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程教育学院期末复习大纲模板8 A0 @, E8 Q/ C9 v
课程名称 中国文化概论: ]2 `8 T$ [( A2 i- M) ~* }0 u1 ?
教
7 l- J' j' X; Z# ]: e材
1 `5 W/ ?! F1 m3 U# B: Z信" `# N( x$ L+ L
息 名称 中国文化概论(电子版)
: I/ h# o. R' g4 ~ 出版社 (台湾)水牛出版社
, m$ F% U2 l. ^! C- l3 ? 作者 韦政通
0 H) ?7 p4 @3 z 版次 1989年版
! {4 e$ M2 c5 g1 k# k' S1 e) y注: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 W7 h: v3 R$ S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
- p" o% d8 }3 W1 w! C8 G. S) M(一)、单选题
0 M1 W+ @& b$ ]$ r% P, D( Y1、“文化,或文明,……是一种复杂丛结的全体。这种复杂丛结的全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任何其他的人所获得的才能和习惯。”这是着重于(A)的定义。* K$ l& b5 a7 w- D% U9 L) J( ]
文化内容##文化传承##文化效用##文化普遍性
; r( r- s3 f8 [1 \ j$ r考核知识点:文化的定义 参见P2-39 F+ \! ]- z: H8 A
2、“文化乃传统行为的全部丛结。这样的丛结为人类所发展,且为每一代继续不断学习着。” 这是着重于(B)的定义。
' X' w2 J+ P$ _+ F# f" R; H7 P文化内容##文化传承##文化效用##文化普遍性. x3 d; R1 i( M O- X! o7 I( ?1 l
考核知识点:文化的定义 参见P 4
& Y0 M v7 H, {0 N$ c3、“简单地说,文化是由学习得来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所构成的。” 这是着重于(C)的定义。3 J. C) |/ d# Q2 P- y: ]+ G8 G$ F
文化内容##文化传承##文化效用##文化普遍性9 B" {' }. F& Z7 @: P
考核知识点:文化的定义 参见P6
9 c2 }$ G/ i( R: a) B4、“文化是任何一群人之物质的社会价值,无论野蛮人或文明人都有文化。” 这是着重于(D)的定义。- Q8 k0 b& M7 l9 ?* d
文化内容##文化传承##文化效用##文化普遍性
; B" j# m( I: q1 A: U3 J Q y考核知识点:文化的定义 参见P8% t! E, p% S. i `. X
5、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统一思想,其中墨子主张(A)。! T4 Z! q1 f/ a& h+ y
尚同##大同##定于一##大一统& D& O6 O% A/ F6 m! I7 U
考核知识点:中国文化的统一性 参见P343 q, }( F8 o( s2 {" Q7 g j( t
6、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统一思想,其中孟子主张(C)。+ K, ~# U! {' G7 G
尚同##大同##定于一##大一统
/ t2 g0 r$ [' g8 y考核知识点:中国文化的统一性 参见P34+ K( \, z B- C6 O+ W& S5 [7 q/ L
7、“天不变,道亦不变”出自(C)。
0 y7 f; ?8 X' z I+ |- L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
. V" _/ P5 O7 U+ U1 {7 h考核知识点:中国文化的保守性 参见P38
' }& f$ ?7 I3 r8、“万物皆备于我”出自(B)。; `2 Y5 C2 r, g6 g7 u, d
孔子##孟子##庄子##墨子
( T/ J+ p% i3 N7 o- F& }考核知识点:有情的宇宙观 参见P50
) V1 L* i1 P6 f, `6 [/ D; x9、与中国有情的宇宙观的形成相关的思想是(A)。# S& [1 w. ?1 W u
天人合一思想##人定胜天思想##佛教思想##道教思想
# }. _2 b" e1 t5 C考核知识点:有情的宇宙观 参见P52: b' q7 ~2 g0 ~1 v
10、有情的宇宙观在文学上的表现主要是(A)。* s. G$ ~3 z9 b& w6 q. a& }
山水田园诗##政治讽刺诗##《诗经》##《楚辞》: P# _+ H+ b/ U+ a: o7 E
考核知识点:有情的宇宙观 参见P537 h! u/ G0 _1 ~9 D$ D( \8 m3 z
11、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主张的人是(D)。
$ C+ H3 k/ m/ N$ z/ B孔子##孟子##二程##朱熹
# h; F4 A- y0 R0 x( r8 U0 _2 C考核知识点:重德精神 参见P61: j* ^! S7 E8 M' O/ g0 @
12、提出仁、义、礼、智“四端”之说的人是(B)。
5 H9 b; L& F% R9 I/ N4 J- ~9 }+ g! s' J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 i$ ?5 Q; N3 I% b N s0 a6 y
考核知识点:重德精神 参见P592 g$ A( N$ ]$ X& u" @
13、殷商时期的至上神是(A)。
/ N* R3 [8 W o上帝##天##自然神##动物神
# T+ m" X/ t. c1 L/ A考核知识点:帝、天崇拜 参见P74-75
5 Z- x3 _9 z( B9 s# b7 ^14、周代的至上神是(B)。
1 ^" K/ N$ y9 l, P3 K上帝##天##自然神##动物神
+ Q' U4 M8 C, z考核知识点:帝、天崇拜 参见P75-76* H% Q4 k* @# O0 F5 _9 U6 x4 W
15、下列属于丹鼎派的道教人物是(B)。" y) M- B; N& B4 F+ }: l* s+ x) K
老子##葛洪##陶弘景#寇谦之0 V0 r% v1 e' V0 ? ?$ `; [6 P
