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V 1. 《牧童短笛》是一首()。- t1 A0 M! v1 n. z6 G/ ]: l- c/ ]
A. 笛子独奏曲
; q1 t, }" T2 y I9 h$ p5 iB. 钢琴小品" H [" }7 g: N2 s) O8 Z
C. 钢琴奏鸣曲
+ }" L8 K' }6 P3 zD. 交响诗. h2 {# ^; ~( V R
满分:2 分" O+ x# |8 p8 a p) I
2. 《喜相逢》具有()的四句体结构。' N% H/ A0 d) R6 e m2 c6 K- V8 }( |7 D0 Y
A. 头板二板拷拍三板% X: r5 d( s# u5 h1 n( ]# ~
B. 起承转合
3 [/ t- K& k: xC. 合头华彩变奏合尾
/ a; M: @- w3 BD. 引子变奏展开尾声
( n5 V6 V2 S& N8 j 满分:2 分* z \4 w- V' ~ M% S- s
3. 巴赫是()时期的音乐家。
% n+ E' p% o u" `A. 巴罗克时期3 L* Q R4 H6 O/ K( ~5 {9 ^% f/ B
B. 古典乐派
$ |/ W( o; y8 y! l8 BC. 浪漫乐派
# \5 u# s& T) H% O0 w" b9 Q3 uD. 民族乐派
+ O% R# T, w8 H9 p+ q$ S 满分:2 分* o, j. |( d. I
4. 李斯特属于()乐派作曲家。6 d, ~4 D& ?- v6 q2 e% `* [0 ]/ E! A
A. 古典乐派6 s3 T! ]3 \: {; y5 X: g% G0 @8 t
B. 浪漫乐派
) g3 B, S" |5 L) [C. 民族乐派) \3 ?( }1 K. u7 i9 |
D. 印象派0 L4 o% o+ I1 i D8 ?
满分:2 分8 M+ Z, _" z7 V2 G
5. 《喜相逢》是()曲。
1 a: y" ? S' K( nA. 笛$ C% m( Y3 r5 N' e y: Q/ S: X- ]( R- k
B. 唢呐9 ? s" L/ b, L$ |; B' I7 {, p
C. 萧
7 {5 r* v% P. o; T a' ZD. 管子; e8 C$ J! }# M2 |, c6 g
满分:2 分9 l2 V: d) p5 A+ E3 @6 q# F
6. 民族乐派的特点是()。
/ M* {" g' A# i) o7 zA. 作品情调哀伤悲壮,但每部作品几乎都是一首反封建反压迫,追求自由的赞歌
9 l7 c& N4 f: {7 r: ZB. 作品体裁和作曲技法来自民间,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性
5 B& i$ I. @ w5 PC. 作品体现着民族性人民性和爱国主义精神
5 B; Q& w; v( h8 ]8 vD. 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和自豪感,是每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生动演绎 A) f: ~! ~3 R% p
满分:2 分
- i( K9 J5 G4 y# l& D7. 舒曼属于()乐派。
+ X- Z: K& l1 o, e) |; ~, L+ m- KA. 巴罗克时期+ ~# A; r) o- Q& ^
B. 古典乐派
) w# Z* v, ?+ @7 d, SC. 浪漫乐派
5 ?0 v4 l" C) O7 T: o. l5 CD. 民族乐派% v! N3 r6 a) U' r, d# b; v
满分:2 分
2 I$ \4 U, Z5 D0 j. N9 z; ?8. 《十面埋伏》是琵琶()曲。
" v9 T- z3 j' v. QA. 文曲
' d1 g6 P9 A8 h5 M% PB. 武曲
" A' b t3 a2 {) D% e& }, GC. 文武曲% s2 e2 R- @( S
满分:2 分
* g, e5 |% `. q. R$ F! `2 X, m) s9. 《中花六板》是()的传统曲目。, v& K* Y* d. G
