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v 1. ()在语言学转向中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他提出了一个“超语言学”的文学理论
. 罗兰?巴特
. 索绪尔
. 巴赫金
. 杰姆逊
标准资料:
2. 德国古典美学家都极大地深化了人对艺术活动的认识,高扬艺术家的能动性、创造性,其中()主张艺术创造是人的感性活动和理性活动的统一,强调了艺术是天才的创造物
. 黑格尔
. 康德
. 尼采
. 海德格尔
标准资料:
3. ()把美学定义为感性认识的学科,即“感性学”
. 柏拉图
. 亚里士多德
. 鲍姆伽登
. 黑格尔
标准资料:
4. 西方马克思主义把()作为重建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中心
. 整体性
. 人道主义
. 总体性
. 异化
标准资料:
5.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个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这段话是()关于悲剧的论述
. 亚里士多德
. 恩格斯
. 柏拉图
. 黑格尔
标准资料:
6. 1900年,()发表的《释梦》,标志着精神分析学的诞生
. 霍兰德
. 拉康
. 荣格
. 弗洛伊德
标准资料:
7. 1984年前后()提出来的“性格组合论”影响较大,给共性的阐释带来了新的视野
. 刘再复
. 鲁迅
. 何其芳
. 邵荃麟
标准资料:
8. 马克思哪部著作又称为《巴黎手稿》()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资本论》
. 《共产党宣言》
.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标准资料:
9. ()以重视身体并对身体的在世结构进行细致分析而闻名,他建构出了相对完整的身体美学
. 尼采
. 弗洛伊德
. 海德格尔
. 梅洛——庞蒂
标准资料:
10. 毛泽东的()从文艺为政治服务和文艺为人民服务的高度引领了四十年代文学的精神。它以文艺从属于政治为基本理论基础,以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文艺发展的基本方针,强调政治标准先于艺术标准,革命的政治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文教统一战线方针》
. 《马克思主义与艺术》
. 《反对自由主义》
标准资料:
11. 伽达默尔发展了海德格尔的“前理解结构”的概念,并且对审美理解上,提出了()观点
. 视域融合
. 期待视野
. 隐含读者
. 意图谬见
标准资料:
12. ()的史诗剧和陌生化理论非常鲜明的体现了“生产美学”的诉求,而这一诉求又根源于他将文艺当作变革实现和进行社会政治革命手段的行动主义信念
. 本雅明
. 布莱希特
. 马克思
. 伊格尔顿
标准资料:
13. 在美学史上,()是第一个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规定美育的任务,把美学与政治、与人类进步紧密结合起来
. 柏拉图
. 亚里士多德
. 康德
. 席勒
标准资料:
14. 马谢雷的著作()问世以后,引起了西方文学界的关注。他的理论师承阿尔都塞的意旨,把文学创作当成一种意识形态的生产
. 《文学生产理论》
. 《趣味批判》
. 《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 《保卫马克思》
标准资料:
15. ()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一种基本结构,它是一种无意识结构,是“问题框架”;并且明确表达出文字只是隐藏在背后的深层结构显露出来的“症候”,这种结构需要“依照症候的阅读”的方法,把它挖掘出来
. 阿尔都塞
. 杰姆逊
. 伊格尔顿
. 阿多诺
标准资料:
16. 狂欢化理论是建立在狂欢节日的分析之上,是建立在对拉伯雷的《巨人转》分析基础上,这种理论的提出者()
. 威廉斯
. 约翰斯特劳斯
. 弗雷泽
. 巴赫金
标准资料:
17. 接受反应理论中姚斯提出的主要的理论观点()
. 阐释的共同体
. 意义空白
. 理想的读者
. 期待视野
标准资料:
18. ()作为后现代主义之一即解构主义的发起者与重要理论代表,他通过语音与文字的辨析来消解古希腊以来的语音中心主义经典传统,提出了“延异”这一概念
. 詹姆逊
. 福柯
. 伊格尔顿
. 德里达
标准资料:
19. 20世纪中叶()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对包括哲学在内人文科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 维特根斯坦
. 海德格尔
. 索绪尔
. 乔姆斯基
标准资料:
20. 我国实践美学的创始人是()
. 朱光潜
. 李泽厚
. 吕荧
. 蒋孔阳
标准资料:
21. ()强调了大众文化消费者的抵抗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认为阅读人完全有能力将文化产品改制成他们愿意接受的形态
. 斯图尔特?霍尔
. 威廉斯
. 约翰逊
. 约翰?菲斯克
标准资料:
22. “隐含的读者”这一重要概念是()提出
. 海德格尔
. 姚斯
. 伊塞尔
. 乔纳森?卡勒
标准资料:
23. 在我国文学理论上,最早较明确地具有“反映”观念的是
. 苏曼殊
. 鲁迅
. 梁启超
. 李大钊
标准资料:
