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 提出反对霸权主义的主张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标准资料:
2.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六个五年计划,是从( )年开始重新拟定的。
. 1978年
. 1976年
. 1980年
. 1982年
标准资料:
3. 第一次提出“两类社会矛盾”观点是在
.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 《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经验》
. 《论十大关系》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标准资料:
4.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整顿党的作风和机关作风
.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标准资料:
5. “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是在第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来的。
. 五
. 四
. 三
. 二
标准资料:
6. 一份报纸曾登载粮食亩产12万斤,一颗大白菜200斤,这是哪一年的报纸
. 1956年
. 1958年
. 1960年
. 1966年
标准资料:
7.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的会议是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十二届三中全会
. 十三大
. 十一届六中全会
标准资料:
8. 新中国成立后,首要的任务之一是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它包括
. 解放国土,完成国家统一
. 建立各级地方政府
. 开展土地改革
. 没收官僚资本,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
标准资料:
9.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
.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标准资料:
10. .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开始形成的,因为这次会议提出了: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
. 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标准资料:
11. 1981年,在北京召开了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 )。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定》
. 《论十大关系》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标准资料:
12.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前提是(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实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 “一国两制”的构想
标准资料:
13. 建国初期我国的战略方针是
. 不要四面出击
. 消灭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
. 消灭一切敢于来犯之敌
. 进行土地革命
标准资料:
14. 1982年新宪法的指导思想是( ),并贯穿于宪法草案的全部条款中。
. 坚持阶级斗争
.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 坚持社会主义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标准资料:
15. 1960年,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 调整、稳定、巩固、提高
. .调整、改革、充实、提高
. 充实、调整、巩固、提高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标准资料:
16. 1949年3月24日,国民党参加北平和平谈判的首席代表是()
. 邵力子
. 张治中
. 黄绍闳
. 章士钊
标准资料:
17. 1956年到1966年,我国经济建设呈现的趋势是
. 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 .初期和中期较好
. .初期和后期较好,中期有问题
. 初期有问题,后期逐渐纠正
标准资料:
18. 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
. 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体制
标准资料:
19. 下列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1949年新政协的召开标志着民主革命的结束
. 一届人大召开后,政协成为统一战线的组织
. 政治协商会议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民主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标准资料:
20. .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
.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
. 1958年中共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中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期间
. .中共十三大
标准资料: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确定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是()
. 调整
. 改革
. 巩固
. 充实
. 提高
标准资料:
2. 1949年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 )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 公私兼顾
. 劳资两利
. 城乡互助
. 内外交流
标准资料:
3. 建国后的头三年,新民主主义的主要任务是( )。
.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 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 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标准资料:
4. 1953年之后,党和政府对国防建设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包括:( )。
. 建立健全国防建设领导体系和防御体系
. 大力加强正规化建设
. 大力加强军事训练
. 加强国防工业建设和国防科研工作
标准资料:
5.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成功的经验是:遵循( )的原则。
. 自愿互利
. 典型示范
. 国家补偿
. 国家帮助
标准资料: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中,要进一步转变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 )的现代企业制度。
. 产权清晰
. 权责明确
. 政企分开
. 管理科学
标准资料:
7.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 );第二,( )。
.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 我国已经完成社会主义社会
. 我国即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标准资料:
8.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 )。
. 社会主义道路
. 无产阶级专政
. 共产党的领导
.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标准资料:
9.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 )的社会主义改造。
. 农业
. 手工业
. 资本主义工商业
. 资本主义文化
标准资料:
10. 建国初期惩处的两个大贪污犯是( )。
. 刘青山
. 张子善
. 高岗
. 饶漱石
标准资料:
11.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改革之初,经济体制改革中促进横向经济联合应遵循( )。
. 扬长避短
. 形式多样
. 自愿互利
. 共同发展
标准资料: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与( )成为新时期我国外交战略的主题。
. 战争
. 和平
. 发展
. 斗争
标准资料:
13. 我国对外开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中共中央实行了三步决策:( )。
. 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
. 在内陆地区设立经济特区
. 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和海南岛
.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标准资料:
14. 1951年开展的“三反”包括:( )。
. 反宗派主义
. 反贪污
. 反浪费
. 反官僚主义
标准资料:
1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 )。
.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 互不侵犯
. 互不干涉内政
.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标准资料: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实践证明,中共“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在党的历史上没有 任何积极意义。
. 错误
. 正确
标准资料:
2.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 错误
. 正确
标准资料:
3. 1978年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历史意义是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 错误
. 正确
标准资料:
4.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将在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包括外交和国防事务在内的高度的自治权。
. 错误
. 正确
标准资料:
5. 1967年2月14日和16日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碰头会上,叶剑英等人围绕着“文化大革命”要不要党的领导、老干部应不应该都打倒、要不要保持军队的稳定等重大原则问题 ,对林彪 、江青、康生、陈伯达一伙诬陷迫害老干部、乱党、乱军的罪恶活动,进行了大义凛然、针锋相对的斗争 ,这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二月抗争”
. 错误
. 正确
标准资料:
6. 我国的对外开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中共中央实行了三步决策,第一步决策是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和海南岛 。
. 错误
. 正确
标准资料:
7. 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中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 错误
. 正确
标准资料:
8. 到1987年,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种对外开放格局。
. 错误
. 正确
标准资料:
9. 1959年7月,中共中央庐山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的议题是反右倾问题,所以对彭德怀进行了批判。
. 错误
. 正确
标准资料:
1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错误
. 正确
标准资料:
11. 党内个人专断作风和个人崇拜现象的逐步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不断 受到削弱以致破坏,是“文化大革命”发生和持续的重要原因。
. 错误
. 正确
标准资料:
12.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二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错误
. 正确
标准资料:
13. “三反”、“五反”运动,是建国后反对资产阶级进攻的一次重大斗争。
. 错误
. 正确
标准资料:
14. “一五”计划的大多数指标,1956年底就基本完成。到1957年底,超额完成了建设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
. 错误
. 正确
标准资料: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搞活农村经济的重大措施,包括建立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恢复和扩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自主权等
. 错误
. 正确
标准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