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练习题A
一、名词解释
1.误差:
2滴定突跃
3.标准溶液:
4.溶剂区分效应:
5、滴定终点
二、简答题
1.表示样品精密度的统计量有哪些?与平均偏差相比,标准偏差能更好的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为什么?
2. 基准物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 NaOH标准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当用于滴定(1)强酸(2)弱酸时,对滴定的准确度各有何影响?
4. 什么是均化效应、均化性溶剂以及区分效应、区分性溶剂?
5. 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它应具备哪些条件?
6、在配位滴定中常用的金属指示剂有哪些?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7、试对直接碘量法进行归纳总结(包括:基本原理、滴定条件、指示剂和终点判断、标准溶液及基准物质等)。
8. 试从作用、条件、电极等方面比较原电池和电解池。
三、计算
1. 用无水碳酸钠和硼砂两种基准物质标定HCl溶液的浓度,测定结果如下:
用无水碳酸钠标定:0.1005、0.1007、0.1003、0.1009(mol/L)
用硼砂标定:0.1008、0.1007、0.1010、0.1013、0.1017(mol/L)
当置信度为95%时,用这两种基准物标定HCl溶液浓度的平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已知F0.05,4,3=9.12,t0.05,7=2.365
2. 计算0.10 mol / L KHC2O4 溶液的pH。已知 Ka1 = 6.5×10-2 Ka2 = 6.1×10-5
3、采用一新建的GC法测定同一批六神丸中麝香酮含量。用标准试样(已知麝香酮的标准值为0.310%)对此新方法进行检验。六次测定结果为(%):0.307、0.298、0.285、0.301、0.292及0.295,试对此新方法作出评价。(t0.05,5=2.57)
4、用0.1000mol/L NaOH滴定0.1000mol/L HAc20.00ml,以酚酞为指示剂,终点pH9.20。计算化学计量点的pH。(Ka=1.7×10-5)
分析化学练习题B
一、单项选择
1、有两组数据,要比较他们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采用( )
A. F检验 B. t检验
C. F检验+t检验 D. G检验
2、定量分析中的基准物质的含义是( )
A. 纯物质 B. 标准物质 C. 组成恒定的物质
D. 纯度高、组成恒定、性质稳定且摩尔质量较大的物质
3、酸碱滴定法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 )
A. 滴定突跃的范围 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C.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D. 指示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4、铝盐药物的测定常用配位滴定法,做法是加入过量的EDTA,加热煮沸片刻后,再用标准锌溶液滴定,该法的滴定方式是( )
A. 直接滴定法 B. 置换滴定法
C. 返滴定法 D. 间接滴定法
5、用EDTA滴定Ca+,Mg+时可用下列掩蔽剂掩蔽Fe3+( )
A. KCN或抗坏血酸 B. 乙酰丙酮或三乙醇胺
C. 三乙醇胺或KCN D. 乙酰丙酮或抗坏血酸
6、重氮化滴定法可用来测定( )
A. 芳伯胺类化合物 B. 芳仲胺类化合物
C. 重氮盐 D. 芳伯酸类化合物.
7、沉淀滴定中,与滴定突越的大小无关的是( )
A. Ag+的浓度 B.Cl-的浓度 C. 沉淀的溶解度 D.指示剂的浓度
8、饱和甘汞电极表示公式正确的是( )
A. Hg∣HgCl2(s)∣KCl(饱和) B. Hg∣Hg2Cl2(s)∣KCl(饱和)
C. Hg∣Hg2Cl2(s)∣KCl(1mol/L) D. Hg∣Hg2Cl2(1mol/L)∣KCl(饱和)
9、玻璃电极在使用前需要再蒸馏水中浸泡24h以上,目的是( )
A. 消除液接电位 B. 消除不对称电位
C. 彻底清除电极表面的杂质离子 D.形成水化层,使不对称电位稳定
10、Daniel铜锌原电池中锌极是( )
A. 还原反应 B. 正极 C. 氧化反应、负极 D.阴极
二、简答题
1、 基准物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什么是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理论变色点?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什么?
3、简述非水溶液中碱的滴定。
4、强酸(碱)滴定一元弱碱(酸)及多元弱碱(酸)准确滴定的条件是什么?
5、何谓配位滴定法?
6、何为t分布?t分布曲线有何特点?
7、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有哪些?
