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作业答案-谋学网-专业的奥鹏在线作业答案辅导网【官网】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微信登录,扫一扫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VIP会员,3年作业免费下 !奥鹏作业,奥鹏毕业论文检测新手作业下载教程,充值问题没有找到答案,请在此处留言!
2022年5月最新全国统考资料投诉建议,加盟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奥鹏课程积分软件(2021年最新)
查看: 1244|回复: 0

[福建师范] 【在线】17春福师《美学与美育》在线作业一二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5 10: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谋学网
一、单选(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 )
A. 外在的自然界
B. 人所改造的自然界
C. 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
D. 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 )
A. 美在形式
B. 美在关系
C. 美在生活
D. 美在距离

3.  下列艺术观中,不是由现代美学家提出的学说是( )
A. 集体无意识说
B. 有意味的形式说
C. 符号说
D. 娱乐说

4.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 )
A. 形象性
B. 愉悦性
C. 独创性
D. 逻辑性

5.  朱自清的《绿》所描绘的梅雨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所表现出的风格是( )
A. 优美
B. 悲壮
C. 滑稽
D. 崇高

6.  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在美学上的两种意义,即( )
A. 既批判丑,又肯定美
B. 既制造丑,又创造美
C. 既扬弃了丑,又消解了美
D. 丑中有美,美中有丑

7.  “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 )
A. 直觉
B. 通感
C. 想象
D. 表象

8.  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美感( )
A. 没有起点
B. 有一个起点,却没有终点
C. 既无起点,也无终点
D. 有起点,也有终点

9.  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
A. 读
B. 悟
C. 观
D. 品

10.  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 )
A. 德谟克利特
B. 休谟
C. 博克
D. 康德

11.  席勒认为,通过审美教育,人们可以( )
A. 由“自由王国”进入“必然王国”
B. 由“审美王国”进入“必然王国”
C. 由“审美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D. 由“自由王国”进入“审美王国”

12.  美感开始于( )
A. 异性的吸引
B. 游戏的冲动
C. 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D. 祭招的崇拜

13.  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 )
A. 美感的主体差异
B. 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
C. 美感的一般特点
D. 美感的感觉特征

14.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 )
A. 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
B. 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
C. 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
D. 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

15.  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 )
A. 感官
B. 审美能力
C. 想象
D. 灵性

16.  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指的是( )
A. 审美的非功利性
B. 审美的非自觉性
C. 审美的具象性
D. 审美的个性

17.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事物并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这一观点表明,作者理解美的角度是( )
A. 客观事物自身的属性
B. 人的主观心意状态
C.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D. 人类的审美需要

18.  “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提出者是 ( )
A. 王国维
B. 蔡元培
C. 李大钊
D. 李泽厚

19.  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
A. 符号说
B. 表现说
C. 游戏说
D. 教化说

20.  笪重光说:“密叶偶间枯枝,顿添生姿,纽干或生剥蚀,愈见苍颜。”这句话所体现的美学特征是 )
A. 美丑互补
B. 化丑为美
C. 以丑衬美
D. 美丑相间

21.  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 )
A.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B. 维柯《新科学》
C. 鲍姆亮登《美学》
D. 黑格尔《美学》

22.  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贺拉斯
D. 席勒

23.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
A. 仿象
B. 兴象
C. 喻象
D. 抽象

24.  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
A. 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B. 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
C. 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
D. 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

25.  再现论是西方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艺术概念,下列不属于其主要形式的是(   )
A. 单纯的模仿
B. 本质的模仿
C. 理想的模仿
D. 虚化的模仿

26.  原始时代的狩猎民族虽然住在花卉极其丰富的土地上,却决不用花做装饰。这一现象说明( )
A. 美取决于人的主观心意状态
B. 美在移情
C. 美依存于人们的生活实践
D. 美取决于距离

27.  孕育意象所需要的“虚静”并不排除或超越( )
A. 功利
B. 逻辑
C. 日常自我
D. 自由

28.  艺术操作中技与道的完美结合,在中国古代书画理论中常被称为( )
A. 心手相应
B. 刻镂无形
C. 胸有成竹
D. 气韵生动

29.  下列不属于美育特点的是( )
A. 感性
B. 感染性
C. 愉悦性
D. 规范性

30.  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 )
A. 自然
B. 社会
C. 人生
D. 艺术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美感的特征从它的 内容 上看,美感的个人非功利中潜藏着 社会功利性 ( )
A. 错误
B. 正确

