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作业答案-谋学网-专业的奥鹏在线作业答案辅导网【官网】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微信登录,扫一扫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VIP会员,3年作业免费下 !奥鹏作业,奥鹏毕业论文检测新手作业下载教程,充值问题没有找到答案,请在此处留言!
2022年5月最新全国统考资料投诉建议,加盟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奥鹏课程积分软件(2021年最新)
查看: 1934|回复: 3

【在线】17春福师《中学物理教法研究》在线作业一二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5 22: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谋学网
一、单选(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启发式教学主要表现为( )。
; _* o6 A+ t5 L1 C" x1 I" K( z$ OA. 提问学生的次数多,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地回忆
* w7 D' e4 W: d' g6 l% \B. 能够调动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积极思维,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探索知识,运用知识& K8 S7 v  k: \# Y* S: F2 @% z) S
C. 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B5 P! s7 M' M8 N* `
5 a" E' r/ T& p! A
D. 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情绪饱满
2 l7 o4 ]! f* ?. ]' _9 b+ x2 Q: p' y' y6 ?
* f8 _* ?6 B) Y$ V
2.  关于狭义相对论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
7 k- U: ^$ z& M2 f+ I; tA. 质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8 x4 I5 q6 p- o, F6 }$ IB. 尺的长短,时间的长短都是绝对的
$ ~+ F' O- @9 W) E; cC. 在一切惯性参照系中,基本物理规律都一样,都可用同一组数学方程来表达$ I- k- ]* k8 r
D. 对于任何一个光源发出来的光,在一切惯性参照系中测量其传播速率,结果都相等2 `( P$ k8 F( K9 H

7 N# ^# f( Q, D3 m' R3 C- G3.  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认为,“教育应当因人而异,对平民阶级要培养他们有勤劳和节制的美德;对军人应当培育他们勇敢的精神;而对最高统治者的教育则应使他们具有把握世界的智慧,具有‘哲学王’的特征。”这之中包含的教育目的的观点属于____。. n' }, _3 f0 X: _
A.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 ^! @7 e9 U( t  m; p4 zB.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9 _% C. m; y2 c0 [4 w
C. 教育无目的论1 f1 j8 B9 V8 K4 m) c( M
D.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7 h3 B& F* b' k9 L; I

; I0 Q- T1 }" p+ z5 ]4.  对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评价错误的有____。
  g# c/ O+ n# I8 ^7 Z- _. ]A. 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g& q3 G" C4 H7 z7 D' ^7 ]% V; z
B. 社会本位的目的论主要反映的是古代社会的特征和要求' O6 q" C% J4 _1 U' ~: A2 H  U- w
C. 离开社会的教育目的是没有意义的; ~4 F) M/ X+ d9 H2 I( O/ i8 M8 g5 m
D.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倡导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等5 Y* C! O4 M; p" r" P