24.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是最早对语言学转向作出反应的人。他的思想特点在于把语言学研究、俄国形式主义研究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结合起来
. 罗兰?巴特
. 索绪尔
. 杰姆逊
. 巴赫金
标准资料:
25. 在1961年出版的《漫长的革命》中,()提出了文化的三种概念,即理想的文化定义、文献式的文化定义、社会学的文化定义,而且他认为艺术属于文献式文化定义
. 威廉斯
. 约翰逊
. 霍尔
. 霍加特
标准资料:
26. ()的历史悲剧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说是以一种生动的艺术形象方式在中国普及了马克思主义的悲剧观念
. 鲁迅
. 曹禺
. 郭沫若
. 老舍
标准资料:
27. 葛兰西对西方文化影响最大的是他提出的()理论,并认为它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
. 话语霸权
. 文化霸权
.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 文化工业
标准资料:
28. 葛兰西很早就以他的()批评标示了西马文艺学的意识形态批判立场
. 文化霸权
. 民族——人民
. 话语理论
. 国家意识形态机器
标准资料:
29. ()在他的《马克思主义与形式》、《语言的牢笼》中深入研究了俄国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理论,号召人们“以语言为模式!按语言学的逻辑把一切从头再思考一遍!”,力图从语言和文本的形式入手建设新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
. 卢卡奇
. 戈德曼
. 伊格尔顿
. 杰姆逊
标准资料:
30. 20世纪80年代,当英美文学与文化界的“共时态”研究和各种形式主义理论开展的如火如荼时,()进行了“文化——历史”转向,主要代表人物格林布拉特
. 新历史主义
. 女权主义
. 原型批评
. 解构主义
标准资料:
31. 下列属于马尔库塞的著作是()
. 《美学理论》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 《审美之维》
. 《狱中札记》
标准资料:
32. 柏拉图、贺拉斯、达芬奇等人认为艺术起源于()
. 模仿
. 游戏
. 劳动
. 表现
标准资料:
33. 20世纪最重要的西方文艺理论流派是之一的(),它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加拿大的弗莱
. 新历史主义
. 女权主义
. 原型批评
. 解构主义
标准资料:
34. ()的语义辩证理论具体在阐释文艺作品与特定历史时代的必然联系方面,在消融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美学与现代语言学在文本问题上的裂缝方面是颇有建树的
. 马谢雷
. 伊格尔顿
. 沃尔佩
. 杰姆逊
标准资料:
35. 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合著的()一书中,对“文化工业”现象进行了讨论与批判
. 《美学理论》
. 《启蒙的辩证法》
. 《多棱镜:文化批判与社会》
. 《否定的辩证法》
标准资料:
36. ()认为否定的辩证法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同一性的意识形态,而且艺术就是这种否定辩证法的“最高级的范式”
. 卢卡奇
. 本雅明
. 阿多诺
. 马尔库塞
标准资料:
37. 197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赛义德发表著名的()一书,标志着后殖民主义走向自觉与成熟
. 《知识分子论》
. 《文化与帝国主义》
. 《东方学》
. 《文学与社会》
标准资料:
38. 马克思之前的德国古典美学大都是唯心主义的,这个唯心主义的根源就在()
. 黑格尔
. 康德
. 费尔巴哈
. 柏拉图
标准资料:
39. ()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理论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生产理论
. 马尔库塞
. 杰姆逊
. 威廉?詹姆斯
. 伊格尔顿
标准资料:
40. 在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发展史上,()的悲剧阐释有不容抹杀的贡献,主要在于他强调指出,悲剧所揭示、表现的是社会的典型矛盾,是一种透示着社会发展的实质及其未来走向的“社会的必然和必然的冲突”
. 蔡仪
. 郭沫若
. 曹禺
. 鲁迅
标准资料: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v 1. 西方马克思主义把总体性作为重建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中心,而在具体的批评运作中,“总体性”获得了三个方面具有关联性的意义内涵,它们是()
. 指整体性,是相对于局部性、零碎性而言的
. 意味着平等性、相关性,意味着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不是一种简单的决定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一种内在关联的、互动的、同等重要的关系
. 指综合性,相对于单一性、同一性而言,意味着个人或社会是一种复合型,而非简单的整体
