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V 1. 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__________。
6 g6 L+ m' S# S: l& mA. 普遍主义
' l+ q [2 O8 I; V; QB. 唯科学主义% ?: ?7 G7 J0 S- c& |7 l' Y! l9 t
C. 实践理性
( T4 u$ W0 R) ~/ t6 A$ h3 J ND. 解放理性7 r- f, k6 n1 E' [8 \4 }2 J) H
满分:2 分
3 H' I. b8 O# V! P2. 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反应的学习理论,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改进的教学机器,使学生能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称为__________。6 R8 J& v8 L w: p6 h2 o
A. 机器教学+ Z( |7 L3 C6 T5 o! R* K, ]8 R
B. 程序教学
. W/ X$ a6 M0 ]; PC. 强化教学+ C1 j' I3 m, w. D& l- Z( [
D. 编程教学
4 C: \1 q! W! H' E+ f, e 满分:2 分: h' u+ X- W' w+ U0 T
3. “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__________。
: Y5 {/ U6 \0 J- _5 u! ~% g) CA. 《老师,再见!》
: d2 I, z( p5 J8 S1 a) {B. 《爱的教育》
' X+ D/ L5 E s. B: @4 RC. 《班级生活》
2 K. X* ]0 h2 U' Y2 z( tD. 《隐性课程论》! F* P- K5 W% W1 M {5 {
满分:2 分/ u/ l/ U- p& N* w
4. 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具体体现教育价值的是________。
2 T# k/ X4 X) `: S* v' i- G, rA. 教育目的; J7 ~: r2 Q6 b4 r' h
B. 教育目标& \# N: g5 c5 F9 X
C. 课程与教学目标4 r: J. {5 Y0 z+ s
D. 课时目标" Y4 B* U7 b+ s) w, `
满分:2 分4 O4 n9 G& F; F+ M/ O2 y9 B
5. 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
8 M x; y5 w( G1 w. kA.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m% ?/ O* Z& e2 L
B. 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9 I2 w0 B5 V7 r. H6 z
C.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6 k. }# m! D E9 W" Z1 e+ nD. 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 Q+ c! e2 W+ e n! w5 O% x" X 满分:2 分 m" n+ k7 f8 y) U2 s( Z/ s9 F% _
6.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不是________。
; L& n7 U8 g& y r/ cA. 学校教学
+ ^3 |9 }4 Z- a' h% g- x+ O/ K% YB. 教学规律# |+ \ u& V( q e
C. 教学现象* H4 _1 p, U$ |
D. 教学问题
% s1 A9 s* F( B0 R! j( ~ 满分:2 分( {! a9 c- O8 m4 P, k' C
7. 行为目标具有的特点是具体性、可操作性和__________。
) |$ h6 U. R# jA. 精确性
. U( z* G/ D! O+ C! p+ U5 j# gB. 普遍性
2 a% R! c5 r* k) ^C. 规范性+ L. o, a! [8 ^8 P8 G/ j
D. 模糊性
3 P. w1 Z$ g3 h 满分:2 分1 v* ?* q/ }& _3 b, W. j
8. “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是_________的观点。
2 k% J9 a- {4 \A. 被动适应论& [$ J& V: r, w0 \8 [
B. 主动适应论
9 ?" x& b8 B% F8 b, HC. 滞后论+ }5 e5 J3 U1 G# I
D. 超越论
. h' o! A9 k/ K+ F, g! \ 满分:2 分
9 b/ `6 E/ Z; @2 v1 x% a, w; m9.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 s! M9 `/ O9 D) ~- P" S% ~& P* UA. 计划性、自愿性、实践性
* j" F- P7 D. i. q5 ^. W5 _( rB. B. 组织性、灵活性、自愿性) @ X" d: w2 ^' J |8 A" q6 C
C. C. 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R G4 p" Y# A9 @2 `' v& `$ k
D. D. 目的性、灵活性、实践性
: c* I6 r* w" x N) @$ e5 ] 满分:2 分
