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50 分。)V 1. “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
/ V2 m: `, R2 i0 ?9 rA. 唯物主义真理论" J+ z1 _9 o# X1 C3 S B$ e/ @
B. 主观真理论
9 G5 G* w; \2 h5 g! d6 e8 X- }1 AC. 客观真理论
" o( r: {; L% o$ kD. 形面上学真理论; X; Y/ f/ p+ x: I( b
满分:2.5 分3 {& y, b E1 `
2.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犯了( )。. O- A( z' R+ u# L0 ~
A.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5 x6 Q0 c' \ F$ W* u/ @
B. 类似诡辩论的错误8 S j" y; H) @) z7 H- A
C. 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
( k: J2 U# ]. y& u9 d/ SD.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0 t! r; f, T. d6 U, G
满分:2.5 分- `6 c+ }: V! f2 }( L5 K" h( \
3. 认识的客体是( )。
# O* o X; e: l: GA. 观念本身1 {* S/ ]$ d, o3 ^' I
B. 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2 X0 J2 d) H7 DC. 自然界的存在物9 c0 f; i% a1 t/ c* E+ V5 S
D. 进入实践领域并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
+ a5 T( u. j2 d& |( _3 y 满分:2.5 分
2 G; Q% z! b4 ]& f, v4.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实践自身的特点而言是因为( )。+ [; s( x, L& e
A. 它是对人类有用的活动
: S2 A D/ p; C9 y; `7 vB. 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3 t2 r; ]# p0 H1 |
C. 它是有主观性的活动# ~6 n$ }0 }$ P A0 C' [- M
D. 它是直接的现实性的活动) q6 s; t. O( q! _3 Y! L
满分:2.5 分
/ E: l6 V0 W0 W& y u1 E: r' E5. 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 t" A, u" [8 L5 r7 f
A. 只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4 B7 g2 z% v; @/ C* u; BB. 只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r9 F% k {) ^) e
C. 只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4 R1 G' z1 A* G) U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能接受的观点
% a% D! N/ M D T 满分:2.5 分
( b( p ^' Z- e" U/ U6.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2 }( g' G) Y: S
A. 任何一个真理都具有的两重属性
0 R- i3 }+ O6 n* d/ m) {" }. Y6 CB. 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 S0 n4 R; K/ j6 NC. 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 d" T6 c/ _2 E" ^* y# k: F
D. 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
- B7 W, _5 T2 l9 E: M5 f 满分:2.5 分- q3 {. Y. M5 Z) f
7. 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 l1 F: K9 V. d _( y. |9 s
A. 相对真理不断积累相加的过程
; \) {1 G# |6 f; i( y1 S7 v: LB. 主观真理客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
' z3 D' E# ], m( B1 r3 b8 |7 qC. 真理和谬误相调合的过程
$ l2 C8 c( t5 E/ eD. 真理和谬误相斗争的过程
; J9 X3 q' I" ]1 n0 P! M: z 满分:2.5 分
) ?- z R% u+ z. s# ]' }8. 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G6 {, r; t2 n2 X7 [
A. 求知欲望+ |& ^* i- b/ v
B. 好奇心理6 ~+ n, H8 u7 u/ M* H
C. 科学兴趣/ k: ^+ Y! v$ e
D. 社会实践
7 [% r6 Q6 _& m" O- o9 R 满分:2.5 分
$ M) X* X5 f y9. 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 )。, E' v9 J! r# x4 F; }8 K9 a: e
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8 {# D& @. G1 X# G. o* f4 y; n9 K; ]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h) J( n! }& ?5 z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 I1 E2 O4 o X" L3 c1 o) }7 fD.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6 j8 L7 ^7 p$ M) Z7 R1 ~( T) I4 F) E: R
满分:2.5 分
9 U9 k; r ^- }1 b1 r( i6 x* A10.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 y% r7 P. c1 Z! U4 G! M& b
A. 历史性的优点/ w' o3 l3 h: N
B. 绝对性的优点
7 q, f# w: V7 Y* kC. 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p3 w( }* V7 n
D. 相对性的优点
( W& u* `/ M6 {1 ] 满分:2.5 分( {7 K7 k7 O! I, p6 s" ?
