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交《热力发电厂》在线作业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 给水再循环作用是( )
A. 保护除氧器
B. 防止给水泵汽蚀
C. 提高热经济性
D. 提高除氧效果
-----------------选择:B
2. 一般当凝汽式湿冷机组容量达到( )时,抽真空系统采用真空泵。
A. 100MW
B. 200MW
C. 300MW
D. 600MW
-----------------选择:C
3. 现低大型凝汽式电厂的化学补充水普遍引入( )
A. 除氧器
B. 疏水扩容器
C. 凝汽器
D. 疏水箱
4. 进行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时,一般采用的顺序是( )
A. 先“由外到内”,再“从高到低”
B. 先“从高到低”,再“由外到内”
C. 先“由内到外”,再“从低到高”
D. 先“从低到高”,再“由内到外”
5. 再热机组低压旁路减温水引自( )
A. 凝结水泵出口
B. 疏水泵出口
C. 循环水泵出口
D. 给水泵出口
6. 疏水逐级自流加装疏水冷却器后,可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其原因是( )
A. 减少了对低压抽汽的排挤
B. 增加了对低压抽汽的排挤
C. 减少了对高压抽汽的排挤
D. 充分利用了疏水的热量
7. 按基本负荷设计的凝汽式机组,哪种燃料的不投油燃变负荷调峰幅度大( )。
A. 烟煤
B. 贫煤
C. 无烟煤
D. 褐煤
8. 采用中间再热,导致回热的热经济效果( )
A. 增强
B. 减弱
C.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弱
D. 不变
9. 电厂实际生产的能量转换过程中,在数量上以下列哪种热量损失为最大?( )
A. 锅炉损失
B. 汽轮机内部损失
C. 管道损失
D. 冷源损失
10. 再热器减温水来自于( )
A. 给水泵中间抽头
B. 给水泵入口
C. 给水泵出口
D. 凝结水泵出口
11. 再热机组高压旁路的作用是( )
A. 保护过热器
B. 保护再热器
C. 回收工质消除噪音
D. 以上都不对
12. 一般情况下,当机组容量达到( )时,经常采用汽动给水泵。
A. 100MW
B. 200MW
C. 300MW
D. 600MW
13. 降低初温,其他条件不变,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 )
A. 提高
B. 降低
C. 不变
D. 先提高后降低
14. 从热量法的角度,下列哪个设备的损失最大( )
A. 锅炉
B. 汽轮机
C. 凝汽器
D. 给水泵
15.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能提高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的措施有( )
A. 提高初温
B. 降低排汽压力
C. 提高初压
D. 采用回热循环
16. 采用中间再热的目的是:( )
A. 提高回热经济性
B. 提高初参数后使排汽湿度不超过允许值
C. 提高机组设计功率
D. 利用锅炉烟道的余热以降低排烟温度
17. 与同参数非再热机组相比,机组再热后使汽耗率( )
A. 不变
B. 升高
C. 下降
D. 无影响
18. 提高蒸汽初温,其他条件不变,汽轮机相对内效率( )
A. 提高
B. 降低
C. 不变
D. 先提高后降低
19. 凝汽式发电厂的发电煤耗率可表示为( )
A. 发电厂在一段时间内耗用的总煤量与发电量之比
B. 发电厂在一段时间内耗用的总煤量与对外供电量之比
C. 发电厂在一段时间内耗用的总煤量与平均负荷之比
D. 发电在在一段时间内耗用的总煤量与厂用电之比
20. 过热蒸汽冷却段的作用是:( )
A. 降低加热蒸汽的过热度
B. 对作过功的部分蒸汽进行再热
C. 减小对相邻加热器加热蒸汽的排挤
D. 保证回热抽气等温升分配
21. 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和绝对内效率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相对内效率大于绝对内效率
B. 相对内效率小于绝对内效率
C. 二者相等
D. 无法确定
22. 关于按热量法分配热电厂总热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没有考虑热能质量上的差别
B. 好处归电
C. 不能调动改进热功转化过程的积极性
D. 有利于鼓励热用户降低用热参数
23. 发电厂中可实现绝热膨胀的设备是( )
A. 锅炉
B. 汽轮机
C. 水泵
D. 凝汽器
24. 大机组煤粉炉的热效率一般为( )
A. 80%以下
B. 85%
C. 90%-92%
D. 98%以上
25. 经济上最有利的给水温度是由( )来确定的。
A. 给水最终温度
B. 排烟温度
C. 年计算费用最小
D. 锅炉效率
26. 凝汽器漏空气量增加,会导致( )
A. 凝汽器压力降低
B. 机组热经济性升高
