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大15春学期《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随动系统对()要求较高。
A. 快速性
B. 稳定性
C. 准确性
D. 振荡次数
满分:4 分
2.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与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关系是()。
A.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上的单位圆相当于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上的-20分贝线
B.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上的单位圆相当于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上的+20分贝线
C.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上的单位圆相当于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上的零分贝线
D.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上的单位圆相当于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上的+1分贝线
满分:4 分
3. 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比例关系值的元件称为()。
A. 比较元件
B. 给定元件
C. 反馈元件
D. 放大元件
满分:4 分
4. 系统对单位斜坡函数输入R(s)=1/s2的稳态误差为()。
A. 位置误差
B. 速度误差
C. 加速度误差
D. 系统误差
满分:4 分
5. 直接对控制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称为()。
A. 给定元件
B. 放大元件
C. 比较元件
D. 执行元件
满分:4 分
6. 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D(s)=s3+14s2+40s+40τ=0,则此系统稳定的τ值范围为()。
A. τ>0
B. 0<τ<14
C. τ>14
D. τ<0
满分:4 分
7. 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e-2s,它是()。
A. 比例环节
B. 延时环节
C. 惯性环节
D. 微分环节
满分:4 分
8. 当忽略电动机的电枢电感后,以电动机的转速为输出变量,电枢电压为输入变量时,电动机可看作一个()。
A. 比例环节
B. 微分环节
C. 积分环节
D. 惯性环节
满分:4 分
9.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时间响应只能分析系统的瞬态响应
B. 频率特性只能分析系统的稳态响应
C. 时间响应和频率特性都能揭示系统的动态特性
D. 频率特性没有量纲
满分:4 分
10. 若系统传递函数G(s)的所有零点和极点均在S平面的()时,则该系统称为最小相位系统。
A. 上半平面
B. 下半平面
C. 左半平面
D. 右半平面
满分:4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1+0.3s,其()。
A. 幅相特性曲线是一条与虚轴平行的直线
B. 幅相特性曲线是一条与实轴平行的直线
C. 闭环是稳定的
D. 闭环是不稳定的
满分:4 分
2.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接口对于信号的作用是()。
A. 隔离
B. 缩小
C. 滤波
D. 速度匹配
满分:4 分
3. 一般对机械工程系统有三方面的性能要求,即()。
A. 最简性
B. 稳定性
C. 准确性
D. 灵敏性
满分:4 分
4. 机械传动系统的主要特性有()。
A. 转动惯量
B. 阻尼
C. 刚度
D. 传动精度
满分:4 分
5. 机电一体化系统各要素之间必须遵循的四大原则是()。
A. 接口耦合
B. 物质流动
C. 信息控制
D. 能量转换
满分:4 分
6. 机电一体化对机械系统的要求()
A. 高精度
B. 快速响应
C. 稳定性
D. 结构轻巧
满分:4 分
7. 机电一体化的高性能包括()。
A. 高速度
B. 高精度
C. 高效率
D. 高可靠性
满分:4 分
8.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设计指标和评价标准应包括()。
A. 性能指标
B. 系统功能
C. 使用条件
D. 经济效益
满分:4 分
9.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K/s(7s+1),则该系统有()。
A. Ⅰ型系统
B. Ⅱ型系统
C. 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稳态值为1
D. 以上均正确
满分:4 分
10.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传动类型()。
A. 齿轮传动
B. 螺旋传动
C. 滑动摩擦导轨
D. 传送带
满分:4 分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当时间趋于无穷大时,系统的输出称为稳态响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机电一体化技术其实就是自动控制技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系统”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机械传动设计往往采用“负载角加速度最大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同一产品不同的规格型号不属于变参数设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吉大15春学期《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反馈控制系统是指系统中有()。
