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师《中国法律思想史》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法家认为法是以()为核心的,确定人们财产地位的,由君主或官府制定执行的,所有民众都必须遵守的成文行为规范。
A. 德
B. 才
C. 罚
D. 刑
2. ()提出了平均主义的财产法思想,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革命性质
A. 洪秀全
B. 洪仁玕
C. 杨秀清
D. 李鸿章
3. 商鞅认为必须确立法令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
A. 治不听君,民不从官
B. "皆有法式"
C. "一同天下之义"
D. "不务德而务法"
4. 黄宗羲认为国家法律起源的核心是()。
A. 势
B. 无为
C. 公利
D. 统一思想
5. 要以“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的是()。
A. 张居正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6. 耶律楚材为促进元朝政事统一,起草的法律是( )
A. 青册文书
B. 大札撒
C. 《便宜一十八事》
D. 《陈时务十策》
7.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是( )
A. A.法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玄学思想
D. 道家思想
8. “竹刑”的作者是()。
A. 邓析
B. 墨翟
C. 子产
D. 庄子
9. 主张肉刑可废不可复的思想家是( )
A. 仲长统
B. 刘颂
C. 白居易
D. 朱熹
10. 夏、商法律思想的内容是()。
A. “天命”、“天罚”
B. “以德配天”
C. “明德慎罚”
D. “仁、义、礼、智、信”
华师《中国法律思想史》在线作业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儒、墨两家在法律思想上的分歧主要表现在()。
A. 儒家“尚贤”,墨家“尚同”
B. 儒家“别贵贱”,墨家“兼相爱”
C. 儒家“义”字当头,墨家“义”、“利”合一
D. 儒家以“爱人”为核心,墨家以“兼爱”为核心
CD
2. 王夫之指出,秦汉以后,在“法治”的推行方面存在三大弊端,分别是( )
A. 无法
B. 郡县不行
C. 任法和任人背离
D. 执法宽严不当
E. 井田被废
D
3. 天道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 无为
B. 不争
C. 公正
D. 无私
BCD
4. 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代表是()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E. 唐甄
CDE
5. 中国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思想渗透一切,并指导立法
B. 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C. 等级特权观念浓厚,经久不衰
D. “重德轻刑”、“重义轻利”。
BCD
6. 梁启超认为法律起源于()。
A. 人的良知
B. 契约
C. 天意
D. 命令
B
7. “明德慎罚” 中“慎罚” 的主要内容有( )。
A. 针对不同的罪犯区别对待
B. 反对株连,主张罪止一身
C. 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
D. 刑罚适中
BCD
8. 荀况认为礼法起源的前提是()。
A. 天人合一
B. 阶级分划
C. 明分使群
D. 化性起伪
D
9. 以下属于荀子“节用裕民”措施的是()
A. 授田于民
B. 不违农时
C. 减轻税役
D. 开源节流
BCD
10. 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代表是( )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E. 唐甄
CDE
华师《中国法律思想史》在线作业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先秦法家中,提出了法术势相统一的“法治”思想是商鞅。
A. 错误
B. 正确
2. 黄宗羲作为明清启蒙思想家,将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作为最高立法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3. 太平天国时期,具有资本主义民主与科学因素的著作是《天朝田亩制》。
A. 错误
B. 正确
4. 为《泰始律》做注的是丁仪、刘邵。
A. 错误
B. 正确
5. 理直刑正是由西晋时期律学家杜预提出的。
A. 错误
B. 正确
6. “惟仁者宜在高位”的人治思想的主张者是孟子。
A. 错误
B. 正确
7. 王安石的法律思想是“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A. 错误
B. 正确
8. 中国奴隶社会经历夏、商、周三个朝代。
A. 错误
B. 正确
9. 张之洞法律思想的核心是中体西用。
A. 错误
B. 正确
10.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战国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是荀子 。
A. 错误
B. 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