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中间人物”是“两结合”框架中的现实主义内核。前承老通宝(茅盾《春蚕》),后启______,使中国文学终究没在这里彻底断裂。
A. “糊涂涂”
B. “吃不饱”
C. “小腿疼”
D. 许茂
2. _________以其对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赞颂,成为“十七年”反映体制思想的“压卷”之作。
A. 《苍生》
B. 《西沙儿女》
C. 《金光大道》
D. 《艳阳天》
3. 宋宝琦是_______中的人物。
A. 《班主任》
B. 《我爱每一片绿叶》
C. 《四牌楼》
D. 《风过耳》
4. 莫应丰的_________以具有独特经历的兵团司令员彭其为主人公,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内乱的过程。
A. 《将军吟》
B. 《小兵闯大山》
C.
《风》
D. 《美神》
5. ______是配合宣传婚姻法的,是赵树理“问题小说”的新的典范。
A. 《登记》
B. 《三里湾》
C. 《小二黑结婚》
D. 《李有才板话》
6. 马小辫是_______中的人物。
A. 《苍生》
B. 《西沙儿女》
C. 《艳阳天》
D. 《金光大道》
7. _____的组诗《时间开始了》抒发了诗人作为一个革命者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人类史上伟大的胜利”的欢呼、歌颂。
A. 闻捷
B. 郭小川
C. 艾青
D. 胡风
8. 在_______这部作品中,赵树理的幽默第一次用于“新故事”,“北国的幽默” 转化为“南国的幽默”。
A. 《小二黑结婚》
B. 《登记》
C. 《三里湾》
D. 《锻炼锻炼》
9. ________的主题就是关于流氓无产者混进新政权问题,关于斗争扩大化问题。
A. 《锻炼锻炼》
B. 《邪不压正》
C. 《李有才板话》
D. 《地板》
10. 张爱玲的小说______描写大陆农民分得了土地之后,在丰年里仍然吃不饱肚子,反而不如从前的灾年。
A. 《秧歌》
B. 《金锁记》
C. 《小团圆》
D. 《倾城之恋》
11. _______是写“渣滓洞”、“白公馆”这一国民党军统局关押共产党员的特殊监狱的特定环境和发生在“黎明”前夕的敌我之间的殊死搏斗,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革命者大义凛然,都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
A. 《青春之歌》
B. 《红岩》
C. 《三家巷》
D. 《林海雪原》
12. 老舍的作品______,使用了鲜明的对比性结构。
A. 《龙须沟》
B. 《四世同堂》
C. 《骆驼祥子》
D. 《正红旗下》
13. 梁漱溟于1950年10月至1951年5月撰写论著_____________,首肯建国初年的显著政绩。
A. 《乡村建设理论》
B. 《敬告中国共产党》
C. 《中国建国之路》
D. 《人心与人生》
14. 赵树理建国后创作的总主题是_______。
A. “批判”
B. “建设”
C. “继承”
D. “歌颂”
15. ____________是老舍解放后剧作艺术发挥得最为充分,又是他解放后对于自己解放前创作道路逆转得最为充分的作品。?
A. 《春华秋实》
B. 《正红旗下》
C. 《茶馆》
D. 《龙须沟》
16. 王利发是________中的人物。
A. 《春华秋实》
B. 《正红旗下》
C. 《茶馆》
D. 《龙须沟》
17. ______在抗战时期,对传统文化,对民族主义取得了与新儒家相近的见解。
A. 张爱玲
B. 赵树理
C. 王蒙
D. 老舍
18. ________________描写晋察冀根据地的团政委杨晓冬被派遣打入华北敌占区一个古老省城进行惊心动魄的地下斗争。
A. 《青春之歌》
B. 《野火春风斗古城》
C. 《三家巷》
D. 《林海雪原》
19. 短篇小说《小镇上的将军》的作者是________.
A. 周克芹
B. 陈世旭
C. 刘心武
D. 从维熙
20. 《登记》属于_________。
A. “问题小说”
B. 新写实小说
C. 寻根小说
D. 反思小说
21. ____在1949年10月《人民文学》创刊号上的发表抒情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A. 何其芳
B. 赵树理
C. 老舍
D. 胡风
22. _______创作的报告文学《在桥梁工地上》,揭示了青年工程技术干部曾刚和工人们身上饱满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与集中在桥梁队队长罗立正身上的保守主义、官僚主义的尖锐矛盾。
A. 刘宾雁
B. 王蒙
C. 从维熙
D. 秦牧
23. _______掀开了建国后干部主题的新篇章,开辟了建国后的“赵树理方向”——作家选定的方向。?
A. 《登记》
B. 《小二黑结婚》
C. 《卖烟叶》
D. 三里湾
24. _________________,以音乐为题材,堪称“伤痕文学”的美学宣言。“
A.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B. 《血色黄昏》
C. 《忏悔录》
D.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25. 范登高是_____中的人物。
A. 《登记》
B. 《三里湾》
C. 《小二黑结婚》
D. 《李有才板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