A. 福建南曲7 s; _0 [. i+ b
B. 广东音乐0 d7 A d, u& ]/ G. ]# L8 n
C. 江南丝竹
* }2 i. l2 G) f7 Q. ~D. 潮州音乐! \% D( g( u5 {: a6 w
满分:2 分
% P W4 _5 d& F1 n* H; R5 S& T10. ()属横吹乐器,()属竖吹乐器。4 c0 G* a5 ^% F1 b: a1 k
A. 笙,唢呐, w/ R, r1 `+ G( t+ m- Y
B. 唢呐,笙$ i" r" q; U; p( v& T* o
C. 萧,笛
]" E* I* k) J% H+ fD. 笛,萧
% f ]' P: y {' m3 b. q 满分:2 分
+ U2 l* T, U; n3 H; v6 J' ^0 O& R11. 被称为中国音乐史的“活化石””和“晋唐遗音”的是()。& n( f* i2 X6 J: S: Q- ?7 z
A. 福建南曲( |9 {0 A4 J: j, P% a _
B. 广东音乐
% r$ {2 p; e$ K8 m. z2 f, eC. 江南丝竹
7 V- `& F( [$ S( P B* MD. 潮州音乐
+ @, V1 g7 c% j2 t& P6 N H1 H 满分:2 分
^# P) m/ R9 W+ V Q5 |. P4 C12. 西贝柳斯属()乐派。% [: |2 k, n6 c% p1 b; X
A. 古典乐派
7 D* D+ H' E: U: T Q( F) a. DB. 浪漫乐派/ R6 }+ s4 s/ p; ]% ~
C. 民族乐派4 |& D& b7 y+ b2 [ K1 v& E
D. 印象派# v% g( w1 {2 C1 Z4 u' J" R) j
满分:2 分
% d% f Y7 n1 ]: a# ~0 i6 ^13. 《卡门》组曲第一曲是歌剧的()。
& C& Z# ~) F- q W. K: x3 dA. 序曲/ e! P3 p- G- [1 \9 L+ {
B. 第一幕开始时的合唱
$ Z% R" S3 b! n% KC. 第一二幕间的间奏曲4 D% n" s. \ d" g v
D. 第三四幕间的间奏曲% T( W7 C M# `6 O# q' q( g( F+ V
满分:2 分
4 C% M H% T' v( T1 J1 y8 L) U6 c14. 京胡曲《夜深沉》是根据昆曲《思凡》中()曲牌的前四句变化而来的。; ~! I. _) L2 I- s
A. [摊破地锦花], V5 D: W3 \' C
B. [风吹荷叶煞]& r! N) q2 Q+ M+ R2 l* b+ O
C. [乌夜啼]
j4 t- `; `3 H; l. J* UD. [醉花阴]+ b) x/ L- A5 Y4 Y
满分:2 分$ P) o# g6 _. F. M
15. 《雨打芭蕉》是()的传统曲目。& u4 V. m: ^; T4 q
A. 福建南曲
! S( Z; x$ X0 l- FB. 广东音乐4 l4 `% E! r3 S/ l: n* k) i
C. 江南丝竹
+ y- O4 |0 F0 ~3 E; |5 u( q yD. 潮州音乐
6 R( J3 W$ y3 {" D9 J7 C' Q( g3 g 满分:2 分
% f' O, U% p! R% Y. f5 Z# ]. G16. 钢琴曲《牧童短笛》是著名作曲家()创作的。
8 {' v: U! X% l Y" sA. 刘天华
- T ^$ ]: u- B" U8 |5 {# OB. 冼星海
( {# k7 B0 L1 ?3 X, v9 EC. 贺渌汀* ~& i* z$ `* o: `+ V; e, \1 l, l
D. 聂耳) D v8 ?0 y* W: B: T
满分:2 分
6 e! N. P9 L$ ?# f5 D% @, `17. 贝多芬之所以是伟大的音乐家是因为他()。, Z) u6 f- e7 [2 D* @; Q
A. 热爱自然追求个性自由反对资本主义专制
2 K: C3 _& t# N: J+ O& G7 D8 sB. 崇尚真理反对封建专制追求自由解放/ u) y- A# p% u& J. b' r* Y9 @
