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程序化决策,又称为()。
A. 非常规型决策
B. 常规型决策
C. 不确定型决策
D. 风险型决策
满分:4 分
2. 不属于我国领导体制的基本特征的是()。
A. 人民的主人地位
B. 共产党领导的核心作用
C. 中央集权式的统一领导与管理
D. 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进行机构改革与机构精减,提高工作效率
满分:4 分
3. 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领导者作风的基本要求的是()。
A. 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和党的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
B. 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的反映
C. 是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表现
D. 是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的表现
满分:4 分
4. 提高领导者素质的基础条件是()。
A. 文化知识
B. 专业基础
C. 组织才能
D. 政治表现
满分:4 分
5. 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和潜在的领导能力是()。
A. 领导权威
B. 领导者的素质
C. 领导权力
D. 领导影响力
满分:4 分
6.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领导者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重视人才和()。
A. 资金
B. 设备
C. 知识
D. 技术
满分:4 分
7. 群众路线的基本领导方法表现为()两个方面。
A.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
B. 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相结合
C. 出“安民告示”和典型引路
D. 抓两头带中间
满分:4 分
8. 领导艺术是一种()。
A. 主观存在
B. 客观存在
C. 先天存在
D. 经验形态
满分:4 分
9. 对于能挑150斤的人,领导者既不是只让他挑100斤,也不是硬要他挑200斤,这体现了()。
A. 扬长避短,各尽所能
B. 量才用人,职能相称
C.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D. 五湖四海,宽以容人
满分:4 分
10. 领导科学的明显特点是综合性,应用性和()。
A. 主观能动性
B. 社会历史性
C. 组织原则性
D. 客观规律性
满分:4 分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V 1. 领导体制的发展过程包括()。
A. 从建国到1956年,是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建立和形成阶段
B. 从1957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是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曲折发展的阶段
C. 是“文化大革命”十年,这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受到毁灭性摧残的阶段
D.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进入了系统改革和不断完善的阶段
满分:4 分
2. 各级领导如何处理好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关系()。
A. 必须明确每个领导成员的职责和权力范围
B. 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
C. 把考核结果和相应的奖惩措施结合起来
D. 分工负责必须以相互支持和配合为前提
满分:4 分
3.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主要体现在()。
A. 权责相称
B. 简政放权
C. 精简机构
D. 精简人员
E. 统一原则
满分:4 分
4. 领导者应当从()方面进行形象建设。
A. 形象定位
B. 形象塑造
C. 形象推出
D. 形象维护
满分:4 分
5. 下列各项中,属于领导者的是()。
A. 工人
B. 思想作风
C. 县长
D. 工作作风
E. 科员
满分:4 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领导的职能比管理要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领带工作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本世纪30年代之后开始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直觉思维具有突然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制定准确的决策目标是科学的决策的首要前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领导机构中有两种最基本的关系,即纵的关系纵(隶属的领导关系)和横的关系(部门之间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6. 完整制是指同一层次的各机关,或一个机关的各构成单位所受到的上级的指挥、监督完全集中于一位行政首长,或单一的机关领导体制,又称集约制,即一元化领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7. 系统观念的内容包括要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要承认价值规律的作用、要充分认识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8. 领导者的素质是发挥领导作用的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9. 追踪决策是发生在决策方案已经选定却尚未实施情况下的决策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0. 所有的冲突都是有害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