考核知识点:道教 参见P92+ U. _& R* d; \- r: U4 T2 Z# x
16、下列属于符箓派的道教人物是(B)。
7 X6 ], B* B* q+ k0 \老子##陶弘景##魏伯阳##葛洪
; X! S& |( @( a. o# b考核知识点:道教 参见P92
; `. k4 d/ ^/ c. _2 M17、“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出自(D)。
# H8 i3 {5 D5 {0 i! Z! R% r) P3 I《论语》##《孟子》##《中庸》##《庄子》
& e4 T" L6 F# E考核知识点:中国哲学的特征 参见P110
* Y5 A5 q8 w, w; b' r6 U, S3 F8 e8 {18、被称为“百代画圣”的画家是(C)。' R1 k( J# ]7 i; c3 O
顾恺之##张僧繇##吴道子##王维
$ I! f0 c( t/ C( M# F考核知识点:中国绘画 参见P162
' B7 W7 p" e9 j19、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属于(B)。
1 {* y/ y1 b4 U! f4 S; D形容心事的舞##形容音乐的舞##形容做事的舞##形容词句的舞+ J* F; [) U3 Z+ N
考核知识点:中国舞蹈 参见P168, I$ [1 \ u# K! B, T8 h
20、刘勰的文学理论著作是(C)。+ Z/ |; v! R1 M& x- j
《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
5 v V( X) u3 H S) @) O F0 C考核知识点:中国文学 参见P221+ V; U t I! E
21、孔孟政治思想的主要论旨是(A)。* ?+ H% o1 s- R/ ]3 R E# T# g
德治##法治##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0 K. C3 h) J! `/ q! D1 k考核知识点:中国政治思想 参见P2345 Z4 t( d. {+ O
22、老子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是(D)。
% ^0 u, n" w3 Z1 o& E+ {5 G德治##文治##严刑峻法##小国寡民
5 T+ V& x9 L4 {% D/ C- H- V考核知识点:中国政治思想 参见P237) b- }* P# k8 N4 c6 l
23、发挥法家“任术”观念的人是(B)。
0 a. N0 Y, V( T6 z, ^- x, F荀子##韩非##申不害##李斯
+ W( R& _9 T4 D8 f考核知识点:中国政治思想 参见P2393 O) H+ W L" W8 F& B
24、郡县制产生于(C)。
+ R I: z7 K& f西周##战国##秦汉##隋唐, _9 d" V, C4 S) k7 K% j+ E# g5 i
考核知识点:中国政治制度 参见P243
9 B6 p6 W/ t, Q. R$ }4 K% Z2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C)。+ ?/ @+ n. P; s; ?
《左传》##《论语》##《孟子》##《尚书》
6 F% z' n& S* l考核知识点: 民主思想 参见P255
& F0 l4 f/ U* Q2 V& N4 r/ P26、孟子所谓“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表现的思想倾向是(B)。: M& c" K6 p- ]* a; J7 t- N/ W
重视民意##革命思想##君臣对待##民贵君轻
4 E- X' N2 D+ a: d考核知识点:民主思想 参见 P255
0 I# I" K+ s7 D& f5 x8 K/ b27、唐代下辖六部的中央机构是(B)。
6 c8 [' ~+ P- D g, l4 \4 F2 p御史台##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7 Y4 M4 C3 ]* I2 e
考核知识点:中国政治制度 参见P243, ^0 {" t. \' B; Z; L. ^
28、唐代地方政府的主要组织形式是(B)。7 E; {/ Z* L: ~5 @& G
郡县制##州县制##州府制##分封制
. V0 [- o, f1 q' e% M1 b考核知识点:中国政治制度 参见P244
) j% K/ Q8 {+ H; I% K. h- A. g4 t- n/ j
(二)、多项选择题
3 k; G+ u1 m: |9 J7 ?0 F1、中国文化的特点有(A##B##C)。# U! L7 u" i) b0 ^" F; B
重主体##重直觉##重内心体验##重文化类别9 L# C$ C2 I9 y; y/ J
考核知识点:中西文化的差异 参见P186 ^/ r* ]3 [* o& B$ S+ m
2、根据考古学的研究,在中国本土以内发明及发展的事物有(B##C##D)。
5 f, Z$ }7 [) Q. d) j/ j7 U* D麦子##骨卜##蚕丝##装饰艺术 M, M& _! r |5 f$ i
考核知识点:中国文化的独创性 参见P25
* V- w2 j. _* b! a3 ]* z6 l3、中国人世故深的原因有(A##B##C##D)。
' ~) M/ K( D5 B( T- h, i$ s阅历深##忧患多##重视礼节##重视中庸
4 r7 n8 X8 \$ a/ g% l" e- J) K# E0 c考核知识点:中国文化的悠久性 参见P28; l/ R- t% {8 A5 ]7 c: e
4、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特性的原因包括(A##B##D)。
K6 f- ]0 P$ X地理环境特殊##农业社会影响##追求神境##重统绪
7 N5 J. N5 `3 u) ?6 g考核知识点:中国文化的悠久性 参见P26-29
- y" v" B3 W+ A l2 N4 d5、中国文化的涵摄性在历史上的表现有(A##C##D)。8 @) S+ ~0 K4 h. k ]' z1 P9 N; J
胡服骑射##三武之祸##三教合一##禅宗出现' l* ^' d$ \/ U/ M9 {0 j0 i
考核知识点:中国文化的涵摄性 参见P30-32: L$ J9 y" _4 \/ M( H
6、中国文化崇尚和平的表现有(A##B##C##D)。* S: C# ]% U' |9 g9 [/ V, d0 B