C. 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反对资本主义专制的使命感忧国忧民的责任感
$ _+ r# I3 |" N& g" vD. 高超的作曲技巧伟大的民族性反对封建专制+ k+ u+ w9 l) ? a4 K5 j) Q& J
满分:2 分6 n) M% K/ m n8 e$ c# O& J
18. 《F大调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创作的。4 \) P3 E! u' w x, [0 P6 i6 n6 x
A. 巴赫
1 b0 Z+ u: J0 m" `8 N( bB. 海顿4 _+ a1 R g% \8 X7 j. J- ?' [
C. 舒伯特# d, O O8 y+ g' b9 f* X
D. 舒曼
6 c: H( z- C/ s# X4 a$ Q; V( x; X# C5 B* Q 满分:2 分+ j( p! L% u. v: U" @! n. `
19. 《渔舟唱晚》是()。
0 G( q! K& v) wA. 古琴曲( n: C" d. K! C9 }3 I- B/ }
B. 古筝曲1 z% r, s# F7 |7 f
C. 琵琶曲, x. v" d0 T& N- C& E
D. 古代歌曲
6 u* m) }! p% r& J 满分:2 分
- i- C, U* P7 z20. 巴赫是()的音乐家。$ v' c, u5 w% j, S/ W4 F/ }0 @
A. 奥地利8 G# \! Q+ C+ Q
B. 法国
; m' X/ {, ~6 R' T I( t6 V8 }+ rC. 意大利
+ e/ t4 }* w7 H& ^( i$ }D. 德国
- _" x& s/ m: L9 P- e( y1 M/ H9 A8 w 满分:2 分* A1 h5 ~! Q. _: v1 z$ s1 p3 J
21. 交响曲《天方夜谭》是()国作曲家()创作的。
. e1 \1 d f/ E* N# h% }A. 俄国柴科夫斯基
6 c- G4 r% @$ U ?+ J! sB. 俄国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5 `. b/ _) @, L9 l% n2 }* E) jC. 波兰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1 e3 S1 L/ V0 e$ hD. 波兰柴科夫斯基
0 G4 x" ]: q" l2 K; a4 B' y8 z 满分:2 分
5 L9 ~, A, ^# _' G& T- R5 v0 X22. 莫扎特的音乐特点是()。
0 a( H; I$ j3 [A. 热情奔放狂野) ~) R9 p$ V) s- R. ~
B. 活泼幽默富有民间情调$ b! @; W: d+ o: A
C. 抒情诚挚流畅9 B4 t o$ K. N4 [
D. 庄严神圣充满史诗感
/ p9 ~. r( m& E8 f" @" A 满分:2 分8 W \* {1 L) Y4 F
23. 《胡笳十八拍》据传是()代()所作。7 ~+ S8 }' m" ^/ }, |+ C/ A) `
A. 汉,苏武9 L. N9 u) |: L$ ?" U8 D
B. 汉,蔡文姬" z, [0 g9 A1 ~' w- j
C. 唐,文成公主7 R3 r. i1 }- ?+ o
D. 唐,高适
6 Y- _3 g5 M! ?) N 满分:2 分0 r; X' Z% \1 O0 i6 Y! d4 {9 ^
24. ()和()都是以楚汉之争为题材的琵琶曲。, p6 I% N: i" W$ t2 q
A. 《霸王卸甲》和《大浪淘沙》
& A% ?; Z6 |. `' W, H4 OB. 《霸王卸甲》和《十面埋伏》
8 _; A$ U/ s5 f Q% iC. 《江阴平楚》和《十面埋伏》, d+ ^7 \& z, m
D. 《江阴平楚》和《霸王卸甲》
9 I2 ]# s7 y) v9 o2 } 满分:2 分
1 t8 W. h- b3 a6 X3 ^/ `25.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运用了()部分曲调作为素材。# _" G0 S5 W: o. t; a1 a