C. 空气分压力增加
D. 凝结水过冷度降低
27. 一般中小机组的运行给水泵是( )
A. 汽动给水泵
B. 电动给水泵
C. 燃汽轮机带动的给水泵
D. 汽轮发电机主轴带动的给水泵
---------
28. 对发电厂?效率影响最大的设备是( )
A. 锅炉
B. 汽轮机
C. 除氧器
D. 凝汽器
29. 我国燃煤火力发电厂的厂用电率,300MW以上的机组一般为( )
A. 2%左右
B. 8%左右
C. 10%以上
D. 4%-6%
30. 汽轮机的机械效率值为( )
A. 83%~89%
B. 90%~95%
C. 96%~97%
D. 98%以上
31. 其它条件不变提高蒸汽初温,循环效率提高的原因是( )
A. 冷源损失数量减少
B. 平均吸热温度提高
C. 蒸汽湿度减少
D. 蒸汽容积流量增加
32. 从热量法的角度,下列哪个设备的损失最大( )
A. 锅炉
B. 汽轮机
C. 凝汽器
D. 给水泵
33. 电厂实际生产的能量转换过程中,在数量上以下列哪种热量损失为最大?( )
A. 锅炉损失
B. 汽轮机内部损失
C. 管道损失
D. 冷源损失
34. 下列不属于防止给水泵汽蚀的措施是( )
A. 设置前置泵
B. 除氧器高位布置
C. 减小除氧器下降管的压降
D. 采用汽动给水泵代替电动给水泵
35. 凝结水泵再循环引出位置( )
A. 从凝结水泵出口引到凝汽器
B. 从凝结水泵入口引到热井
C. 从轴封加热器水侧出口引到凝汽器
D. 从轴封加热器水侧入口引到热井
西交《热力发电厂》在线作业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影响热电联产节能的不利因素有( )
A. 凝汽流发电
B. 热网损失
C. 供热机组真空低
D. 采用高效分产锅炉
E. 尖峰锅炉太小
-
2. 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的组成包括( )
A. 锅炉本体汽水系统
B. 汽轮机本体热力系统
C. 机炉间的连接管道系统
D. 全厂公共汽水系统
E. 厂内循环水系统
3. 按作用和编制方法不同,发电厂的热力系统可分为( )
A. 原则性热力系统
B. 非原则性热力系统
C. 全面性热力系统
D. 非全面性热力系统
E. 汽水系统
4. 影响热电联产节能的不利因素有( )
A. 凝汽流发电
B. 热网损失
C. 供热机组真空低
D. 采用高效分产锅炉
E. 尖峰锅炉太小
5. 下面关于再热叙述正确的是( )
A. 再热包括烟气再热和蒸汽再热
B. 火力发电机组采用烟气再热
C. 烟气再热的再热蒸汽温度高
D. 蒸汽再热压力损失大
6. 轴承温度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A. 油温
B. 转速
C. 工况
D. 冷却器的运行
7.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调节抽汽式汽轮机的凝汽流发电部分绝对效率比凝汽机组低,抽汽调节机构的节流作用是原因之一
B. 抽汽式供热机组的热、电负荷在一定范围内有调整能力,因此它更适应负荷变化的季节性热负荷,如采暖热负荷
C. 由背压机组或抽汽式机组组成的热力循环称为纯粹的热电循环
D. 背压机组采用高参数的容量比凝汽式汽轮机的大
8. 汽轮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的基本公式是( )
A. 热平衡式
B. 火用平衡式
C. 效率计算式
D. 物质平衡式
E. 功率言方程式
9.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提高蒸汽初温,主要受金属材料强度的限制
B. 提高蒸汽初压,主要受设备壁厚和零件质量的限制
C. 提高蒸汽初压,机组的相对内效率提高
D. 运行中提高给水温度,会使锅炉效率降低
10. 改变下列参数,使汽轮机相对内效率降低的有( )
A. 提高蒸汽初压
B. 提高再热汽温
C. 增加回热级数
D. 降低排汽压力
11. 全面热力系统包括( )
A. 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系统
B. 旁路系统
C. 回热系统
D. 除氧给水系统、主凝结水系统和补充水系统
12. 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的组成包括( )
A. 锅炉本体汽水系统
B. 汽轮机本体热力系统
C. 机炉间的连接管道系统
D. 全厂公共汽水系统
E. 厂内循环水系统
13. 全面热力系统包括( )
A. 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系统
B. 旁路系统
C. 回热系统
D. 除氧给水系统、主凝结水系统和补充水系统
E. 供热系统
14. 回热的意义有哪些( )
A. 提高吸热平均温度
B. 增大排气量
C. 降低冷源损失
D. 提高汽轮机装置效率
15. 热除氧是火电厂中普遍采用的一种除氧方法其特点是( )
A. 除氧效果良好
B. 没有残留物
C. 能除去其它气体
D. 运行费用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