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鹏】[华中师范大学]华师18年3月课程考试《古代汉语专题 》作业考核试题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 )在《典论?论文》里把文体分为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种。
A、曹丕
B、曹植
C、刘勰
D、司马迁
正确资料:A
第2题,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 )
A、说 悦
B、睹 覩
C、置 寘
D、沽 酤
正确资料:A
第3题,“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采用了( )的修辞方法。
A、譬喻
B、代称
C、并提
D、互文
正确资料:A
第4题,《康熙字典》共分为( )个部首。
A、214
B、540
C、250
D、200
正确资料:A
第5题,“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中“之”的意思是( )。
A、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的”。
B、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主谓结构转变成偏正性的名词词组,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判断句谓语、表示时间的状语。
C、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之作为复句的前一个分句。
D、连接动词性词组或动词作谓语的分句,表示两者在时间上或事理上的联系。
正确资料:A
第6题,下列句中加点词不用作状语的是--——( )
A、其后秦稍蚕食魏。
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C、良庖岁更刀,割也
D、人不知而不愠
正确资料
第7题,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
A、会意
B、形声
C、假借
D、转注
正确资料:C
第8题,许慎关于指事字的定义是( )。
A、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B、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C、比类合意,以见指撝。
D、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正确资料:B
第9题,以下不属于程度副词的是( )。
A、少
B、稍
C、颇
D、固
正确资料
第10题,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正确资料:
第11题,连词“而”的用法主要有( )。
A、用在联合结构里,连接形容词、动词和形容词性、动词性词组,表示两种性质和行为的联系。
B、用在偏正结构里,连接状语和谓语动词,在意思上往往是一种顺接,前后语意相承,但不是并列的,也没有转折的意思。
C、用在主谓结构里,连接主语和谓语,在意思上是一种逆接。
D、表示假设。
正确资料:
第12题,以下对介词“于”的用法解释正确的是( )。
A、“王坐于堂上。”——“于”表示“在”。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表示“给”。
C、“季氏富于周公。”——“于”引进比较的对象,意思是“比周公更富有”。
D、“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为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正确资料:
第13题,近体诗的特点是( )。
A、句数固定
B、押韵严格
C、讲究平仄
D、要求对仗
正确资料:
第14题,宋代著名的注解家是朱熹,著有( )等。
A、《周易本义》
B、《诗集传》
C、《论语集注》
D、《孟子集注》
正确资料:
第15题,对“假借”和“通假”表述正确的是( )。
A、“假借”,也叫“本无其字的假借”。
B、“六书假借”,或“造字假借”,其特点是久借不还。
C、“通假”也叫“本有其字的假借”。
D、“同音通假”,或“用字假借”,其特点往往是偶尔一用。
正确资料:
第16题,以下属于疑问代词的是( )。
A、谁、孰
B、何、胡
C、曷、奚
D、安、焉
正确资料:
第17题,古代汉语宾语前置有哪几种形式( )。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C、一般句子中,代词用“之、是”等代词复指。
D、介词宾语前置。
正确资料:
第18题,对特殊代词“者”和“所”的用法描述正确的是( )。
A、二者都称代一定的人或事物。
B、二者都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放在其他词或词组的前面或后面,构成“者”字结构或“所”字结构,使整个结构成为句子的一个成分。
C、“所”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前,使之成为名词性结构,表示动作的承受者、被动者。
D、“者”字放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后,构成名词结构,表示动作的发出者、主动者。
正确资料:
第19题,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大家及其著作是( )。
A、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B、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C、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D、王筠《说文句读》
正确资料:
第20题,以下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
A、吾
B、我
C、余
D、予
正确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