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V 1. 甲在某中标店购物时,乘营业员不注意之机,从柜台内将一只价值高昂的手表拿出偷偷握在手中,然后在柜台边假装和其朋友选购其他钟表。在营业员高呼“有人偷手表”之后,甲马上将手表交给钟表店保安,并说了一声“实在对不起”就试图离开。甲的行为属于:( )
A. 盗窃罪既遂
B. 盗窃罪未遂
C. 盗窃罪中止
D. 不构成犯罪,但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满分:5 分
2.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既遂是( )的停止形态
A. 过失犯罪
B.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C. 直接故意犯罪
D. 间接故意犯罪
满分:5 分
3.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划分为( )两种类型。
A. 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
B. 自然人主体与单位主体
C. 成年人主体与未成年人主体
D. 单独主体与共同主体
满分:5 分
4. 甲是乙公司的职员,于某晚撬开公司财务室窗户,窃取一个内装25000元的密码箱,尔后乘出租车从公司返家。车到家附近,甲携密码箱下车,恰遇巡警丙等人。丙等人对其盘问,甲心虚,丢下密码箱就跑,丙等人立即追赶。当快追上时,甲拿出身藏得钢管向丙乱打,致丙受轻伤。甲的行为构成:( )
A. 抢劫罪
B. 盗窃罪和妨害公务罪
C. 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
D. 职务侵占罪和妨害公务罪
满分:5 分
5. 韩某因犯资助恐怖活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有期徒刑从2003年5月4日起执行,那么对韩某实际剥夺争执权利的期间是()
A. 2003年5月4日至2011年5月3日
B. 2008年5月4日至2011年5月3日
C. 2003年5月4日至2008年5月3日
D. 2003年5月4日至2006年5月3日
满分:5 分
6. 甲某因为犯强奸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在执行到第6年时主动交代曾经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12万元的事实,以此被以职务侵占罪判处12年。对甲某应当在怎样的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
A. 20年以下12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
B. 12年以下6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
C. 18年以下6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
D. 将12年与6年相加,直接决定执行18年
满分:5 分
7.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主要区别是___。
A. 实行的目的不同
B. B、实行的程度不同
C. 针对的危害程度不同
D. 针对的对象性质不同
满分:5 分
8. 我国刑法规定,判处无期徒刑,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___。
A. 15年
B. 10年
C. 20年
D. 18年
满分:5 分
9. 某甲是某国有供销公司经理,为了牟取暴利,以单位的名义购进200吨工业用酒精(甲醇),掺水勾兑后冒充食用白酒出售,获款200万元,获利50万元,全部归个人所有。该假酒售出后,致数十人死亡或者伤残,幸亏发现及时,才避免了更为严重的后果。( )
A. 对某甲应当按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
B. 对某甲应当按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
C. 对某甲应当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D. 对某甲应当按照投毒罪定罪处罚
满分:5 分
10.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A. 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 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 不构成犯罪
D. 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满分:5 分
二、多选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V 1. 关于解释的方法和分类,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将组织他人卖淫罪的“他人”解释为除本人之外的的包括女人和男人在内的人,属于文理解释、普通解释、形式解释
B. 将故意杀人罪对象的“人”解释为“除本人之外的人”,是缩小解释
C. 将“出售”珍惜濒危野生动物的“出售”,解释为包括出卖和以营利为目的的加工利用行为,属于扩张解释
D. 立刑法典中的解释性规定和有关“法律的起草说明”是立法解释
满分:5 分
2.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构成要件有___。
A. 犯罪客体是我国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B. 犯罪的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危害我国安全的行为
C. 犯罪的主体既有一般主体,又有特殊主体
D. 犯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出自故意
满分:5 分
3. 下列哪些犯罪行为应该适用属地管辖原则()
A. 外国人乘坐外国的船舶进入我国领海后实施的犯罪
B. 中国国家工作人员在外国的飞机上实施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
C. 中国人乘坐外国飞机在外国领空的犯罪
D. 外国人乘坐我国的船舶在美国领空的犯罪
满分:5 分
4. 根据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个数不同,可以将犯罪客体分为( )
A. 一般客体
B. 同类客体
C. 简单客体
D. 复杂客体
满分:5 分
5. 我国刑法理论根据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将刑事责任能力分为()
A.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B.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C. 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
D. 减轻刑事责任能力
满分:5 分
6. 犯罪构成包含的要素为___。
A. 犯罪客体
B. 犯罪主体
C. 犯罪的客观方面
D. 犯罪的主观方面
满分:5 分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V 1. 对以出卖为目的而非法收买毒品的行为应定贩卖毒品罪。(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构成徇私枉法罪。(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主体均为特殊主体。(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犯罪过失的类型根据行为人的心里态度不同,可以分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两者没有区别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