5 u; f9 u" C5 N 满分:3 分8 o5 b5 U2 `# x
4. 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地点称为分流点。. v) h) D3 n% Y0 a8 A' A
A. 错误( v- F* s; |! r, I
B. 正确
7 M8 P3 \' j* }1 V. ]& Y4 R 满分:3 分
& r; B/ \- T3 M5. 设置缓和曲线的可能条件是 。3 b3 T8 b1 z+ s+ E
A. 错误
( B! L+ F; |8 [ k* J/ S9 lB. 正确
# q( O% }# R% q1 @8 U 满分:3 分
9 \% Z) @7 U0 s1 Q! t! z' p, ]9 Q
二、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V 1. 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 ?- D5 i5 ^* I* n) o
A. 经济运距" J9 J! p1 \$ G8 g5 U; [
B. 平均运距/ x. Q# D0 M' w6 S$ j- p; P
C. 超运运距
0 B& B# `0 |; a! _ 满分:4 分
, u$ z" @$ A; k8 m2. 用GPS定位技术,可在测站之间不通视的情况下获得高精度( )维坐标。5 I3 d$ S/ t5 ]& W g2 Q
A. 二4 Z; t3 x$ F. V w) I6 f: E* F7 `
B. 三
3 p8 d7 n. E/ b# n& Y" V& ^C. 四
; q1 _5 _( T- G7 T9 o5 fD. 一' ^7 X `- a7 {5 k8 k
满分:4 分
& z5 S5 j5 |0 M; U7 h3.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 )行驶。
( M0 P# K8 z; z; u; e/ u( |0 ?+ F5 _A. 加速* b) S& }; ^' d& @8 G0 C2 w
B. 等速 y. h0 O- e1 z9 u2 l5 W5 B* @4 K E
C. 减速+ i( m. O8 W$ @% m Q/ ~1 X
D. 无法确定
; Z3 q6 i9 T6 `0 m2 b7 A 满分:4 分8 Z0 z/ k* X0 v# w/ e7 _ r( a
4. 横向力系数的含义是( )。
4 y* x* H% J: s0 g+ a' w: Z7 r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3 O F, j3 y/ a; OB. 横向力和竖向力的比值% W2 j7 [0 ~1 \
C. 横向力和垂向力的比值7 c) u/ L; {, G' N' f+ u: D: x
满分:4 分
- E, [' J/ k$ \& ?( w9 R9 _& c! { f5. 公路弯道上设置超高的目的主要是( )。 N2 V6 u" Y9 ]. j5 Q6 m( D( N/ h# _
A. 克服离心力$ A8 Q( I$ H2 s
B. 路面排水7 [4 J* z/ o o1 F1 `
C. 美观
2 `, ^$ |5 G1 h0 v( WD. 便于施工" |' m) w- ]! ]/ K) V7 V2 A# w2 ?( d
满分:4 分* B! \3 N4 C. m1 S# B8 j+ p
6. 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1 H& N/ }3 @) Z4 ?1 z! k) E' h