反对穷兵黩武##反对不义之战##静定不争##重文轻武7 k3 J" \* k& l8 \* `
考核知识点:崇尚和平 参见P43-45
& a" f, S3 O, j7、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特点包括(A##B##C)。
. |0 z: R8 X1 T9 b0 P没有陌生人##生活有地方性##不需要法律##不需要家法
- d1 M+ b8 U/ v# a1 u# I: H6 g考核知识点:乡土情谊 参见P48-49
% _: B0 C8 k4 n6 n- C# t8、中国宗教的特征包括(A##D)。
& Y0 I9 R9 Q# s; p1 ]多神信仰##教指导政##宗教情绪强烈##重视现世 q+ r) H: f9 [1 P& o6 | F [
考核知识点:中国宗教的特征 参见P67-73
- R, z8 A P1 H# D7 S9、儒家成为宗教的原因有(A##C##D)。
. C' e) C( i+ _/ }& h7 }有一套伦理制度##是先秦的一个学派##有祭天、拜祖活动##有祀孔活动* d: [2 f& w) P7 r" ] S
考核知识点:儒家与宗教 参见P86-87! a' R+ p {+ y" o
10、中国哲学的特征有(A##B##C##D)。
# X6 g# v; N% V1 T* O# Z( N重主体##重直觉##天人合一##讲求境界& x( C$ H Z5 X$ Z6 g
考核知识点:中国哲学的特征 参见P105-112$ h) o {4 F2 z8 {6 U
11、与“天人合一”观念相应的观念有(A##B##C)。8 G8 W6 L" ~* z3 o! O
天人合德##天人无间##天人相与##天人相胜7 J6 d! r8 X; b4 `8 v
考核知识点:中国哲学的特征 参见P108-109) n% D2 T @& }3 @$ q
12、在荀子思想中具有科学精神的证据有(C##D)。
) ]- A: r+ ^) v3 m* _. g, a, V怀疑精神##实证精神##视宇宙为自然##提出征服自然
$ Y4 e# O1 l6 Z H考核知识点:哲学里的科学精神 参见P144-1457 X; R0 T M6 Z/ R0 \/ Z
13、在王充思想中具有科学精神的证据有(A##B##C)。
2 q6 X8 L" r6 K% I9 }& z视宇宙为自然##怀疑精神##实证精神##提出征服自然
# S+ R7 J' ~ l* v考核知识点:哲学里的科学精神 参见P145-1460 a7 J& R5 G, Q; h" N! k& X
14、中国艺术的特征包括(A##B##D)。
# |' x |. e) G# R& g5 _艺术生活化##美即象征善##尚形似##重传神5 v% d! \6 L$ }9 f3 ~/ Z
考核知识点:中国艺术的特征 参见P156-160
, d: K/ r2 D. O% ~" N5 [+ r15、北宗画派的风格有(A##D)。
5 a* k) g% J" e6 W- U6 K阳刚##阴柔##秀逸##劲道$ [' l9 \5 e; f) T: O/ m0 H
考核知识点:中国绘画 参见P163$ w& S: v2 r& P& G* F8 Y6 e. t( U
16、南宗画派的风格有(B##C)。( A; m* x# ~/ a8 O7 H7 `
阳刚##秀逸##阴柔##劲道1 k* o) L! k8 \8 u
考核知识点:中国绘画 参见P163
3 L1 ?2 T/ V; h, v& }17、中国文字的特征有(A##B##C##D)。+ C4 O2 R5 t( n' L* [
文字与语言分离##文字是一种艺术##文字富有音乐性##文字具有娱乐性: F8 S. _# z7 a9 ]* `, ^# o
考核知识点:中国文字 参见P185-186 l9 g) c7 @. h2 l4 O8 J
18、中国文学的特征包括(A##B##C##D)。
3 m d% K% F& w. \# o& x重性情##喜以自然为题材##尚简易##爱用典故成语8 D: o @+ S6 a! U, N; f {
考核知识点:中国文学 参见P198-201
- r# L, \5 Y9 b# n$ i% H19、《典论•论文》中表现出来的文学思想包括(A##B##C)。/ r6 k% Z: q3 G O7 |
主张文以气为主##认为文章可以不朽##提出文学分类##主张文以载道
9 j" Z( `) v$ ~4 w( D; |考核知识点:中国文学 参见P219-220) ^" a/ w3 z- V, V: h
20、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包括(A##B##C##D)。: P* n* _4 C$ k6 e
《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 W5 L6 Y; I8 M1 M- R
考核知识点:中国文学 参见P219-221
( z$ i+ K# f3 `21、中国政治思想的特征包括(A##B##C##D)。
- Q* w! r4 W5 S6 {9 }1 X无为而治##尚贤##大一统##尊王攘夷: t% ~5 @/ D4 u* W
考核知识点:中国政治的特征 参见P228-2327 n5 m% G+ u7 W6 P" o# f& j( b
22、汉代选举的类别有(A##B##C)。: G# K& ]0 }6 @
特殊人才的选举##举贤良##选孝廉##试诗赋
( x, Z" e/ l9 H2 a- X4 x7 K, ^考核知识点:中国政治制度 参见P246
1 V% \- z8 U" @8 e& t23、唐代科举择人的标准有(A##B##C##D)。. p- V# Z1 A9 P5 f1 S" Y1 B
体貌丰伟##言辞辩正##楷法遒美##文理优长
/ R) N/ }2 A6 S考核知识点:中国政治制度 参见P2489 M# \' R/ M! B( C
24、汉代的中央职官有(A##B##C)。
0 ^" p' X8 T$ b$ _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门下侍中" ]1 e+ Z2 M9 t$ S5 n* _+ i
考核知识点:中国政治制度 参见P241
; Y: ?: u" {9 P25、唐代的中央机构包括(A##B##C##D)。
! V% M) E8 f% c5 P' K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御史台
# _8 B# m/ c2 h& C# _考核知识点:中国政治制度 参见P243-244
- W8 O* a; ` x) B, a/ V* i& v2 N9 b
