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交通大学15年7月课程考试《机械精度设计》考查课试题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60 分。)
1. 公差原则是指( )。
A. 确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则
B. 制定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原则
C.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关系
D.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
-----------------选择:D
2. 某孔Φ10+0.015 0E mm ○则( )
A. 被测要素遵守 MM
B. 边界
C. 被测要素遵守 MMV
D. 边界
E. 当被测要素尺寸为Φ10 mm 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 0、015mm
F. 当被测要素尺寸为Φ10、01 mm 时,允许形状误差可达 0、01 mm
-----------------选择:C
3. 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时( )
A. 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内标注符号○
B. 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内标注符号Φ0○
C. 实际被测要素处于最大实体尺寸时,允许的形位误差为零
D. 被测要素遵守的最大实体实效边界等于最大实体边界
-----------------选择:B
4. 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上所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 )误差。
A. 几何形状
B. 几何尺寸
C. 体积
D. 观测
-----------------选择:A
5. 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系统误差的有( )
A. 游标卡尺测轴径时所产生的阿贝误差
B. 光学比较仪的示值误差
C. 测量过程中环境温度的随时波动
D. 千分尺测微螺杆的螺距误差
-----------------选择:A
6. 形位公差带形状是距离为公差值 t 的两平行平面内区域的有( )
A. 平面度
B. 任意方向的线的直线度
C. 给定一个方向的线的倾斜度
D. 任意方向的线的位置度
-----------------选择:A
7. 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 )
A. 量块按级使用时,工作尺寸为其标称尺寸,不计量块的制造误差和磨损误差
B. 量块按等使用时,工作尺寸为量块经检定后给出的实际尺寸
C. 量块按级使用比按等使用方便,且测量精度高
D. 量块需送交有关部门定期检定各项精度指标
-----------------选择:C
8. 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
A. 测量误差δ往往未知,残余误差γ可知
B. 常用残余误差分析法发现变值系统误差
C. 残余误差的代数和应趋于零
D. 当|γ|>3σ时,该项误差即为粗大误差
-----------------选择:B
9. 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和( )公差带的形状相同。
A. 同轴度
B. 圆度
C. 圆柱度
D. 位置度
-----------------选择:C
10. 含有下列哪项误差的测得值应该按一定的规则,从一系列测得值中予以剔除( )。
A. 定值系统误差
B. 变值系统误差
C. 随机误差
D. 粗大误差
-----------------选择:
11. 标准对平键的键宽尺寸b 规定有( )公差带。
A. 一种
B. 两种
C. 三种
D. 四种
-----------------选择:
12. 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
A. 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B. mx一形位公差
C. 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最大实体尺寸一形位公差
D. 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E. mx 十 形位公差
F. 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实际尺寸十形位误差
-----------------选择:
13. 工作止规的最大实体尺寸等于被检验零件的( )。
A. 最大实体尺寸
B. 最小实体尺寸
C. 最大极限尺寸
D. 最小极限尺寸
-----------------选择:
14. 选择滚动轴承与轴颈、外壳孔的配合时,首先应考虑的因素是( )。
A. 轴承的径向游隙
B. 轴承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的运转状态和所承受负荷的大小
C. 轴和外壳的材料和机构
D. 轴承的工作温度
-----------------选择:
15. 相互结合的孔、轴间有相对运动,它们的配合必须选用( )
A. 过盈配合
B. 间隙配合
C. 过渡配合
D. 优先配合
-----------------选择:
16. 在基孔制配合中,基本偏差代号为a~h的轴与基准孔组合的配合为( )
A. 过盈配合
B. 间隙配合
C. 过渡配合
D. 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
-----------------选择:
17. 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精度决定了( )
A. 配合精度的高低
B. 配合的松紧程度
C. 配合的性质
-----------------选择:
18. 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反映了配合的( )
A. 松紧程度
B. 精确程度
C. 松紧变化的程度
-----------------选择:
19.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 )。
A. 合格
B. 尺寸最大
C. 不合格
D. 变形最小
-----------------选择:
20. 某滚动轴承的内圈转动、外圈固定,则当它受方向固定的径向负荷作用时,外圈所受的是( )。
A. 定向负荷
B. 摆动负荷
C. 旋转负荷
-----------------选择:
21. 对于径向全跳动公差,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
A. 属于形状公差
B. 属于位置公差
C. 属于跳动公差
D. 与同轴度公差带形状相同
-----------------选择:
22. 形位公差值选择总的原则是在满足( )的前提下,选用( )的公差值。
A. 使用功能 使用功能
B. 使用功能 最经济
C. 最经济 使用功能
D. 经济 经济
-----------------选择:
23. 下列公差带形状相同的有( )
A. 轴线对轴线的平行度与面对面的平行度
B. 径向圆跳动与圆度
C. 同轴度与径向全跳动
D. 轴线对面的垂直度与轴线对面的倾斜度
-----------------选择:
24. 从高测量精度的目的出发,应选用的测量方法有( )
A. 直接测量
B. 间接测量
C. 绝对测量
D. 相对测量
-----------------选择:
25. 用比较仪测量零件时,调整仪器所用量块的尺寸误差,按性质为( )
A. 系统误差
B. 随机误差
C. 粗大误差
-----------------选择:
26. 实际偏差是指( )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A. 实际尺寸
B. 最大尺寸
C. 最小尺寸
D. 平均尺寸
-----------------选择:
27. 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该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出( )。
A. 最大实体尺寸
B. 最小实体尺寸
C. 实际尺寸
D.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选择:
28. 形位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有( )
A. 同轴度
B. 径向全跳动
C. 任意方向直线度
D. 圆柱度