11. 任何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种观点是( )。9 C: X% x1 @3 M
A. 相对主义
- k0 z5 `! e5 Y" R3 e$ N \, v YB. 绝对主义
3 T7 _( S3 E/ RC. 唯心主义- D3 m0 v- N4 c+ _. S' k
D. 辩证唯物主义
4 R& o7 `: l$ U; H 满分:2.5 分
6 u& ~9 r) s6 J, ?0 V1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0 a' w. X0 w! S& }( |& o" A& q
A. 唯物主义的观点
1 F& s- r) W- {% A) C/ ~B. 实践的观点
, o/ a3 G) d! \C. 矛盾的观点 N# E5 m1 S( H& u
D. 普通联系的观点
: z8 E! m( C F9 X9 i 满分:2.5 分/ A0 x1 i/ b! |3 Q- T2 I
13. 认识过程中意义更大的飞跃是( )。) c8 ^5 i i/ E2 `* {' k6 {9 B
A.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4 ^2 o0 l o- T" ]3 h h9 E
B. 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 @3 E$ ?9 Z/ TC. 从现象的认识到本质的认识的飞跃; N3 f# i! i, m( p) \; o( j
D. 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4 K4 H+ z* ?& @) [; V
满分:2.5 分3 T" C. r. a: ]0 V; G$ V! O
14.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我党的思想路线的( )。
* w, V! G$ J0 i! [5 Z9 k9 cA. 具体化7 @+ D+ L: U) s
B. 理论基础
; K0 B' O8 r: f0 L" x0 U$ x- v! VC. 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3 N% r) [) l9 u
D. 理论形式
- O: Q6 F* n+ v$ x& E$ N 满分:2.5 分3 ]$ R- { @) i1 S
15.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 )。; L1 S5 U3 h- Z, j
A. 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可知论,唯心主义认识是不可知论. E3 A Y; t+ G0 U5 l G; b x
B. 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直观反映论,唯心主义认识论是能动反映论
, Q6 V4 i7 H+ }0 A: _; U% v* sC. 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认识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 ~/ h! u/ \% H) t {: \; B% q. LD. 唯物主义认识论承认认识来源于实践,唯心主义认识论不承认认识来源于实践
: f2 S9 o) f. L" @ i' N+ f 满分:2.5 分
6 _9 V- ]7 L2 h, a16. 感觉是( )。4 ]: b7 D5 m$ e1 g) u
A. 客观对象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8 n8 Q" o5 F6 R# ?% aB. 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1 k/ G. B' ]# L8 a! b' s% G
C. 对许多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或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
4 {5 n+ d$ }0 m1 ]6 M- R6 FD.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
2 E& F) B7 k" `1 D6 c; t 满分:2.5 分
& a+ w2 q2 Z/ k& k1 I17. 承认客观真理与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是( )。9 t0 ]7 L+ \9 s" g
A. 理论前提不同的问题
8 a- D/ t3 o& O3 Y" j: jB. 同一个意思的问题
! Y2 @. c: Q' [$ n( [& c; ~% ^C. 本质和现象的辩证统一3 V q3 @& A5 G* F: l
D. 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 ?! m4 T1 G8 z1 } 满分:2.5 分
F- R$ [& f# c6 e, ?8 B, H2 u18. 真正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 )。/ f5 [9 d5 p. `+ _8 G
A. 指出人们可能通过感觉反映世界9 b2 V9 r6 _; U! u5 \. \ W- f$ r
B. 指出本质和现象是同一的4 s: l' V, q* o1 D9 O3 r
C. 把科学的实践引入认识论8 I0 l q q/ `6 U9 I& n1 j0 W
D. 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一
: ]$ F9 G" ?6 R& Y$ i) G: l 满分:2.5 分1 f v2 B5 S8 _4 K7 T, ^! y: x( G
19.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其主要依据是( )。) s2 t7 X, r2 t0 E$ i% T4 e3 Q n
A. 它具有客观实在性+ Q# T/ D! f8 C
B. 它具有直接现实性' D% C/ S, ]+ r# X7 K$ F
C. 它具有形式的多样性7 y) [9 z( u5 j- D
D. 它具有社会历史性
1 ?- H6 L# F$ Q6 K3 m 满分:2.5 分
^6 x- V$ @5 m& b20. 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观点是( )。$ k' R4 m2 |- q, i* f7 T
A. 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 \, L, C5 Q, T* r: E+ @8 F& eB. 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 h4 x, _" Z3 x* |: \5 Z/ d- sC. 真理问题上的一元论1 N+ T! `: E0 V3 v. E1 g