3 G9 V9 L3 W/ ?- t. ?0 ^5.  “课前(或课内)分配讲演内容,师生共同备课,学生讲演、答疑,教师小结”是下列哪种教学法的一般模式____。
! m3 q! y' h/ P% h* ]- @1 zA. “学生讲演法”教学法
7 b5 u6 v9 y) C% [6 v6 |) g' ]/ oB. “自学讨论法”教学法$ @  [  }) n% O! w
C. “系统优化”教学法% }" H1 R$ C& w$ C' k1 N6 C  G
D. “发散思维”教学法6 D3 ^  ^! p$ L6 ~6 v8 R
: a# C( f  @; G3 w
6.  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是____。! w! s+ i9 J& h+ ?/ q
A. 教师与学生的矛盾
0 Q% I' Q0 t& R3 qB. 教师与教材的矛盾
6 u0 L: j$ W- X) [C. 学生与所学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矛盾% y8 o$ k% r; Q! L3 m, ~3 ?8 s+ [% B
D. 教师与课程标准的矛盾
. J6 [& G4 k+ l* q$ d8 b" T. y0 ?) p& l9 x- P5 {, {
7.  以下关于定律和定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j7 Y2 g6 X4 z& n& p: G
A. 采用实验归纳法发现的规律,一般叫做定理
  Y- g1 L1 |( Z0 x" L3 v6 p$ c2 q) a
% R: j8 J# ]. x4 D/ KB. 所有的物理规律,都被给予了定理或定律的名称
: {9 ]0 b" f& k6 g1 i8 t8 TC. ( o. j: V8 D2 Q: z( W" B$ X8 D
成为定律的物理规律一定不能成为定理' Q6 k1 D1 u/ O7 [
D. 有些物理规律,既可以称为定律,也可以成为定理、原理
$ K5 W& D) P5 @0 i4 ]% U( N7 u
% c5 R0 n) h+ ^4 A8.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中不包括____。$ y" g% @1 R) q" ~6 I0 G
A. 突出重点,狼抓关键- \, i7 H) Q. u# u8 m: w5 Q
B. 以原教材的章节为界限
# v4 f  Y/ h& b2 }C. 恰当地选编练习题、供学生练习9 e8 a' A/ O+ q
D. 要了解学生对概念和规律认识上的混洧不清的地方,有针对性复习8 I; b8 Y7 t* e
- ]+ g7 s. Z, c( e$ w
9.  关于测验法的理解错误的是____。7 B; V# F9 o" ?% Y9 i$ B
A. 试卷是测试的工具
' |  y0 a+ C4 C; \B. 它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组试题,对学生施测,然后根据解答结果评定等级水平的方法
& a* V; f9 ^( j6 M0 V; ZC. 按参照标准不同,可分为目标测验和常模测验
) `- [7 l6 q; S. m' ]D. 按测量的对象分,可分为难度测验、诊断性测验、形成性测验、总结性测验等# y: f" [& [" d! ]# Y% O7 c

9 M% F7 j/ T' L7 i10.  “观察法”教学法,就是在教师启发下,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演示实验或自己操作的实验,经过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这个教学法的模式是____。  C5 J. h0 f2 A
A. 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包括议论和争辩),解决问题2 M8 p1 R* l! m$ x- a
B. 创设物理情景、提出问题,给出观察内容,学生认真观察、记录观察现象,分析观察结果、得出正确结论,将结论加以延伸和应用
$ C' ]8 @  l( |! ?. u( E0 LC. 公布提纲,自学议论,全班讨论,学生质疑,答疑总结和检查效果
1 }7 S6 B/ C# q) s/ d2 s  ^0 ~D. 课前(或课内)分配讲演内容,师生共同备课,学生讲演、答疑,教师小结) M: E7 l2 i+ R. S3 F! B8 ^6 ^

8 `- g% Q  P4 k5 e$ v( N, [8 q7 e11.  探究目标是学生进行( )的重要手段。
( D" y0 Z" @& p0 m2 FA. 自我评价, q! [" D( o" \
B. 自我调控
. M9 @4 J! r7 v7 y1 k1 JC. 自我激励. f& B( s- X& q
D. 以上均是
7 o4 S1 h8 H0 _; m  t6 A, S1 c! `# m2 C
12.  以观察学生的某种行为表现,如实做出记录,由此判断学生达到某种等级水平的方法属于____。: \; ?7 J9 z2 v- d4 B* D+ q5 A6 R1 e+ m
A. 问卷法2 g' \0 A! L, Y  V
B. 观察法
7 w4 Z, B5 o) F# A2 H$ tC. 测验法
) ]" {$ {2 G8 z5 t. c- S& SD. 采访法* v  l1 f+ I5 H* ~! Y' z. u( w! @
. A# T! c) I( g, ?* v  ]. }+ j
13.  “公布提纲;自学议论;全班讨论;学生质疑;答疑总结和检查效果”。是下列哪种教学法的一般模式____。
3 t* ]; E; T: q& ^/ SA. “学生讲演法”教学法
6 J* l4 [6 a/ Y/ uB. “自学讨论法”教学法
2 _1 S  Z3 R. @1 j! i8 [C. “系统优化”教学法: y/ k, }2 _% ?+ R3 {3 }
D. “发散思维”教学法
8 p7 b- R6 h6 P$ |0 V4 d& W& t! |1 V
14.  为了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物理复习教学,物理复习的作用有____。, Q- v  D8 {. r8 ?5 w) W
A. 巩固知识、强化记忆9 `1 ^& u3 V% a8 X5 d
B. 温故知新、拓宽加深
, q# k9 E  H* FC. 发展能力、综合提高
# Y# R8 [+ b3 A: zD. 以上都属于
- [+ r) N/ ?6 o. c& U& b" ~0 B" w+ |4 `8 i( l8 i
15.  关于物理规律的特点,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
, l& {+ u, e* g# T8 r: |+ ]. bA. 物理规律不同于其他规律,不仅可以发现,还可以创造: s5 r* s6 u$ q  M
B. 总的来说,发现物理规律有两类方式:实验归纳法和理论演绎法
: O' f: w5 w, }C. 无论通过哪种途径发现的规律,都是与观察、实验、抽象思维、数学推理等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
/ D/ N' e( P* j0 Y  W+ WD. 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
+ h  j2 H- i( v! a# v1 C0 I7 @! w0 {0 Q7 w2 f

