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7 r9 l! g- T6 T: h, G( mA. 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1 M2 `4 Y7 t: ?8 u8 J; k$ d) EB.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9 G& C) {; y! |0 _: D4 C9 ^3 r
C. 必然因果关系
( y! u% ?: a1 A6 Z& r9 o/ a: A3 z! yD. 客现行为与主观心理态度之间的关系
5 A% C L% H( ]& C: y0 r0 ~% o 满分:4 分* ]4 Y2 [3 j0 @; b' h
2. 我国《刑法》关于预备犯、中止犯、未遂犯的处罚规定都体现了()原则。$ L9 @1 U2 A( j! G1 e
A. 罪刑相当4 F0 a0 _, T# J7 O
B. 罪刑法定$ n! w; b; F1 U" O& y- p! W
C. 罪责自负
# E& B/ q# W$ C* F2 b/ l qD. 主客观相统一3 _& K' d2 Z A4 V3 r! K
满分:4 分
# D! C( `. G4 `: R9 _3. 陈某和其妻子经常争吵,但是其妻子又不愿意与其离婚,陈某遂萌生往其妻子饭里下毒杀害其妻的念头,但是又不忍心杀害自己的儿子。所以陈某将儿子送到相隔3里地的父母家。并嘱咐儿子千万不要回家。陈某回家后在饭菜里下了毒就出去了。其儿子不愿意在奶奶家呆,遂偷偷跑回家。陈某儿子和妻子共同将有毒的饭菜吃下,均因中毒死亡。请问陈某对其妻子和儿子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心态分别是什么?()/ X, E/ _7 c5 Q% |# ?8 T
A. 都是间接故意
. c' g6 u9 E/ j2 ?7 M; }B. 对妻子是直接故意,对儿子是间接故意
6 }$ Z! b3 g4 w( r! k1 EC. 对妻子是直接故意,对儿子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9 i& k8 z0 [, d5 Y. FD. 对妻子是直接故意,对儿子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 B& L( h: E, |6 \ 满分:4 分
0 _1 F3 X4 @: W4. 甲某认为乡公安员乙某办事不公,致其“坐班房”丢脸,因而怀恨在心。某日酒后,妻子责骂甲某是“班房坯”。甲某被激怒,转身操起一把长约1.2米的钢叉,声称要把乙某和其女儿刺死。他携带钢叉去乡里寻找乙某未果,便沿路来到供销社门市部顺手拿走一瓶乐果农药夹在腋下,来到乙某女儿的工作单位,声称:交出乙某的女儿,与其他人无关!该单位的职工说乙某的女儿不在。他不相信,到车间里寻找也未找到,被工厂保安控制住。甲某的行为:()& w/ p' M0 g' l# n7 L( m0 U
A. 故意杀人罪(未遂)! E" f! M( l3 L2 r W" n, n1 o
B. 故意杀人罪(预备)
7 i; ], ~% o1 t6 RC. 故意杀人罪(中止)9 x9 V2 I7 K7 E, j& Y; F' a
D. 不构成犯罪4 n6 Z; @# E+ V5 r
满分:4 分
- E, ~% C- g' H$ D2 }5. 王某为表现自己的英勇行为,将造纸厂一造纸原料草垛点燃后再去救火。但火势蔓延无法控制,王某虽奋力扑救,但仍造成损失20余万元,自己也被烧伤。王某的行为构成:()
8 ]" r6 l3 J& @, G7 cA. 放火罪
$ I+ ~+ Y& k, [0 r5 UB. 失火罪
( |8 ~8 Q7 Y2 X# x3 T$ QC. 危害公共安全罪
/ d/ p2 j G, t* i3 |D. 破坏生产经营罪, S& X/ F, H }8 R2 X. j
满分:4 分
A& U/ }& _4 U I0 ?' P% h6. 对被判无期徒刑的罪犯,()。
) K5 x6 Z& R3 v( A# K( y- ~A. 不能直接适用假释! Q& E" }4 z# Y- S7 N* h% t( W
B. 只能间接运用假释
- n" Q* W$ J- t6 r: h+ bC. 改为有期徒刑后才能适用假释
9 t7 | A2 Z" j9 p# J5 GD. 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直接适用假释/ E% S0 M! C) b8 r. B3 |
满分:4 分9 a3 L6 h5 m% Y
7. 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c. q D: N: L+ L" s' F- mA. 甲为抢劫而殴打章某,章某逃跑,甲随后追赶。章某在逃跑时钱包不慎从身上掉下,甲拾得钱包后离开。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D2 ?$ z5 d+ ? i uB. 乙基于杀害的意思用刀砍程某,见程某受伤后十分痛苦,便将其送到医院,但医生的治疗存在重大失误,导致程某死亡。乙的行为和程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q. Y" m/ A( i2 @