$ y7 ] j4 {# f2 q& F10.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_________。
# f# _9 f1 R- H% [A. 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
* X5 o3 Y4 `; l6 z" ~% BB. 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 s2 c" c* T3 x7 c- T& p! U$ i2 |: j% U
C.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1 h1 l7 [" G7 A8 T2 D3 T3 _
D. 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l8 K$ G/ v9 D5 G6 J- c1 b. O
满分:2 分
2 F8 n4 k; f" l3 k7 r3 B' O! o7 h# `0 D8 s2 G% U, _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V 1. 下列选项中属于.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突显)健全的价值观的是:) M# t6 R; g V. R% S
A. 健康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0 |7 E5 W$ O; ~% dB. 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o3 x( w8 a! P( i% G3 k% i0 g
C. 善于和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j0 K2 s; p( b" c
D.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1 Y& i( w, h4 d/ e n 满分:2 分" X3 v* {4 A7 v& G% Y- d$ v. K
2. 在课程发展史上,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存在的三种典型观点是__________。
# `4 v7 G. `% IA. 被动适应论- \6 W+ N; t% Z* j- Q
B. 主动适应论
! n. e7 F" ]" J/ l* T$ u+ AC. 独立论
{; a# h& }3 }5 _% n/ E3 ^D. 统一论
' ?2 W8 ]2 ?# s: B' W+ W( { 满分:2 分6 d$ z# C# f2 x" S1 v
3. 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的实质是()
3 S1 p: g2 S1 n$ N' M& sA. 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关系: s" P0 Y# I7 U% L
B. 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 ^- ~5 P% L+ s$ a9 T! TC. 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0 H/ U5 z* M m. J9 G; o9 r
D. 学校领导与学生的关系
5 Y5 e- |5 {+ o, M. T0 S 满分:2 分
) U7 P E7 n2 T5 h% {: Q* m9 S4. 下列选项中关于“隐性课程”说法正确的是:
1 x' p- I* W) W/ ^( OA. 所谓“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性、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R6 U, f n3 m1 N1 l
B. 这类课程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 v8 K4 d6 D- u
C. 具有潜在性和隐蔽性3 V7 l$ b/ q; Z- j4 l* k& y
D. 隐性课没有消极的作用
! q" f1 Y3 o: [* L" Y 满分:2 分
! C d) C0 x3 J- {, j& a4 Q+ N5. 关于师生关系理论,“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 |6 |9 w B6 q* c* w( Y
A. 杜威4 p( r4 @1 n& Z/ S- S/ h) \6 e
B. 洛克; s9 r7 C" \2 U
C. 布鲁姆
% t+ d( Y D/ g7 z% Q& c2 n) ZD. 卢梭
. R! q9 y( C) X/ |8 C( B 满分:2 分2 V7 j" z0 Q! [4 Z9 X; M* \
6.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是()2 u0 K2 y4 |7 g
A. 原有认知结构
/ M' h% e1 a3 i) @9 r4 r" u, {B. 有在接受学习中贯穿发现学习的思想3 o v/ V2 o6 ~0 X) g0 @
C. 有意义学习心向
y: o' R/ \4 B/ RD. 有在发现学习中采用接受学习的形式
8 y, e1 D& P. f 满分:2 分/ }# t8 E1 J2 P) C a
7. 培养目标的时代性(时代精神)体现在那里?# o# d! o5 @! E# c% J
A. 健全的价值观
0 c; e( I+ n5 y( MB. 健康负责的生活态度
( P. ?, z2 t! G8 Y# s+ v& q. h5 ?C. 创新意识和能力
