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大《土地资源学》在线作业二
一、资料来源(谋学网www.mouxue.com)(共 14 道试题,共 56 分。)
1. 一般相对高差大于()m者为山地
. 200
. 300
. 400
. 500
正确资料:
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含义有哪些?存在形式的可持续性()。
. 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
. 土地资源开发可持续性
正确资料:
3. 在土地资源评价时,只要进行汇总评价就可以了。
. 对
. 错
正确资料:
4. ()是惟一呈指数(J形)增长的物种
. 土地
. 植物
. 人类
. 动物
正确资料:
5. 国有土地产权在国有产权制度下,土地权利是由国家的()来行使的。这些代理人作为土地权利的使行者,对土地权利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最后成果的分配都不具有充分的权能,所以,国有土地产权也有很强的外部性,其经济绩效也不很理想。
. 人民代表
. 代理人
正确资料:
6. 土地的资源特性()
. 整体性、面积的有限性
. 供给的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和个体的异质性
正确资料:
7.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 肥力
. 改良的土壤
正确资料:
8. 土地资源科学在学科中的地位,他属于资源科学研究范畴。资源科学是为解决或缓解人与资源之间的关系,由(()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产生的学科领域。
. 自然科学
. 经济科学
正确资料:
9. 林地保护策略: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科学管理,集约经营,提高林地生产力、积极搞好用材林基地和五大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森林法制管理,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
. 提高林地利用率
. 林地利用保护
正确资料:
10. 气候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主要指地球表面至()的对流层,即与地球表面产生直接水热交换的大气层。
. 10~12km
. 100~120km
正确资料:
11. 土地资源学属于()范畴。是为解决或缓解人与资源之间的关系,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产生的学科领域。土地资源学在资源科学中属部门资源学。
. 地理学研究
. 资源科学研究
. 自然学研究
正确资料:
12. 土地储备:是指应(),实现国有土地资源保值、增值而进行土地整理的一种形式
. 用经济手段盘活土地
. 用法律手段盘活土地
正确资料:
13. 我国林地保护策略: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科学管理,集约经营,提高林地生产力、积极搞好用材林基地和五大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森林法制管理,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
. 提高林地利用率
. 林地利用保护
正确资料:
14. 国土系归某一个国家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即受一国主权管辖的区域,国土不单指(),而是国家管辖的地理空间,国土是比土地更为广泛的概念。
. 土地
. 国界
正确资料:
地大《土地资源学》在线作业二
二、资料来源(谋学网www.mouxue.com)(共 11 道试题,共 44 分。)
1. 土地的资源特性有()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时间变化性、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多用途性
. 整体性
. 生产性
. 面积的有限性
. 可调解性
正确资料:
2. 水土流失:是关于地表物质在地质外营力的作用下分离()
. 破坏
. 运移
正确资料:
3. 基本农田规划思路:其规划目的就是通过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来()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和速度,保障土地利用。
. 实现农用地的农业利用
. 非农业利用之间的协调关系
. 土地使用制度
正确资料:
4. 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的关系同于()的关系。他们的划分依据;土地类型的划分依据——();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依据——()属性。土地类型分类的结果是土地资源类型划分的基础。
. 土地与土地资源
. 自然属性
. 土地自然和社会经济
正确资料:
5. 近时期的土地资源研究的特点是:(),系统工程在土地资源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遥感技术相结合开始在制图中应用,土地资源研究从定性、半定量到定量的研究。
. 内容更加广泛综合
. 卫星
. 计算机
正确资料:
6. 土壤的主要功能有()生产功能;自净功能;支撑功能;原材料功能;
. 生物多样性功能
. 在生功能
. 景观文化功能
正确资料:
7. 土地资源价值包括(),土地资源上附加的人工价值。
. 土地资源的天然价值
. 再生价值
. 土地资源的稀缺价值
正确资料:
8. 我国耕地保护主要策略:深入开展教育,()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
. 提高全民的耕地保护意识
. 依法保护耕地
正确资料:
9. 土地资源类型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过程。其发生发展的同一性,实际上就是构成土地的要素的综合的相对均一性,也正是由于这些要素的综合均一性,使它们所制约的土地资源类型表现出来的特征,同别类土地资源不同而区分开来。在实际的土地资源类型划分中,在考虑综合因素对土地资源影响的基础上,通常突出某一因素的地位。主要分为形态或成因划分()。
. 生产潜力划分
. 利用现状划分
. 利用划分
正确资料:
10. ()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关系的基础。()它是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是土地制度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陆地上某一地块的空间几何位置,及各种土地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体组合效益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即土地区位是自然要素区位、经济区位和交通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组合的具体表现。()是指由于受土地生产力的因素限制率的作用,在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入资本和劳动,而达到一定限度时,其增加的收益就会递减的现象
. 土地所有制
. 土地使用制度
. 土地区位
.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正确资料:
11. 人类对土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表现在()是把土地自然生态系统转化为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对土地自然生态系统利用的另一方面,()的采伐是导致土地退化的因素之一,()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堆置,导致对土地过量占用和对堆置场地原有土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 开垦
. 放牧
. 森林
. 矿山
正确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