A. 越剧
' z# f1 b% L t z1 f& ^) K- c8 FB. 昆曲$ B8 ?. \( ]7 L2 j) @, _
C. 京剧& d% b% C$ i2 s: Y0 O+ O
D. 黄梅戏1 p# `% Z& \3 m9 M1 f1 ~
满分:2 分 I0 F3 J! i6 o+ X
26. 声乐套曲《冬之旅》是()创作的。
# d6 v0 g0 e `% jA. 舒曼
) W$ d8 ]* u' Z0 MB. 舒伯特
: L2 Q0 z m2 @7 R: i6 D+ l+ }6 p4 BC. 肖邦
8 Y: F* s) v% z/ H. x8 sD. 威尔第
( }* ?) x( R" @5 D, Z! R+ w 满分:2 分+ j* n: n% X2 K! F1 I+ ^
27. 《欢乐颂》是《D小调第九交响曲》第()乐章中的主题歌。
0 M- ^ t; r m; jA. 一
" ?% S! @- G7 F: D s; L X7 {B. 二: c, H5 Z, F6 k G( a/ b" s
C. 三
0 `* k/ Y$ K, E5 _0 A$ PD. 四
/ M5 ~: a& H1 d; Y1 e 满分:2 分
+ W0 C8 x$ Z6 c* | ~2 I28. 西贝柳斯是()的音乐家。
1 O5 P8 R6 B9 o% UA. 挪威
& f* X" Z+ K) bB. 瑞典
0 h ?# L; m# S- `& q3 sC. 芬兰
! q9 k# o% D7 E, S; q# e1 TD. 丹麦
6 X: t. |6 w8 d3 M 满分:2 分, q5 C, M7 e6 y2 ]' [9 _
29.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三个部分的结构名称,第一部分是()部。
! B4 ^2 g! Z6 \' ^$ s- N& F+ JA. 引子$ O/ }( _5 J& h5 L0 j+ R
B. 呈示部
. j, }/ V* y+ D2 [- KC. 展开部
- q8 _7 `2 H3 b- j7 d/ A. ?D. 再现部
% q3 }5 i* S; S ^6 I9 y 满分:2 分+ n1 s' E. L% k
30. 《夕阳箫鼓》是用()曲式写成的一首乐曲。
1 J/ q4 y, S* Z/ U& }- ~8 nA. 变奏—合尾 P/ ^$ ^4 H6 `$ ^# m
B. 多段—循环综合体
# {3 H/ }1 y! c3 mC. 合尾二段体
- y/ Y2 F% i5 I0 f! P. N9 \D. 重三六调. s0 D, q1 U$ Q9 u3 D4 ^
满分:2 分
; J4 p+ f3 B# G$ A1 c2 F9 a31. 莫扎特是()的音乐家。& u0 P* t9 y0 J8 c' ` a4 ]
A. 奥地利% O9 M2 | I3 W
B. 法国
* n, x; F: [" @7 y) aC. 意大利. N. _0 v+ @ I1 U
D. 德国
9 z! Y5 e% y. u- a 满分:2 分
7 ?) b: D' U0 L5 ~32. 《斗牛士之歌》是歌剧()中的主题曲。( R. E6 z" z3 R1 ~- ?) S
A. 《斗牛士》; c) ^" o, r+ v$ u B
B. 《卡门》
4 \& h N" b% v8 W+ u, gC. 《茶花女》
5 n+ R4 f% r7 ~2 }D. 《纳布科》
3 x! c/ @7 G4 m Y$ N( K 满分:2 分3 W! y! u, b% t+ Y; n
33. 古琴有()根弦。
2 D8 w' A2 f+ a+ wA. 四
, P0 a; e6 W I$ @3 FB. 五+ ?/ o4 G+ U! ]/ u
C. 七- x* ?0 K( Z8 t/ _
D. 八% Z e5 h9 |& ?# a+ @! e, A" ?4 y
满分:2 分) F. \* i$ t. L2 {" u8 w' Y
34. 琵琶是()乐器。
% N( r5 x& y" G7 q: F) NA. 弹拨乐器
$ y! ~' e1 P8 f" p8 X9 ]B. 拉弦乐器