, O ~' G( U2 S, VD. 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5 R. M7 @0 g' o' p( m9 A
满分:2 分
" h7 l# B6 D1 c" ]0 K- u8.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情境、________。
, ?2 ^* k) B. O& |( U% c% LA. 脚手架+ q+ ?/ n4 S7 `* a0 L9 {; z: f `
B. 协作
* e6 R8 I# |" v3 O, lC. 会话( t6 e: X: k5 l3 U- M
D. 资源
/ g0 L+ u& k3 t6 L' f/ j' V; ~ 满分:2 分3 P9 g, @7 d3 X' ]3 I
9. 合作学习的要素有:3 W0 L* n S! x2 N
A. 积极互赖6 Y4 X! [, M' Y- q
B. 个体责任" N2 B# o8 S6 }1 P& N1 V
C. 面对面的积极互动/ S. Y* j7 g# c A# o9 J
D. 社交技能7 G0 D% ~% I) O! [- k! M
满分:2 分; ]* w; Y( P) Q- x* n( h% _
10. 教师的专业人格包括良好的个性(性格)和高尚的品德(品格)。其中良好的个性修养(性格)包括:
+ X/ @/ p2 H2 q: [/ g# w2 VA. 善良宽容
; e; @4 e" O, VB. 友善的态度
+ x. a3 t# h- d& A8 RC. 广泛的兴趣2 \. o& `3 p8 ~8 u7 s9 `* A
D. 良好的仪表
& I' i8 N; C j) @2 T; ^1 }. b& i 满分:2 分" W3 c: W2 Z& O: A/ H! q
11. 教育目的的特性是:
! F5 H; ^ g' Y0 F0 p* A) vA. 终极性" x5 E) D* N. P
B. 本体性1 {9 _) i s) I! N. G: g; Q& I! K0 N) v
C. 超越性/ T8 k X# S; P& b1 h+ q
D. 时代性
9 b: H8 B0 L0 c( } 满分:2 分. u8 W( j$ S' w5 F; n
12. 从教育的角度讲,课程的价值在于:& Q* n, P# v. ?5 G" q# ]# J% ]8 l
A. 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 {' F7 J/ ^& n! z+ o; G1 a1 XB. 课程是学生的精神食粮
' v1 }4 G/ ]8 \. s. \3 N9 l+ c vC. 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 g! r, P7 B8 q9 n
D. 课程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
, d6 F, e9 t/ m$ a 满分:2 分
# }/ P! E; ^3 U% G13. 选择教学媒体的基本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6 a1 N0 f' S9 L9 b1 UA. 发展性原则
4 X: {0 n8 p0 L- A- i! G5 _B. 综合性原则
1 p, m$ |1 @4 Y. _C. 经济原则 O4 B6 @# ?+ {8 v* [ f( D
D. 教学最优化原则- \0 N# H2 |& @' u7 @$ `
满分:2 分/ k* N* ]5 c _9 `$ ]
14. 选择案例的要求有:/ }: [$ l9 Z+ h% m5 g l
A. 趣味性7 R+ q( ?& K: g6 g
B. 代表性
1 G3 c8 I5 n2 x0 b/ d0 X" s3 F' M: pC. 典型性
5 l' x6 x P6 m" ?' lD. 针对性
& |6 Z+ C$ x6 m w" ?9 ]6 A 满分:2 分
) b$ i* Q$ s+ j6 u- w# [15. 写好案例的关键是:& n+ X: }9 U. Q9 |5 G
A. 具有优秀的文笔
# ?* p3 p7 ~, A h l, M: n' mB. 选择复杂的情境
* S3 T1 Q' \+ X8 ^0 [1 KC. 揭示人物的心理7 }9 _% j9 t4 ]/ u
D. 具有独到的思考1 d6 e( x9 T1 t* q/ e" P3 F: ]
满分:2 分( m# V0 G9 I3 S$ `9 v" q+ j
16. 骨干教师的素养, 包括:
/ _# c6 l& _. Y6 a: ?5 K9 ]" l% UA. 政治向度
. q* M4 o' w6 [" xB. 哲学向度
9 M( n& f7 T/ _! g% Q% J/ s* ^C. 文化向度
5 \: |& M/ r1 X3 L' h9 TD. 经济向度
3 e7 p' N1 t' q7 a' n& G5 \2 c 满分:2 分4 p5 G& E& _; k+ N7 \4 j
17. 行动研究的特点是()
6 q1 `& ~8 s: yA. 付诸于教学行动中
2 }6 ]& h! q5 J2 M! P- H* Z5 @B. 在教育教学中$ j, l* L* ~2 Q# T5 q8 m5 t
C. 通过教育教学
% Q0 f! O; g3 y2 u# y# J- zD. 为了教育教学; w; H) a! H/ f. N( j
E. . w' R) ~ C: N
满分:2 分
5 E {3 L( K& C8 g18. 自主学习包括_______。' n) _. t: S$ @
A. 发现学习5 U8 p* O# A' [0 _
B. 主动学习' B+ d ^" I# V7 B/ U) S
C. 独立学习5 C. ?: M3 `8 d9 k9 T
D. 元认知监控学习/ e: Z! M6 `- o* ?
满分:2 分2 ?3 q" r/ X G' z9 G! ?
