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V 1. 瑟斯通()年最先提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态度是可以被测量的。
8 R0 l% ]4 \% o7 YA. 1927! z" S& s" M* k# K+ E2 S$ y
B. 1929$ ~' Y+ F) e6 ~. z5 F6 |# b
C. 19287 z% R2 K6 v; l. C
D. 19264 y4 \& x2 K' F6 M6 R
满分:2 分
. N3 W3 P7 n* r2 P2. ()指对于性意识发展成熟的人,异性有高于同性的特别行为促进作用。7 z2 K+ g" O# r8 ~
A. 社会干扰; q7 |+ j# {3 o$ R
B. 社会助长6 w! z( M) [; U
C. 他人助长
3 \7 b& O" b2 O/ i' RD. 性别助长1 p8 H8 J" W/ H2 y
满分:2 分' e, N, u y; S; Z
3. ()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情境时,以自己旧有经验为基础,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
0 Y6 C0 h. H" h, K; w2 ?. IA. 感觉
" t+ E1 A- G H/ V$ j. }B. 意识
' K0 x2 j% d0 Z& {. W6 t* Z3 C, }C. 印象
2 }$ h) H o; ~# m& Q( ^9 j1 t; p$ F+ U% uD. 归因
- r5 ~( m. ~% ^8 ?- x 满分:2 分
! K: F& y0 W( f: g4. 挫折-侵犯理论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于()年提出的。: |% B8 ~5 {; s! d. g" l) ^0 N
A. 1939! K9 F) N3 `# n; }3 D/ R
B. 1940+ G+ `+ \: ~+ \, s) m2 [
C. 1938/ o* ~* M: i: M ?( m
D. 1937
6 \, D+ L# }3 B4 J 满分:2 分
4 X, B# N% O O% g& q, j5. 心理学家()1957提出,群体一起来解决问题,具有个人所没有的特殊“脑力激励”作用,使人们找到更多、更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的问题解决方法。" n7 f( U- K7 I+ g# S# q3 q: A
A. 洛伦茨+ e7 Q h0 r5 H* k; z) n
B. 多拉德
. h! n8 U# v6 t7 K' l4 l. w( H6 \/ AC. 奥斯本
: q2 X6 t/ ~: r* A! p+ {D. 米尔格莱姆2 @# ?# L0 {5 E6 O: a; l# n; A" t
满分:2 分
# J) v: x/ M0 |, x. \6. 费斯廷杰提出了( )。8 f0 \5 W% M' h
A. 自我知觉理论# R9 ?+ G9 h5 w0 t$ o
B. 归因理论?
% o/ F4 ^' i ?1 j0 m5 rC. 控制源理论% |" I$ K" _( q B9 w" S' B
D. 认知不协调理论% h5 t7 g. R* P$ x
满分:2 分
; R+ O# i! _6 B- X7. 社交距离的近范围为()英尺% v9 ~2 H& }2 A. G* y
A. 1.5~2.5
# Y4 b* h7 k6 b7 E2 V3 _5 M ^B. 12~15. U7 w% Z; q+ t V# r
C. 2.5~4
# h" g5 I {2 n3 e/ FD. 4~7* ~$ O6 p- `3 b; b
满分:2 分
' i4 ~* C1 y8 B7 V# s/ `3 M8 Q- _/ W8. 折扣原则是()(1972年)提出的0 P0 K' K7 `9 f; ?$ I9 o+ q
A. 泰勒$ c0 P% e v3 J4 Y$ i
B. 凯利; z2 `- Z q0 h e
C. 海德9 Y7 z. C) I# K1 n4 ^* P
D. 维纳
0 I- |( }2 n9 T; O* c" d7 r. d9 P 满分:2 分1 F( {8 a( f; p* y8 ~& g7 N
9. 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人与人之间的()(包括社会影响)来解释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
# D ?& E f( {* K! iA. 社会关系- D: }6 V& a1 c) e j. F J
B. 相互作用
* \; l1 }, x8 A8 o; n1 e! {& VC. 群体效应3 X5 b+ l6 a( }. p/ ~( V7 S
D. 社会和文化属性
) h/ [/ j P0 H& l% Q" D/ e 满分:2 分
: l( m& t5 o: G0 h m! k10. ()称为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也就是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0 V' D7 U' P. I& Y5 } s |) y( @A. 印象控制9 K& H! m' ^* }$ v