+ x5 C" T. s I4 @4 XC. 打击乐器! [+ a% O" r/ Y6 i+ f2 c/ l, k& |
D. 打弦乐器
# c _- D1 e) O" Z6 V9 p0 c$ \ 满分:2 分! j& {( ?, b; X# c8 E8 n# \, ]$ X
35. 《达菲尼与克罗埃》第二组曲原是()。/ a9 @$ E ~/ ~. n1 e
A. 歌曲音乐
2 e6 A' q6 A6 O% Z3 q4 tB. 民间音乐
5 N: ^4 l. [3 N! mC. 舞剧音乐9 G. E! `+ y( e9 G: k {* \! C( r
D. 歌剧音乐
. P$ o# V9 h7 H9 l0 ^ 满分:2 分
/ A+ \: K+ u, u1 D( O7 R36.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三个部分的结构名称,第三部分是()部。2 s* u. \- Z* _ m
A. 呈示部0 g7 r5 J: {( D" m( o; I
B. 展开部
, X" ~% e, E. _C. 再现部
$ A3 W8 \+ j$ H9 OD. 尾声$ L* g+ c; M1 A: T9 t
满分:2 分
/ {8 {: N' O* I3 ^2 ?% \7 W37. 音乐杂志《音乐时报》是()创办的。
' J2 f1 U7 y3 F N D3 l) s( wA. 海顿' T0 X% }5 c$ A( w
B. 贝多芬
) d6 K$ X* I& @) F# s6 }8 O$ [ EC. 舒曼
) B8 z) L% f, g7 kD. 舒伯特
4 H, o/ O" ^; v& A1 r; q: @; M 满分:2 分( }! Z0 e1 j# k- N# p
38. 著名的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是根据琵琶曲()改编而成的。) A# T! h' h5 o5 V# }" f
A. 《阳春古曲》
% u5 g6 `$ f5 z% ~3 DB. 《渔舟唱晚》
) N1 h/ r" {/ z4 A( d- U. yC. 《潇湘水云》
5 t) J8 F1 B3 A- b7 G5 E6 R, ^D. 《夕阳萧鼓》
& R: b5 s0 H" E# f- @: i 满分:2 分; a8 f1 U' B* E/ ?0 Q1 n3 M7 [
39. 肖邦共写了()首夜曲。
7 Y0 h- B0 \6 H# dA. 十七7 t3 X$ K# l, f' j/ y$ g( ]
B. 十八2 u5 A) Q% G7 R) t
C. 十九, }0 Y* H6 I1 f( [" j! Q
D. 二十
" X" E9 a: F2 v0 [/ J: F) H 满分:2 分. ]. {3 z4 O2 [7 U8 ]. E
40. 海顿是()的音乐家。+ G: S7 k& d( s5 M( x
A. 奥地利5 u3 K; m" I( A: `/ Y% _+ s
B. 法国
L& ^: l4 u6 F/ h1 Z0 Q+ O9 FC. 意大利; @$ o7 ?1 P& C9 m+ P% h4 A
D. 德国
& N7 g# R J% ]/ G 满分:2 分
' s+ Y" x' V8 d& r( U; j41. 《阳关三叠》唱词来自()代()所作的诗歌。
" W& [ M& P. o3 b. S! P# gA. 唐,李白) i6 t% d* W' P4 P) a% C @% ^
B. 唐,王维
6 d% S6 P2 k0 h2 Y) N0 BC. 宋,陆游8 n9 p+ b' Y; k& w0 f6 y
D. 宋,苏轼
8 d* n" u1 \! U 满分:2 分% @' a+ |3 r, T! M
42. 琵琶原有()相()品;现代琵琶品位增加到()到()个。
+ U6 Q% h! n3 D# E) r# }+ ^5 ]A. 九相十二品;二十三到二十五个# D0 F" V$ f/ u) B- C! r
B. 九相十二品;二十二到二十五个
' _/ E* ]: G6 w7 _0 j3 HC. 九相十三品;二十二到二十五个# r; g0 K/ ]) |, [ P2 y. H
D. 九相十三品;二十三到二十五个