(三)、判断题* a6 S2 u8 c1 S$ r9 M3 t c
1、中国文化是精神文化。(否)0 ?5 h% ~1 V0 f& C6 V
考核知识点: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 参见P11-124 o6 A% `+ l. N2 T3 A; [) p
2、《五经正义》中“疏不破注“的方式显示中国学术的保守性。(是), V- o1 N' |/ y2 Y0 f. Q; Z5 z
考核知识点:中国文化的保守性 参见P37' R" D4 i. h' {& z
3、王弼注《周易》所采用的黜象申义的方式显示中国学术的保守性。(否)
, u7 k/ R7 K6 z9 q考核知识点:中国文化的保守性 参见 P37
- ^$ e" G* ~5 a; s4、家族不只是一个生儿育女的地方,其它如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都包含其中。(是); g% p% K, ~% w. q& R
考核知识点:家族本位 参见P55-56" G: ]$ w' r3 W! K% m% X* w
5、祖先崇拜是殷商人宗教生活的核心。(是)6 b4 r9 \5 b9 P0 }% z
考核知识点:祖先崇拜 参见P80-82* M5 ]( q+ T. J) P
6、原始社会祖先崇拜的功能有报恩。(否)& b5 } N$ t( n% }" M/ d `6 O4 T
考核知识点:祖先崇拜 参见P83-84
% D1 `) @+ L/ f x, F7、道教产生于先秦时期。(否)
# z$ e6 y; W/ q$ c2 L考核知识点:道教 参见P89-90
) a2 v- W8 E0 N* K8、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是)( P H/ d3 C' F3 O
考核知识点:道教 参见P89-90+ t6 r$ W) k y' @$ k5 O+ G: q
9、佛教“苦谛”中所说的“苦”与世俗所谓“痛苦”是同一概念。(否)% r7 C" O6 e9 V0 n
考核知识点:佛教 参见P936 N, O6 y* V, ~3 r
10、佛教所说的“色”是我们能感知的、有形体、能变化的现象界。(是)
: j( t: a% X# B+ Y考核知识点:佛教 参见P94
( b3 I! L! w0 m4 `: F11、佛教所谓“空”就是“什么也没有”。(否); F- V' |3 r2 u$ Q3 p$ w1 }1 \
考核知识点:佛教 参见P94
" K3 F( b/ S( W2 g# \2 a. X12、中国境界形态的哲学讲求主体与客体的合一。(是)
( V5 H; D6 P$ V( u7 i$ r; K考核知识点:中国哲学的特征 参见P111
& }& g6 P& R( s- y13、中国境界形态的哲学讲求知与行合一。(是)1 `4 y" b0 Z3 [) J* _3 p
考核知识点:中国哲学的特征 参见P1120 ~' d, L5 C6 l1 ^. d
14、《墨经》说:“知:闻、说、亲。”(是)
8 o$ M( g8 A1 W) B# O. I0 \考核知识点:知识问题 参见P1145 [# {& y2 f+ g+ @8 d
15、《荀子》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是); y3 v9 I! Y) z) h( u
考核知识点:知识问题 参见P115
& h8 ~7 b( e- H) q4 e16、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是)
7 J8 m8 e. o8 K, {$ t' [( c考核知识点:宇宙问题 参见P129-130
5 d/ x8 Y+ i. F) `9 V17、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有助于培养对自然研究的兴趣。(否)2 M3 c- N/ H% W$ u$ p
考核知识点:宇宙问题 参见P131 j5 Q. a4 k4 y3 y9 L! o. P. _
18、儒家所说的仁爱是有等差的爱。(是)
7 K ]( z; L( S; t0 W6 [( ^考核知识点:人生问题 参见P138-139
9 X& N; Q2 r( C( R19、儒家所说的仁爱是指博爱。(否)7 G4 `+ ^# q8 q/ d3 X" u- u
考核知识点:人生问题 参见P138-1397 w8 X8 F0 r& W9 p: e$ F0 P
20、关于诗的本质,《尚书•虞书》有“诗言志”之说。(是)2 A- y; j4 r& W4 D0 G6 U' ~' z
考核知识点:中国诗歌 参见 P202
+ N1 q) }* ]$ h+ a21、关于《诗》的功能,孔子提出“兴、观、群、怨”说。(是)
- [! p0 }, U! D( J考核知识点:中国诗歌 参P203
* |( I1 \% N0 |/ ^22、唐代古文运动提倡“文以载道”。(是)
8 O u- |8 `, G) n8 z6 F考核知识点:文学思想 参见 P222
1 E+ d% u+ c! B2 Y- Q1 t23、中国小说倾向于大团圆结局。(是)
5 F- Q7 [7 f' M, O; H* |考核知识点:中国小说 参见P213-214' j, o* ^+ ?, K& \/ [
24、中国小说善于写悲剧。(否)
, @% q# [0 c% j, v- f考核知识点:中国小说 参见P213-214- s9 ?) k. o& d
25、后期法家除了尚法之外,还任术。(是)
# E% a% v' l& e# q/ J. e考核知识点:中国政治思想 参见P 238-239
+ j7 G1 V$ J. }
; V- k4 Y# l/ X E( m9 T: b0 T二、主观部分:
$ M; A! s1 Z9 r( e6 I' z8 j! k(四)、名词解释(附资料要点)! A! M5 R. E; n- h* L/ D! y
1、道统5 e- i5 B2 \* F- i: ~# k
考核知识点:中国文化的保守性 参见P390 \8 _# J" ?8 N2 q
儒家学术思想传承的系统。韩愈说儒家之道传自尧舜,经过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孟子。宋元理学继承了儒家的道统。# }6 X( ?- V8 c, E2 B6 J% E. G$ r
2、自然崇拜
7 u6 w" X: K( U考核知识点:中国宗教的特征 参见P68
