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大《普通测量学》在线作业二
一、资料来源(谋学网www.mouxue.com)(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1. 地形图分幅的方法分为( )。
. 两类
. 三类
. 四类
. 五类
正确资料:
2. 按照线路中线里程和中桩高程,绘制出沿线路中线地面起伏变化的图,称为( )。
. 纵断面图
. 横断面图
. 线路平面图
. 线路调绘图
正确资料:
3. 边坡放样是指用边桩在地面上把( )施工界限标定出来。
. 路基
. 路基边坡
. 路面
. 都不对
正确资料:
4. 在角度测量中采取盘左、盘右观测,可以消除和减小( )。
. 粗差
. 系统误差
. 偶然误差
. 相对误差
正确资料:
5. 导线布设的形式分为( )。
. 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
. 闭合导线、T形导线 、十字形导线
. 一字形导线、T形导线、十字形导线
. 闭合导线、附合导线、一字形导线
正确资料:
6. 由、点的高程H=100米、H=200米,求高差h =( )米。
. -100
. +100
. +200
. +300
正确资料:
7. 水准测量时在后视点上的读数为1.226,在前视点上的读数为1.737,则、两点之间的高差h为( )。
. 1.226m
. 1.737m
. 0.511m
. -0.511m
正确资料:
8. 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
. 反符号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
. 反符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 反符号按边数平均分配
. 反符号按边长比例分配
正确资料:
9. 放线的任务是把中线上直线部分的( )测设到地面,以标定中线的位置。
. 百米桩
. 公里桩
. 加桩
. 控制桩
正确资料:
10. 地形图基本应用内容是( )。
. 在图上按设计线路绘制纵断面图、在图上按限制坡度选线、确定汇水面积、平整场地中的土石方估算
. 在图上确定一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确定图上某点的高程、在图上按设计线路绘制纵断面图、在图上按限制坡度选线
. 在图上确定一点的坐标、在图上确定一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确定图上某点的高程、确定图上某直线的坡度
. 在图上确定一点的坐标、在图上确定一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确定汇水面积、平整场地中的土石方估算
正确资料:
11. 变形观测时,必须以稳定不动的点为依据,这些稳定点称为( )。
. 变形点
. 工作基点
. 标志点
. 基准点
正确资料:
12. 线路直线段上的线路控制桩有( )。
. 交点桩和直线转点桩
. 交点桩和边桩
. 边桩和直线转点桩
. 中桩和边桩
正确资料:
13. 分别在两个已知点向未知点观测,测量两个水平角后计算未知点坐标的方法是()
. 导线测量
. 侧方交会
. 后方交会
. 前方交会
正确资料:
14. 在地图上,地貌通常是用( )来表示的。
. 高程值
. 等高线
. 任意直线
. 地貌符号
正确资料:
15. 平板仪的安置包括概略整平、对中、精确整平和定向四项工作,最为重要的一项为( )。
. 概略整平
. 对中
. 精确整平
. 定向
正确资料:
16. 测量上确定点的位置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来实现的,下面哪个不在其中( )。
. 距离
. 方位角
. 角度
. 高程
正确资料:
17. 确定地面点位置常用的方法有几种( )
. 2
. 3
. 4
. 5
正确资料:
18. 为建立施工控制网而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 ) 。施工控制网可以分为( ) 、( ) 。
. 施工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
. 碎部测量, 三角测量网、高程控制网
. 碎部测量,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
. 施工控制测量,三角测量网、高程控制网
正确资料:
19. 测量误差按其性质不同分为( )。
. 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 仪器工具误差和外界环境条件
. 仪器工具误差和观测误差
. 观测误差和外界环境条件
正确资料:
20. 倾斜度是指高耸建筑物的( )。
. 顶部的水平位移值与高度之比
. 平均水平位移值与高度之比
. 顶部的水平位移值与宽度之比
. 顶部的水平位移值与长度之比
正确资料:
21. 用视距法测量水平距离和高差时,需要用仪器观测的数据是( )。
. 尺间隔
. 竖盘读数
. 仪器高
. 瞄准高
正确资料:
22. 在以( )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
. 5
. 10
. 15
. 20
正确资料:
23. 微波测距仪和激光测距仪多用于远程测距,测程可达( ),一般用于大地测量。
. 数百公里
. 数十公里
. 数千公里
. 数公里
正确资料:
24. 用经纬仪观测竖直角一测回,指标差越大,则计算得到的竖直角误差( )。
. 越小
. 越大
. 不一定
. 都不对
正确资料:
25. 测量工作要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和原则进行( )
. 从局部到整体,先控制后碎部
.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 从整体到局部,先碎部后控制
. 从局部到整体,先碎部后控制
正确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