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电大】[中外政治思想史(省)]03任务阶段性测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政治本质是王权至上和( )(或者绝对专制)的合法性。
仁政
绝对权威
主权在民
自然权利
第2题,( )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
伏羲
黄帝
尧
秦始皇
第3题,"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 的意思是( )。
以民为本
立君为民
民择君
民养君
第4题,秦国改革和谋求统一的指导思想是( )。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墨家思想
法家思想
第5题,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 )为特色。
天命不可变
重罚
注重调节
树儒排佛
第6题,汉武帝时,( )以儒为主,吸收阴阳五行、法、墨等家的观点,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政治论,为君主专制、政治大一统、等级尊卑等作了系统的理论论证。
李斯
陆贾
贾谊
董仲舒
第7题,性品说是( )在人性问题上的基本看法。它是对儒家人性学说的继承与改造,使其更加精致、完整、系统,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孟轲
朱熹
韩愈
柳宗元
第8题,韩愈吸收儒家传统思想材料,并借鉴佛道,以道对儒家的伦理道德和政治原则作了重新概括和抽象,提出了( )。
祖统说
道统论
玄学
名教
第9题,柳宗元的社会历史观主张进化,因而反对因循守旧,主张( )求治,富有革新精神。
务实
经权并用
改革
道统
第10题,曹操重视法令和( ),试图经强硬手段重建统治秩序,是名教思潮的代表人物。
管理
用贤
门第
用人
第11题,西汉初,汉惠帝四年"除挟书令",命民间献书,诸子百家之学逐渐复苏,思想文化领域又出现了比较活跃的局面,这在历史上被称为( )。
"百家余绪"
"百家争鸣"
"罢黜百家"
"从谏如流"
第12题,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提出与民为敌而"民必胜之"的只有贾谊,这是传统( )的认识顶点。
天人合一
重民思想
抑民思想
重农思想
第13题,理学的流行使许多人热衷于空谈性理,而不关心实际,针对这种弊端,功利思潮出现,主要有陈亮和( )的功利思想。
朱熹
郝经
许衡
叶适
第14题,中国殷商时期,王权专制思想的基础是( )。
皇权崇拜
图腾崇拜
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
神权崇拜
第15题,( )是李世民政治思想和政治事件的突出部分,也是以其为首的统治集团的共同思想主张。
民轻
民权
民本
民主
第16题,王通主张的( ),有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儒学的改造、复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教可一
三教合一
三教归儒
独崇儒术
第17题,以鲍敬言为代表的无君论对( )政治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君主
封建
集权
专制
第18题,作为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 )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极端化方向的发展。
慎到
商鞅
韩非
李斯
第19题,李世民重视( ),形成了较和谐的君臣关系,对政治产生了有益影响。
进谏
纳谏
举荐
直言
第20题,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分封制、世卿世禄制。春秋时代,( )和( )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
井田制/世袭制
郡县制/官僚制
君主制/联邦制
帝王制/宦官制
第21题,"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是墨子批评统治者严刑苛法。
√
×
第22题,柳宗元的"君受命不于天,于其人"是以民为国本、君本的思想体现。
√
×
第23题,官吏的贪残不法是恶化统治者与民的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
×
第24题,老子认为,道 是天地万物的母体和本源,因而人类社会要受到道的制约。
√
×
第25题,尚贤是庄子的一个基本政治主张,是他有用人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
×
第26题,墨子集团有着鲜明的社会政治责任意识,史载他们扶助弱小,救民苦难。
√
×
第27题,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是中国政治思想演进中思想文化专制发展的新阶段。
√
×