8 d$ `( U! ?. [) k
# d/ @: m5 O8 k. R  ^4 x3 B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学生讲演法”的一般模式是:) W3 r! v( o7 v2 }; {2 l9 [
A. 课前(或课内)分配讲演内容- @; I1 R' `. j4 d0 `  H
B. 师生共同备课(包括准备实验、教具等)
& {8 M$ I/ m1 ]  Q# [C. 学生讲演、答疑
, p+ k/ g4 h1 t  ~8 ?D. 教师小结
. c4 ?$ X& ~: [; Y3 }- XBCD
5 S8 E) [: Y, D7 S# P- B2.  中学物理学生实验要求培养学生使用基本仪器的技能,其中包括____。4 r1 W7 C+ a: S6 t) V$ R1 L. @
A. 了解各种基本测量仪器都有一定的量程: {0 v) D- j9 i& G+ A( w  K7 o  O# u
B. 使用测量仪器前通常都要调节零点或校正零点,否则测出的数据就不准确
9 z/ C0 G/ m" V' q% |" e6 ?C. 会正确读数
* O; I# D5 x( sD. 根据仪器的构造原理,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
* K0 y: t- {) Y, }9 q8 |BCD/ c. b& X" Z- Q) \
3.  物理新课程在课程基本理念方面包括____。! `# S& m8 l6 a
A. 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0 f* B" N7 m; q2 S
B. 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
  \: {! }, t: OC. 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3 ^" q9 a1 V  ND. 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 c" Y' f% K4 R- Q( h7 K7 EBCD
4 B" r3 M0 y& ?% }5 V9 f% Y4.  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 L2 G) X9 u$ u# K8 [8 R2 ?  vA. 导向功能! Z0 v3 l0 A9 ~  Z% G
B. 调控功能# O0 C+ Z: b9 K# Z' i% }  J* k
C. 评价功能
- D6 K  H: b. y) j3 G2 s8 zD. 消费功能
6 D+ U5 t9 ~  lBC
9 f6 H' P3 u( ?% y7 c: U+ M5.  演示实验的主要功能是____。& k" Q; B/ L. t5 F
A. 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0 h- Z- k. P$ e" OB. 建立和解释概念$ i; Q7 ]9 a6 V& N% `
C. 建立和验证规律
' g. o& q4 V. K+ ~+ D' RD.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9 L; m! Y. x6 A9 w# R( L0 pCD
6 B1 G- @) d3 b$ T1 h' o8 ~6.  探究目标确定____的依据。
) O; z8 ?- ]- w* r" g3 AA. 探究内容# z- `1 H$ }0 K1 b5 ~/ D
B. 选择学习材料
) S7 H/ S9 t6 Z; {; O! jC. 安排教学条件
8 N! b0 D2 I7 iD. 调控教学环境
! l: @. D' \- g* M! p1 u5 J- d) @BCD
$ i! m9 ?9 T4 W& A# x7.  实验的主要特点有____。) T7 h$ @1 q  @4 E  A, D
A. 局限性
+ Z( T5 p- Q  \8 z2 jB. 精确性
7 _! _8 f1 Q  e$ R, S0 {C. 可控性
& z' z9 y7 `: Q1 u& o1 o, K% yD. 可重复性$ b& h# v# ]$ |" ]# b
D
+ I2 v+ A+ e. U8.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这种认识具有的基本特点是____。
) Q, I5 _/ T6 q9 HA. 间接性
4 D4 z9 v' t9 ~; I1 }B. 不可重复性& S8 M" [$ o% B2 x, I- M# I
C. 指导性
! @- F# n6 g7 r8 I- YD. 教育性
1 `) y$ s0 d; k% t7 rCD
" d; n7 r1 H# |8 U5 ?2 m9.  科学探究的意义有____
( n- j, Y7 d8 U' U- Q/ ~7 M. h4 `A. 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 s% v2 l. j5 ~& j2 ?8 h& ^B. 培养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R, f8 a) G" |: X( R
C. 认识科学收集实验数据的重要性
# X. ^3 u% o9 ~7 |% W2 r$ {1 lD. 认识在实验中进行分析论证的重要性
/ K2 |4 k" _; o8 y$ O, EBCD
/ Y* R# E1 ~6 n+ x# d' J  a* O7 J10.  高中物理课程中应培养的技能包括
" H$ \1 }/ @/ v' n+ W2 j* K8 P. ~3 hA. 培养实验技能" i; T, z  u+ j; x
B. 培养信息的收集、 传递和处理技能% {7 S4 r8 V" b5 w, C1 |- `/ y
C. 培养科学思维能力4 D3 N# P: V( e' X/ C
D. 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O9 |3 J* Y. i. f0 w9 S
BCD1 S! L, A7 L" B  `
11.  在形成物理概念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____。
* G' Y( T6 p8 f$ cA. 类比方法7 t+ X: ~$ G3 g0 Y1 ?/ t
B. 演绎推理
. s2 B( A4 S' u# B, t6 aC. 比喻方法
- A  u8 j( B* S7 a/ ^$ V. BD. 理想化思维7 M- }8 @! W" y" F
BCD/ E" v# m# L' _
12.  学生实验在训练学生技能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主要是指____。
0 z  @1 O8 o2 U$ S9 y1 _& D8 r9 uA. 操作能力6 E8 ]' P7 Y( g3 R! a
B. 数据处理能力
6 O: c/ p- X6 ?9 r) u8 ^C. 实验设计能力
8 [; h" D3 _% p1 S7 M  ^D. 观察能力4 @0 u5 o; W, \8 v/ S' f
BC
2 V+ l+ a9 W( d6 N13.  教学过程中包含着三对矛盾____。. \& P/ s- ?. d4 ~8 t
A. 学生与所学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矛盾
5 R# ?4 S$ N3 V2 ?3 v' z/ S/ \B. 教师与教材的矛盾: X$ M5 e7 ?) k3 P! j5 }
C. 学生与学生的矛盾
+ N2 b, ^3 r; |3 YD. 教师与学生的矛盾) L" R1 z% [5 C5 U4 H: @( m! p6 h/ {
BD