. 指完美性,它意味着一种理想:一种非异化的高度完美的“总体社会”、“总体人”,它是相对于“总体异化”、人的退化、人生的片面化和碎片化而言的
标准资料:
2. 下列对符号学批评有贡献的是()
. 索绪尔
. 皮尔士
. 阿尔都塞
. 克里斯蒂娃
标准资料:
3. 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文论出现了向外转的趋势,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也相应地完成了文化转向,与()、()在当代文坛上呈三足鼎立之势
. 文化批评
. 女权主义
. 新历史主义
. 原型批评
标准资料:
4. 下列属于19世纪德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家的是()
. 圣西门
. 傅立叶
. 欧文
. 费希特
标准资料:
5. 属于罗马精神原始形态的三个学派是()
. 伊壁鸠鲁派
. 斯多葛学派
. 怀疑派
. 爱奥尼亚学派
标准资料:
6.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杰姆逊,他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解释学,或文化解释学理论。他的()三部著作被称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三部曲的宏篇巨制
. 《历史与阶级意识》
.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
. 《语言的牢笼》
. 《政治无意识》
标准资料:
7. 历来人们都对悲剧划分为()
. 以古希腊悲剧为代表的“命运的悲剧”
. 以中世纪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性格的悲剧”
. 近世以来的“社会的悲剧”
. “心理悲剧”
标准资料:
8. 卢卡奇的思想根源很复杂,他在写《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时,在思想上仍然受到韦伯和西美尔的社会学以及狄尔泰和拉斯克的哲学的深刻的影响,卢卡奇受韦伯和西美尔的影响主要提出了那两个范畴()()
. “合理化”
. “物化”
. “异化”
. “意识形态”
标准资料:
9. ()和()理论对于美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它既是马克思提出的哲学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赖以立论的基础
. “自然的人化”
. 剩余价值
. 异化理论
. “人的对象化”
标准资料:
10. 伯明翰学派当代研究中心第一届主任霍加特重新思考文学研究的路径,提出了“文学——文化”研究的思路,强调()和()
. “价值判断”
. “品质阅读”
. “审美判断”
. “价值阅读”
标准资料: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v 1. ()的语义辩证理论具体在阐释文艺作品与特定历史时代的必然联系方面,在消融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美学与现代语言学在文本问题上的裂缝方面是颇有建树的
. 马谢雷
. 伊格尔顿
. 沃尔佩
. 杰姆逊
标准资料:
2. ()否定了身体的生产性特征,他认为身体是一个被动刻写的对象,历史最终摧毁了身体。他还论述了身体作为规训的对象如何受制于权力技术的支配,进而服务于新的知识形式
. 福柯
. 尼采
. 马克思
. 弗洛伊德
标准资料:
3. 西方马克思主义把()作为重建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中心
. 整体性
. 人道主义
. 总体性
. 异化
标准资料:
4. ()以重视身体并对身体的在世结构进行细致分析而闻名,他建构出了相对完整的身体美学
. 尼采
. 弗洛伊德
. 海德格尔
. 梅洛——庞蒂
标准资料:
5. 在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发展史上,()的悲剧阐释有不容抹杀的贡献,主要在于他强调指出,悲剧所揭示、表现的是社会的典型矛盾,是一种透示着社会发展的实质及其未来走向的“社会的必然和必然的冲突”
. 蔡仪
. 郭沫若
. 曹禺
. 鲁迅
标准资料:
6. 197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赛义德发表著名的()一书,标志着后殖民主义走向自觉与成熟
. 《知识分子论》
. 《文化与帝国主义》
. 《东方学》
. 《文学与社会》
标准资料:
7. “艺术作品的可机械复制性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把艺术品从它对礼仪的寄生中解放出来。……艺术的整个社会功能得到了改变。它不再建立在礼仪的根基上,而是建立在另一种实践上,即建立在政治的根基上。”这段话出自哪部著作()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 《本雅明思想肖像》
. 《艺术的起源》
. 《单向街》
标准资料:
8. ()的史诗剧和陌生化理论非常鲜明的体现了“生产美学”的诉求,而这一诉求又根源于他将文艺当作变革实现和进行社会政治革命手段的行动主义信念
. 本雅明
. 布莱希特
. 马克思
. 伊格尔顿
标准资料:
9. 马克思系统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发现了辩证唯物史观和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是()
