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V 1. 教科书编写的主要依据是( )。A. 教学大纲
B. 程计划
C. 教育目的
D. 教育目标
满分:2 分
2. 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主观能动性
满分:2 分
3. 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是( )。A. 传递
B. 教授
C. 学习
D. 劳动
满分:2 分
4.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互补性
满分:2 分
5. 教育心理学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 勒图尔诺
B. 孟禄
C. 马斯洛
D. 马克思
满分:2 分
6. 人的片面发展是由( )造成的。A. 社会分工
B. 社会要求
C. 个人爱好
D. 环境变迁
满分:2 分
7.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A. 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B.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 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
D. 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满分:2 分
8.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 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
B. 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 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满分:2 分
9. 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 )。A.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B. 教育者、教育对象、教材
C.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
D.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满分:2 分
10. 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组织学生道校外场所去观察,研究实际任务和现象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A. 演示法
B. 习法
C. 实验法
D. 参观法
满分:2 分
11. 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A. 教学活
B. 沟通
C. 教劳结合
D. 协调
满分:2 分
12. 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A. 发展性功能
B. 个体性功能
C. 教育性功能
D. 社会性功能
满分:2 分
13. 有目的、有组织的专门教育机构首先出现在(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封建社会
满分:2 分
14.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 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 综合课程理论
C. 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满分:2 分
15. 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A. 生理性障碍
B. 心理性障碍
C. 存储性障碍
D. 提取性障碍
满分:2 分
16. 绅士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布鲁纳
D. 洛克
满分:2 分
17. 以儿童中心主义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是( )A. 夸美纽斯
B. 裴斯泰洛齐
C. 杜威
D. 布鲁纳
满分:2 分
18. 以利托尔诺为代表的教育起源理论是( )。A. 生物学起源理论
B. 心理学起源理论
C. 劳动起源理论
D. 需要起源理论
满分:2 分
19.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互补性
D. 阶段性
满分:2 分
20.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 )A. 常规管理
B. 平行管理
C. 民主管理
D. 目标管理
满分:2 分
21. “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 )A. 心境
B. 激情
C. 应激
D. 热情
满分:2 分
22.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A. 授受关系
B. 民主平等的关系
C. 相互促进的关系
D. 师道尊严的关系
满分:2 分
23. 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 )A. 激发兴趣
B. 引起注意
C. 丰富想象
D. 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满分:2 分
24. “任何社会都不能没有教育”体现了教育的( )。A. 历史性
B. 阶级性
C. 永恒性
D. 相对独立性
满分:2 分
25.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 )。A. 《论语》
B. 《学记》
C. 《雄辩术原理》
D. 《大教学论》
满分:2 分
26. 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 )A. 缺乏营养
B. 遗传因素
C. 狼的影响
D. 缺乏社会性刺激
满分:2 分
27. 《学记》中指出:”不凌节而施”,这说明了教学的(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巩固性原则
满分:2 分
28. ( )的主要特点是严格控制条件,主动引发需要考察的现象,对结果可作出定量分析,且可反复验证。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历史法
满分:2 分
29. 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 )。A. 现代教育理论
B. 传统教育理论
C. 形式教育理论
D. 实质教育理论
满分:2 分
30.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A. 专政型
B. 指导型
C. 民主型
D. 溺爱型
满分:2 分
31. 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 心理学
B. 教育哲学
C. 教育学
D. 教育经济学
满分:2 分
32. (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A. 教育方针
B. 教育政策
C. 教育目的
D. 教育目标
满分:2 分
33. 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 判断
B. 诊断
C. 评定
D. 评分
满分:2 分
34.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学校即社会”等观点的代表人物是( )。A. 捷克的夸美纽斯
B. 法国的卢梭
C. 美国的杜威
D. 瑞士的裴斯泰洛齐
满分:2 分
35. 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满分:2 分
36. 教育是以人的()为前提的,它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A. 生活质量
B. 精神状态
C. 经济基础
D. 遗传素质
满分:2 分
37. 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 )A. 观察力
B. 曲调感
C. 节奏感
D. 色调感
满分:2 分
38.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 )A. 导向性原则
B. 疏导原则
C. 教育一致性与连性原则
D. 因析施教原则
满分:2 分
39. 学科课程又称( )。A. 综合课程
B. 分科课程
C. 活动课程
D. 核心课程
满分:2 分
40. 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 )A. 智力发展
B. 知识的增长
C. 身心发展
D. 体质的增强
满分:2 分
41. 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A. 认知模式
B. 体谅模式
C. 社会模仿模式
D. 说理教育模式
满分:2 分
42. 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 思想政治教育
C. 课外活动
D. 教学
满分:2 分
43. 下类哪项并没有体现出教育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是( )。A. 教育与一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
B. 教育与其他社会因素的相关性
C. 教育自身的继承性
D.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满分:2 分
44.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或校外进行实际操作,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A. 参观法
B. 习法
C. 实验法
D. 实习作业法
满分:2 分
45.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 班级授课制
B. 个别授课制
C. 分组教学制
D. 道尔顿制
满分:2 分
46. 儿童身心发展的动力是( )。A. 环境的作用
B. 传素质的影响
C. 教育的作用
D. 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
满分:2 分
47.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 认识活动
B. 实践活动
C. 交往活动
D. 课堂活动
满分:2 分
48. 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 )A. 精神活动
B. 反射活动
C. 意识活动
D. 技能活动转
满分:2 分
49. 近代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A.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 杜威的《民主主义和教育》
D.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满分:2 分
50. 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 )A. 广度
B. 强度
C. 时间
D. 空间
满分:2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