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一)》试题和资料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0-29
A.教育问题 B.教育现象
C.教育事实 D.教育规律
2.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公认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学者是( C )0-10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赫尔巴特 D.洛克
3.现代教育越来越面向全体公民,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服务,说明现代教育具有( B )1-62
A.生产性 B.公共性
C.科学性 D.终身性
4.一个学校的传统和仪式属于( D )2-81
A.教师文化 B.学生文化
C.物质文化 D.制度文化
5.以下诸因素中,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A )3-114
A.遗传素质 B.环境
C.主观能动性 D.教育
6.“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体现了教师劳动具有( B )8-教材中无法找到标准资料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7.杜威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我们假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这种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属于( D )5-162
A.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B.神学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8.中小学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B )6-197
A.培养学生的品德 B.发展学生的智慧
C.增强学生的体质 D.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9.决定课程结构最根本、最基础的因素是( A )7-239
A.学生的学习方式 B.教师的教授方式
C.学生的学习兴趣 D.教师的知识结构
10.在教学活动中“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学应遵循( C )8-273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1.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是( D )9-290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
12.以“班主任—班长—组长—学生”为建制形式的班级组织结构属于( A )10-323
A.直线式 B.职能式
C.直线职能式 D.职能直线式
13.在学校咨询与辅导中,“深入共感”主要属于( C )11-355
A.训练行为的方法 B.改变认知的方法
C.调整情感的方法 D.精神分析的方法
14.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可分为( D )12-377
A.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B.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C.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D.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 C )13-396
A.1980年 B.1986年
C.1993年 D.1995年
本资料由深圳自考网收集整理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学校文化2-76
答:
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17.教育机智4-138
答:
所谓教育机智,就是指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18.课程标准7-234
答: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
19.教学方法9-286
答:
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20.法律救济13-423
答:
法律救济是指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也就是说,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从法律上获得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及其他机关给予解决,使受损害的权益得到补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