; ^' Q$ s; V8 V: F# Y3 w! U14.  下列对于教育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 i- `# Z+ [; t4 }# iA. 教育目标因学校与专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因教育阶段、对象的不同而不同
. `3 s. m" |4 J% w! C0 p9 Q9 qB. 教育目标因课程的不同而不同3 _+ e; C! K  {& A0 O9 m0 ?4 F
C. 每一个具体的教育目标最终与教育目的相联系
0 x0 m1 ^6 x3 u, n9 d4 vD. 教育目标则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N' N6 e2 ]% d" x0 p$ F
BCD
: @7 y) ^# s4 F$ i8 o4 F& l15.  关于物理规律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
7 d! n9 v6 u0 TA. 物理规律是建立在物理概念基础上的更深一层次的物理知识, V) W% {1 ^* N/ ~  {3 n- O! ?
B. 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
& L. K! j7 m, i# K  q) nC. 物理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 G/ C- S0 @6 A$ Q6 D
D. 物理规律的教学是物理现象教学和物理概念教学的归宿,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d0 ?" |# E( y) H3 ^/ ^
BCD) j3 B7 @/ V% S" r% m3 a0 L" w
16.  关于阿基米德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____。
, g7 L3 V, g9 N9 s4 X4 U! V0 R4 hA. 是由实验归纳法得出的
3 g+ @" d# D. K, uB. 实际上可作为静止流体压强分布规律的推论,通常也叫做阿基米德原理
. E! ^$ v, X2 Z- R+ lC. 这一规律的发现只与观察、实验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与抽象思维、数学推理等没有关系
' o- ^% t: N/ N: bD. 阿基米德定律很精确,不存在近似性和局限性
* T; R* Z- c3 R9 {+ B, |B2 A7 e5 b1 A! M  \" }
17.  测验质量的评价指标是____。
% {$ A5 r) a' r8 G/ c& g& ]: u4 aA. 信度
0 r. _0 @4 r4 u2 C( A$ T3 UB. 效度+ O+ x6 i: H$ _8 B
C. 难度
" r- J) R# s6 ?D. 区分度
1 e7 Z$ q. b4 qBCD
: }. ?0 [; C3 Z8 [% V( ^; a4 [% v18.  高中物理课程中的技能培养中应注意____。
0 U# K/ O2 \0 ^6 I" l4 k2 d+ m4 xA. 培养实验技能& Y: @3 Y9 `/ v( p9 S
B. 培养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处理技能
* [* K) k# k) q3 l" wC. 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 t. l$ k$ G! m' ~4 g( CD. 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 ^$ N8 N* H" i) W0 |# pBCD  O4 @" K# t; s
19.  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有- C( @4 ?5 y3 v' {* Y6 g
A.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V+ W2 U% M$ Z. L' g$ v6 u
B. 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 R  m" G4 S# V" HC. 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z  _5 A3 a. C- k" k% h. @/ T. g
D.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
2 G7 g8 H8 t% u" s# M) T' A, R+ j. [$ rBCD; E4 b# O' C2 l& R( U
20.  使用基本测量仪器的规范要求包括____。
' a6 x5 R+ U+ w- y$ S( Q+ DA. 了解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7 q% q$ K/ X0 w
B. 牢记使用规则和操作程序- D* k; B+ f- U, f) H0 r
C. 对某些仪器,在使用前,调节零点,或记下零点误差
# w, M( y7 H% R; M5 LD. 正确读取和记录数据' ^' u0 n. A8 H) e
BCD; u1 U6 W. f* f+ R; L6 b/ r! \
6 ]: Q& O5 o' V4 A
% l5 k9 n! D/ s9 u, K9 `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物理学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的科学,所以中学物理实验开展的意义不是很大。' |5 D  R! E  y# k9 t4 Q
A. 错误
; m/ y- v1 h5 l. `: C# s2 F4 |+ cB. 正确
$ }3 I" U0 P( v$ Z, n, ^8 X* L) M9 ?
2.  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行为的设计是提高探究能力的关键
$ H. p/ v# {( ^; N( V) dA. 错误
" k- E2 y4 b3 Y9 U! TB. 正确
$ [$ @0 ]) y1 ?1 a! b1 Y/ {* K; p$ n4 _/ L, n  {% f' _
3.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外在属性的一种抽象。$ {3 ^, T/ F7 d" h2 ~  N! u4 h
A. 错误
# r. F- W0 k, iB. 正确  N* Q* J/ w8 m7 L% L  w# P0 V0 W
! [: C4 u5 o/ c, d
4.  教育目的可以分为社会的教育目的和个人的教育目的两类。
2 o( N! A, s  W4 xA. 错误
, }: O  _- {( D* J2 LB. 正确) v9 M8 {; p6 [
2 b( m! {0 m9 j, w3 h% ], l2 Z. O4 n% ?
5.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确定教育目的是没有关系的。  H9 t: R1 ]4 a. y
A. 错误9 |8 p/ ]- D# x- r6 J8 a# ~
B. 正确! G! A% @5 F1 e4 ~- w
7 b, R+ p) ?0 z3 ~/ h
6.  物理规律与其他规律一样,只能发现,还可以被创造。/ |  o& g& G3 w
A. 错误1 E; g9 b; b+ E
B. 正确/ O% Q& s8 g" x9 e( y0 ]
/ F: {6 i* m# z7 j% D1 q
7.  测验中的区分度是指每个试题对考生的水平(或能力)区分开来的程度。+ x# b. ^$ ~/ A0 J( h3 x% V' s
A. 错误/ [1 V  p4 f9 i0 C; X- T
B. 正确* P3 Z  x( y9 a: A1 f: T, g8 R- ^# J

