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电大】[组织行为学(专)(省)]任务02阶段性测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根据霍兰德的观点,适合于从事涉及人际间的活动的职业的人,其个性定向是( )
现实操作型
常规型
管理型
社会型
第2题,基于成员共同特点而形成的群体是( )
利益型群体
任务型群体
命令型群体
友谊型群体
第3题,15.在现实生活中,外在的权力、命令无法使得一个人产生真正的效忠行为,这体现了人类行为的( )
目的性
因果性
自发性
可变性
第4题,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哪些( )
调查反馈、群体建议、咨询活动
群体决策、激励
调查研究、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激励
第5题,领导科学决策可分为八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
确定目标
发现问题
核定价值准则
确定问题
第6题,某人对完成某项任务的把握性很大,因此他对干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会( )。
很高
很低
可能高也可能低
不高也不低
第7题,群体规范能起到界定群体成员行为范围的作用,这是群体规范的( )
标准功能
评价功能
导向功能
动力功能
第8题,下面哪一项正确描述了组织变革的基本内容( )
组织的人员、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
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组织职能
组织的结构、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职能、组织环境
组织的环境、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组织的人员
第9题,创造性行为是指人的创造性能力、创造性需要和动机与所处的物质、社会环境的函数,这是创造性行为的( )
有用性
自创性
适应性
主动性
第10题,动机是人类行为的直接原因,驱使人们产生某种行为,这是动机的( )
始发机能
选择机能
导向机能
强化机能
第11题,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 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 )。
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
小群体
参照群体
第12题,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是( )
社会惰化效应
责任分摊效应
群体促进效应
群体转移效应
第13题,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
自我
本我
超我
忘我
第14题,面谈法属于下面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中哪种研究方法?( )
观察法
调查法
实验法
测验法
第15题,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 )。
A3-30人
30-1000人#1000-45000人
45000人以上
第16题,麦克利兰的激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 )
成就需要
生存需要
安全需要
权力需要
社交需要
正确资料:成就需要
第17题,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 )
管理的两重性
人的两重性
组织的两重性
多学科性
多层次性
正确资料:管理的两重性
第18题,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 )
调查法
面试法
实验法
个案研究法
观察法
正确资料:调查法
第19题,当出现认知不协调时,认知主体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有( )
改变行为
改变态度
引进新的认知元素
不予理睬
重新进行角色定位
正确资料:改变行为
第20题,鲍莫尔认为企业领导人应具有的条件是 ( )
合作精神
决策能力
领导能力
敢于创新
尊重他人
正确资料:合作精神
第21题,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 )
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
自主性增强,依附性减弱
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
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
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
正确资料: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
第22题,按何种心理机制占优势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 )
理智型
内倾型
情绪型
意志型
中间型
正确资料:理智型
第23题,下列做法中,属于自然消退方法的有( )
员工出现失误时,给以记过处分
对爱打小报告者采取冷漠态度,使之因自讨没趣而放弃这种不良行为
员工表现出色时,给他发奖金
对请客送礼者,拒之门外
对喜欢奉承拍马屁者,冷脸相待
正确资料:对爱打小报告者采取冷漠态度,使之因自讨没趣而放弃这种不良行为
第24题,任务角色包括建议者、信息加工者、总结者、评价者。
√
×
第25题,临时检查卫生、学生抽查考试,都属于固定间隔的强化方式。
√
×
第26题,保健因素同工作内容有关,激励因素与工作环境有关。
√
×
第27题,如果作业比较复杂,而且人们还没有掌握完成作业的熟练技巧,当有别人在场观察时则往往发生社会抑制作用。
√
×
第28题,某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宜参加剧烈运动项目,但他却想成为一名长跑运动员,想而不得,他很苦恼,他这种挫折感源于个人过于狂妄,目标太高。
√
×
第29题,惩罚是指通过不提供个人所期望的结果来减弱某人的行为。
√
×
第30题,ERG理论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
√
×
第31题,美国的罗伯特·豪斯和迪尔教授提出的综合激励模式对管理者也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即要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必须从内激励入手。
√
×
第32题,维护角色包括鼓励者、协调者、折衷者、阻碍者。
√
×
第33题,人际关系确立的条件有:产生合力、人际接触、人际的需要。
√
×
第34题,群体规模越大,工作绩效越高。
√
×
第35题,冲突的来源有沟通因素、结构因素、组织行为因素。
√
×
第36题,麦克利兰认为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造就高成就需要的人,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要注意发现、培训有成就需要的人。
√
×
第37题,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五个需要可以同时对个人产生激励作用。
√
×
第38题,根据期望激励理论,增加职工的工资就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
×
第39题,所谓的"态度对象"是指态度的( )
社会性
稳定性
针对性
间接性
第40题,人际关系学派认为冲突( )
有害无益
有利无害
保持适度水平是有益的
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第41题,领导作风论认为,变革中的组织或成员工作成熟度很低的组织最适宜采用的领导方式是( )
集权式
民主式
参与式
放任式
第42题,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是( )
角色期待
角色知觉
心理契约
角色定式
第43题,内聚力是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指的是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的"粘合力.
√
×
第44题,根据波特--劳勒模型,激励的程度取决于效价和期望值的吸引力。
√
×
第45题,以下不属于领导的功能的是( )
创新
服务
激励
从众
第46题,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惩罚。
√
×
第47题,激励的实质就是通过目标导向,使人们出现有利于组织目标的优势动机并按组织所需要的行动。
√
×
第48题,群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
×
第49题,人的行为特征有( )
自发的
有原因的
有目的的
持久性的
可改变的
正确资料:自发的
第50题,人际关系的功能有( )
产生合力
形成互补
激励功能
联络感情
交流信息
正确资料:产生合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