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秋学期《用相声演绎中国文化(尔雅)》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 魏文华几岁就开始跟随父母演出
. 5岁
. 6岁
. 8岁
. 9岁
正确资料:
2. 那几年是小品发展的启蒙期
. 1966-1980
. 1990-1996
. 1986-1990
. 1980-1986
正确资料:
3. 下面那个地方的四合院数量最多
. 天津
. 北京
. 上海
. 广州
正确资料:
4. 斗精灵是指
. 本身知道的事情装作自己非常知道
. 本身不知道的事情就是不知道
. 本身知道的事情反而认为不知道
. 本身不知道的事情以为自己知道
正确资料:
5. 第一代“浑门”相声是
. 朱绍文
. 陈涌泉
. 张寿臣
. 马三立
正确资料:
6. 下面哪一位是第三波的八大怪
. 云里飞
. 程傻子
. 常傻子
. 处妙高
正确资料:
7. 侯派演绎的《卖布头》的特点是
. 更注重语言
. 更注重实践
. 增加了很多包袱
. 扔掉了一些包袱
正确资料:
8. 在中国,学习相声最好的办法是
. 拜师
. 自学
. 了解中国
. 跟着演
正确资料:
9. 下面那个物品在卖的时候不适合吆喝
. 西瓜
. 鸡毛掸子
. 冰糖葫芦
. 包子
正确资料:
10. 传统相声的特点不包括
. 一致性
. 口头性
. 集体性
. 传承性
正确资料:
11. 传统相声《学四省》是指那四省
. 河南、河北、广东、广西
. 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 湖南、湖北、山东、山西
. 湖南、湖北、山东、山西
正确资料:
12. 侯宝林表演相声精品一共收录多少个段子
. 57
. 55
. 53
. 51
正确资料:
13. 《戏剧与方言》中哥俩的一问一答用河南话需要几个字
. 16
. 12
. 8
. 4
正确资料:
14. 参军戏是由什么演变而成
. 生
. 旦
. 优伶
. 静
正确资料:
15. 陕西的一句老话:“汾酒必合”后面是
. 合久必分
. 喝酒必汾
. 分久必合
. 分分合合
正确资料:
16. 马三立相声的特点是
. 很快
. 反映社会最低层人民
. 雅俗并有
. 百分之百的世俗而没有庸俗
正确资料:
17. 侯老准备拒绝舞台的时候仍然坚持说的相声是
. 三国
. 醉酒
. 戏剧杂谈
. 打灯谜
正确资料:
18. 下面那个词语不是从相声中流行而来的
. 马大哈
. 假大空
. 胖子
. 坐地炮
正确资料:
19. 做小买卖最讲究的是
. 做广告
. 产品好
. 吆喝
. 宣传
正确资料:
20. 抬杠有一个特点是必须
. 方言一样
. 语言不通
. 摇摇摆摆
. 步调一致
正确资料:
21. 不敬东家敬伙计,下面是
. 反了
. 篡位
. 认错人了
. 野心外露
正确资料:
22. 下面那一个地方不是河北梆子的基地
. 北京
. 天津
. 秦皇岛
. 河北农村
正确资料:
23. 谁给八位相声演员赐为八大怪
. 慈禧
. 光绪
. 乾隆
. 顺治
正确资料:
24. 侯宝林相声用什么去感染观众
. 江湖气息
. 幽默的台风
. 滑稽的表演
. 夸张的表情
正确资料:
25. 仁义礼智信是那个学派的
. 儒家
. 道家
. 法家
. 墨家
正确资料:
26. 莲花落盛于什么朝代
. 宋
. 明
. 清代
. 元
正确资料:
27. 那一派的相声把雅端到舞台上
. 清
. 侯
. 浑
. 马
正确资料:
28. “造字圣人”号
. 仓颉
. 苍劼
. 史皇氏
. 候刚
正确资料:
29. 运用“贯口”的手法,由甲简明介绍画屏上某些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后,挪揄乙无法与古人相比,而找出笑料,称之为
. 屏风口
. 疯屏口
. 画屏风
. 八扇屏
正确资料:
30. 瘸腿诗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什么
. 三句半
. 床头诗
. 打酱油
. 对春联
正确资料:
31. 侯派相声语言的最大特点是
. 简单
. 复杂
. 悦耳
. 难解
正确资料:
32. 相声表演中学的是什么
. 刻画人物
. 理论
. 动作
. 神态
正确资料:
33. 五档相声不包括
. 张寿臣
. 丁广泉
. 马三立
. 侯宝林
正确资料:
34. 张寿臣相声最大的特点是
. 谐而不厌,雅而不村,为妇孺所共赏
. 怪诞的动作
. 粗野的语言
. 夸张的表情
正确资料:
35. 估衣指的是什么
. 死人的衣服
. 古代的衣服
. 旧的衣服
. 认识的人的衣服
正确资料:
16秋学期《用相声演绎中国文化(尔雅)》在线作业