. 异化
. 剩余价值
. 经济基础
. 上层建筑
标准资料:
10. 狂欢化理论是建立在狂欢节日的分析之上,是建立在对拉伯雷的《巨人转》分析基础上,这种理论的提出者()
. 威廉斯
. 约翰斯特劳斯
. 弗雷泽
. 巴赫金
标准资料:
11. 言语与语言、能指和所指、共时性与历史性等语言学术语是由()提出
. 维特根斯坦
. 索绪尔
. 乔姆斯基洪堡特
标准资料:
12. 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合著的()一书中,对“文化工业”现象进行了讨论与批判
. 《美学理论》
. 《启蒙的辩证法》
. 《多棱镜:文化批判与社会》
. 《否定的辩证法》
标准资料:
13. 据考证,“意识形态”一词由近代法国的思想家()
. 孟德斯鸠
. 卢梭
. 伏尔泰
. 德斯图?德?特拉西
标准资料:
14. ()指出真正的悲剧性的冲突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 恩格斯
. 马克思
. 亚里士多德
. 康德
标准资料:
15. 在审美教育本体问题上,近代美学家们多主张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较早指出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并确立了以“情感”为核心的审美教育的原则
. 蔡元培
. 梁启超
. 李大钊
. 王国维
标准资料:
16. 毛泽东的()从文艺为政治服务和文艺为人民服务的高度引领了四十年代文学的精神。它以文艺从属于政治为基本理论基础,以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文艺发展的基本方针,强调政治标准先于艺术标准,革命的政治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文教统一战线方针》
. 《马克思主义与艺术》
. 《反对自由主义》
标准资料:
17.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深刻影响了后世形形色色的美学思潮,成为了现代美学的源头
. 德国古典美学
. 马克思主义美学
. 黑格尔美学
. 康德美学
标准资料:
18. 马克思哪部著作又称为《巴黎手稿》()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资本论》
. 《共产党宣言》
.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标准资料:
19. “国家意识形态机器”这个概念是()提出的
. 马克思
. 马尔库塞
. 阿尔都塞
. 马克思?韦伯
标准资料:
20. 蔡仪对悲剧思想也有贡献,他的关于悲剧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性著作(),在其中,他明确提出悲剧就是表现“必然的冲突”,“是表现社会的必然和必然的冲突的美”
. 《新艺术论》
. 《新美学》
. 《唯心主义美学批判集》
. 《探讨集》
标准资料:
21. ()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理论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生产理论
. 马尔库塞
. 杰姆逊
. 威廉?詹姆斯
. 伊格尔顿
标准资料:
22. 葛兰西对意识形态的期待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但是他并没有直接使用“意识形态”这个词,而是用了一个含义更广的词(),后者表明了社会实践立场上的从思想意识到政治经济生活的一体化过程
. “国家意识形态机器”
. “霸权”
. “话语”
. “总体性”
标准资料:
23. 马克思在()中,第一次鲜明地强调从人类生命活动的特性出发,在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类精神化的感性生命活动的内在关联中探讨美的规律和美的本质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资本论》
. 《共产党宣言》
.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标准资料:
24.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是最早对语言学转向作出反应的人。他的思想特点在于把语言学研究、俄国形式主义研究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结合起来
. 罗兰?巴特
. 索绪尔
. 杰姆逊
. 巴赫金
标准资料:
25. 由于对经济与技术的关注,对视觉文化转向的洞察,()始终强调对电影文化的研究,电影作为典型的大众文化现象被纳入到他的意识形态批判之中
. 杰姆逊
. 詹姆逊
. 威廉斯
. 约翰逊
标准资料:
26. 本雅明的寓言美学思想起源于他早期的著作(),在这部书中,本雅明提出了一种与古典主义的“象征美学”完全不同的“寓言美学”
. 《德国悲剧的起源》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 《单向街》
. 《巴黎拱廊街》
标准资料:
27. 提出美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
. 康德
. 黑格尔
. 鲍姆加通
. 柏拉图
标准资料:
28. 下列属于马尔库塞的著作是()