* M7 W0 G9 }: D+ [. z8 p5 X8 } 满分:2 分" _ z' ^/ D- ]% a$ B/ _: q, I
43.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谢赫拉查达》(《天方夜谭》)交响曲的题材取自()。
+ I: ~' R! `, _( h7 GA. 《古代波斯故事集》0 X% J2 B3 B# C7 f% |# U5 |
B. 《罗摩衍那》
, J1 Q; `& a: o7 j% OC. 《坎特伯雷故事集》
, r; E2 [. C+ l) A \D. 《一千零一夜》
/ z2 {9 z$ _4 {4 M6 M+ E0 K 满分:2 分& B& h R0 A( i4 p' o
44. 《夕阳萧鼓》是琵琶()曲。8 U: A% a: D- {/ w2 h
A. 文曲% ~- X8 x8 Z1 r( W
B. 武曲, r: g) f4 K) Q# M- v* x1 a8 |3 V
C. 文武曲
9 Q; F& T6 k. g2 p3 x9 O 满分:2 分
3 D$ n9 i5 ~7 ]. e) P* x% Y45. 钢琴曲《牧童短笛》共分()段。( V! q. [0 K9 z
A. 二
# s/ e2 ^% W; lB. 三 X5 M/ X1 S2 B
C. 四- Q8 b( M8 X1 v# Y! p- {+ p
D. 五/ l/ E4 ~! @$ I+ p- V3 l; M* z6 a+ C* p
满分:2 分
6 c, L; j3 F1 K Y k# v46. 《梦幻曲》是()创作的。6 t. z1 h- s. G! s3 M6 x) Y
A. 莫扎特" E* M i* ^# O x
B. 贝多芬; h# }# M G% O
C. 舒曼+ @- b1 j6 m7 W2 h2 e/ C1 p
D. 舒伯特
$ w3 T: @ S, H. O( c/ b# d 满分:2 分
* x& O( X3 p- P47. 《惊愕交响乐》第二乐章是()。; u. U' O& P1 U" P& k& e
A. 变奏曲式
, L F$ }! G& s& B5 W+ x8 pB. 回旋曲式' Y( C; A. G/ ]! e- Y
C. 奏鸣曲式7 e9 T3 }7 k- N9 b- p
D. 复三段曲式
. o) J5 q3 p: g 满分:2 分
' \2 g% ?# e7 N: P9 z48. 宋代姜白石所作的歌曲有()。. u' h$ c7 V6 u% j! E8 Z2 Q0 [% ^- W
A. 竹枝词
, [5 J4 ], Q j A5 V$ `5 _B. 杏花天影3 L1 ?2 F- Z2 q+ a
C. 关山月
% m4 x r# X0 H$ n4 H+ gD. 伐檀. C x- A/ J% K" e; P
满分:2 分
) n; C7 [8 l+ k$ _49. 贝多芬是()的音乐家。
& v$ U3 u& E9 |9 x) y6 v( C, dA. 奥地利
$ Q! [. A o a3 @7 ^B. 法国
1 Z! m5 ^4 R/ HC. 意大利% R3 c( d3 E- }7 P% I( E! A
D. 德国
: `8 U' D- `/ u 满分:2 分
5 T- Q" C8 [6 i9 ]50. 浪漫乐派是指欧洲()到()的乐派。
- |6 n% c: H+ M/ ]1 x' VA. 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十九世纪初
1 R9 f4 e: a- p# l6 a: U" s, [5 O7 DB. 十八世纪四十年代,十九世纪初8 p9 j) u- w2 H: L
C.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二十世纪初$ b0 c K7 H) z4 J
D.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二十世纪初$ z2 f$ h3 Y, `. r& |8 N4 _9 ~
满分:2 分 9 V4 ~: N+ ?* t4 ~( K,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