二、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你知道你自己吃了几碗干饭吗”是一个双关语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2. 河南豫剧也叫做河南梆子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3. 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自此中国进入民主时期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4. 太平歌词的历史比相声中的唱的历史要晚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5. “金陵三杰”指的是徐悲鸿、张书旗和柳子谷三人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6. 焦德海在幼年时候并没有学说相声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7. 王世臣擅长“倒口”和“说哏”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8. “文哏”大师指的是苏文茂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9. 张寿臣对今天的相声来说是一个功臣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10. 马三立在净化相声语言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11. 拆唱八角鼓形成于清代中叶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12. 四抖指的是反复强调四遍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13. 马三立的演出没有文字稿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14. 相声是制作包袱的作坊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15. 正唱的时候不要求学的非常像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16秋学期《用相声演绎中国文化(尔雅)》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 通过绕口令学习汉语是,语速怎样最好
. 越快越好
. 越慢越好
. 越清楚越好
. 吃字越多越好
正确资料:
2. 山西酿醋的人叫做
. 酿人
. 醋人
. 西人
. 醯人
正确资料:
3. “文哏”是以什么为基本内容的段子
. 动作
. 传说
. 文学作品
. 历史
正确资料:
4. 张寿臣先生的代表作是
. 相面
. 逗你玩
. 吃元宵
. 小神仙
正确资料:
5. 单口相声的开场白叫做
. 正活
. 偏活
. 结活
. 垫话
正确资料:
6. 把点开活的意思是
. 按照时间间演出
. 根据观众的情况决定所演的节目
. 根据既定的内容演出
. 把握着时间开始演出
正确资料:
7. 侯宝林先生在每一个段子里
. 都要笑演员出洋相
. 都很正面
. 都很反面
. 都有一个人物
正确资料:
8. 相声中包袱内容的来源是
. 社会生活中可悲的人或事
. 社会生活中可歌的人或事
. 社会生活中可笑的人或事
. 社会生活中可泣的人或事
正确资料:
9. 相声是一种富有什么性质的说笑
. 表演性
. 戏剧性
. 哲理性
. 偶然性
正确资料:
10. 八大怪一共有几波
. 五
. 四
. 三
. 二
正确资料:
11. 相声应该是第几人称的叙述
. 一
. 三
. 二
. 无所谓
正确资料:
12. 下面哪一位将相声“文哏”艺术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苏文茂
. 王世臣
. 赵世忠
. 李伯祥
正确资料:
13. 小品是从什么中提炼出来的
. 生活
. 抽象
. 戏曲艺术元素
. 相声
正确资料:
14. 侯派的相声必须是什么的艺术
. 肢体
. 语言
. 舞台
. 搞笑
正确资料:
15. 第三波那个的传人现在找不到了
. 大冰黄
. 大金牙
. 赛活驴
. 焦德海
正确资料:
16. 做小买卖最讲究的是
. 做广告
. 产品好
. 吆喝
. 宣传
正确资料:
17. 莲花落盛于什么朝代
. 宋
. 明
. 清代
. 元
正确资料:
18. 下面那一项不是对口相声常见的表现形式
. 一头沉
. 绕口令
. 子母哏
. 贯口
正确资料:
19. 十三道辙不包括
. 发红
. 江阳
. 人臣
. 中东
正确资料:
20. 魏文华几岁就开始跟随父母演出
. 5岁
. 6岁
. 8岁
. 9岁
正确资料:
21. 四声是中古汉语声调的四种分类,用以表示
. 音调的变化
. 音色的变化
. 音节的高低变化
. 音域的变化
正确资料:
22. 在传统相声中,逗哏和捧哏谁的笑料更多
. 一样多
. 无法比较
. 捧哏
. 逗哏
正确资料:
23. 张寿臣相声最大的特点是
. 谐而不厌,雅而不村,为妇孺所共赏
. 怪诞的动作
. 粗野的语言
. 夸张的表情
正确资料:
24. 抬杠有一个特点是必须
. 方言一样
. 语言不通
. 摇摇摆摆
. 步调一致
正确资料:
25. 中国戏曲的最早形式是
. 隋唐戏
. 歌舞戏
. 参军戏
. 宋杂剧
正确资料:
26. 在相声表演的过程中,要怎么样
. 夸张
. 学
. 拟人