C. 丙经过铁路道口时,遇见正在值班的熟人项某,便与其聊天,导致项某未及时放下栏杆,火车通过时将黄某轧死。丙的行为与黄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5 }# R) s$ V) }D. 丁为杀害李某而打其头部,使其受致命伤,2小时之后必死无疑。在李某哀求下,丁开车送其去医院。0 u `' _' M* x) I" e
满分:4 分) ^: Y( N! @: k3 Z/ b3 ]7 U
8. 下列哪一项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 _' k$ F3 c) \* o
A. 禁止习惯法的适用
1 e# y! F. I: H4 \3 m6 wB. 禁止类推制度
7 k; a( e* c% O* U' YC. 重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 B6 k/ Z4 s3 C* cD. 法律的规定必须明确、具体+ g3 n5 d& w' o3 ~( G' x
满分:4 分
! U- `0 _! m3 w/ Q6 t0 X9. 某甲向某乙讨债不成,遂将某乙劫持并关押月余。某甲的行为是:()0 C, a+ \1 D, X
A. 继续犯! d$ l& d4 Z) p; v0 u1 Y/ Q0 l- {& ~
B. 连续犯
2 v6 w {. O! L- C0 f& H/ }C. 牵连犯
7 ^: ~0 p! c. r5 S7 sD. 状态犯# J& u$ f' e6 l" m% E5 V
满分:4 分. l- H3 ^5 Q7 [$ M
10. 甲为杀害仇人林某在偏僻处埋伏,见一黑影过来,以为是林某,便开枪射击。黑影倒地后,甲发现死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事后查明,甲的子弹并未击中父亲,其父亲患有严重心脏病,因听到枪声后过度惊吓死亡。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0 z9 Y& y% E" ~7 |& T5 D- V0 kA.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w% e% S" a4 s$ b: z2 O) w& V8 k
B.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8 z2 |1 q% w4 ^/ W& RC. 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 X, b$ L3 B$ H6 ^0 CD. 甲对林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对自己的父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应择一重罪处罚5 C8 z. W* U1 U4 x' _+ @. X: f* S
满分:4 分 3 I$ b- ]2 V6 h0 C& ~, s& v+ D
/ V& Y7 B4 B1 e1 |9 m) y、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V 1. 下列哪种犯罪是继续犯:()
0 @: _7 |# e/ f3 H oA.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 b3 \& ^8 _4 yB. 受贿罪" I* p+ X8 O6 l
C. 遗弃罪+ Q% P& R3 B( @& N6 f
D.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 N, p- s; ]( q# c: ~8 g 满分:4 分
o& `8 P% B+ E" K1 M1 v/ k( W* o2. 数行为而在处理时作为一罪的情况有()。6 T @0 _, T# n5 F/ \
A. 继续犯+ t* n" m2 R( {$ ]* w
B. 结合犯$ C8 K6 B6 C/ ], T
C. 牵连犯2 m2 q" ^( f/ V9 _, a
D. 连续犯
) C, W0 a, M0 V+ a4 c0 b9 v9 N/ B 满分:4 分5 _% V8 F% ^" i/ M' _, Z, ~7 \
3. 甲某看到一辆自行车没有上锁,心想弟弟正好缺辆自行车,就趁人不注意时,将该车骑回家,送给弟弟使用。该自行车价值300元。甲某的行为:()6 p+ o0 s# P. {2 J, G+ v" h
A.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 V% g' |. {3 a! w7 e: u4 b. {( p, w0 LB. 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
# E4 S8 \5 D6 G9 A+ u3 Q6 Q2 i; ]C. 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偷窃行为,应当给予治安处罚* ~2 K/ @5 g$ V7 ], v$ Z
D. 构成盗窃罪,可以单处罚金
9 z A: k& l* G1 K9 d" {, k 满分:4 分
* X( Q. I0 i {4. 下列哪几种情况的假释犯,应依法撤销假释()。. O8 _- V* \0 `. G, m/ U3 R