. 《美学理论》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 《审美之维》
. 《狱中札记》
标准资料:
29. 马克思之前的德国古典美学大都是唯心主义的,这个唯心主义的根源就在()
. 黑格尔
. 康德
. 费尔巴哈
. 柏拉图
标准资料:
30. ()认为否定的辩证法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同一性的意识形态,而且艺术就是这种否定辩证法的“最高级的范式”
. 卢卡奇
. 本雅明
. 阿多诺
. 马尔库塞
标准资料:
31. 葛兰西对西方文化影响最大的是他提出的()理论,并认为它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
. 话语霸权
. 文化霸权
.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 文化工业
标准资料:
32. 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了文艺批评的两个标准,两个标准之间的关系()
. 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 艺术标准第一,政治标准第二
. 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同等重要
. 两者之间没有联系
标准资料:
33. “隐含的读者”这一重要概念是()提出
. 海德格尔
. 姚斯
. 伊塞尔
. 乔纳森?卡勒
标准资料:
34. ()的主流是以“环境问题”为焦点的文化批评
. 原型批评
. 生态学批评
. 新历史主义批评
. 解构主义
标准资料:
35. 伯明翰学派中()以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来解读大众传媒文化接受过程中的“优势意识形态”现象。他认为,媒介文化是有权者与无权者经常斗争的场域
. 斯图尔特?霍尔
. 威廉斯
. 约翰逊
. 约翰?菲斯克
标准资料:
36. 20世纪80年代,当英美文学与文化界的“共时态”研究和各种形式主义理论开展的如火如荼时,()进行了“文化——历史”转向,主要代表人物格林布拉特
. 新历史主义
. 女权主义
. 原型批评
. 解构主义
标准资料:
37. 在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础上建构了能动的艺术反映论,这一学说对后世特别是俄国和中国现代的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马克思
. 恩格斯
. 列宁
. 黑格尔
标准资料:
38. 1921年()在《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一文中最先引进了“典型”、“典型人物”等概念
. 李大钊
. 陈独秀
. 梁启超
. 鲁迅
标准资料:
39. 20世纪中叶()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对包括哲学在内人文科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 维特根斯坦
. 海德格尔
. 索绪尔
. 乔姆斯基
标准资料:
40. ()在语言学转向中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他提出了一个“超语言学”的文学理论
. 罗兰?巴特
. 索绪尔
. 巴赫金
. 杰姆逊
标准资料: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v 1. 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文论出现了向外转的趋势,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也相应地完成了文化转向,与()、()在当代文坛上呈三足鼎立之势
. 文化批评
. 女权主义
. 新历史主义
. 原型批评
标准资料:
2. 下列属于19世纪德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家的是()
. 圣西门
. 傅立叶
. 欧文
. 费希特
标准资料:
3. 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批评最具有代表性,在他看来,后现代主义文化具有的鲜明特征是()
. 它给人一种缺乏深度的全新感觉
. 历史意识消失了,产生了断裂感觉
. 以往的表意链结构发生了断裂,形成了新的语法结构及句型结构
. 它带来一种特有的情感强度,即“忸怩作态的崇高”或者“歇斯底里式的崇高”
标准资料:
4. 通常认为,原型批评有两大理论来源,它们分别是()
. 索绪尔的符号学
. 弗雷泽的人类学
. 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理论
. 荣格的精神分析学
标准资料:
5. 马克思主义与唯美主义之间存在差异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它们却有着极为相近的理论生成逻辑,下列哪些属于它们共同的逻辑起点()
. 一元意识形与世俗化性质
. 对于人的本质、人的理想存在状态的设定
. 对人的现实存在状况的分析、考察
. 完全否定了文学艺术的社会实践功能
标准资料:
6. 下列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的是()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资本论》