-----------------选择:
29. 粗大误差使测量结果严重失真,对于等精度多次测量值中,凡是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绝对值大于标准偏差σ的( )倍,即认为该测量值具有粗大误差,即应从测量列中将其剔除。
A. 1
B. 2
C. 3
D. 4
-----------------选择:
30. 若某轴对于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误差为0.08mm,则该轴对于此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为( )
A. 0mm
B. ≤0.08mm
C. ≤0.08mm或≥0.08mm
D. ≥0.08mm
-----------------选择:
31. 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 )
A. 指示表的度盘与指针转轴间不同轴所产生的误差属于随机误差
B. 测量力大小不一致引起的误差,属随机误差
C. 测量被测工件的长度时,环境温度按一定规律变化而产生的测量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D. 测量器具零位不对准时,其测量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选择:
32. 圆柱度公差可以同时控制( )
A. 圆度
B. 素线直线度
C. 径向全跳动
D. 同轴度
-----------------选择:
33. 尺寸φ80JS8,已知IT8=46μm,则其最小极限尺寸是( )mm。
A. Ф79.947
B. Ф79.957
C. Ф79.967
D. Ф79.977
-----------------选择:
34. 对某一尺寸进行系列测量得到一列测得值,测量精度明显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此温度误差为( )
A. 系统误差
B. 随机误差
C. 粗大误差
-----------------选择:
35. 一个尺寸链中可以有( )个封闭环。
A. 1
B. 2
C. 3
D. 4
-----------------选择:
36. 某实际被测轴线相对于基准轴线的最近点距离为0.04mm,最远点距离为0.08mm,则该实际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为( )。
A. 0.04mm
B. 0.08mm
C. 0.012mm
D. 0.16mm
-----------------选择:
37. 齿轮副的侧隙用于( )。
A. 补偿热变形
B. 补偿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
C. 储存润滑油
D. 以上三者
-----------------选择:
38. 当相配孔、轴既要求对准中心,又要求装拆方便时,应选用( )。
A. 间隙配合
B. 过盈配合
C. 过渡配合
D. 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
-----------------选择:
39. 在图样上标注形位公差要求,当形位公差前面加注Φ时,则被测要素的公差带形状应为( )。
A. 两同心圆
B. 圆形或圆柱形
C. 两同轴线圆柱面
D. 圆形、圆柱形或球形
-----------------选择:
40. 矩形花键联结采用的基准制为( )。
A. 基孔制
B. 基轴制
C. 非基准制
D. 基孔制或基轴制
-----------------选择:
西安交通大学15年7月课程考试《机械精度设计》考查课试题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哪些叫法不能表示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 )。
A. 相对误差
B. 极限误差
C. 剩余误差
D. 随机误差
-----------------选择:
2. 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时,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
A. 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应比非工作表面参数值大
B. 摩擦表面应比非摩擦表面的参数值大
C. 配合质量要求高,参数值应小
D. 尺寸精度要求高,参数值应小
-----------------选择:
3. 用比较仪测量零件时,调整仪器所用量块的尺寸误差,按性质为( )。
A. 系统误差
B. 随机误差
C. 粗大误差
D. 相对误差
-----------------选择:
4. 对某一尺寸进行系列测量得到一列值,测量精度明显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此温度误差不属于( )。
A. 系统误差
B. 随机误差
C. 粗大误差
D. 人为误差
-----------------选择:
5. 下面哪个不是最小实体尺寸是( ) 。
A. 零件合格的起始尺寸
B. 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C. 最小极限尺寸
D. 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选择:
6. 精密度不是表示测量结果中( )影响的程度 。
A. 系统误差大小
B. 随机误差大小
C. 粗大误差大小
D. 人为误差大小
-----------------选择:
7. 6208向心轴承内圈与406m?轴颈配合,无法形成( )
A. 过渡配合
B. 过盈配合
C. 间隙配合
D. 过渡或过盈配合
-----------------选择:
8. 最大实体尺寸是( )。
A. 零件合格的起始尺寸
B. 零件合格的中止尺寸
C. 最大极限尺寸
D. 起始尺寸
-----------------选择:
9. 若某轴一横截面实际轮廓由直径分别为30.06mm?和30.03mm?的两同心圆包容而形成最小包容区域,则该轮廓的圆度误差值并不为( )
A. 0.06mm
B. 0.015mm
C. 0.03mm
D. 0.045mm
-----------------选择:
10. 游标卡尺主尺的刻线间距为( )。
A. 1mm
B. 0.01
C. m
D. 2mm
E. 3mm
-----------------选择:
西安交通大学15年7月课程考试《机械精度设计》考查课试题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1. 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 )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
2. 螺纹的单一中径不超出中径公差带,则该螺纹的中径一定合格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
3. 测量仪器的分度值与刻度间距相等。 ( )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
4. 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 )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
5. 若测得某轴实际尺寸为10.005mm,并知系统误差为+0.008mm,则该尺寸的真值为10.013mm。 ( )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
6. 中径和顶径公差带不相同的两种螺纹,螺纹精度等级却可能相同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
7. 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0.06mm,则该平面对基准的平行度误差一定小于0.06mm。 ( )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
8. 量块按“级”使用时忽略了量块的检定误差。 ( )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
9. 零件的尺寸公差等级越高,则该零件加工后表面粗糙度轮廓数值越小,由此可知,表面粗糙度要求很小的零件,则其尺寸公差亦必定很小。 ( )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
10. 若某平面对基准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则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小于等于0.05mm.。 ( )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