B. 归因控制$ A6 v# [, o1 w. m7 t
C. 感觉控制- `, Z; z9 S$ L# z# P
D. 意识控制
* l* [* T4 b( w- R8 z 满分:2 分 : T" k% Y$ B' c# J2 J
! B4 D* i' p# n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V 1. 人际关系从融洽的状态走向终结,通常要经历()阶段:
1 B( u, N& K9 z0 N, ?8 zA. 分歧
6 M* B3 q) R9 k c8 E' {B. 收敛8 Q% x8 I$ S- q- `9 z& R" j
C. 冷漠( }2 ^+ E! \" y) U! k; F
D. 逃避
7 f# T+ B. L8 V3 ?" z+ R) I8 v/ Z& sE. 终止
6 S- J% j5 ]* g# L4 U 满分:2 分0 V% T; |! {) m; k
2.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主要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 K" J% F2 f6 `
A. 重视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建立
4 r2 ^! [! w6 B" d% K0 i2 IB. 主动交往- _1 ]" Q7 y! {8 R1 n
C. 移情
) Y+ L/ W1 H" c* P- b/ I5 l% ~D. 帮助别人
. c3 S: Y. L1 G8 w7 c 满分:2 分# _8 E, e* N7 y3 y) T, d
3. 人际关系发展有( )阶段。
' ?* E: j v' q1 ?1 j( q+ GA. 定向阶段- b& f$ I0 v7 k: f: |+ M
B. 情感探索阶段
5 b# P9 S: g: l4 j+ t" _# ~C. 感情交流阶段
/ `7 k8 ?4 p& W/ X5 fD. 稳定交往阶段
; U; h' N/ Y7 t j 满分:2 分
: Z2 [( |, |8 Z7 z2 C! x4. 沟通的特点包括()
7 @& {% m: x# S. b# S' iA. 沟通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P- j/ U" R& U0 s3 r% h
B. 沟通信息必须内容与关系相统一
# @& }8 N7 ^0 K! p* jC. 沟通是一个过程
9 ]7 y2 ?( w& X9 s. AD. 沟通的发生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 R( y, X9 r' e, ^2 Z
满分:2 分6 V. {7 p3 o& {& Y2 ?. y, |9 g
5. 心理学家按照情感融合的相对程度,将人际关系分为( )。
% O) S" b" b- D% d W* ~3 F% f! X( pA. 轻度卷入$ R5 s& p5 ]+ i3 J
B. 中度卷入
2 x! ~/ D+ o O$ e0 GC. 深度卷入, P3 ]6 c- b6 Z5 x, r0 Y$ O# Q
D. 重度卷入% |8 v9 E4 ~: N9 R- Y" {
满分:2 分6 I C2 m5 a# G& o3 C
6. 人的心理交往需要是通过( )途径形成起来的。
4 B$ B2 q4 q$ D# D! }A. 印刻5 x1 s: v* N0 U* l8 P, N
B. 本能需要
& M0 A* s* L9 [' z: OC. 条件作用(学习)
' u1 t7 \, T* k. Z; PD. 自我超越+ R7 f# A) e* ] r' G# {
满分:2 分
F7 V9 c0 ~2 j# O8 h9 d7. 批评的艺术包括()
# H/ _2 Q5 U1 v& ~* |7 \1 r: }" gA. 批评从称赞和诚挚感谢入手& n1 L$ w6 w8 Y. |
B. 批评前先提到自己的错误
* r( l+ i7 M: @2 W* c2 u" N0 CC. 间接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错误% }6 a4 C+ ~" R; c2 n/ G7 h5 M
D. 领导者应以启发而不是命令来提醒别人的错误
# F2 v5 O: u$ |$ n9 Q9 uE. 让别人保住面子
6 P- o8 M& [4 u3 q8 U4 K( b 满分:2 分
4 E- ^8 r U# X4 B" _* ~& @5 i8. 态度的维度
, A$ V$ f3 I2 s! A7 }A. 指向
x7 x$ F* e3 B9 a" uB. 强度* @6 q7 }! o8 _+ l
C. 深度$ k7 R6 n$ G% d3 T
D. 向中度
" V8 G* h8 u/ i! aE. 外显度1 n; ?: M# `2 v& Y8 l
满分:2 分& ?9 Z! D; L) \
9. 人们通常运用的自我防卫策略主要有:/ V9 @/ h T8 _9 U. F3 i
A. 笼统拒绝
3 X7 K. Z7 \, U7 XB. 贬损来源
9 n$ ^+ `( \7 u; F j. h; fC. 歪曲信息; D, g( t3 g' ~1 F0 }2 S9 p
D. 论点辩驳
0 B5 @( p/ W# A, ]E. 合理化作用及其它防御方式
4 q. W+ o! v3 M s9 v; i$ Z3 i8 h 满分:2 分/ K$ x% h* W A8 O1 t