. 大胆
正确资料:
27. 侯派演绎的《卖布头》的特点是
. 更注重语言
. 更注重实践
. 增加了很多包袱
. 扔掉了一些包袱
正确资料:
28. 对春联是清代什么子弟撰写的文字游戏之作
. 汉人
. 达官贵人
. 贫民
. 旗籍
正确资料:
29. 下面哪一个不是第一波的“天桥八大怪”
. 穷不怕
. 韩麻子
. 丑孙子
. 赛活驴
正确资料:
30. 传统相声正是因为相声前辈们一句一句的结识更有高级的什么才继承下来的
. 笑候
. 笑谈
. 笑资
. 笑友
正确资料:
31. 谁给八位相声演员赐为八大怪
. 慈禧
. 光绪
. 乾隆
. 顺治
正确资料:
32. 下面哪一位是第三波的八大怪
. 云里飞
. 程傻子
. 常傻子
. 处妙高
正确资料:
33. 八大棍每一段说起来都要多长时间
. 十分钟
. 几个小时
. 二十分钟
. 一个小时
正确资料:
34. 相声的灵魂是
. 说
. 逗
. 学
. 唱
正确资料:
35. 在相声中,功底深厚、掌握节目多也被称为
. 绝活
. 活儿棒
. 活多
. 有活
正确资料:
16秋学期《用相声演绎中国文化(尔雅)》在线作业
二、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王世臣10岁就师从张杰尧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2. 相声表演中最重要是形似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3. 与正唱相比,歪唱在相声中用的更多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4. 太平歌词的历史比相声中的唱的历史要晚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5. 李伯祥的师傅为赵佩茹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6. 马三立在净化相声语言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7. 李德钖因为相貌漂亮被称为万人迷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8. 太平歌词唱的就是八角鼓里面的曲牌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9. 豫剧有“国剧”之称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10. 现在,在堂会的时候特别适合演相声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11. 《贾先生》是刘德智先生的一个代表作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12. 快板还是西洋音乐术语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13. 莲花落是指聋人乞讨唱的民间曲艺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14. 正唱的时候不要求学的非常像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15. 《史记》从开始就是这个名字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16秋学期《用相声演绎中国文化(尔雅)》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 八大棍每一段说起来都要多长时间
. 十分钟
. 几个小时
. 二十分钟
. 一个小时
正确资料:
2. 第一个把相声引进剧场的是
. 焦德海
. 李德钖
. 张寿臣
. 马三立
正确资料:
3. 五档相声不包括
. 张寿臣
. 丁广泉
. 马三立
. 侯宝林
正确资料:
4. 相声中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
. 善于吹捧
. 善于讽刺
. 脱离现实
. 现实再现
正确资料:
5. 第一代“浑门”相声是
. 朱绍文
. 陈涌泉
. 张寿臣
. 马三立
正确资料:
6. 抬杠有一个特点是必须
. 方言一样
. 语言不通
. 摇摇摆摆
. 步调一致
正确资料:
7. 中国的相声表演离不开
. 社会底层
. 民间
. 国家支持
. 宣传
正确资料:
8. 下面那个物品在卖的时候不适合吆喝
. 西瓜
. 鸡毛掸子
. 冰糖葫芦
. 包子
正确资料:
9. 常连安相声的代表作不包括
. 黄鹤楼
. 卖估衣
. 大上寿
. 大保镖
正确资料:
10. 李白在下面那首诗中采用了首尾相连的做法
. 将进酒
. 赠孟浩然
. 望庐山瀑布
.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正确资料:
11. 在相声表演的过程中,要怎么样
. 夸张
. 学
. 拟人
. 大胆
正确资料:
12. 参军戏中,戏弄者叫做
. 苍鹘
. 参军
. 主角