. 《共产党宣言》
.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标准资料:
7. 美国女权主义者()发表了(),标志着当代女权批评的诞生,它是女权主义运动进入文化领域的结果
. 凯特?米勒特
. 《文学妇女》
. 桑德?拉吉尔伯特
. 《性政治》
标准资料:
8. 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的直接构成因素包括()
. 阿多诺对同一性的批判
.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 福柯的权力话语讨论
. 詹姆逊后现代文化的研究
标准资料:
9. 卢卡奇的思想根源很复杂,他在写《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时,在思想上仍然受到韦伯和西美尔的社会学以及狄尔泰和拉斯克的哲学的深刻的影响,卢卡奇受韦伯和西美尔的影响主要提出了那两个范畴()()
. “合理化”
. “物化”
. “异化”
. “意识形态”
标准资料:
10. 典型环境要与典型人物相统一表现在哪些方面()
. 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存在的基础,它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物质场所、智力支持等,没有这些典型人物的塑造就是空中楼阁
. 典型人物是典型环境的核心和灵魂
. 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相统一的基础是人物的社会实践活动
.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标准资料: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v 1. 马谢雷的著作()问世以后,引起了西方文学界的关注。他的理论师承阿尔都塞的意旨,把文学创作当成一种意识形态的生产
. 《文学生产理论》
. 《趣味批判》
. 《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 《保卫马克思》
标准资料:
2.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深刻影响了后世形形色色的美学思潮,成为了现代美学的源头
. 德国古典美学
. 马克思主义美学
. 黑格尔美学
. 康德美学
标准资料:
3. ()作为后现代主义之一即解构主义的发起者与重要理论代表,他通过语音与文字的辨析来消解古希腊以来的语音中心主义经典传统,提出了“延异”这一概念
. 詹姆逊
. 福柯
. 伊格尔顿
. 德里达
标准资料:
4. ()在他的《马克思主义与形式》、《语言的牢笼》中深入研究了俄国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理论,号召人们“以语言为模式!按语言学的逻辑把一切从头再思考一遍!”,力图从语言和文本的形式入手建设新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
. 卢卡奇
. 戈德曼
. 伊格尔顿
. 杰姆逊
标准资料:
5. 在我国文学理论上,最早较明确地具有“反映”观念的是
. 苏曼殊
. 鲁迅
. 梁启超
. 李大钊
标准资料:
6. ()在1986年发表的《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文学》中正式提出了“第三世界文学”的概念,这一理论在后殖民主义者和新马克思主义者为殖民时代的遗留问题所开出的药方中较有影响力
. 赛义德
. 詹姆逊
.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 鲍德里亚
标准资料:
7. 据考证,“意识形态”一词由近代法国的思想家()
. 孟德斯鸠
. 卢梭
. 伏尔泰
. 德斯图?德?特拉西
标准资料:
8.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是最早对语言学转向作出反应的人。他的思想特点在于把语言学研究、俄国形式主义研究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结合起来
. 罗兰?巴特
. 索绪尔
. 杰姆逊
. 巴赫金
标准资料:
9. 1921年()在《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一文中最先引进了“典型”、“典型人物”等概念
. 李大钊
. 陈独秀
. 梁启超
. 鲁迅
标准资料:
10. 本雅明的寓言美学思想起源于他早期的著作(),在这部书中,本雅明提出了一种与古典主义的“象征美学”完全不同的“寓言美学”
. 《德国悲剧的起源》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 《单向街》
. 《巴黎拱廊街》
标准资料:
11. 《本文的召唤结构》是德国接受美学发轫期的一个奠基之作,这是()与20世纪60年代末发表
. 姚斯
. 伊塞尔
. 费什
. 卡勒
标准资料:
12. 蔡仪对悲剧思想也有贡献,他的关于悲剧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性著作(),在其中,他明确提出悲剧就是表现“必然的冲突”,“是表现社会的必然和必然的冲突的美”
. 《新艺术论》
. 《新美学》
. 《唯心主义美学批判集》
. 《探讨集》
标准资料:
13. ()从文化学角度重建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唯物主义”力图对文化结构进行唯物的、总体的、辩证的分析
. 杰姆逊
. 伊格尔顿
. 雷蒙德?威廉斯
. 阿尔都塞
标准资料:
14.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对悲剧进行理论阐述的学者,他的()著作被公认为是西方悲剧学说的源头
. 《理想国》
. 《诗学》
. 《诗艺》
. 《伦理学》
标准资料:
15. ()把美学定义为感性认识的学科,即“感性学”
. 柏拉图
. 亚里士多德
. 鲍姆伽登
. 黑格尔
标准资料:
16. 接受反应理论中姚斯提出的主要的理论观点()
. 阐释的共同体
. 意义空白
. 理想的读者
. 期待视野
标准资料:
17.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个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这段话是()关于悲剧的论述
. 亚里士多德
. 恩格斯
. 柏拉图
. 黑格尔
标准资料:
18. ()在语言学转向中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他提出了一个“超语言学”的文学理论
. 罗兰?巴特
. 索绪尔
. 巴赫金
. 杰姆逊
标准资料:
19. 普列汉诺夫的美学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他的美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代表性作品()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没有地址的信》
. 《政治无意识》
. 《文化研究导论》
标准资料:
20. 葛兰西很早就以他的()批评标示了西马文艺学的意识形态批判立场
. 文化霸权
. 民族——人民
. 话语理论
. 国家意识形态机器
标准资料:
21. 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总纲领是()
. 为人生而艺术
. 为艺术而艺术
. 审美无功利性
.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标准资料:
22. ()的史诗剧和陌生化理论非常鲜明的体现了“生产美学”的诉求,而这一诉求又根源于他将文艺当作变革实现和进行社会政治革命手段的行动主义信念
. 本雅明
. 布莱希特
. 马克思
. 伊格尔顿
标准资料:
23. 西方马克思主义把()作为重建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中心
. 整体性
. 人道主义
. 总体性
. 异化
标准资料:
24. 1984年前后()提出来的“性格组合论”影响较大,给共性的阐释带来了新的视野
. 刘再复
. 鲁迅
. 何其芳
. 邵荃麟
标准资料:
25. 毛泽东的()从文艺为政治服务和文艺为人民服务的高度引领了四十年代文学的精神。它以文艺从属于政治为基本理论基础,以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文艺发展的基本方针,强调政治标准先于艺术标准,革命的政治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文教统一战线方针》
. 《马克思主义与艺术》
. 《反对自由主义》
标准资料:
26. 20世纪最重要的西方文艺理论流派是之一的(),它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加拿大的弗莱
. 新历史主义
. 女权主义
. 原型批评
. 解构主义
标准资料:
27. ()指出真正的悲剧性的冲突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 恩格斯
. 马克思
. 亚里士多德
. 康德
标准资料:
28. 提出美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
. 康德
. 黑格尔
. 鲍姆加通
. 柏拉图
标准资料:
29. 1900年,()发表的《释梦》,标志着精神分析学的诞生
. 霍兰德
. 拉康
. 荣格
. 弗洛伊德
标准资料:
30. 在美学史上,()是第一个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规定美育的任务,把美学与政治、与人类进步紧密结合起来
. 柏拉图
. 亚里士多德
. 康德
. 席勒
标准资料:
31. “艺术作品的可机械复制性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把艺术品从它对礼仪的寄生中解放出来。……艺术的整个社会功能得到了改变。它不再建立在礼仪的根基上,而是建立在另一种实践上,即建立在政治的根基上。”这段话出自哪部著作()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 《本雅明思想肖像》
. 《艺术的起源》
. 《单向街》
标准资料:
32. 20世纪80年代,当英美文学与文化界的“共时态”研究和各种形式主义理论开展的如火如荼时,()进行了“文化——历史”转向,主要代表人物格林布拉特
. 新历史主义
. 女权主义
. 原型批评
. 解构主义
标准资料:
33. 葛兰西对西方文化影响最大的是他提出的()理论,并认为它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
. 话语霸权
. 文化霸权
.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 文化工业