10. 对沟通过程发生影响的背景因素包括()/ i9 y; V9 I: `7 B2 s& S) s
A. 心理背景6 {/ B" N& [ o. E& z9 G$ R
B. 物理背景
& z; F; Y$ L2 WC. 社会背景
s6 i9 f% {& G$ Y3 x& j# fD. 文化背景/ b. B2 E, A" n/ Q8 Z
满分:2 分
' ^( P: H6 ^7 ]* Z) u2 s11. 人们的行为受制约于二个方面因素:
) U4 Q3 n' V7 i( O9 O+ mA. 性格
8 o1 \; o2 M- j/ Y* T2 XB. 态度$ k% t8 Z4 h s8 @4 L
C. 外部情境压力
- y. D$ D& p1 i6 l s3 r- _D. 行动 \, Q" ^4 y0 S+ C* Q' Y
满分:2 分/ }! @5 ~) P" d: F# ?2 A: r
12. 减少和消除认知不协调的途径有()
. y! u1 [- B( [3 WA. 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因素的一方
. l( d( r) n5 yB. 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9 O8 f5 ^4 b2 z1 `# gC. 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改变原有认知因素间的不协调关系
( _4 A1 {& w3 f6 |D. 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深度
7 N; n Z, {. i. Y/ n; [ 满分:2 分
! ]* @( l# O7 u9 } `6 D% C13. 有效沟通的特点是( )。
% _1 ]; ^/ [7 x4 |; FA. 沟通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d/ i- i* ?1 KB. 沟通信息必须内容与关系相统一
! \8 z+ e! z- G I/ L4 eC. 沟通并不需要及时
' U, ]- L( s- r+ G3 vD. 沟通是一个过程 ? [' p4 Q, n' v8 J$ U6 x
满分:2 分
6 R! }! S& D! K% s- `0 j14. 社会心理学调查法包括( )。; F6 V9 Z" @7 \2 v) v/ p- w
A. 记录法3 w5 o; {5 D) _( F8 ?3 ?# L- x
B. 问卷法! O2 V& S4 h1 @+ h9 D; L4 [
C. 测验法2 n. E/ s |& W* s+ x" y, Y
D. 访谈法
: p. k, r/ h$ W5 M& c 满分:2 分
' X% Y, D2 d" P- I, ^; E15. 三维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们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是()
: _1 `& X% r: M$ C$ d( x6 gA. 包容的需要
/ p* r6 q" x" yB. 控制的需要. W! h3 C+ t7 G9 Z% s9 M& P
C. 感情的需要
0 b4 W2 A$ `$ i' @D. 归属的需要1 {* H& b% T. w, W# `4 {7 j$ J, X% G2 x
满分:2 分
* ?' O7 F, w9 |; L7 n16. 归因原则有9 t- g ]& H4 c: W) |7 J
A. 不变性原则
, w( |/ D: h% V3 C5 oB. 折扣原则: O7 p# w7 ?( _; g9 ]
C. 协变性原则4 c# _* E. _8 s) e! @1 T
D. 角色获得
- _: G* {2 W' S% {( A8 f5 v 满分:2 分
) U3 R* h6 ~- h4 y. g17. 沟通的意义有:& P- C7 F2 w1 j6 \ _8 G
A. 沟通是社会概念形成的途径
( H' j) X# T- d. c* h z4 o; C4 FB. 沟通提供人身心发展必须的信息& R$ C/ v" C) H$ G$ I. H/ O
C. 人凭借沟通交换信息并建立与维持相互联系 ?5 `3 K) u: S& y6 K, e# H e6 @2 C/ ^& E
D. 沟通是自我概念形成的途径1 i# C: I Y. \: v. E9 Z7 V5 Z% o
满分:2 分
8 \* F5 p$ F7 W5 u+ ~8 B: A# ^18.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 Z4 R5 v0 S1 R6 x& Y3 \+ M' u6 ]A. 经验的情绪后果1 Y+ S" Y+ n, O- T
B. 需要的满足
1 D( s- H$ t! E4 f2 s& Q- LC. 知识) G b0 J, F' p
D. 家庭
% U, s! Y' n6 R' a% p# l1 ME. 参照群体$ U Y9 f6 J/ i% P0 |5 p+ Y
F. 文化因素
1 p2 I* d5 M9 p& y5 K9 X! L$ x, j 满分:2 分5 Q9 c2 T, j- X, G3 l4 z1 E
19. 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是:" S+ x4 Z0 w; \( D4 T3 ?
