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被誉为财富之母的是( )
A. 森林
B. 土地
C. 湿地
D. 草原
满分:4 分
2. 从理论上讲,对污染物排放实行防治的直接方法是
A. 对污染源实行行政管理
B. 实施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
C. 运用经济和市场的方法
D. 对产业合理规划布局
满分:4 分
3.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迁移或拆除,由()决定
A. 省级人民政府
B. 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
C. 省级人民政府或国务院
D. 省级人民政府报国务院
满分:4 分
4. 《渔业法》规定的罚款的最低限额是
A. 10万
B. 50万
C. 5万
D. 1万
满分:4 分
5. 退耕还林的基本原则是
A. 生态优先
B. 目标责任制
C. 税收优惠
D. 可持续发展
满分:4 分
6.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是否可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所作的规定是( )
A. 可以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B. 禁止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C. 经海关同意可以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D. 可以在向环保部门缴纳预防危险费后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满分:4 分
7. 根据()可以将污染类型分为生物污染危害、化学污染危害等
A. 介入环境要素的不同
B. 污染物的特性
C. 物质和因素的形态
D. 污染物的来源
满分:4 分
8. 在我国国家大气环境标准体系中,其核心是
A.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B.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C.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满分:4 分
9. ()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
A. 县级
B. 县级以上
C. 设区的市级以上
D. 省级以上
满分:4 分
10. “三废”不包括
A. 废气
B. 废液
C. 废渣
D. 废品
满分:4 分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V 1. 国外学者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所提出的主要理论根据有
A. 天赋人权论
B. 环境权论
C. 环境要素先占论
D. 环境公共财产论
E. 公共信托论
满分:4 分
2. 我国《矿产资源法》规定,开采矿产资源必须缴纳
A. 资源税
B. 资源使用税
C. 资源补偿税
D. 资源利用费
E. 资源管理费
满分:4 分
3. 下列选项属于《环境保护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的有
A. 警告
B. 罚款
C. 行政拘留
D.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E. 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满分:4 分
4. 国际环境合作的内容包括
A. 增强各国环保和改善环境的能力
B. 采取全球和区域环保措施
C. 对于环境突发事件要预防通知、协商和互助
D. 防止环境问题的越界转移
E. 制定环境损害责任的国际法规划
满分:4 分
5. 环境影响评价报国家环保总局审批的有
A. 对环境问题有争议的项目
B. 国务院审批的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各部门的建设项目
C.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界区的项目
D. 绝密工程
E. 核设施建设工程
满分:4 分
6. 目前我国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主要有
A. 《汽车定置噪声限值》
B.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C. 《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
D. 《厂界噪声测量方法》
E. 《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
满分:4 分
7. 对危险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特别规定有
A. 实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标识制度
B. 实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
C. 关于危险废物收集、储存、运输、处置的具体规定
D. 对危险废物转移的管理制度
E. 危险废物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满分:4 分
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划分的两类区包括
A. 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
B. 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C. 文化区
D. 特定工业区
E. 风景名胜区
满分:4 分
9. 我国现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包括
A. 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
B. 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C. 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
D. 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E. 环境标准
满分:4 分
10. 我国《刑法》规定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罪名包括
A.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B. 非法处置或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
C. 非法猎捕和狩猎罪
D. 非法占用耕地罪
E. 破坏矿产资源罪
满分:4 分
1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比较普遍采用的经济刺激的几种形式有
A. 财政援助
B. 低息贷款
C. 国际合作
D. 行政奖励
E. 税收
满分:4 分
12.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特征包括
A.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B. 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C. 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
D. 具有广泛性
E. 其主体的地位全是平等的关系
满分:4 分
13. 以下关于国际环境合作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国际环境合作原则要求所有国家承担相同的国际环境保护义务
B. 国际环境合作是保障所有国家有效参与国际环境事务的重要途径
C. 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国际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国际环境合作
D. 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都有权参与国际环境合作
E. 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应当参与环境合作
满分:4 分
14. 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 )。
A. 大气
B. 海洋
C. 矿藏
D. 自然保护区
E. 人文遗迹
满分:4 分
15. .环境管理中使用的许可证大致可分为
A. .防止环境污染许可证
B. 防止破坏环境许可证
C. 促进经济发展许可证
D. 整体环境保护许可证
E. 具体环境要素保护许可证
满分:4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