2 ~+ F, {8 q( P8 b$ N$ k所谓自然崇拜,就是把日月星辰、风雨云雪、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这些自然现象作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加以崇拜,并祈求保护和赐福。
2 W6 T7 f! x8 Y$ z$ Q' e3、三祭2 h2 K( q2 _& ^0 n2 O
考核知识点:儒家与宗教 参见P88
' ^9 Q) q) n5 S4 D* t1 r三祭是儒教的宗教活动,指拜祭天地、先祖、君师。% p4 K. H. S5 t1 C; b( e
4、五斗米道
7 J. V' \. U; s( J5 r: M考核知识点:道教 参见P91
. j6 S1 b. ^& U' X东汉张陵创立的道派,因为入道须交纳五斗米,所以称为五斗米道。五斗米道主要是教人悔过奉道,以符水咒语治病。这一派教徒奉张陵为天师,所以又称为“天师道”。
L4 a! `0 j- m5、太平道
, ?, ^# _8 C7 Z! q$ p考核知识点:道教 参见P91
, i! n( n* n. u4 i; g- v张角在汉灵帝时创立的道派。张角自称“大贤良师”,用符水咒语为人治病,又教人悔过。% O! [; C" K% k8 r9 x
6、葛洪
1 s- M( z7 e' T- K' S: k8 q( h! i考核知识点:道教 参见P92
; @# e! E0 T( x0 g; _东晋时期的著名道士,开创了道教的丹鼎派。葛洪的代表著作是《抱朴子》内篇和外篇。内篇讲神仙方药、鬼神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去祸,属于道教的内容。葛洪崇尚金丹轻举,讲究药物养生,认为通过修炼服丹,可以不死成仙。, x+ K2 i+ w0 D- I4 R
7、陶弘景% t0 X1 n$ A1 f2 m( m. B
考核知识点:道教 参见P92( g B- N P$ c3 S& r
南朝时著名道士,对“南天师道”进行总结和改革,开创了茅山宗。陶弘景隐居茅山,主要著作有《真诰》、《登真隐诀》与《养性延命录》。《真诰》是一部专门记述道教上清派早期教义、方术及历史的著作。《登真隐诀》主要抄录《上清经》中的有关方术秘诀,专门论述上清派养生登仙之术。《养性延命录》的内容也是引述魏晋各家道书,讨论养神、炼形等长生成仙方术。陶弘景在茅山经营数十年,茅山成为道教上清派的中心,后来上清派又称为“茅山宗”。' x2 _# j7 D$ b: l9 P/ B, r
8、涅槃
& O# `, n8 \- l2 w8 s% P考核知识点:佛教 参见 P95
0 a' Y1 C- \9 K0 W涅槃的本义是“把火吹灭”,在佛教里,是获得解脱的目标,即修行的目标。涅槃就是说无明烦恼之火熄灭了,人的思想从因缘轮回中解脱出来了,从而达到了最高的寂静,最大的安乐。
5 }3 b8 C( B0 R. N- |9、五德始终 g9 e4 z8 G8 ~8 ]6 t
考核知识点:宇宙问题 参见P124
d4 Z5 v7 u( S. w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 Z$ K4 t' B+ [' }6 ]
10、“制天命而用之”* c1 M: q( M1 c( M, R' k5 Y5 l
考核知识点:哲学里的科学精神 参见P144-145
7 G; b9 j) K* n8 `' Q {1 e出自《荀子•天论》,意思是与其顺从天而赞美它,还不如掌握自然的规律而利用它。这些论述奠定了后来的“人定胜天”思想。5 R5 S; d) k3 c# D' L E
11、李思训
2 K! g' O- B' k- k5 ?6 g5 Z! H考核知识点:中国绘画 参见P163
& A$ X; y( R6 c' C1 |4 P! S李思训是唐代宗室,北宗画派的创始人。善于画青绿山水,画风工谨细丽。传为李思训的作品有《江帆楼阁图轴》、《春山访友图》、《九盛宫》。
$ a# V8 Q8 g q7 o; v) W7 a12、云冈石窟
) d( ?! K+ V& T3 `$ U; S( d考核知识点:中国雕塑 参见P171
' M- K5 o# d I) J云冈石窟在山西大同,开凿于北魏时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雕塑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头。
' a+ Z2 l. x1 Q5 g8 v: S! |13、龙门石窟, W) h( B8 A1 m. T. q
考核知识点:中国雕塑 参见P171
& d+ T' _5 _* a'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岗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自然流畅。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4 r4 c, B; h2 }
14、“诗言志”
3 m# j& I- _7 q& {; F2 @考核知识点:文学思想 参见P202
; V, C2 _3 \; I: o- v x出自《尚书》。意思是诗歌抒发诗人的感情,表现其心胸怀抱。
# \& x* q# {6 u$ C: T! O( v. s' X15、“兴观群怨”
/ }+ U/ ?% Y4 k2 i, ~* j考核知识点:中国诗歌 参见P203
: p+ V' o1 B. {# l, ^* }孔子提出的关于《诗》的功能的观点。兴是兴发人的感情志趣,观是观察时政人情的得失,群是沟通或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怨是发泄人的郁闷之情。
* @7 a1 j) I) K6 q2 I" r, G16、古文运动
0 Z# @9 q {% m- u6 D9 _考核知识点:中国散文 参见P210-211
. r* S. r# j4 |! H' x指唐代古文运动。南北朝时期,散文衰落,骈文兴起,骈文讲究骈偶对仗,讲究辞采,讲究用典,形成严重的形式主义文风,不利于表情达意。唐代中期以后,出现了一个厌弃骈文,提倡单行散文的古文运动。古文运动的代表作家是韩愈、柳宗元。6 I' z5 ]4 X5 g& M( k' j
17、桐城派古文
& T! T& }/ u& h" p8 L/ e2 U& N6 x考核知识点:中国散文 参见P211