2.  悲剧总体上可分为 英雄 悲剧和 小人物 悲剧( )
A. 错误
B. 正确

3.  人的美包括 内在 美和 心灵 美( )
A. 错误
B. 正确

4.  “ 雄 ”字概括了泰山自然美的总特征,“ 奇 ”字概括了黄山自然美的总特征,“ 险 ”字概括了华山自然美的总特征,“ 奥 ”字概括了武陵山自然美的总特征, 九寨 、 黄龙 以水美天下。( )
A. 错误
B. 正确

5.  整齐一律 是单纯的重复,外表的一致性。而 和谐 是多样性的统一 ( )
A. 错误
B. 正确

6.  喜剧从一般形式可分为 否定性 和 肯定性( )
A. 错误
B. 正确

7.  美学的性质是,它是一种 感性 的教育、 趣味 的教育和 人格 的教育( )
A. 错误
B. 正确

8.  康德把美学称为 艺术哲学( )
A. 错误
B. 正确

9.  鲁迅先生说,喜剧将 有价值的东西毁灭 给人们看( )
A. 错误
B. 正确

10.  美感的个人直觉性包括: 感受的直接性、直观性 和 美的创作过程的直接性、直观性 ( )
A. 错误
B. 正确



三、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在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时,我们不应该把美看成是( )
A. 某种固定不变的物质实体
B. 某种具有客观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价值
C. 开放性的系统
D. 某种单纯的因素所构成的某种单一的现象
E. 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2.  在中国近现代美育发展史上,许多美育家认为审美教育主要就是一种情感教育。这些美育家是( )
A. 梁启超
B. 王国维
C. 蔡元培
D. 胡适
E. 陶行知

3.  美感欣赏活动的深层心理特征有( )
A. 生理与心理矛盾的统一
B. 个性与社会性矛盾的统一
C. 具象性与抽象性矛盾的统一
D. 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矛盾的统一
E. 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矛盾的统一

4.  下列诗句所包含的意境为无我之境的有( )
A.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5.  狄德罗认为“美在关系”,他所说的关系主要包括( )
A. 一事物自身在内在结构上的秩序、安排、对称等关系
B. 一种事物与其它事物的关系
C. 由想象力移植到物体上的关系
D. 事物与人的关系

6.  美学思想不同于审美意识的特点主要在于( )
A. 它以直观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心理意识层
B. 它能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
C. 它是对人自身审美需要的把握
D. 它是对客观事物审美属性的反映
E. 它具有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7.  提出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美以及美的规律这一观点的主要根据在于( )
A. 能够更好地划清美学与各门艺术理论的界限
B. 有助于扩大美学研究的范围
C. 只有深入研究了高级的艺术美,才能理解低级的生活美
D. 只有深入研究了生活中的各种美学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艺术美

8.  艺术品的基本层次结构主要有( )
A. 物质实在层
B. 思想内容层
C. 意象世界层
D. 意境超验层
E. 形式符号层

9.  美育与智育的区别是( )
A. 目的不同,智育是认知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
B. 过程不同,智育是知识教学过程,美育是情感升华过程
C. 性质不同,智育是由内而外输入,美育则有内在自发性
D. 接受不同,智育用脑接受,美育用心接受

10.  从艺术存在的动态流程来看,艺术品作为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其基本特征有( )
A. 他律性
B. 形式符号性
C. 情感性
D. 开放性
E. 历史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
奥鹏作业答案,奥鹏在线作业答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一
客服二
客服三
客服四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谋学网奥鹏同学群2
微信客服扫一扫

QQ|关于我们|联系方式|网站特点|加入VIP|加盟合作|投诉建议|法律申明|Archiver|小黑屋|奥鹏作业答案-谋学网 ( 湘ICP备2021015247号 )

GMT+8, 2025-2-25 18:24 , Processed in 0.11379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