标准资料:
34. 马克思哪部著作又称为《巴黎手稿》()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资本论》
. 《共产党宣言》
.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标准资料:
35. 狂欢化理论是建立在狂欢节日的分析之上,是建立在对拉伯雷的《巨人转》分析基础上,这种理论的提出者()
. 威廉斯
. 约翰斯特劳斯
. 弗雷泽
. 巴赫金
标准资料:
36. “隐含的读者”这一重要概念是()提出
. 海德格尔
. 姚斯
. 伊塞尔
. 乔纳森?卡勒
标准资料:
37. 由于对经济与技术的关注,对视觉文化转向的洞察,()始终强调对电影文化的研究,电影作为典型的大众文化现象被纳入到他的意识形态批判之中
. 杰姆逊
. 詹姆逊
. 威廉斯
. 约翰逊
标准资料:
38. 在1961年出版的《漫长的革命》中,()提出了文化的三种概念,即理想的文化定义、文献式的文化定义、社会学的文化定义,而且他认为艺术属于文献式文化定义
. 威廉斯
. 约翰逊
. 霍尔
. 霍加特
标准资料:
39. 在审美教育本体问题上,近代美学家们多主张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较早指出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并确立了以“情感”为核心的审美教育的原则
. 蔡元培
. 梁启超
. 李大钊
. 王国维
标准资料:
40. ()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理论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生产理论
. 马尔库塞
. 杰姆逊
. 威廉?詹姆斯
. 伊格尔顿
标准资料: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v 1. 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文论出现了向外转的趋势,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也相应地完成了文化转向,与()、()在当代文坛上呈三足鼎立之势
. 文化批评
. 女权主义
. 新历史主义
. 原型批评
标准资料:
2. 当今的日常生活空间越来越带有艺术的形式,染有审美的气息。这就产生了一种生存实践论文艺观,这一文艺观的理解可以从下列()方面进行
. 文艺活动的日常现实性
. 文艺活动的身体前倾性
. 文艺的中介参照性
. 文艺活动功能的复合性
标准资料:
3. 美国女权主义者()发表了(),标志着当代女权批评的诞生,它是女权主义运动进入文化领域的结果
. 凯特?米勒特
. 《文学妇女》
. 桑德?拉吉尔伯特
. 《性政治》
标准资料:
4. 伯明翰学派当代研究中心第一届主任霍加特重新思考文学研究的路径,提出了“文学——文化”研究的思路,强调()和()
. “价值判断”
. “品质阅读”
. “审美判断”
. “价值阅读”
标准资料:
5. 卢卡奇的思想根源很复杂,他在写《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时,在思想上仍然受到韦伯和西美尔的社会学以及狄尔泰和拉斯克的哲学的深刻的影响,卢卡奇受韦伯和西美尔的影响主要提出了那两个范畴()()
. “合理化”
. “物化”
. “异化”
. “意识形态”
标准资料:
6. 属于罗马精神原始形态的三个学派是()
. 伊壁鸠鲁派
. 斯多葛学派
. 怀疑派
. 爱奥尼亚学派
标准资料:
7. 英国伯明翰学派引领的文化研究潮流把主要学术旨趣倾注于文化维度,他们研究的领域主要有()方面
. 对第三世界的文化进行了研究
. 他们以跨学科的方式重新思考文学艺术的根本问题,把文学艺术置于文化之中
. 注重对非文本性的青年亚文化的考察
. 对现代传媒文化进行了研究
标准资料:
8. 西方马克思主义把总体性作为重建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中心,而在具体的批评运作中,“总体性”获得了三个方面具有关联性的意义内涵,它们是()
. 指整体性,是相对于局部性、零碎性而言的
. 意味着平等性、相关性,意味着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不是一种简单的决定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一种内在关联的、互动的、同等重要的关系
. 指综合性,相对于单一性、同一性而言,意味着个人或社会是一种复合型,而非简单的整体
. 指完美性,它意味着一种理想:一种非异化的高度完美的“总体社会”、“总体人”,它是相对于“总体异化”、人的退化、人生的片面化和碎片化而言的
标准资料:
9. ()和()理论对于美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它既是马克思提出的哲学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赖以立论的基础
. “自然的人化”
. 剩余价值
. 异化理论
. “人的对象化”
标准资料:
10. 历来人们都对悲剧划分为()
. 以古希腊悲剧为代表的“命运的悲剧”
. 以中世纪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性格的悲剧”
. 近世以来的“社会的悲剧”
. “心理悲剧”
标准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