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50 分。)V 1.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 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满分:2.5 分
2. 国体指的是:
A. 国家的民族性质
B. 国家的阶级性质
C.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D. 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满分:2.5 分
3. 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 艺术
B. 道德
C. 宗教
D. 政治法律思想
满分:2.5 分
4.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 )。
A.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
B. 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 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动机的影响
D. 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满分:2.5 分
5. 政体指的是:
A. 国家的民族性质
B. 国家的阶级性质
C. 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D.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满分:2.5 分
6. 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
A. 运输设备
B. 仓储设备
C. 维修工具
D. 生产工具
满分:2.5 分
7.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
A.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B.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C. 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满分:2.5 分
8. 社会意识形态指的是:
A. 社会精神生活的全部内容
B. 具有系统化抽象化特征的社会意识形式
C.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D. 思想体系中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的部分方面
满分:2.5 分
9. 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是一种承认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之上,是能动的决定论。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
A. 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 是历史宿命论
C. 是旧唯物主义理论
D. 与承认主体选择 作用不矛盾
满分:2.5 分
10. 自然科学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
A. 属于上层建筑
B. 不属于上层建筑
C. 属于经济基础
D. 不属于经济基础
满分:2.5 分
11.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
A. 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
B. 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C. 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D. 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满分:2.5 分
12.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人类( )。
A. 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范畴
B. 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能力的范畴
C. 利用、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
D. 进行政治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
满分:2.5 分
13. 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
B.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的
C. 产品分配关系决定的
D. 消费关系决定的
满分:2.5 分
14. 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
A. 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B. 无阶级社会、过渡性社会、阶级社会
C. 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D. 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满分:2.5 分
15.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
A. 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B. 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C. 政治思想、艺术、语言学
D. 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满分:2.5 分
16.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在于( )。
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性
B. 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 社会意识各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满分:2.5 分
17. 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其含义是指( )。
A. 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B. 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生产力
C. 科学技术可以把生产力的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
D. 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它要素中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满分:2.5 分
18. 从国家起源来讲,国家是( )。
A. 全体社会成员基于天赋人权和理性契约而形成的
B. 为调和社会各阶级之间矛盾与维持社会秩序的需要而产生的
C.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D. 少数英雄人物为拯救人类免于战乱和灾祸而创设的
满分:2.5 分
19. 阶级首先是一个( )。
A. 政治范畴
B. 社会范畴
C. 意识形态范畴
D. 经济范畴
满分:2.5 分
20. 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A. 如何保持生态环境平衡问题
B. 如何保持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问题
C. 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问题
D. 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
满分:2.5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 )。
A. 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B. 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C. 人的本质不是不变的,而是变化的
D. 人的社会属性属于人性范围,人的自然属性则不属于人性范围
E. 在社会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
满分:4 分
2. 下列各项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的有( )。
A. 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人们的眼界
B. 剥削阶级的偏见曲解历史的发展
C.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不高
D. 认识上的直线性和片面性
E. 保守落后思想的腐蚀作用
满分:4 分
3.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是( )。
A.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 阶级社会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途径
D. 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改良的手段
E. 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必要手段
满分:4 分
4. 下列各项属于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的有( )。
A.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
B. 社会分工及随之而来的产品交换
C. 投机商人通过不平等交换赚取钱财
D. 一些人利用各种手段掠夺他人财产
E. 通过不平等分配占有他人劳动
满分:4 分
5. 共产主义作为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具有多方面的基本特征。其中有( )。
A. 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B. 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C. 消灭了旧式分工,个人得到全面发展
D. 人们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极大提高,可以自觉遵守社会秩序
E. 国家完全消亡,代之以社会管理机关
满分:4 分
6. 下列各项中体现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有( )。
A.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D.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E.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满分:4 分
7. 社会进步的标准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下列各项属于社会进步的标准的有( )。
A. 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B. 先进的生产关系代替落后的生产关系
C. 进步的政治制度代替反动的政治制度
D. 良好的道德风尚代替腐朽的道德风气
E. 一种经济体制代替另一种经济体制
满分:4 分
8. 在马克思主义中,“共产主义”一词具有多重含义。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一词的正确含义的有( )。
A. 作为一种文化,共产主义是指对人类一切文化的彻底否定
B. 作为一种学说,共产主义是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 作为一种运动,共产主义是指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
D.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是指人类最理想的社会
E. 作为一种理想,共产主义是指某些人精心设计的无限完美的社会
满分:4 分
9. 在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上,我们主张( )。
A. 在实现人的社会价值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B. 在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发生矛盾时,牺牲自我价值,维护社会价值
C. 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并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作出贡献,就是一个高尚的人,有价值的人
D. 人的价值是思想与行动、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E. 人的价值是权利与义务、享受与奉献、消耗与创造的统一
满分:4 分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自由,具有如下特征( )。
A. 自由是绝对的自由,即冲破一切必然性的束缚,为所欲为
B. 自由是具体的自由,即自由总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C. 自由仅仅表现为思想的自由,即人有自由意志
D. 自由是实际地驾驭客观必然性,即通过改造世界而获得的自由
E. 自由总是一定阶级的自由,超阶级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满分:4 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V 1. 英雄人物的活动是理解历史活动的基本线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2.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3. 质和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4.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5.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规律是阶级斗争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6.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7. 质和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8.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9. 自由是指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10. 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有限的近似正确的认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