第28题,秦总结和发展了专制和集权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建立起同以往的政治体制。
√
×
第29题,督责之术是指君主并非能够自行裁决政务。
√
×
第30题,庄子还要求君主无欲,提出无欲而天下足。
√
×
第31题,李斯"别黑白而定一尊"是其思想文化专制的体现。
√
×
第32题,历史教训和现实政治需求都表明调处好统治者与民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
√
×
第33题,鲍敬言的无君论对君主政治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
×
第34题,韩非认为君主之所以能使臣民服从,凭借的就是权势。
√
×
第35题,周公的诸多施政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保民与慎刑罚。
√
×
第36题,君清静的主要内容就是节欲,克制自己的享乐欲望。
√
×
第37题,东汉末年出现了一股批判思潮,但并不反思政治关系及用人、治国之道等问题。
√
×
第38题,崇尚法治,以法为治国的不二法门是法家政治思想政治的显著特点。
√
×
第39题,李世民在位期间大体能做到从谏如流,是历史上最不善于求谏、纳谏的帝王。
√
×
第40题,王通认为王道理想在历史上曾经实现过,如夏商周时代的圣王就实现敢王道政治。
√
×
第41题,简述李世民的民本思想。
正确资料:民本是李世民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突出部分。李世民的民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立君为民。认为设置君主职位是为了治理民众,为民之父母。第二,民养君。李世民心里很清楚,统治者是依靠被统治者的供养而存在的。李世民认为这种供养关系是合理的,不过他也意识到,统治者与民众在物质利益上存在着矛盾。第三,民择君。君的地位是以民的服从和支持为前提的,民的叛与服关系着君的根本利益。李世民的民本思想与民主思想无涉,是君主政治自我调节的理论依据。
第42题,唐代中期,柳宗元作( ),论证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性和郡县制的优越性,结束了汉魏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长期争论。
《封建论》
《贞观政要》
《资治通鉴》
《盐铁论》
第43题,( )隋唐时期儒家复兴的先驱之一,也是儒学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人物。
董仲舒
王通
韩愈
柳宗元
第44题,"焚书坑儒"是一场巨大的文化劫难,是文化专制主义的体现。
√
×
第45题,柳宗元民本思想中的"吏为民役"的观点,突破了传统的官为民父母、官治理民、民服从于官是天然的合理的观点。
√
×
第46题,在君、国、民三者中,国是最基础性的要素。
√
×
第47题,秦朝在政治体制上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
√
×
第48题,天人合一、天人关系是我国古代政治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命题。
√
×
第49题,"天下有道 "理论构想,体现不了孔子政治思想中的理性程度。
√
×
第50题,孟子基于性善而提出了仁政主张。
√
×
第51题,天谴说体现了统治阶级自我调节的愿望,并非是其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
√
×
第52题,东汉末年的政治反思、批评思潮是当时社会( )的产物。
政治危机
谶纬神学
社会实际
社会弊端
第53题,( )的确立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本为后世王朝所遵循。
集权制
封建制
郡县制
官僚制
第54题,玄学政治观的中心论题是名教与( )的关系。
社会
自然
人
神
第55题,秦在思想文化上,禁绝其他思想学说。
√
×
第56题,王通主张三教合一、赞成三教归儒。
√
×
第57题,人性说成为儒、道、法等流派建构政治学说的理论基础。
√
×
第58题,殷商帝王的政治观念是王权专制思想。
√
×
第59题,隋唐,政治思想进入综合、深化阶段,走向成熟。
√
×
第60题,简述法家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正确资料:1)提出"因时而变法"。2)祟尚法治,以法为治国的不二法门,坚决反对人治。3)强调法的作用是"定分尚公"。主张公高于私,私要服从于公。明确公私界限,要明确每个人的职守和每种行为的界限。分定则公私标准明确,孰公孰私一目了然。4)无论是立法还是执法,法家思想家都主张要遵照"立公去私"的原则。5)主张法要公开要公之于众。臣民知法,就可以使臣民明确自己的行为界限,约束自己;也可以使民与臣相互牵制。法家法治思想代表了当时新兴的封建阶级的利益,其政治实质是通过改革和法治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从而为封建专制君主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