A. 假释期内又犯新罪的# n$ q/ V7 \% @1 f
B. 不按规定向监督机关报告自己活动情况的! h* ]8 e0 D/ s+ w6 V; [
C. 擅自迁往外地居住的/ M8 D* O* k" p) U$ V4 ^3 V
D. 发现还有其他罪行没判决的# d. ^# R" m* ~' ^% \
满分:4 分
" o0 Z" d1 |0 m% n. h5. 不作为犯罪所要求的特定义务是指:()5 I6 u' d9 r1 X# f
A. 道德义务
$ N, L d m: q. @. R5 n iB. 法律规定的义务
$ i; {# u; l4 U* r7 _C. 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
, h3 l1 u0 L `$ vD. 自己的先前行为带来的义务. L4 @. R B) }
满分:4 分 + i Y1 k1 \6 Z, k2 O2 }) j, n6 v% i
9 f: m5 O- E. w. K% C2 l"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杨某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某客户网上银行的10万元资金转移到自己账户上,后来怕出事又将资金转回。由于杨某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所以杨某成立犯罪中止。( )
1 Y2 G% d& Y, \/ p& Y8 b; P3 _! GA. 错误3 g s+ q5 ]" k1 Z# b
B. 正确
0 E2 P' g; D. `4 u% ~. E# N0 Z 满分:4 分
0 U( `* A2 H0 [3 N6 ~; Y" R2. 犯罪未遂是没有造成危害结果的行为。()1 Z3 i! J$ r# }+ L2 ]( d% H
A. 错误
! k' _3 M( }9 R, nB. 正确
! W$ C u: r* W7 E R8 h0 J 满分:4 分$ l! @2 S! p& z" K( y7 X. e
3. 对累犯不能适用假释。()- t/ [8 A: c% M1 E! k
A. 错误+ ]& j4 J7 A. R( v- o4 g) L
B. 正确* ]9 ~; S2 ~% A9 C2 Y1 f- @
满分:4 分) ]0 O7 c% P- h# ^7 \# r
4. 某日晚上,某甲到某工厂行窃,正要把东西拿走时,突然发现有人来,他便放下东西悄悄离去。某甲的行为是犯罪中止。( )
7 i! W9 ]7 a5 i- e0 n6 B! {7 VA. 错误
; w; Z$ e+ y, j, o6 Q: a7 i2 xB. 正确+ g# E& F% g7 \! H9 J- K# f9 H% F6 T
满分:4 分
) W z# M. z; J: e' H5. 《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减轻或免除处罚。()" o. S9 |! y: h+ `& Y4 q% F
A. 错误
$ q) g! a! R: \$ F- w) ^# tB. 正确/ ^& a3 v, w( f$ {* G& m9 ], q
满分:4 分" M' y! o# u! B6 a+ ~$ v% w7 ]
6. 对于累犯,不适用减刑。()
0 t" x/ U- R1 l$ pA. 错误
9 q9 Z9 @! ^- r6 VB. 正确
( h+ u3 U6 I# \, S 满分:4 分 F( x1 A% |* u+ u. J* Y
7. 根据刑法规定,危害行为一般有故意犯罪行为和过失犯罪行为两种基本形式。()/ n5 n9 _8 W+ d! E
A. 错误" v1 W# A: ^3 J* d. {
B. 正确' H# m$ a H/ _% Q6 e
满分:4 分/ X. o; \7 I) W/ L$ l! `2 b
8. 犯罪构成是指依照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 Q8 _. t& v3 m; c" ZA. 错误
2 q$ s7 J# q6 K% QB. 正确0 r; w5 m% D C. @4 d5 y
满分:4 分6 l; X3 A u* o6 w
9. 宋某基于杀人故意朝仇人肚子捅了一刀,见被害人非常痛苦,宋某又心生怜悯将其送到医院,经查明,宋某的一刀刚好割断被害人发炎的阑尾,即使不被宋某及时送往医院也不会死亡。由于宋某的救助行为与被害人不会死亡的结果不存在因果关系,宋某不是犯罪中止,而是犯罪未遂。( )
' P- p! m" b# RA. 错误
6 Y) ]' X H+ L; i2 O; @B. 正确
& g" d% Y/ c3 V+ L3 U! q 满分:4 分* z7 d2 F; M9 e5 |
10. 无意识的危害社会的动作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
0 Z, r9 C, `, B9 P- ]5 p [A. 错误
8 u9 y! S e( u5 G- J, r! @B. 正确& J8 C- x) \- U) z% D* J. O7 c
满分:4 分 ( `+ q5 K+ T0 g. A+ N2 A$ o
8 p- O! c7 D' l4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