+ j/ \( L7 \: P7 M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清代安徽桐城人。方苞以文章道德名于当世,继承归有光“唐宋派”古文传统,提出“义法”的主张。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就是要以“词章”为手段,以“考据”为凭借,来阐发儒家的“义理”。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他们的许多散文都体现了“清真雅正”的特点。
: `8 A+ t) v; y* n18、“小国寡民”4 D5 y# k9 w4 J$ n3 b
考核知识点:中国政治思想 参见P237
3 u1 N: f. u& N/ c# S/ [# N$ }) K0 }老子提出的社会理想。老子说:“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的理想是一种乌托邦幻想。" V1 [, O1 ^. W6 Y8 r J
19、孝廉
0 I( H8 @4 W7 n! _/ s, B2 Z2 [考核知识点:中国政治制度 参见P246
- C4 Z+ H& b( O+ J0 b' w汉代选孝廉。孝是孝子,廉是廉吏。汉武帝时规定,每郡每年必须选若干名廉吏,因此成为一种定期的选举。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f% E+ U/ e, y# E" P& n* m
20、民贵君轻+ {5 G' K1 E2 z' L$ s3 c! [
考核知识点:民主思想 参见P255
) U3 Q0 P6 F+ ?孟子提出的民本思想,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I9 o& j$ |+ e
21、平准" o- u' r2 |6 F1 O$ C! I
考核知识点:中国经济特征 参见P265
" V0 C6 Z- @4 b1 T; f( n1 X管子提出平准制度,说:“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买贱鬻贵。”平准制度是封建社会运用贵时抛售、贱时收买的方式,以求稳定市场价格的一种经济措施 。
6 ~9 v+ O2 P$ u5 X" T22、“不患寡而患不均”! v! f# e) S4 }* i m" @
考核知识点:中国经济特征 参见P264、270
1 }; `- Q/ K6 ]/ n孔子提出的求均思想,意思是不必着急财富不多,只是担心财富不均。; }6 u7 h) V1 g6 F1 y6 _1 M
23、德本财末
+ |. P7 D& F; |2 @( n& E考核知识点:经济思想 参见P2739 N0 G( ^' v5 |1 e R8 `6 Y9 l
《礼记》中提出的思想。《礼记•大学》说:“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9 S' o7 b* b! q# E& w3 ?5 ]9 n2 W' J24、“仓廪实而知礼节”" k: ~( d2 Z! ~! V7 O
考核知识点:经济思想 参见P276: \0 e/ j2 U. Z A; M# y1 j% K4 C0 J1 V5 S
贾谊提出的储蓄思想,意思是仓库的粮食充足,老百姓衣食无忧,他们才有道德礼义。2 P* l$ Y l9 \2 I$ k
" s0 I; H c+ n; K3 S A+ X
(五)、简答题(附资料要点)
4 v8 t( d" H8 \3 Q' P9 j1、简述中国文化具有悠久性的原因。) M6 z3 Y5 T; q' a4 b9 r
考核知识点:中国文化的有就行 参见P26-P29. ?: F! I. m( ~2 l7 `- c% w4 e$ Z
(1)地理环境的特殊。(2)农业生活的影响。(3)世故深。(4)重统绪。(5)求久的思想影响) g! }" T* o: x( S c" Y' K) P
2、简述佛教十二因缘。" L' m' W9 N, X6 f5 e
考核知识点:佛教 参见P94
! h* \9 \: k; R; W' ^, x; T) E(1)无明:是有始以来的愚痴,是一种盲目的、错误的精神力量。(2)行:是由无明引起的意识活动。(3)识:由行的作用而产生的心意识的活动。(4)名色: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5)六入处:又称“六入”,分为内六入和外六入。“内六入”即“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外六入”即“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这些认识器官与功能。(6)触:由六入处与外境相接而产生触觉。(7)受:由触觉产生的知觉和表象。(8)爱:由“受”而来的贪爱。(9)取:有贪爱而产生的执着。(10)有:由于执着于有我而产生的作为“我”的存在。(11)生:由于“有”,人才得以生成。(12)老、死:有了生才有老、死。
/ d5 y- E. C. X3、简述墨子关于知识来源的见解。
0 S, W2 _/ Z4 E* U9 l& |% d: T考核知识点:知识问题 参见P114-115$ z( g/ f! p* x
“知:传授之,闻也;方不障,说也;身观焉,亲也。”& a) v2 @! s( ~3 ^9 y. ^% k' C
这是说知识有三个不同的来源,有三种不同性质的知识:(1)来自传授。来自传授的知识,即所谓闻知。凡得自口头讲说和文字材料的都是。(2)所谓“方不障”,即不受空间的限制。凡经由逻辑推理而得到的知识即是。(3)得自感官经验的知识。所谓“身观焉”,即亲身观察。
4 G, G/ r6 x/ I4、简述中国哲学中关于宇宙之往复流行的观念。
, _& \# A8 {: ?8 e6 p" m; P考核知识点:宇宙问题 参见P123
, H# \# |3 m4 o' K4 d' k中国哲学中的宇宙观多本于直觉的经验。日月星辰,四时寒暑,往复流行,循环不已。中国哲学中的宇宙观正是对天体自然现象的一种描述,如:“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曲也,来者信(伸)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又如:“七日来复,天行也。” “无往不复。”
7 Q( q/ I0 ~+ d- c1 ]5、简述儒家关于宇宙至善的观念。
) }4 e3 p1 @ n% i2 q: K考核知识点:宇宙问题 参见P1261 Y! h1 H; g3 r* @