3 y% n: E: `8 U$ q8.  科学地评价考试质量中的信度是测验的准确性指标。" Y1 ^5 F7 H. m5 c6 k
A. 错误
; X; H. @( W- D% ?* hB. 正确
0 P; ?1 }2 ]+ L- K% O' m- m4 i9 Q7 q: H0 R
9.  用变化的、发展的观点,结合物理概念发展史讲解物理概念,既符合人类认识规律,又有着故事趣味性,会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同时还有助于消除学生对物理概念来源的、“神秘感”。3 i) o. U( `- ^1 C
A. 错误
* L; C% d1 d: G2 A7 d: ~8 VB. 正确
! c. U( _6 ~9 A# L5 n+ I
+ r7 M  x# D. Q( d10.  发现物理规律有两类方法,即实验归纳法和理论演绎法。
. H& M& D" D$ b8 [1 a1 UA. 错误
3 f# l% }' ?. w% O* b4 bB. 正确
1 m# Q& b; r. L4 h) H6 o" A1 L& N8 [6 j  W; K5 W! N; S* q. ?
11.  教学方法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师活动和学生的认知活动的相互关系。二、是教学方法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而进行的一中有组织的活动程序,是一种有秩序的活动方式体系。7 _- o* |& p  s' P- V
A. 错误+ L+ M5 c) N( P- R, {3 E9 z
B. 正确/ [1 i8 L8 i% \& O% C' }, n$ r" v8 A2 T
, L' W, _: m0 w/ p. ]+ e$ ^
12.  复习的方式大体上可分为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和总复习三种。
+ U4 l# R0 z5 y) k$ `A. 错误
4 N. @% m6 K$ @7 Y  v( c1 wB. 正确) X& C) l% ?7 V$ L! T/ ~% {. g8 o