D. 真理问题上的二元论% Z) ?6 p8 \4 g' c$ \
满分:2.5 分 . \3 ^1 T; [5 [6 u3 I! B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公有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句话在真理观上的错误是( )。" r- r3 @# {' v7 o$ ? [, q: ^
A.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3 W0 l5 c" A5 T( i
B. 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d; D" ]; [# y6 L( F
C. 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N% Y0 B o9 b
D. 否认真理的有用性( n4 i. u( z2 d0 r2 _6 u' E0 T
E. 否认真理的具体性; I5 N/ H, h0 B V. E/ }3 ?% ?9 |
满分:4 分
8 u& _3 ]5 M) N( x1 T2.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是( )。
& E2 w& p6 c( o) @A. 生产方式是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
2 g, G$ ?5 d7 W# HB. 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 C( o* |- {5 U. [, kC. 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g9 l- O V4 |8 H
D.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 I8 f' U" ]& z! C. r9 R( m* xE.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I+ Q( ]# g8 u' w1 X
满分:4 分
1 |. w7 q- I$ i2 ~/ @: o0 \# \3. 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7 P1 c% _3 W/ x8 q, F) z- p7 @
A. 理论要服务于实践
5 M8 G' c4 T B: y# ^; X XB. 理论要指导实践
1 _5 v# d, v0 d' yC.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B* Y# }4 ^# N2 _& b9 j/ w' x0 s
D. 这次飞跃可以使精神转化为物质7 f+ p6 [- ^# h: }& r+ E
E. 在实践中使理性认识得到检验
4 W2 V4 i2 q0 x 满分:4 分
9 e3 _3 p- P, }& l5 `) w& q+ Z }7 E4. 列宁说:“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句话说明( )。. d/ k6 I2 x& Z" p) {9 [; W+ [: G6 z3 ]
A. 感性认识对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全体是无关紧要的, R9 r$ D$ ~% R8 l, i
B. 正确的理论才能更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全体和本质
+ K* z+ N8 N% |C. 一切理论都能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全体和本质
. S+ ]4 m$ n# Q% o7 CD. 反映事物全体和本质的理性认识,更接近于客观真理: V. }2 t0 S4 r, [# s6 p
E. 感性认识本身也就是科学的抽象
6 g# ~, m. s+ b0 H( A# X" u* | 满分:4 分: o6 A- g) j2 L7 n2 k) F9 j
5. 劳动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p" S' Z2 U* C% O; I
A. 使类人猿建立群体组织,过群体生活
* j0 m/ m/ S5 c8 `' ~B. 使猿脑变为人脑,推动语言和意识的产生
k% D7 k" b! n1 I( ^+ E* eC. 改变猿的生活方式,使其具有杂食习性* i4 c& L7 j0 j
D. 建立起各种社会关系并从而形成人类社会! R3 @' d7 ?2 \0 b! _# w1 {
E. 使猿的前后肢分工,创造了人的手
8 i q/ G3 M8 i; P 满分:4 分
$ l1 G. l( a3 q2 g6.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一,因为( )。
. O- T5 L+ g2 V9 fA.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k, H$ ~, ]: R* X
B. 理性认识就是感性认识的不断积累
; o4 ]! W1 }6 h. B. U8 rC. 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Q& ^ ~9 A; V! I4 z0 ^
D. 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 \ d- R4 V( Q& `; h5 F p
E. 理性认识是抽象的、不可靠的,感觉经验才是唯一可靠的
' f9 |+ Y- u# S6 O! N1 d9 x 满分:4 分
2 H3 t+ Z% K- `# g3 @6 c+ @8 D; V7. 下列各项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 )。
% p. [. s' M8 R' S8 o4 M/ _4 lA. 国家政权
' i- J) \/ _+ Y' z/ u# cB. 人口因素
& N3 H6 e8 x. J# J/ A2 JC. 地理环境9 _" k- s# B- }; k; k1 t
D. 阶级构成/ t2 @/ r7 F+ ?5 M# [, C
E. 生产方式4 I, r8 } f2 p" D
满分:4 分
3 B0 R/ ^ ~8 s8 i/ t8. 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地理环境( )。
7 W7 E6 X/ l* G# T# F( ^0 s4 ]1 pA. 不能影响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变化
/ D* h, P. P1 W- v3 |7 W8 h$ KB. 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 i9 j4 X) Q1 |3 d! o& Q