三 、计算题
1. 测定肥料中的含氮(MN=14)量时,称取试样0.2471g,加浓碱液蒸馏,产生的NH3用50.00ml 0.1015mol/L HCl溶液吸收,然后用0.1047mol/L NaOH溶液回滴过量的HCl,用去12.76ml。计算肥料中的含氮量。
2. 在pH6.0的溶液中,含有浓度均为0.010mol/L的EDTA、Ca2+和Zn2+。计算αY(Ca)和αY值。查表得:KCaY = 1010.69,pH6时,αY(H) = 104.65。
分析化学练习题C
一、单项选择
1、下列措施中可以减少偶然误差的是( )
A. 进行量器的校准 B.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C. 进行对照试验 D. 进行空白试验
2、强酸滴定强碱时,浓度均增大10倍,滴定突跃范围将( )
A. 不变 B. 增大0.5个PH单位
C. 增大1个PH单位 D. 增大2个PH单位
3、NaOH溶液的标签浓度为0.300mol/L,该溶液在放置中吸收了空气中的CO2,现以酚酞(pKHIn=9.1)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标定,其标定结果比标签浓度( )
A. 高 B. 低
C.不变 D. 基本无影响
4、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比是( )
A. 1:1 B. 2:1
C. 1:3 D.1:2
5、影响配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是( )
A. 配位物条件稳定常数 B. 金属离子浓度
C. 金属指示剂 D. A+B
6、间接碘量法的测定中,淀粉指示剂应在( )加入
A. 滴定开始前 B. 溶液中的红棕色完全退尽呈无色时
C. 滴定近终点时 D. 滴定进行到50%时
7、配置Na2S2O3标准溶液时,应当用新煮沸并冷却的纯水,原因是( )
A. 使水中杂质都被破坏 B. 杀死细菌
C. 除去CO2 D. BC
8、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形沉淀的洗涤液应是( )
A. 冷水 B. 含沉淀剂的稀溶液
C. 热电解质溶液 D. 热水
9、永停滴定法指示终点的方法是( )
A.内指示剂 B.电流的突变
C.自身指示剂 D.电动势的突变
10、以SO42-沉淀Ba2+时,加入适量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离子沉淀更完全,这是利用( )
A. 盐效应 B. 同离子效应
C. 络合效应 D. 溶剂化效应
二、简答题
1. 配位剂EDTA的特点是什么?
2. 何为条件电位? 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有哪些?
3. 试述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性质、来源、减免方法及相互关系。
4. 什么是滴定曲线?滴定曲线有何特点?
5. 标定HCl溶液时,若采用(1)部分风化的Na2B4O7•10H2O;(2)部分吸湿的Na2CO3;(3)在110℃烘过的Na2CO3,则标定所得的浓度偏低、偏高,还是准确?为什么?
6、试对亚硝酸钠法中的重氮化反应进行归纳总结(包括:基本原理、滴定条件、指示剂和终点判断、标准溶液及基准物质等)
7、试对高锰酸钾法进行归纳总结(包括:基本原理、滴定条件、指示剂和终点判断、标准溶液及基准物质等)
8、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有哪些?沉淀重量法中如何控制条件减少沉淀的玷污?
三 、计算题
1、采用一新建的GC法测定同一批复方丹参片中冰片含量。用标准式样(已知冰片含量为4.22mg/片)对此新方法进行检验。五次测定所得数据为:4.52、4.29、4.50、4.26及4.13mg/片,试对此新方法做出评价。(t0.05,4=2.78)
2、计算 NH4Cl溶液(0.10 mol/L)的pH 值,NH3的Kb = 1.8×10-5。
3、取某一元弱酸(HA)纯品1.250g,制成50ml水溶液。用NaOH溶液(0.0900mol/L)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41.20ml。在滴定过程中,当滴定剂加到8.24ml时,溶液的pH值为4.30。计算(1)HA的摩尔质量;(2)HA的Ka值。
解:(1)HA的摩尔质量:
(2)HA的Ka值:
,
,Ka=1.26×10-5
4、在 pH = 10.0, [NH3] = 0.020 mol / L时,用0.020 mol / L EDTA标准溶液滴定0.020 mol /L Cu2+溶液,计算滴定到达计量点时的 pCu
5、用0.1000 mol/L NaOH 滴定0.1000 mol/L HAc ,终点时较计量点时的pH值高0.5或低0.5,分别计算滴定的终点误差, 化学计量点时pH = 8.73。
6、计算pH = 5.0 时和pH =10.0,[NH3]=0.10mol/L时,Zn2+与EDTA配位反应的条件稳定常数。(PH=5时,lgαY(H) = 6.45;PH=10时,lgαY(H) = 0.45;
l gαZn(NH3) = 5.49 , lgKZnY=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