A. 反馈回路
B. 惯性环节
C. 积分环节
D. PID调节器
满分:4 分
2. 二次欠阻尼系统的性能指标:上升时间、峰值时间和调整时间,反映了系统的()。
A. 稳定性
B. 响应的快速性
C. 精度
D. 相对稳定性
满分:4 分
3. 时域分析的性能指标,以下哪个指标是反映相对稳定性的()。
A. 上升时间
B. 峰值时间
C. 调整时间
D. 最大超调量
满分:4 分
4. 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上相等。
A. 幅频特性的斜率
B. 最小幅值
C. 相应变化率
D. 穿越频率
满分:4 分
5.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与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关系是()。
A.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上的单位圆相当于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上的-20分贝线
B.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上的单位圆相当于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上的+20分贝线
C.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上的单位圆相当于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上的零分贝线
D.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上的单位圆相当于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上的+1分贝线
满分:4 分
6. 某一系统的稳态加速度偏差为一常数,则此系统是()系统。
A. O型
B. 有一积分环节的
C. Ⅱ型
D. 没有积分环节的
满分:4 分
7. 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频率ωc=4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A. (4s+1)/(s+1)
B. (s+1)/(4s+1)
C. (0.1s+1)/(0.625s+1)
D. (0.625s+1)/(0.1s+1)
满分:4 分
8. 当系统已定,并且输入已知时,求出系统的输出并通过输出来研究系统本身的有关问题称为()。
A. 最优控制
B. 系统辨识
C. 系统分析
D. 自适应控制
满分:4 分
9. 设ωc为幅值穿越(交界)频率,φ(ωc)为开环频率特性幅值为1时的相位角,则相位裕度为()。
A. 180°-φ(ωc)
B. φ(ωc)
C. 180°+φ(ωc)
D. 90°+φ(ωc)
满分:4 分
10. 二阶振荡环节乃奎斯特图中与虚轴交点的频率为()。
A. 谐振频率
B. 截止频率
C. 最大相位频率
D. 固有频率
满分:4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原则有()。
A. 机电互补原则
B. 功能优化原则
C. 效益最大原则
D. 开放性原则
满分:4 分
2. 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的主要机构有()
A. 传动机构
B. 导向机构
C. 执行机构
D. 机座
满分:4 分
3. 机械传动系统的主要特性有()。
A. 转动惯量
B. 阻尼
C. 刚度
D. 传动精度
满分:4 分
4. 一般对机械工程系统有三方面的性能要求,即()。
A. 最简性
B. 稳定性
C. 准确性
D. 灵敏性
满分:4 分
5. 机电一体化系统各要素之间必须遵循的四大原则是()。
A. 接口耦合
B. 物质流动
C. 信息控制
D. 能量转换
满分:4 分
6.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通过增大开环增益K可使()。
A. 系统的精度提高
B. 系统稳定性提高
C. 系统的精度下降
D. 系统稳定性下降
满分:4 分
7. 机电控制系统一般由()组成。
A. 控制电机
B. 电液控制机构
C. 电-启动机构
D. 执行元件
满分:4 分
8.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K/s(7s+1),则该系统有()。
A. Ⅰ型系统
B. Ⅱ型系统
C. 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稳态值为1
D. 以上均正确
满分:4 分
9. 自动控制系统按信号类型可分为()。
A. 线性系统
B. 非线性系统
C. 连续系统
D. 离散系统
满分:4 分
10. 工程系统中常用的校正方案有()。
A. 串联校正
B. 并联校正
C. PID校正
D. 系统校正
满分:4 分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极坐标图(Nyquist图)与对数坐标图(Bode图)之间对应关系为:极坐标图上的单位圆对应于Bode图上的-180°线;极坐标图上的负实轴对应于Bode图上的0分贝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研究系统的动态品质与特性时,通常用末端描述法和内部描述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根据系统本身所遵循的有关定律写出数学表达式,在列方程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简化,此种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一个单位反馈系统的前向传递函数为K/(s3+5s2+4s),则该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s3+5s2+4s+K=0,开环增益为K/4。?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系统在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反映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