7 D: i# V6 _: f13.  探究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整个过程中要充分发展学生的元认知策略,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控和自我激励。5 b. o& K& O- Y. l) K+ ?
A. 错误
6 I+ i1 G. j7 s* W; _* z2 OB. 正确
; B' r- I2 K6 y8 P; n. o+ ^: c' ^1 x( Z  {5 N1 K) ^$ e
14.  “自学讨论法”教学法, 就是由教师指示阅读要点, 公布自学提纲,学生阅读课文,然后进行质疑、讨论,最后由教师讲评、总结,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7 o& R/ y% A& _5 @# [4 j6 }" j
A. 错误  z5 v1 I$ ?) f/ l2 t2 J& n
B. 正确
% g1 V; [1 ?8 ?, t- o7 l/ k' E  Z' U1 r: N  H; z
15.  现在已有的物理概念、定律可以被视为终极真理。
$ o9 f) [+ Z& u4 [! pA. 错误
6 p) J; o+ x" ?B. 正确, E3 R' p' K2 ^; s8 y( V! @

0 ^( O9 ?' _5 p7 A/ K; f6 R- I4 r! m9 E7 D

- E* g' l+ }8 `$ Q' x# r% L6 E
3 t/ r9 v6 g* ?0 V, M6 E' {7 k9 l: s
+ S6 K8 W% k- @3 `4 d4 b
; @# S, O& L# G( x
  n' |- u5 `9 r0 S* Y  w

+ W, e2 n7 P! O' M0 C: r7 t8 l9 ]# I# k8 I

$ ]  r6 H. ?2 j$ w
: M) U  `4 U8 k5 c4 Y
$ D6 b+ X. I# ]1 A: V- n  ]8 e
) B- T- j3 o' V. z, V( [9 m7 `( w* W( _" H/ n: ^2 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
奥鹏作业答案,奥鹏在线作业答案
发表于 2017-4-25 22: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作业答案,奥鹏在线作业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1 17: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作业答案,奥鹏在线作业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5 22: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作业答案,奥鹏在线作业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一
客服二
客服三
客服四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
谋学网奥鹏同学群2
微信客服扫一扫

QQ|关于我们|联系方式|网站特点|加入VIP|加盟合作|投诉建议|法律申明|Archiver|小黑屋|奥鹏作业答案-谋学网 ( 湘ICP备2021015247号 )

GMT+8, 2025-2-23 12:59 , Processed in 0.11129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