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17 道试题,共 68 分。)
V
1. 使用组中值代表该组数列的假设前提条件是( )。
A. 组中值是平均数
B. 组中值是中间值
C. 组内数值均匀变化
D. 组中值最有代表性
满分:4 分
2. 如果要搜集反映态度、想法、动机、意向等主观特征的数据,应该采用( )。
A. 开放式问题
B. 封闭式问题
C. 量表式问题
D. 半封闭式问题
满分:4 分
3. ( )是统计工作的基础。
A. 数据搜集
B. 数据整理
C. 数据分析
D. 数据核算
满分:4 分
4. 区别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标志是( )。
A. 调查单位数目不同
B. 收集资料方法不同
C. 确定调查单位标准不同
D. 确定调查单位目的不同
满分:4 分
5. 对定序数据进行分析的统计量包括( )。
A. 频数和频率
B. 累计频数
C. 累计频率
D. 以上都是
满分:4 分
6. 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根据的方法是( )。
A. 重点调查
B. 典型调查
C. 抽样调查
D. 非全面统计报表
满分:4 分
7. 总体中出现次数的最多的标志值称为( )。
A. 组中值
B. 众数
C. 中位数
D. 平均数
满分:4 分
8. 比例相对指标是用来反映总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存在的( )。
A. 计划关系
B. 质量关系
C. 强度关系
D. 数量关系
E. 发展变动关系
满分:4 分
9. 统计认识的对象为( )。
A. 个体
B. 客体
C. 总体单位
D. 总体
满分:4 分
10. 若销售量增长5%,零售价格增长2%,则商品销售额增长( )。
A. 7%
B. 10%
C. 7.1%
D. 15%
满分:4 分
11. 统计学是处理( )的一门科学。
A. 数据
B. 数学
C. 数字
D. 数量
满分:4 分
12. 根据同一资料计算的数值平均数通常是各不相同的,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 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C. 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D. 没有确定的关系
满分:4 分
13. 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 )作为同度量因素。
A. 报告期的质量指标
B. 报告期的数量指标
C. 基期的质量指标
D. 基期的数量指标
满分:4 分
14. 增长量指标的单位与原数列的发展水平的单位( )。
A. 相同
B. 不相同
C. 不一定相同
满分:4 分
15. 主张不论是数量指标指数还是质量指标指数都应采用基期同度量因素,这属于( )。
A. 拉氏指数
B. 派氏指数
C. 理想公式
D. 不变价格指数
E. 成本计划完成指数
满分:4 分
16. 定基发展速度是( )。
A. 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B. 各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比
C. 各期水平与上一期水平之比
D. 以上都不对
满分:4 分
17. 某工厂总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 )。
A. 25%
B. 2%
C. 75%
D. 20%
满分: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