A. 伤害行为2 S& g+ E% D8 e/ [
B. 伤害意图
3 M1 c5 P: Y8 ~- p. w6 k" ]C. 社会评价1 ^5 K2 S7 b( D; i8 `
D. 伤害结果
7 q* p& z/ _; [' a* G 满分:2 分) Y9 j4 ^0 A' f" o C5 D/ _; C+ k
20. 印象的定向作用包括:) @$ d8 g1 t+ \& a9 C. u7 F; V- w
A. 首因效应
7 T8 ?9 p& g# ~B. 近因效应
% L1 A: O+ a, Y: d/ W* a( pC. 光环效应8 |4 h, V# g7 R$ V3 T
D. 久因效应$ p; i' V& w1 u! @7 S
满分:2 分! v$ F3 a3 U/ T; Y2 o$ g! q2 J
21. 身体语言的特点包括()
8 {% q) Y5 a+ o0 G$ I/ O1 R5 F: UA. 广泛性$ a1 w5 m! L$ G) f& q5 M
B. 连续性" F, v( Q8 _' }
C. 不受环境的限制# I& E7 R. _# a# o: L% z& W& j
D. 跨文化沟通
# U' p+ ?" \9 Q* j q( pE. 简约性5 @( _$ Y7 ]3 b$ [( P7 j. Z
满分:2 分- f8 B* A! W1 ^ j4 ]
22. 社会心理学家卡茨(1960)提出态度的心理功能有哪几个方面?
" L, c& @' S3 y7 g8 WA. 工具性、调整性和功利性功能/ D' h2 `2 y" P0 u! {4 u
B. 自我防御功能
# T" Y3 c4 s5 V, g, dC. 价值表现功能
$ f& F+ q/ w2 S# `- A U$ @% U5 ND. 认识功能, U: C5 _, Z7 `1 ?7 S' x
满分:2 分: {: v* ~" O+ E9 W$ y* e5 r
23. 社会心理学方法论原则有:
4 V- I# c6 E9 F' e7 c' HA. 客观原则
! V) [2 h% J$ uB. 分析与综合原则; i s( Q9 z: W1 g- C: j7 w; R0 P
C. 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原则
& Y/ u B n6 @% b" j+ f6 YD. 伦理性原则3 j% C* _: O8 h. e: e- }; i! C) F
满分:2 分
2 O1 K! K$ L" e/ a: j* h# }7 Z24. 爱情与喜欢的区别是( )。
3 |3 s( D. m }, ?7 nA. 一方要比另一方付出多。/ F0 J, ]( z- T/ W H6 ]: a& V: c1 R- E
B. 人际吸引的双方有共同的理解。
: a5 N& K8 {. J! B7 G) B9 x, uC. 需要投入持久的感情。9 m: l/ }' a) Q0 A# d
D. 喜欢的主体对所喜欢的对象有积极的评价和尊重。; P- B" s6 q- ^; G
满分:2 分4 ]4 @7 F) G% B! |* h
25. 卡内基(1938)曾经总结出多种与别人成功相处的技巧,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 b* ?' n9 P- \. `9 E% cA. 避免争论
- w. I2 Y6 t* GB. 尊重别人意见,避免直接指责/ F* b9 T2 N! u! o
C. 如果自己错了,就很快坦率承认
9 B; t1 W& ?, Z, PD. 真诚地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理解别人
; t; m0 W; x, i- O 满分:2 分 0 f: g4 h( ?- y0 u0 [, I2 ~
1 `0 _% d- ~& T/ y. K$ s, J1 d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V 1. 社会角色关系等同于普遍情感联系性质的人际情感关系。8 B2 X% s3 D# b D. r: p
A. 错误; Q$ I$ G% c3 X3 d: ^) L
B. 正确
" w+ Z5 e1 n5 q5 ? 满分:2 分
- l3 o7 x) |+ y5 f, \1 u( c$ U2. 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w# ^3 h. t( |. h$ U9 h
A. 错误0 s7 E% f7 F9 n. p& t# y( U
B. 正确
' k( }# d& H+ K; o$ ] g. E 满分:2 分
, u" _7 }4 i# Y9 I8 [3. 人的自我空间只允许已经在心理上建立起了安全感、情感上已经接纳的人来分享。! X+ ]& c. n- ^3 Y* |
A. 错误8 m+ C7 r, @% u8 A; u) R/ t! R
B. 正确 h4 ~1 G2 [, J* q. i
