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业ID: 82646
1.
作业总体要求:
1、要求独立完成,严禁抄袭。非独立完成,扣分。独立完成作业,可以适当加分。
2、题目的要点,需要展开说明,若没有展开说明,扣分。
3、本作业大部分都可以从教材找到资料,希望你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4、建议不要过于集中写作业,而应该一边学一边写。
5、作业要求和考试要求一致,期末考卷评分也是按照1-3规则,所以希望大家好好把握作业的风格和答题方法。
(教材第二章)在以下哪种市场条件下,资源配置会自动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A. A. 完全垄断
B. B. 寡头垄断
C. C. 完全竞争
D. D. 自然经济
2.
(教材第三章)以下四个选项分别为四个国家的基尼系数,请根据此系数判断出贫富差距最小的国家
A. A. 0.2
B. B. 0.3
C. C. 0.5
D. D. 0.8
3.
(教材第三章)以下哪一项不是财政的主要职能:
A. A. 提供公共物品
B. B. 矫正外部效应
C. C. 解决信息不对称
D. D. 增加税收收入
4.
(教材第四章)以下哪种投**规则带来的决策成本最高:
A. A. 一致同意规则
B. B. 多数投**规则
C. C. 加权投**规则
D. D. 否决投**规则
5.
(教材第六章)以下哪项支出不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
A. A. 国防支出
B. B. 行政管理支出
C. C. 科教文卫支出
D. D. 农业支出
6.
(教材第七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A. 暗补可以使消费者获得更高的效用
B. B. 和明补相比,暗补更有助于实现政府对某种商品进行补贴的目标
C. C. 暗补可以使消费者购买该商品的数量更多
D. D. 实物补贴是暗补的一种形式
7.
(教材第九章)在瓦格纳定律中,公共支出增长的原**不包括:
A. A. 维护工业化过程中社会和经济的正常秩序
B. B. 纠正市场失效问题对资源配置效率的负面影响
C. C. 经济增长过程中公共支出项目的过快增长
D. D. 公众所接受的税收水平**社会突变而提高
8.
(教材第十章)税收的三要素不包括:
A. A. 纳税人
B. B. 征税对象
C. C. 税率
D. D. 税种
9.
(教材第十一章)关于商品税的税收归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从供给方征税还是从需求方征税导致的税收归宿是相同的
B. B. 需求弹性越大,需求方承担的税负比例越大
C. C. 供给弹性越大,需求方承担的税负比例越大
D. D. 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弹性大小关系决定了双方承担税负的比例
10.
(教材第十二章)按照反弹性法则,应该对以下哪种商品征收比较低的税率
A. A. 珠宝
B. B. 日用家具
C. C. 食盐
D. D. 大米
11.
(教材第十章)区分税收的收入效应和**代效应。
(这类图片在网上很容易找得到,但是我希望同学们在纸上画出图来并配之以文字说明,用拍照的方式上传jpg格式图片文件到附件。只有自己动手画出来,才能真正理解这一知识点)
12.
(教材第十一章)请分析不同的商品税征收方式(对需求者征税和对供给者征税)是否会导致消费者和供给者的税收负担产生差异。
(同样希望同学们能够自己动手画图并配之以文字说明,拍下来以图片形式上传)
13.
(教材第十二章)请画图分析:明补一定优于暗补吗?
(请大家自己动手画图并配之以文字说明,拍照下来以jpg图片格式上传附件)
14.
(教材第二章)何为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基于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认识竞争市场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15.
(教材第三章)请简述财政的职能。
16.
(教材第四章)什么是单峰偏好?什么是中间投**人定理,两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17.
(教材第五章) 鲁宾逊和星期五生活在荒岛的丛林中,他们分别都训练美洲豹,让它们在居住区周围巡逻和采集热带果子。美洲豹每小时可以采集3磅果子,目前每天巡逻6小时,花8小时采集果子,10小时睡觉。请问:
(1)在这里什么是公共品,什么是私人品?
(2)如果鲁宾逊和星期五愿意减少1小时的巡逻来换取2磅果子,那么现在美洲豹的时间安排是否是帕累托有效的?它应该增加还是减少巡逻时间?
18.
(教材第五章)张三和李四是邻居。在冬天,扫雪成为了两人的公共品。张三在扫雪这项服务的边际收益是(12 – Z),李四在这项服务的收益是(8– 2Z)。扫雪的边际成本为16元。求出扫雪服务的效率供给水平 Z。
19.
(教材第十章)什么是拉弗曲线?什么是拉弗禁区?根据拉弗曲线与拉弗禁区,分析为什么减税能够带来税收收入的增加?
20.
(教材第十章)简述现代税收的原则,并解释各自又包含什么内容?
21.
(教材第十四章)个人所得税制的分类有哪几种?个人所得税的课征方法有哪几种?我国目 前主要采用哪种课征方法,课征方法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2.
(教材第十六章)李嘉图等价定理是什么?解释托宾关于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有效性条件?
23.
(教材第十七章)简述蒂鲍特模型,你认为该模型在我国适用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