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V 1.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相同点是( )
A. 都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B. 都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C. 都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D. 危害结果的发生都不违背行为人的本意
满分:5 分
2.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___。
A. 只能是交通运输人员
B. 只能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C. 只能是交通管理人员
D. 既可以是交通运输人员、也可以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满分:5 分
3. 关于缓刑制度,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累犯不适用缓刑
B. 虽然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有期徒刑,但由于该罪属于暴力犯罪,所以不适用缓刑
C.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D. 对被实施数罪并罚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满分:5 分
4. 刑法是研究( )的科学。
A. 刑事法律
B. 刑法
C. 犯罪
D. 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满分:5 分
5. 我国刑法规定,在___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A. 制定刑法
B. 解释刑法
C. 执行刑罚
D. 适用刑法
满分:5 分
6. 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___。
A. 半年
B. 1年
C. 2年
D. 3年
满分:5 分
7. 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罪,没有造成损害的___,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A. 应当
B. 可以
C. 视情节轻微程度
D. 如果是过失的
满分:5 分
8. 某甲晚上在街上看到一老人手上提一只包(包内有现金1000元),独自行走,甲就冲上前去,一把夺过老人的包就跑。因夺包是用力过猛,将老人带到在地,老人摔成重伤,甲构成何罪?( )
A. 抢夺罪
B. 抢夺罪,但应从重处罚
C. 抢劫罪
D. 抢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
满分:5 分
9. 甲把白糖当成砒霜投放于乙的食物中,欲杀死乙。乙因胃口不好,将食物给自己的狗吃了。甲的行为是故意杀人罪的( )
A. 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B. 实行终了的未遂
C. 工具不能犯的未遂
D. 对象不能犯的未遂
满分:5 分
10. 我国刑法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___。
A. 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B. 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
C. 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不适用
D. 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满分:5 分
二、多选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V 1. 正当防卫的必备条件之一,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防卫。此处“正在进行”是___的行为
A. 客观上确实存在
B. B、并非主观想像或者推测
C. 即将来临
D. 正在进行的
满分:5 分
2. 甲把白糖当成砒霜投放于乙的食物中,欲杀死乙。乙因胃口不好,将食物给自己的狗吃了。甲的行为是故意杀人罪的( )
A. 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B. 实行终了的未遂
C. 工具不能犯的未遂
D. 对象不能犯的未遂
满分:5 分
3. 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主要有___。
A. 罪刑法定原则
B. 不告不理原则
C. 罪刑相适应原则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满分:5 分
4. 世界各国解决刑法溯及力问题所采用的原则不尽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则
A. 从旧原则
B. 从新原则
C. 从旧兼从轻原则
D. 从新兼从轻原则
满分:5 分
5. 对下列哪些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
A. 15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
B. 15周岁的乙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伤残
C. 15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8000克
D. 15周岁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
满分:5 分
6. 下列关于刑期的起算时间,哪些是错误的()
A.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刑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算
B.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算
C.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刑期从判决宣告之日起算
D.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算
满分:5 分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V 1. 我国刑法中的立功有一般立功与重大立功之分。(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玩忽职守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或者过失。(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根据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形成方式,身份可以分为定罪身份和量刑身份。(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犯罪主体是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特殊预防的对象主要是有可能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