中国哲学视宇宙为至善,因为宇宙表现了大公无私之德。《吕氏春秋》说:“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8 s# T- u5 _9 O/ o6、简述儒家道德思想中的等差之爱。1 i# a# f7 ^# b3 W" c
考核知识点:人生问题 参见P138-139
. Q/ Y6 u' ?3 o( r2 d2 d) S儒家认为人的本质是实践仁性。这里涉及儒家对“仁”的理解和规范。儒家之所谓“仁”,是亲亲之爱,有等差的爱,与博爱、兼爱相对应。; ~3 o* E! ^- A0 l9 b
儒家所讲的道德是建立在伦理的基础上的。儒家有所谓“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五种人伦关系,亲疏是不同的,父子最亲,其次夫妇,其次长幼(兄弟),其次朋友,其次君臣。孟子说“亲亲而仁民”,就是亲疏有别。9 R r# e- Q+ K3 k
7、简述荀子思想中的征服自然的思想。
1 U& }) t$ X' k& Z! G; w考核知识点:哲学里的科学精神 参见P144-145
+ W( k$ _. Q! R《荀子•天论》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意思是:与其尊崇天而思慕它,以使物丰富,还不如使物蓄积而加以裁制;与其顺从天而赞美它,还不如掌握自然的规律而利用它。这些论述奠定了后来的“人定胜天”思想。
) x: T6 S0 K$ X8 s' s3 _/ k8、简述儒家美即善的观念。, Q" g) B+ F8 |
考核知识点:中国艺术的特征 参见P158-159
5 y0 e2 ~! c6 j2 h; V在中国儒家文化中,美和善常常是统一的,难以截然分开,就是说,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艺术品同时具有较高的思想和道德的价值。因为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儒家常常赋予审美活动以道德的意义,而且还发展出一套“比德”思想。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M$ [& a7 E. K, l$ a4 |' C! \& @ _
9、简述曹丕《典论•论文》中的文学观念。& K, G z& d( e* z* a, Q6 Y
考核知识点:中国文学 参见P219-220! Y% g5 c9 q; U! d- U4 e$ X+ d
(1)、主张文以气为主。(2)、认为文章可以不朽。(3)、对文学进行分类。
1 _9 `0 X- R! Y/ {3 A10、简述韩愈的文以载道的文学思想。
9 }( d$ w( {. Z, G& x9 O- \考核知识点:中国文学 参见P222
, l4 l2 s9 `- o" V; p, M5 ^韩愈主张“文以贯道”。认为学习古文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古道,文是手段,是形式;道是目的,是内容。韩愈宣扬的“道”是孔孟之道。《答李翊书》说:“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答李秀才书》说:“愈之所志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题欧阳生哀辞》说:“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耶?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道者也。”9 D0 w7 v5 A2 I I8 j
11、简述儒家的尚贤思想。
$ j2 o6 ~; t7 S5 S1 \8 H6 |$ U: G考核知识点:中国政治的特征 参见P230-231# X+ N. Z! K4 I! G
儒家主张任用贤人,使贤人能尽其用。儒家所谓“贤”接近“德”,尚贤即尚德。
9 Y- y5 b8 G. B6 Y6 s12、简述中国古代的重农政策。
! C/ \2 t! ~/ B/ {7 M* D/ N考核知识点:中国农业 参见P279-2815 s! {: I7 M8 v) C: \' D
(1)、皇帝亲耕。(2)、罢不急之务,以免妨碍农事。(3)、农官督导农事。(4)、表彰农耕者。(5)、指导农业技术。
. r# R8 |- S I, O2 E13、简述中国传统社会农民的阶层流动情况。: k5 B9 q+ t4 J7 @. } m4 r9 f
考核知识点:社会阶层 参见P311
3 Z! H, g% X, E( ?8 S% f+ _/ Z农民向下流动就会变成不务正业的人,向上流动就变成士绅、地主,极少数人会成为官吏。或者受招募,成为兵卒。兵卒可以向上流动,可以成为武官、军阀,可以割据一方,可以实现改朝换代,变成帝王。6 u: \' O* ?, q. M2 B# D
14、简述西方文明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 D4 A% q1 H3 g" J5 T
考核知识点:社会解体 参见P318-3194 p( m% h6 R7 F2 n( X& J' ~! }
(1)、官僚制度的失效。(2)、民权运动的兴起。(3)、自由思想的蔓延。(4)、科学技术的输入。
6 x3 _3 E$ r9 z* g. d
4 a; q2 J* ]* A' N$ B$ Z( p1 g(六)、论述题(附资料要点)
r/ Q7 T5 `6 N8 J3 l1、试论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H+ y" l B; ^7 J4 s9 j
考核知识点:中国哲学的特征 参见 P108-110
: Q: f% @; Q P- J9 b天人合一观念在中国哲学中又表述为“天人合德”、“天人不二”、“天人相与”、“天人一贯”、“天人不相胜”等。
