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作业答案-谋学网-专业的奥鹏在线作业答案辅导网【官网】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微信登录,扫一扫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VIP会员,3年作业免费下 !奥鹏作业,奥鹏毕业论文检测新手作业下载教程,充值问题没有找到答案,请在此处留言!
2022年5月最新全国统考资料投诉建议,加盟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奥鹏课程积分软件(2021年最新)
查看: 5123|回复: 0

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8 17: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谋学网
一、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好奇心是人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探索奥秘,进行创新思维的内部动力;是探索精神萌发的土壤。一个生机勃勃的儿童总是瞪大敏锐的目光,观察周围世界的一切[2]。而动机则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才能主动思考,主动创新,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第一步。教师应根据课文的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创设具有童趣的情节故事和游戏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一是故事导入。喜欢听故事乃是学生的天性。形象、生动的故事往往会及时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运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运用实物、模型、自制教具、录音、录像、幻灯和现代技术手段,使学生进入角色,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产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积极心态,诱发思维兴趣。三是分角色表演朗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多读,才能领悟其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眼、口、心等器官,而且融合人的表情、动作,与文章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二.鼓励创新精神,重视创新个性的培养
    要从小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常规习俗,大胆尝试探索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与创新志向。要鼓励学生不要怕犯错误,鼓励学生在错误中学习。一些教师不允许学生犯错误,一犯错误就斥责,这是窒息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影响极大,一个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谈道:“教师在创造性动机、智力、好奇心测验中成绩中等以上,他们的学生的创造性能在三个月以内有显著提高,而那些成绩中等以下的教师,其学生便没有进步”。教师往往会偏爱心理类型和自己一样的学生。有创新才能的教师喜欢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缺乏创新才能的教师则不喜欢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如果教师有很高的创新才能,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将会取得极好的成绩;如果教师很缺乏创新才能,那么创新能力低的学生成绩就比较好,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反而会被埋没。
按理讲,教师应该喜欢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却不大喜欢具有创新个性的学生。原因是这些学生或者由于精力充沛、好动好问、被视为“淘气”、“调皮”;或者独立思维能力强,不墨守成规,思想行为常超出教师意料;或专注地钻研、为创新吸引、不善交往、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等,因而往往得不到教师的喜爱。研究创新思维的德国心理学家海纳特说:“许多调查表明,创造型学生的形象是被否定的。”确实,如果不改变对具有创新个性的学生的错误态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就只是空谈而已。所以,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首先,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上,重点应放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要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思维能力联想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同时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既要量力而行又不要随心所欲,使各层次的学生的潜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其次,教师不要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在学生身上,有意无意的驱赶着学生走教师自认为的理想道路,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阻碍了青少年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学校实施创新教育中,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使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都能得到开发,使一代新人茁壮成长[3]。
     三. 要创设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教学环境气氛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闲暇出智慧”。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把微笑常带入课堂,富有情感地教学,语言亲切自然,趣味盎然地启发、感染,能积极捕捉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课堂重鼓励多表扬,放下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的高架子,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时刻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勇于蹲下身来和学生平等交流,真诚喜欢每一个学生,为学生付出真挚的爱,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真正的良师益友。 反之,情境压力会使学生情绪紧张,从而妨碍其创新的能力。如果教师不允许、不提倡创新,不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学习,教学充满了控制命令,主观专断,死气沉沉的气氛,那么,学生的创新能力便会在压抑的气氛中枯萎。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营造一种能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智能,自由释放其创新风气的学习环境。:
(一)        要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即在承认学生具有可以开发的巨大潜能的基础上,为其提供乐于思考,主动探索,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的机会和条件。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在于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入新概念,新方法之前,可以先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这时由于学生运用旧知识已不能顺利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激起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与新问题需求之间的冲突,由此产生了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这种由问题情境而引发的认知冲突的激起和解决,就成了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动力。

(二) 要让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表白自己的想法。[4]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6】。郭沫若同志曾满怀激情地说:“我希望老师们,以你们的积极性启发同学们的积极性,以你们的创造性启发同学们的创造性,新生的嫩芽希望不要加以拘束,请充分辅导他们,让他们活泼地成长吧!”。所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教师应该做到:(1)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尊重儿童所提出的不寻常的问题、意见和解答;(2)解除儿童对错误的恐惧心理;(3)鼓励多样性和个性,避免强求一律;(4)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自己发现问题,允许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过程、特点和灵活性;(5)不要用固定的眼光看待有创新潜能的学生;(6)在班上形成相互合作的民主作风,避免权威态度;(7)鼓励学生同有创新潜能的人接触等等。只有创设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扩展延伸,培养思维的敏锐
  思维的敏锐力,指敏于觉察事物,具有发现缺漏、需求,不寻常及未完成部分的能力,也就是对问题的敏感度。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考的可能。有问题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造【7】。教材是为学生学习提供的例子,教学中既要依靠它又不要受它的限制,这样才能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学习了7、8自然段后,我问同学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时,有同学问“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中的“有一个新的生命”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在颤动”按以往的要求只让学生理解“ 榕树的生命力强”,我在教学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平时的积累,说说你的理解。结果,学生的回答真是精彩极了:有的说是风吹,有的说是鸟动,有的说是太阳的照射,有的说是树叶绿得可爱,让作者看花了眼,产生了错觉,有的说是因为榕树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以上几点,不难看出学生完全突破了教材的束缚,找到了新的生长点。这说明学生思维的敏锐力大大提高了。所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我建议实行“六大解放”:
(一)        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自己去想。
“敢想,已是成功的一半。”学生的思维是遇到问题时才产生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多思多想,学生就会从不同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思维活跃起来了,知识也深化了,这就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二)        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自己去做。
学生时期比较好动,什么事情都想亲自试一试。针对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多动手进行实际操作。
(三)        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自己去看。
世界著名人士,法国雕塑家罗丹曾经这样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需加强对学生的观察能力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四)        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自己去说。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随意议论、相互交流、回答提问等活动不能限制过多、过细,这会造成学生因回答不对或害怕违法教师的有关规定而感到紧张、焦虑甚至受压抑的现象。
(五)        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教学立足点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应重视学生“会学”,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去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比“填鸭式”、“满堂灌”要事半功倍。
(六)        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发展。
      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一书中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让我们试着放手让孩子们自由的发展,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
奥鹏作业答案,奥鹏在线作业答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一
客服二
客服三
客服四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谋学网奥鹏同学群2
微信客服扫一扫

QQ|关于我们|联系方式|网站特点|加入VIP|加盟合作|投诉建议|法律申明|Archiver|小黑屋|奥鹏作业答案-谋学网 ( 湘ICP备2021015247号 )

GMT+8, 2025-1-23 20:20 , Processed in 0.09678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