19. 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________。
8 H; l3 T0 g T9 S# K' ]# lA. 统一性
( r/ J _0 ^( S6 r, pB. 连续性
5 v4 h% G6 P* F" W5 c# X0 Y7 O# V( ]C. 序列性
, K U6 j- H2 i4 F& G$ b+ ~D. 整合性
4 Q" c7 V. @5 F5 Y+ e 满分:2 分6 e0 W+ X# p- c" B
20. 国际教学研究发展的趋势是:
0 ]+ {; P8 I5 \* fA. 质的教育研究
: X2 c! B v- M. J- HB. 量的教育研究; M/ \( c& N* b+ ]/ J; U. D7 T; R* J
C. 教师成为研究者" k( \, ~# v9 B5 ?4 ~$ K
D. 反思性教学7 A$ G/ c2 H9 M7 {
满分:2 分
% U* |7 f. e$ W/ K. `- N9 G21. 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_________。$ L' I: a4 b. q; z( g4 P
A. 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而制定的
# }7 V1 a" _& j5 h# y) r! T8 k$ A/ RB. 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8 Q8 x! l; A( l$ E# o! E( j
C. 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w1 B( b1 f9 \3 r
D. 传统学习方式与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2 n) g& Y o j 满分:2 分
" v( a( C F! k. N22. 教师要有生命意识不仅仅要有生活意识、发展意识,更要有人的意识、生命意识,包括:
/ [0 l# f* s8 I. ?# ~1 V2 t rA. 生命是不可逆的6 G( Q; h$ V2 u. r
B. 生命是独特的- G- u5 ]/ w8 _- f
C. 生命是不可预测的. r1 w$ `6 f# |3 x5 {
D. 生命是无价的) }/ r0 G. h C1 I- F* Y7 S% y
满分:2 分
6 ]% z; |( n: ] H/ u* V23. 我国传统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E" n( Q# t/ ~, z4 D
A. 大同小异的“经验总结' B3 r$ }: @/ u1 X4 A% x% ~
B. 名不副实的“教育实验”! `- W6 p2 U9 Q% N" u3 P; O) W
C.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 y* j8 t2 T! HD. 教师的“平庸化”现象# F7 x3 u3 ~5 |- o
满分:2 分: _ U4 y' \: Z1 N2 C' y! h* R4 s
24. 新课程内容的特点:3 q' R/ j0 |" p# s* N% P
A. 基础性& v( ?: n4 D+ k/ K( u$ `1 H, Y; |
B. 时代性
0 p! E/ S2 N% ]) {2 h, f+ iC. 实用性
& v0 Y& a3 m+ o) T( CD. 综合性, x' U3 }, F8 i* ]
满分:2 分; i" r+ Z7 ^% u8 F+ R- I
25. 下列选项中属于从课程的层次或结构层面界定(美•古德莱德)的是:
9 O* [3 _/ f9 i$ i4 l; [6 I- E+ UA. 正式的课程
1 |7 Z) i. g4 d" w J- t% dB. 理想的课程3 a$ t9 T- b9 u" x2 {* I
C. 领悟的课程
' _8 c) t! S S+ r0 Q! KD. 经验的课程
. j4 Y |+ e" g- x 满分:2 分
2 e7 B* f A$ w) h/ ?9 A3 j
8 |% O+ _9 l1 J1 b2 V' I$ T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V 1. 专家的指导是重要的,但专家参与决不在于形成一个凌驾于学校教师之上的权威。% v% c3 b8 A4 `! P9 e* L9 E
A. 错误$ C( W6 N, _# G- ~7 Y" R5 V
B. 正确
3 o' B+ t1 g! J2 v 满分:2 分
* \ r. H& S/ B3 `$ ]% c1 b1 Z" C2. 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 B& t6 [; d. D, aA. 错误
?8 e: L2 g2 i6 _! f) I0 ~B. 正确$ @. s9 a1 ~1 X1 q4 a
满分:2 分
& |# u0 {" ?3 s" J' M3. 教育评价=客观描述+价值判断+增值探索,客观就是公正、全面、准确。* [4 _; x7 W3 N4 X, g2 X
A. 错误
: I8 ^( q: ~$ K2 G, @/ V' aB. 正确