A. 穿过城镇8 x$ e- b; l$ H- R& Z J% @+ i
B. 离开城镇
0 F5 }/ u1 ~" s# |1 TC. 靠近城镇. L6 l3 f* ?( B! f1 A
满分:4 分! M9 L' B+ l3 |6 ], O
7. 平面交叉口的计算行车速度降低的差值不应大于()。
" k! v( ?: G, S+ GA. 10km/h7 K( s2 J- _* _3 B) r6 Z8 T
B. 15 km/h% Y8 H" F9 j7 `" y# ?
C. 20 km/h7 \( h9 L X" g8 ?
D. 30 km/h; e4 i) o8 b$ Q& t. {6 l
满分:4 分
3 v4 m! H6 `2 X* c9 t8. 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 )。9 Q4 s4 y8 A5 d& T( m; ?4 {/ ^: s
A. 公路等级) w8 w& o$ R! Q
B. 排水要求) A& [4 R# q( T. }0 W& w6 k
C. 自然因素
% C) Y% Z: |. ^- L7 D# d6 ^ 满分:4 分, K2 I( f/ B, `* M$ {$ ]& |2 X
9. 纵断面设计时,力求纵坡平缓,陡坡宜短,主要是为了( )。
6 g* T. B' O! B( |. k: AA. 汽车保持高速行驶; b" W- |$ T6 p
B. 汽车获得较大的动力因数, f3 p0 Q& i; l2 J
C. 汽车制动
5 e3 P' \0 D' X2 j: RD. 以上全正确$ r3 B% z* g4 v1 w8 E2 `$ S" A; Q
满分:4 分. ~# F' ]: e* B% W" e
10. 纸上定线中横断面的控制,主要为了控制( )。4 y+ F( F/ n, {! `+ Y
A. 路基设计标高
" j$ D/ C+ v* c; H6 d! AB. 经济点最佳位置
9 D) o. E* m3 C# ]C. 路线的纵坡度% u% `$ k# x4 j# K; Y+ d
满分:4 分
2 C2 I3 ~6 {5 K# P, B. V) H. w11. 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 )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o0 Z2 m7 U8 |4 r4 h
A. 外侧路肩边缘
( `$ z) c f% y9 D. UB. 外侧路面边缘
! D# |: a- a# \( Q$ F+ ?% j- q8 `$ h( aC. 路面中心, D$ y9 T4 Q7 i7 l7 M; N
满分:4 分
+ ~8 s) `( X: R# w12. 当路线受到限制,需要在某处集中提高或降低某一高度时才能充分利用前后有利地形,可考虑采用( ) 。3 U0 l1 b& H# D
A. 回头展线
" G6 j5 J! ^6 V; O( FB. 螺旋展线& n3 @+ ^# ?4 i/ Y S- S
C. 自然展线" C+ D. y5 k& Q# l2 M
D. 高次抛物线5 L" l+ Y3 V6 P2 H: v& O
满分:4 分
0 x/ G7 t# Q1 _! @' R13. 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
! A1 X; P% W" U5 _0 ]# q1 `A. 内边轴旋转2 U8 P0 A) U! m& ~9 \- p$ R/ K
B. 外边轴旋转
8 l# c9 C8 ~6 F TC. 中轴旋转
+ v- F. l- u% q4 M 满分:4 分9 j! A& T. C6 b! ]# [" `( r$ r
14. 横净距是指视距至( )的法向距离。
( |; [3 ~2 P% \$ Y, b1 xA. 路中线
7 h6 [, Z( v0 `B. 行车轨迹线
6 R s: n6 |; c$ f3 W4 U& {1 [6 v. fC. 路面内边缘线
* V% ], Y7 D! s' R 满分:4 分% W! A0 [$ X. d
15. 按照平均纵坡在等高线上所截取的长度的各个连线为( )。
" B1 J! ~4 ~5 hA. 自由型路线5 f# d- [- l- Q/ |
B. 均坡线
9 ~( S ?. I6 V6 l' A) mC. 导向线
! _: Z- e3 y+ d3 t* ?* O. l 满分:4 分
1 q3 R0 w! T3 x' F) ~6 i4 A; O7 W, _2 |" A
三、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V 1. 按道路在城市道路网内的地位、交通功能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城市道路可分为( )。( b4 X( B% ?' X$ ]/ d' e
A. 快速路
* _% b' c8 s0 a) \B. 主干路
; ]* g+ H+ }8 ]6 a; ~C. 次干路9 [; k1 i( ]0 p. L9 f
D. 支路5 t- f' G( j. }4 V
满分:5 分
6 ?, u' S% s1 o% G- [+ O2. 道路勘测设计中包括三个设计阶段,分别是( )。) @2 ^( ]9 m+ b5 V5 c f! T2 k
A. 初步设计0 G6 B$ h# J: }% o6 C2 h8 d
B. 技术设计" X2 k9 w y* p1 d& P% ]+ O
C. 预算设计
: J/ \, i/ ^1 `7 tD. 施工图设计! s1 A' `4 D, O
满分:5 分$ f( P+ f. ~) I+ s$ ~2 z- S7 A/ q
3. 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主要有( )。
7 N( ]3 Z" ~6 C. ^A. 制动效能
) Y2 d' o( S( T0 K. i+ i4 GB.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 Q' ^9 ?) D, W9 J+ s) J' [5 x3 @5 ^C. 制动汽车时的方向稳定性
2 G- a1 X- v1 N. _ 满分:5 分1 D5 A q6 l; M' u* s
4.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行车速度( )。
7 W" B* J( y: u2 B4 n, yA. 可以大于计算行车速度
8 j$ _) E% k5 B) o' G( C; p( ]B. 可以小于计算行车速度
% t. X9 d! T4 j& U% D) {" o& ZC. 必须等于计算行车速度
; x6 a) W8 e- m$ x r9 c, I$ n8 o( P" v4 | 满分:5 分
& C* z/ m& M* s0 _1 @4 u5. 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 )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F4 k8 ~- X9 l# B& d# v& J4 j
A. 行程时间
! F! f) Q5 {$ J4 K( |B. 离心力& Y0 D! S& W4 ? ]' x
C. 视距5 V- n. d( ]( @& u, N
D. 加速度" [: u4 `# A' b7 n0 ^
满分:5 分 5 Q/ D0 @6 S2 d' I9 ~- B; D
; Q6 K( u0 k$ E6 H5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