C. 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更替
7 C. u; ^! ]# o. P" VD. 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 N2 }1 P$ u! Y0 VE. 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关系性质的制约
' T! e% o' K' e; q 满分:4 分
6 {; I1 h8 v& E, `( G( J |& K9.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段话说明了( )。
( |& K$ s2 n7 a5 T- K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
' t9 B7 }3 {: v8 wB. 科学发展的动力是人们的主观要求
7 ~) R! M l! F4 \C. 理论科学不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q( y7 F. V% T, w
D. 所有科学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J+ A2 W; S5 d5 X/ x z% {
E. 所有科学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D5 B+ T. J2 D& N4 [
满分:4 分
& r- H0 ?* Y% r c9 ~10.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论、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相互关系是( )。' M/ h. \4 X* m# P' ~9 V
A. 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5 ?) b: ]: L! M. ^ p# G8 }
B. 思想路线是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应用
- \! L# ^$ w- n8 y" G" |6 Y+ U9 tC. 政治路线决定思想路线+ \, I5 U! W( J; K6 l9 f- G
D. 思想路线是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7 d' F* `; }) t( zE. 认识论是政治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h+ ]* w& K o% Y$ X
满分:4 分
7 N. Q! g2 E) r. t# _4 d4 ]1 r. T: w3 X# J [/ z: G N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V 1. 认识的主体是指所有的人。# X+ ~$ @7 |, f2 `; G) I6 r
A. 错误* q) W. v9 Z1 u0 C$ k
B. 正确; z6 Z' \. h+ }. t
满分:1 分$ u& O& d$ H. f& A. \: F/ G [
2. 概念、判断、推理是所有认识的三种形式。
" c6 h0 J. k. f+ CA. 错误
' g- W: q& r% d6 c: n2 G BB. 正确: H& H3 W! d3 x& M0 J+ P
满分:1 分! _, t3 S" |: C0 [
3. 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w3 X4 f8 l8 u1 h: @8 U) G; j1 D& y
A. 错误
$ H5 K. f% J& |0 D2 a+ N7 I( ?B. 正确
x! k8 L4 d5 Q: B5 Z+ h 满分:1 分
( K! _+ f: z# d2 b& W; y# K5 ^2 }4.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我党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o" }9 y% F$ Z' U* g4 |6 M& @# YA. 错误
; M# z7 N8 E6 ]8 mB. 正确
" U0 e, {! N( C) Z$ T/ w* O 满分:1 分; m6 B. I1 } r, t
5.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n; h9 U! C- S2 y& B" H. ? l
A. 错误
+ D5 h; Q* k; b. r C+ \0 sB. 正确
, K M0 i% D9 R" H 满分:1 分1 X# \. P- [: J8 Y- t- ^0 s& j
6.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自然和社会的问题。
# s! X6 ~* S. PA. 错误
% M# a2 O7 E! x1 R1 VB. 正确
+ G9 K) o4 Y7 i$ T& K2 h+ | 满分:1 分
, |8 c' t8 G7 b8 ^; _2 B) s: I7. 把“否定之否定”称为“仿佛回到出发点的运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 s+ V/ o- ], |& P' DA. 错误: ^# c9 ]+ @% \2 i5 P7 e
B. 正确; i- Z0 h- |. ~
满分:1 分8 b# b, K. o3 V: j) H% j- l: E5 g
8. 实践是指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 k* |9 k7 j# t8 s: T( PA. 错误5 [0 f6 y( s8 ^8 l% K- v
B. 正确
9 A2 j3 @5 _2 b3 E Z6 V 满分:1 分- A$ v' D6 I! J) i- M/ C
9. 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实践。6 I7 i6 }$ k& A, H+ e
A. 错误' y( I' l8 o' n
B. 正确
1 A5 A: i, M- P- `6 Y: t# t4 x 满分:1 分% b8 {8 b% l- S7 D# O2 q
10. 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自然条件的无可比拟的富饶。
( U: {( x5 w- z8 k2 V: TA. 错误
* t, B; G0 `$ q: Q% g& pB. 正确8 s+ @8 Y& F) H' B) Z$ ~/ f
满分:1 分 : H/ B- k+ v6 d
! K9 J8 e+ M/ m9 Z. \3 p: B1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