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与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不需要文字作为中介,民众直接用( )进行创作。
A. 口头语言
B. 书面语言
C. 民间语言
D. 方言
2. 个体传承人对于民间文学的贡献,最重要的体现在()。
A. 惊人的记忆力
B. 独特的传承风格
C. 民间文学作品的活仓库
D. 在传承过程中的主观创造性的发挥
3. 鲁迅十分推崇民间文艺,称儿时看过的社戏,是“自己一生中所见到的最好的戏”,( )是“最心爱的宝书”。
A. 《笑林》
B. 《山海经》
C. 《庄子》
D. 《三国演义》
4. 盘古神话是一个( )母题。
A. 太极图
B. 人鱼互生
C. 宇宙卵
D. 世界末日
5. 清代____的《天簌集》和悟痴生的《广天簌集》中记载了极为宝贵的古代儿歌的资料。
A. 郑板桥
B. 郑旭旦
C. 纪昀
D. 李调元
6. 从体裁来看,民间寓言主要是在寓意型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 神话故事
B. 动物故事
C. 魔法故事
D. 生活故事
7. 蒙古族讲述牧民武装起义反抗达尔汉王的黑暗统治与军阀暴政的民间叙事长诗是( )。
A. 《钟九闹漕》
B. 《嘎达梅林》
C. 《召树屯》
D. 《十五从军行》
8. 最早记录“灰姑娘”类型故事的是我国的( )。
A. 《淮南子》
B. 《太平御览》
C. 《列子》
D. 《酉阳杂俎》
9. 民间文学的功能与一般文学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是( )。
A. 审美价值高
B. 教育意义大
C. 认识价值深刻
D. 直接参与人民生活
10. "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无人知。因为分梨故亲切,谁知亲切转伤梨。"这首客家山歌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比兴
B. 借喻
C. 双关
D. 叠韵
华师《民间文学》在线作业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在中国,至少有42个民族流传各种不同类型的洪水神话,其中有( )。
A. 大禹治水的故事
B. 石龟拯救型故事
C. 天女之恋型故事
D. 传错话型故事
BC
2. 民间文学资料往往是文献记载中所没有的,所以是值得许多学科开发和利用的宝贵资料,其科学价值有( )。
A. 民间文学作品大都经过长期流传、千锤百炼,是无数人智慧与才能的结晶
B. 民间文学是“口传的历史”,许多历史资料特别是史前资料以及各个时期的部分民众生活文化资料是文献记载所缺少的,对历史学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C. 民间文学以语言为载体,是口头语言的真实体现,故民间文学作品是音韵学、方言学等语言学科的重要资料
D. 民间文学记载着民众的思想感情和风俗习惯,有助于政府官员和各个人文学科的学者了解民众的文化史和民众文化的动态
BCD
3. 民间文学口头性特征的形成原因有( )。
A. 它的创作和表演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是民众的一种日常活动,伴随着其他的动作自然而然地进行
B. 在传统社会,信息传播媒体相比于今天很单调和贫乏
C. 在中国长期的传统社会里,普通民众文化程度低,有很大比例的劳动者是不识字的,这样他们就很少或没有机会接触书本,也不能用书面形式来表达其创作
D. 民众认为口头创作比书面作品更为生动形象
C
4. 从民间说唱的内容和形式上综合考虑,同时参考有关研究成果,可以把民间说唱分为( )三个类别。
A. 唱故事
B. 演小戏
C. 说故事
D. 说笑话
CD
5. 以“偷听话”为核心母题编织的( )故事,只是设置了一个动物精灵向山神报告人间秘密的神奇环境,让两位主角偶然闯人,由其自身作为造成大快人心的善恶报应,构思更为巧妙。
A. 渔夫和水鬼
B. 两兄弟
C. 观棋遇仙
D. 两老友
D
6. 歇后语是一种幽默效果强烈的语言形式,从总体上看,歇后语的幽默效果构成的方式有( )。
A. 歇后语的前一部分所讲的事物都有多方面的特征,而歇后语的间歇使人思索、猜测和期待,然后其目的语新奇巧妙,出人意外,造成岔断型幽默。
B. 许多贬低别人的歇后语和解放禁忌的歇后语使人们平时压抑的情感巧妙释放,从而形成情感释放型幽默。
C. 歇后语的目的语在字面上是呼应引语部分的意思的,实际上却另有所指,从而以双关的形式构成干涉型幽默。
D. 谐音歇后语因为比喻意歇后语多了一层谐音关系,也就是多了一层双关结构,而更为含蓄、巧妙,其幽默效果也就更强。
BCD
7. 民间文学单项整理的内容有( )。
A. 改换过于偏僻难懂的方言方语,规整词句
B. 删除封建迷信思想
C. 删去不必要的重复
D. 增饰文采
BC
8. 被称作荷马史诗的有()。
A. 《罗摩衍那》
B. 《伊利亚特》
C. 《奥赛罗》
D. 《罗兰之歌》
C
9. 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各民族有多种说法,其中有( )。
A. 从天而降说
B. 猿猴进化说
C. 自然变化说
D. 神灵创造说
CD
10. 歌圩是青年男女定期聚会的歌唱活动,也称歌节,我国各民族中著名的歌圩有( )。
A. 广西有壮族的三月三歌圩
B. 瑶族的“盘王节”
C. 仫佬族的“走坡”
D. 彝族的“跳弓节”
BCD
华师《民间文学》在线作业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民间文学属于文学的一个特殊类别,是与作家文学、通俗文学相并行的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
A. 错误
B. 正确
2. 民间文学是与作家文学、通俗文学并行的一种文学,是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口头文学作品。
A. 错误
B. 正确
3. 新的神话不可能在现代社会产生。
A. 错误
B. 正确
4. 我国学者多将民间故事分为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和地方风物传说,这是以传说的故事情节为分类依据。
A. 错误
B. 正确
5. 理想的表演情景成为“自然语境”,即由惯常的表演者在惯常的时间地点,以惯常的表演方式为惯常的群众表演。
A. 错误
B. 正确
6. 仪式歌是人类最早的歌谣。
A. 错误
B. 正确
7. 从产生时间看,神话早于传说,形成的过程也比传说长。
A. 错误
B. 正确
8. 民间文艺与文人作家的文学创作相比较,具有不同的审美特征,包括缘事而发的原生性、共同创作的集体性、天籁之音的率真性和多元交融的复合性。
A. 错误
B. 正确
9. 口头程式理论以神话为对象,细致讨论了口头传承神话的规律,认为口头程式对于神话创作和传承具有突出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10. “拉夜”是流行在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的民间歌谣,一般每首四句,但曲子只有两句,句式多样,常常是前两句比兴,后两句抒情。又称“花儿”。
A. 错误
B.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