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判断关键工作的条件是( )是最小
A. 自由时差
B. 总时差
C. 持续时间
D. 时间间隔
2. 水泥出厂时间超过( )时间以上,应经鉴定试验后,按试验得出的强度使用。
A. 1月
B. 2月
C. 3月
D. 4月
3. 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作用部分长L),混凝土浇筑层的厚度应为
A. 1L
B. 1.25L
C. 1.5L
D. 1.75L
4. 皮树杆的主要作用是
A. 控制标高
B. 拉线
C. 控制垂直度
D. 确定室内地坪
5. 构件安装前弹线,其目的是为了构件的
A. 安装
B. 对位
C. 校正
D. B与C
6.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中,放松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的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
A. 50%
B. 75%
C. 90%
D. 100%
7. 悬臂构件模板在达到设计强度的( )时即可拆除。
A. 70%
B. 80%
C. 100%
D. 90%
8. 双代号网络图中的虚工作
A. 即消耗时间,又消耗资源
B. 只消耗时间,不消耗资源
C. 即不消耗时间,又不消资源
D. 不消髦时间,又消耗资源
9. 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厚度一般规定为
A. 6~8mm
B. 8~12mm
C. 12~14mm
D. 14~16mm
10. 下列关于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仅适用于地下水位低的土层
B. 泥浆护壁成孔是用泥浆保护孔壁、防止塌孔和排出土渣而成
C. 多用于含水量高的地区
D. 对不论地下水位高或低的土层皆适用
11. 在工程网络计划执行中,如果某项非关键工作实际进度拖后的时间超过其总时差,则
A. 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不会改变
B. 该工作的总时差不变
C. 该工作的自由时差不变
D. 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改变
12. 工作总时差是
A. 不影响紧后工序最早开始的前提下,工作的机动时间
B. 不影响紧后工序最迟完成的前提下,工作的机动时间
C. 不影响总工期前提下,工作的机动时间
D. 不影响紧后工序最早完成的前提下,工作的机动时间
13. 冬期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不宜低于
A. 5℃
B. 10℃
C. 15℃
D. 20℃
14. 大体积混凝土早期裂缝是因为:
A. 内热外冷
B. 内冷外热
C. 混凝土与基底约束较大
D. 混凝土与基底无约束
15. 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的防水层厚度和强度等级应满足
A. 厚度≥40mm,强度≥ C20
B. 厚度≥20mm,强度≥ C40
C. 厚度≥20mm,强度≥ C25
D. 厚度≥40mm,强度≥C40
16. 下列哪一个不是墩式台座设计主要考虑因素:
A. 防倾覆
B. 抗滑移
C. 横梁抗变形
D. 考虑台座的刚度和强度
17. 选择起重机,应重点考察
A. 起重量
B. 起升高度
C. 起重半径
D. ABC都要考察
18. 下列阶段不属于土木工程施工程序的是
A. 承接施工任务,签订施工合同
B. 委托施工监理,控制工程质量
C. 精心组织施工,加强施工管理
D. 组织竣工验收,及时交付使用
19. 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作用部分长L),插点距离应小于
A. 1L
B. 1.25L
C. 1.5L
D. 1.75L
20. 某工程有六个施工段,分为四个施工过程。在没有技术间歇和插入时间的情况下,组织等节奏流水施工,若计划工期不超过45d,各施工过程之间的最大流水步距为
A. 4 d
B. 5 d
C. 6 d
D. 7 d
21. 下列关于填土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实密度随压实功的增加而不断增大
B. 振动法适合于非粘性土的压实
C. 含水量越小,压实效果越好
D. 每层铺土厚度与压实效果无关
22. 组织等节奏流水,首要的前提是
A. 使各施工段的工程量基本相等
B. 确定主导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
C. 使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相等
D. 调节各施工队的人数
23. 某项工作有两项紧后工作C、D,最迟完成时间C=20天,D=15天,工作持续时间C=7天,D=10天,则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是
A. 13天
B. 5天
C. 8天
D. 15天
24. 模板拆除时一般应
A. 后支先拆,先支后拆
B. 先拆底模
C. 先拆承重模
D. 后拆非承重模
25. 网络计划中,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应为
A. 所有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B. 所有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小值
C. 所有紧前工作最迟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D. 所有紧前工作最迟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26. 当网络图中某一非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拖延△,且大于该工作的总时差TF时,网络计划总工期因此将拖延
A. △-TF
B. △+TF
C. △
D. TF-△
27. 下列不属于对混凝土运输机械的基本要求是:
A. 运输时间限制
B. 不漏浆
C. 不吸水
D. 具有一定的体积
28. 某施工段的工程量为200m3 ,施工队的人数为25人,日产量0.8 m3 /人,则该队在该施工段的流水节拍为
A. 8天
B. 10天
C. 12天
D. 15天
29. 混凝土冬期施工的“临界温度”是室外平均气温
A. 连续5天,低于3℃
B. 连续5天,低于5℃
C. 连续3天,低于3℃
D. 连续3天,低于5℃
30. 下列哪种情况无需采用桩基础
A. 高大建筑物,深部土层软弱
B. 普通低层住宅
C. 上部荷载较大的工业厂房
D. 变形和稳定要求严格的特殊建筑物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砖墙组砌方法有
A. 一顺一丁
B. 二顺一丁
C. 三顺一丁
D. 全顺
2. 关于预制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静力压桩是利用无振动、无噪音的静压力将桩压入土中,用于软弱土层和严防振动的情况下
B. 振动法在砂土中施工效率较高
C. 水冲法适用于砂土和碎石土
D. 打桩时,为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采取适当的措施,如井点降水
3. 防止流砂的主要方法有
A. 枯水期施工方法
B. 抢挖法
C. 地下连续墙
D.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4. 双带号网络图的基本符号包括
A. 起点
B. 终点
C. 节点
D. 箭线
E. 编号
5.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成孔时,泥浆的作用包括
A. 排出土碴
B. 冷却
C. 保护孔壁
D. 防止流沙
6. 土方压实的方法有
A. 碾压法
B. 夯实法
C. 振动法
D. 锤击法
7. 桩按施工方法分类有
A. 预制桩
B. 灌注桩
C. 端承桩
D. 摩擦桩
8. 网络计划中工作之间的先后关系叫做逻辑关系,它包括
A. 工艺关系
B. 组织关系
C. 技术关系
D. 控制关系
E. 搭接关系
9.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有
A. 防止流砂
B. 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C. 使基坑保持干燥状态
D. 增加地基承载能力
10. 影响土方压实的因素有
A. 含水量
B. 夯实法
C. 振动法
D. 锤击法
谋学网www.mouxue.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