: ]# s' w" C+ u. U2 o/ r5 ?2 j% |天人合一观念可以追溯到周代。西周时期,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天人关系表现为神人关系。周人认为神与人相通,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战国时期,孟子把天道和人性联系起来,认为天有善善恶恶之心,人性天赋,善端与生俱来,因而性、天相通。庄子认为,人与天地自然都是由气构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天与人是统一的,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后来《易传》提出来“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在汉代演变成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宋代张载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张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太虚之气,人与天地万物都由气构成,气是天人合一的基础。张载把天人合一看作是人追求的最高境界,他认为,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天人协调。
( @# r# `. H; M. a/ b4 g2 ?& j% V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只能在遵循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利用自然,调整自然。这些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8 \- b* X1 |9 p2、试以具体文学作品为例,说明中国文学重性情的特征。% _/ \% s5 M* z( |
考核知识点:中国文学的特征 参见P198-199
+ s2 V6 N* h* t$ ^: h重性情就是重视抒情,这主要是针对诗歌而言的。诗歌的抒情性质与音乐的抒情性质相同。音乐是人心感于外物而产生的,诗歌也是因为外物所感而产生的。钟嵘《诗品序》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动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诗。”; X8 N$ `6 {& I
3、试述儒家德治思想,并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其意义。
/ g+ ?5 d3 D' k考核知识点:政治思想 参见p234-235
! y+ z; O9 S' U: g/ w孔子和孟子都提倡“德治”。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孟子说:“国君好仁,天下无敌。”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强调为政者必须具备道德条件。德治思想对于中国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 _8 C4 J6 d0 `7 C$ q; V4、试述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j( p2 ?& s: j/ s2 H考核知识点:佛教 参见P98-99 o& X! \7 n3 F. B1 G8 I
(1) 文学艺术方面的影响。魏晋以后绘画,佛像和壁画受佛教影响,刘勰的《文心雕龙》体大思精,受佛教思维影响。唐代以后,文学的体貌,文学修辞文学的造境受佛教文学的影响。宋明理学的语录体形式受禅宗语录的影响。8 P2 a' u5 W% T8 C' Q
(2) 思想方面的影响。宋明理学受佛教思想影响。禅宗指心见性,不立文字之说,影响了陆九渊、王阳明心学。佛教清规影响了理学家对传统礼乐意义的理解,后来礼乐成为防范或克制人欲的工具。& a6 J! M0 g3 j- i7 S
(3) 社会方面的影响。宋明时期的儒者注重内心的功夫,重内遗外,好静恶动,社会几乎停滞,这是受佛教出世思想的影响。$ `( r6 q, I+ v, ^* v8 ~
5、评述儒家对人生的基本态度6 O0 c5 n. Z; [$ W
考核知识点:人生问题 参见P132—1337 l, K; Q* P( c( q4 R
(1) 儒家主张在我们生存的世界里安顿人生,表现人生的价值。这是儒家高于其他宗教的智慧,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 [8 A! N; y! u- L(2) 儒家肯定现实人生的原因之一,是因生之可乐,不同于基督教和佛教认为现实人生充满苦罪的看法。2 d+ Y4 ?3 H: G! n# V
(3) 孟子思想中还有救世之心和自任之志,充满积极用世的精神。* ~8 a7 }% P, a1 U
6、试论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影响。
- z! d0 ~8 D+ _, o/ V$ N L考核知识点:中国经济的特征 参见P265—266
p: v* {" e$ C. B! ~( \6 _4 K(1)不能积累商业资本。(2)忽视商业,缺少改进生产技术的动力。(3)缺乏进取、冒险、竞争的精神。3 ~, d0 g8 Y, Z7 p7 S9 B
7、试述传统家庭对国民性格的影响。
9 [+ A( U6 p/ p$ ?0 L( j8 J考核知识点:家庭与婚姻 参见P304—306
# i0 I4 ~9 a( ~# A, e传统家庭培养国民的威权性格,如(1)因袭惯例,遵循习俗。(2)不加批判得服从权威。(3)迷信,相信命运。(4)思想刻板。(5)重视权势,强调严峻。
2 N+ ]$ O1 W9 I; W/ o8、试论中国哲学中有关和谐的思想。; l+ v" I9 o9 @
考核知识点: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参见P337—338: x" A6 l$ @$ Q* z* s/ x$ y; `9 |
和谐的人生理想是中国价值哲学的核心,也是人生三种关系中所共同追求的目标。这三种关系是 、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人与自己说,中国人的修养功夫是为了得到内心和乐。就人与人的关系说中国人强调和睦,推及政治,强调政通人和,协和万邦。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说,中国哲学表现出天人相和谐的理想,认为宇宙万物皆有情,是一个太和世界。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2 |# G: O! q: s3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