满分:2 分
# h) X( o3 _) G6 I4. 过度的从众倾向会使人很容易进入去个性化状态。. d' \! c$ Y4 D: q _
A. 错误
' f7 q8 W- d \+ IB. 正确% a- C- o- X E, X1 |& B4 s
满分:2 分
2 {( J) w" N* |4 e5. 人在一种行为上的理由不充分时,会有一种自动寻求补充理由,以维持自己的认知协调。这种心理反应被称为“理由不充分效应”。
2 F. L- S* F& t! ?" zA. 错误; w: }# }! |# q8 ?' d
B. 正确
. l, F5 }( x8 ?" B4 @3 f1 @$ S 满分:2 分% Y Z1 C! d- d. e: j6 }& h! E
6. 态度改变是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在既有的态度背景上形成新的态度的过程。其实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 f0 P8 f4 P0 X" P3 ?
A. 错误) l" i8 ?' a( r0 F5 ?2 o, `
B. 正确
" P1 Y+ A( t U; d' _ M' P% W 满分:2 分
! O) n; Q" K. w9 l# I7 l7. 社会交换论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一个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奖励,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
4 H& X! V" J+ p3 o6 z& e. ]A. 错误
, O/ e& S2 v, s7 R2 G5 S3 JB. 正确
- G3 D1 y) O0 E3 F 满分:2 分 j3 _( a5 n% M" x9 u! Y
8. 信息的重复可以增加人们的好感
Q" D- J7 S7 b: AA. 错误3 t& N2 f: E+ l# L8 M
B. 正确
1 l4 U( G9 o' m, p 满分:2 分
. O; x/ q/ g7 g4 Y3 G! H2 }! |9. 社会增加对侵犯行为惩罚的强度,不能实现侵犯行为的外部控制。
! r1 e5 L) D7 P" aA. 错误
& b; e6 ?5 h) rB. 正确
z e. j- N' U+ l: e2 @3 N" R1 O 满分:2 分
# q5 i" p* i/ ^4 b10. 基本人际关系取向有5种。
9 `# e& L- J; C8 y* LA. 错误
, e9 w3 s; W( p/ `' {8 oB. 正确' {; G: |( R% o- p% X0 L( e* M
满分:2 分
- a! g- Y. M- M2 B+ H11. 人们的自我概念是相对不稳定的。
, p+ Q! f; v( \# I) mA. 错误5 T, r l$ K+ i2 ^. I) O; n
B. 正确* t0 H* e0 s4 A! t; o2 R5 ]# I1 K
满分:2 分
# [ ~2 U D, T7 s; w+ T; Y& Z12. 人际关系是在人们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5 w* R" `7 e0 I( ^6 O
A. 错误
' i! B d8 I+ N! P iB. 正确
2 ^, V( s- F0 L4 U- N9 l 满分:2 分
5 ~+ l; O6 a2 l13. 沟通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
- y A, G! \% n! k4 v* o& PA. 错误( m% }% q! S+ I. W3 K& g
B. 正确
2 t. Y( a0 C0 t8 Q) L7 k 满分:2 分! A- m' b* B! d8 K/ l+ D
14. 群体的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
U2 u1 T/ X. \, CA. 错误- N! f2 F! M& J0 W. `9 F
B. 正确& B, l$ V# H8 m- N1 V5 @6 d
满分:2 分6 J6 P2 v+ c6 d: H: c* e
15. 投射作用指人由于别人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
. ]4 n8 ` I0 A$ ZA. 错误
4 ^# U' z/ i$ B; b2 b. a, m6 }B. 正确
- t' Q/ ~& x5 o( F 满分:2 分 5 K: M1 B' W2 j; o2 Z% E9 ?( ?
; N8 N* B% q*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