. 配角
正确资料:
13. 郭子章自号为
. 靑螺
. 相奎
. 玭衣生
. 泰和
正确资料:
14. 单口相声的开场白叫做
. 正活
. 偏活
. 结活
. 垫话
正确资料:
15. 相声界一代宗师指的是
. 苏培文
. 朱绍文
. 马三立
. 侯宝林
正确资料:
16. 侯派相声的生命线是
. 唱功的掌握
. 逗的手法
. 叙述语言的掌握
. 哏的作用
正确资料:
17. 顶针续麻是什么时期以来的文字游戏
. 宋元
. 明清
. 东汉
. 西汉
正确资料:
18. 最早的相声表现形式是
. 群演相声
. 对口相声
. 单口相声
. 双簧
正确资料:
19. 焦德海的相声艺术特色是
. 拜师多
. 演出多
. 活路宽
. 活路窄
正确资料:
20. 相声应该是第几人称的叙述
. 一
. 三
. 二
. 无所谓
正确资料:
21. 小品是从什么中提炼出来的
. 生活
. 抽象
. 戏曲艺术元素
. 相声
正确资料:
22. 传统相声《学四省》是指那四省
. 河南、河北、广东、广西
. 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 湖南、湖北、山东、山西
. 湖南、湖北、山东、山西
正确资料:
23. “相声八德”中的万人迷指的是
. 刘德智
. 李德钖
. 焦德海
. 张德泉
正确资料:
24. 串门这个词的产生和什么有关系
. 四合院
. 房子
. 市民阶层
. 邻居
正确资料:
25. 侯老准备拒绝舞台的时候仍然坚持说的相声是
. 三国
. 醉酒
. 戏剧杂谈
. 打灯谜
正确资料:
26. 相声中的对话性语言应该是几方的交流
. 一
. 二
. 三
. 多
正确资料:
27. 歇后语一般有几部分组成
. 四
. 三
. 二
. 一
正确资料:
28. 莲花落盛于什么朝代
. 宋
. 明
. 清代
. 元
正确资料:
29. 马三立的兄长马桂元擅长
. 文哏
. 舞哏
. 捧哏
. 逗哏
正确资料:
30. 通过绕口令学习汉语是,语速怎样最好
. 越快越好
. 越慢越好
. 越清楚越好
. 吃字越多越好
正确资料:
31. 丁广泉老师和侯宝林大师一起做的事情不包括
. 学艺
. 抄写手抄本
. 唱京剧
. 做木工
正确资料:
32. 哪一年,丁广泉老师如愿拜侯宝林为师
. 1970年
. 1971年
. 1972年
. 1973年
正确资料:
33. 抖包袱的本身是
. 说
. 学
. 唱
. 哏
正确资料:
34. 昆曲以什么来控制演唱节奏
. 笛
. 弦
. 鼓、板
. 歌词
正确资料:
35. 魏文华几岁就开始跟随父母演出
. 5岁
. 6岁
. 8岁
. 9岁
正确资料:
16秋学期《用相声演绎中国文化(尔雅)》在线作业
二、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拆唱八角鼓形成于清代中叶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2. 相声是制作包袱的作坊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3. 笑候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气场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4. 豫剧有“国剧”之称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5. 李德钖因为相貌漂亮被称为万人迷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6. 魏文华生于曲艺世家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7. 《全家跃进》属于讽刺类的相声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8. 相声中在正活前面加上垫话,为的是一开场就让观众笑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9. 相声就是为了搞笑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10. 现在,在堂会的时候特别适合演相声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11. 马三立家是曲艺世家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12. 莲花落是指聋人乞讨唱的民间曲艺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13. 新加坡习惯把汉语叫做华文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14. 李伯祥的师傅为赵佩茹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15. 马三立的演出没有文字稿
. 错误
. 正确
正确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