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电大】[心理学(专)(省)]01任务阶段性测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万绿丛中一点红",是指知觉的( )。
选择性
整体性
恒常性
理解性
第2题,注意的功能有( )。
选择功能、启动功能、维持功能
维持功能、抑制功能、启动功能
维持功能、启动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第3题,注意是一种( )。
独立的心理过程
认知风格
心理现象
个性特征
第4题,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成一个整体,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叫知觉的( )。
完整性
整体性
选择性
理解性
第5题,如果一个学生在一个月时间里接受两次测验,所得成绩相差很大,那么我们说这两次测验的 ( )不好。
效度
施测时间
信度
常模
第6题,心理是人脑对( )。
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
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
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
第7题,一个人离我们近时,他在我的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大,离我远时,形成的视像小,但我看这个人却是一样大,这说明知觉具有( )。
恒常性
整体性
选择性
理解性
第8题,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 ( )。
观察法
实验法
调查法
心理测验法
第9题,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 )。
行为的观点
精神分析的观点
现象学的观点
生物学的观点
第10题,间接兴趣是引起( )的原因。
随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
不随意后注意
第11题,梦一般出现在(;;;; )。
快速眼动期
睡眠锭阶段
深度睡眠阶段
△波阶段
第12题,一般认为,华生是(;;;; )心理学家。
行为主义
机能主义
认知主义
人本主义
第13题,学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的情况,属于( )。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散
分心
注意的转移
第14题,第二节英语课已经开始了,小刚还在想第一节语文课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小刚的注意( )比较差。
转移
分配
集中性
广度
第15题,人生中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是( )。
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记忆
知觉和记忆
记忆和想象
第16题,感知觉是( )。
是心理活动的基础
是特殊的认识过程
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
不属于认识过程
第17题,感觉是人脑对事物()属性的认识。
整体
本质
个别
综合
第18题,研究婴儿期母婴依恋的特点和规律,比较适宜的研究方法是( )。
测验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调查法
第19题,放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是弯的,但是我们仍然把它知觉为直的,这属于知觉的( )。
恒常性
理解性
选择性
整体性
第20题,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年。
1877
1987
1879
1864
第21题,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即研究人的心理,也研究动物的心理。
√
×
第22题,心理产生的源泉是客观现实。
√
×
第23题,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
×
第24题,注意是一种心理现象。
√
×
第25题,窥一斑而见全豹,这说明知觉具有整体性。
√
×
第26题,小明正在做作业,被旁边的同学聊天所吸引,马上就与他们津津有味的聊了起来。这是注意的转移。
√
×
第27题,思想开小差是注意的转移。
√
×
第28题,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
×
第29题,正在上课,有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所引起的大家的注意是随意注意。
√
×
第30题,视觉是视觉器官接受光波刺激而产生的感觉。
√
×
第31题,请简述心理学的任务有哪些?
正确资料:(1)揭示心里活动过程的规律。人的心理现象是个体的活动,是有一个活动过程的,也就是说这些心理活动是在时间上展开的。<br />(2)研究心理的结构。研究心理的结构就是要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br />(3)研究心理的脑机制。心理活动是脑的机能,健康的神经系统是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基础。要揭示心理的奥秘就必须研究心理的脑机制,揭示心理现象与脑的关系。<br />(4)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在人的一生中,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活动活动有着不同的特点。人出生后,经历着社会化的进程,在不同年龄阶段,社会化的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形成了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br />(5)研究心理与环境。外界刺激作用于人脑才能产生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现象反过来通过人的行为作用于周围环境,进而引起新的心理活动。这说明外部环境与心理现象之间是有规律性联系的,揭示这个联系也是心理学的重要任务。
第32题,请简述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资料:(1)感觉通道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准性上,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最差。(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得越多、性质越复杂或越生动,人们就倾向于把时间估计的越短;反之,事件发生得较少、性质简单或枯燥,人们就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很长。(3)人的兴趣和动机。人们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出现对时间的估计不足;相反,面对厌恶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出现对时间长度的高估。在期待某物的出现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等待不愿意出现的事物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第33题,心理物理学家将那种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的( )。
阈限
绝对阈限
差别阈限
相对阈限
第34题,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
感觉
意识
触觉
第35题,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 )。
注意广度
注意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
第36题,(;;;; )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
知觉
意识
思维
第37题,产生心理的器官是( )。
心脏
脑
血液
肝脏
第38题,一副图画,把白色当为知觉的对象,看是像个花瓶。把黑色当做知觉的对象,看起来是两个对着的人脸,说明知觉具有( )。
理解性
恒常性
整体性
选择性
第39题,学生们正在教室上课,突然一只小鸟从窗口飞过,大家不约而同转过头去看,这种现象叫做( )。
随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
不随意后注意
第40题,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是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以及( )。
创造力
情绪状态
意志品质
知觉对象的特点
第41题,三色论很好地解释了颜色混合现象,并解释红绿色盲现象。
√
×
第42题,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的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注意的分散。
√
×
第43题,人在每一瞬间,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后,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这是注意的集中性。
√
×
第44题,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
√
×
第45题,用红笔画出了书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理解性的特性。
√
×
第46题,感觉在人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何意义?
正确资料:(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人能够认识外界物体的颜色、明度、气味、软硬等,从而能够了解事物的各种属性。通过感觉还能认识自己机体的各种状态,如饥饿、寒冷等,因而有可能实现自我调节,饥饿就吃饭,渴了就喝水。没有感觉提供的信息,人就不可能根据自己的机体的状态来调节自己的行为。(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人要正常的生活,必须和环境保持平衡,其中包括信息的平衡。就是说人们从周围环境获得必要的信息,是保证机体正常生活所必须的。(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们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人的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知活动,必须借助于感觉提供的原始资料。
第47题,人们的知觉能把当前客观刺激中缺少的东西在主观上进行补充,这说明人的知觉有( )。
选择性
整体性
恒常性
理解性
第48题,心理学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婴儿具有( )。
深度知觉
方位知觉
大小知觉
时间知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