+ c$ S+ R1 _1 J7 g$ s+ o; n 满分:2 分( M' R' u+ U% F& K: c
4. 学校在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4 {) m: a- r9 x) c0 j2 A& Q
A. 错误
: T {2 D2 b; b8 b+ OB. 正确
4 u7 e. P% h/ S 满分:2 分
+ X% f6 t9 C O6 h5. 强调人的目的性,就是否认人在一定意义上的工具价值,否认每个中华民族的子孙,都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献身的义务或责任。
6 \" x7 n" U7 V7 E& hA. 错误
. I7 N ~% i [( k' J3 y7 ?B. 正确2 O1 e4 H2 V1 V$ `+ {
满分:2 分
- F+ @. t! k+ ?6. 学校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派出所”,也是教育专家的“实验田”,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场地”。+ h0 E# l) t1 v# {6 H/ D5 F
A. 错误
$ y' a! W4 f, p# ?B. 正确! [6 r' L0 w' {( p$ e
满分:2 分
$ D) j3 W, B0 Z* g% {$ \7. 学校所有课程的功能:个性全面和谐发展。0 \" w! f# j' |. D, b1 Q3 o- u
A. 错误
{$ E4 S0 |7 R" x, M4 }9 iB. 正确
1 S& u9 O: ^9 x- c7 m4 S `$ ^: j- P( z 满分:2 分
6 G( N+ F; D7 X& z5 j8. 培养目标的全面性就是要面面俱到。2 n5 h4 l, J7 T# ?( V/ {
A. 错误
' e/ g& [/ O7 r! z! D) H pB. 正确
6 [+ g! I% P5 }0 V3 Y4 F7 t2 \8 b 满分:2 分
1 Q1 |" Y% d) O( V4 v9 H9.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 Z" W- X& L) z( ]& G1 j7 UA. 错误7 c9 w3 ^- y) ^- c5 p4 {, j
B. 正确
5 x* g5 D% E* T4 t 满分:2 分
1 f2 ^/ c) I4 j k10. 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依托是教育智慧。
2 A! v; m+ v: B4 J/ CA. 错误3 J1 n5 [6 k/ f, N
B. 正确
. p3 K: `2 g, q, N8 f6 T 满分:2 分 h% G1 b( ~9 J3 E
11.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剧烈,而综合国力竞争最终都会落到人才竞争上,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竞争势必影响着人才竞争。' N0 P) N1 z( x8 U' c8 m
A. 错误+ d2 u H4 Y; _0 Z
B. 正确
- e( D0 _% U- D* E& P$ G 满分:2 分$ u/ M4 A' c( O: { Y. `
12. 教育观念:具有态度倾向和情感色彩的认识。它伴随认识活动的体验。有 正向:积极、肯定(支持)的体验。有中性的。还有反向:消极、否定(反对)的体验。7 L1 r, n1 T$ _) u9 A
A. 错误' O: A4 f) Y" V/ m$ q5 k
B. 正确$ c& ~4 D' c' r. x* d. i: O
满分:2 分
$ T$ @8 }: m! ~3 o" }7 t2 X6 I: m13. 自主就是让学生自学。/ H+ L8 Y3 o: b8 H2 E9 b1 ?4 U
A. 错误3 }# D7 y3 y! `* z. W9 C9 ?7 B' }) \
B. 正确
& P( N0 i. k* m' ` v8 l 满分:2 分
8 ?0 `2 t& y- ?5 t. e14. 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是骨干教师的四大素养,也是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
6 I7 h% H4 I5 p7 rA. 错误
8 ~: q' q5 H6 f, u, ?B. 正确
7 F: F: w4 w3 @) X, J4 d) Y 满分:2 分) l' u7 Q* a6 J# ]" p
15. 打“攻坚战”是指“课内扎扎实实搞应试,课外轰轰烈烈搞素质”。* o! J- j1 F' c+ t/ r' c* v
A. 错误
0 T9 v( q, d' P) q/ m6 q5 ?B. 正确! m) X6 J z0 V/ B2 n- _5 y
满分:2 分
8 u# M/ Y- V6 q$ q
8 T( I( Z! @9 e6 C3 t. v如果资料还未上传请加QQ:1306998094 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