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鹏】[四川农业大学]《土地资源学(本科)》18年6月作业考核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根据全国地形划分标准,山地地形的相对高差一般为( )
A、50m
B、50-200m
C、200-500m
D、500m
第2题,土地的资产特性不包括( )
A、生产性
B、产权特性
C、增值特性
D、不动产特性
第3题,农用地评价是按( )对土地评价进行分类的
A、目的
B、目标
C、对象
D、方法
第4题,能作为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的是( )
A、土层厚度
B、土壤质地
C、土壤有机质含量
D、土壤pH
第5题,我国现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有( )一级类
A、8个
B、3个
C、12个
D、9个
第6题,我国的气候类型中没有的一类是( )
A、季风型
B、海洋型
C、地中海型
D、干旱荒漠型
第7题,作物气候生产力也称( )
A、光温生产力
B、光温水生产力
C、光温水土生产力
D、土地生产力
第8题,土地和土地资源的关系是( )
A、包含
B、被包含
C、等于
D、没有关系
第9题,活动温度是指日平均气温≥( )℃
A、0
B、5
C、10
D、15
第10题,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土壤调查重点是( )
A、土壤肥力因素
B、土壤质地
C、土壤障碍因素
D、土壤侵蚀
第11题,以下属于土地资源资产特性的是( )
A、生产性
B、区域性
C、有限性
D、增值性
第12题,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居世界第( )位
A、一
B、二
C、三
D、四
第13题,在分析某一局部地区的土地资源特征时,往往将( )因素作为主导因素加以重点剖析
A、气候
B、地学
C、生物
D、经济
第14题,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是根据( )划分的
A、光照强度
B、光照质量
C、光照程度
D、光照长度
第15题,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核心是( )
A、准备阶段
B、内业阶段
C、外业阶段
D、验收阶段
第16题,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 )安全
A、粮食
B、环境
C、土地
D、土地资源
第17题,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全世界土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
A、1/4
B、1/3
C、1/5
D、1/6
第18题,地貌类型按( )可以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大类型
A、海拔高度
B、地貌形态
C、相对高差
D、坡度
第19题,对地市土地而言,衡量土地质量的主要因素是( )
A、生产力水平
B、市场状况
C、技术水平
D、区位条件
第20题,占世界人口最多而可耕地相对较少的地区是( )
A、欧洲
B、美洲
C、非洲
D、亚洲
第21题,土壤肥力因素主要是( )
A、土壤水分
B、土壤养分
C、土壤空气
D、土壤热量
E、土壤质地
,B,C,D
第22题,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包括( )
A、土地开发规划
B、土地整治规划
C、土地保护规划
D、土地整理规划
E、单项土地资源利用规划
,B,C,D,E
第23题,土地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包括( )
A、经向地带性
B、纬向地带性
C、区域性
D、垂直地带性
E、地貌地带性
,B,D
第24题,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有( )
A、系统分析方法
B、景观生态分析方法
C、GIS技术
D、社会经济分析方法
E、RS技术
,B,C,D,E
第25题,地下水的类型主要包括( )
A、土壤水
B、上层滞水
C、潜水
D、层间水
E、包气带水
,B,C,D,E
第26题,平原根据沉积物的堆积形式不同可以分为( )
A、堆积平原
B、山前平原
C、冲积平原
D、湖积平原
E、滨海平原
,C,D,E
第27题,土地的作用概括起来讲可以分为以下( )功能
A、承载功能
B、生产功能
C、空间功能
D、价值功能
E、环境功能
,B,C,E
第28题,我国土地退化的类型主要有( )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漠化
C、土地次生盐渍化
D、土地污染
E、土地损毁
,B,C,D,E
第29题,与土地利用及其生产潜力关系密切的热量指标有( )
A、温度
B、积温
C、活动积温
D、无霜期
E、年均温
,B,C,D,E
第30题,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具有( )的性质
A、针对性
B、局面性
C、具体性
D、选择性
E、全面性
,B,C,D
第31题,土地资源评价是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用途条件下,对土地质量的高低或土地生产力的大小进行评定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第32题,土地资源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的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组成自然综合体。
A、错误
B、正确
第33题,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人类不当的土地利用或某些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土地生产能力或其它功能的衰减,以致土地生态系统向简单无序的方向演替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第34题,土地利用是指以土地为研究对象,为一定利用目的而从事的土地经营或经济活动。
A、错误
B、正确
第35题,土地资源调查是以土地资源学的学科知识为基础,用遥感和测绘制图等为技术手段,查清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以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的系列过程。
A、错误
B、正确
第36题,土地类型是指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组合。
A、错误
B、正确
第37题,持续土地利用是在满足当代人们对土地利用的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也不损害当代及后代人生存所需的其它利益。
A、错误
B、正确
第38题,土地自然适宜性指某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对一定地区土地的自然条件适宜程度。
A、错误
B、正确
第39题,人口承载潜力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的能力。
A、错误
B、正确
第40题,净耕地系数是指耕地地类图斑量算出的耕地毛面积中净耕地所占的比例。
A、错误
B、正确
第41题,耕地质量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资料:(1)耕地地力状况:耕地地力分等定级(气候因素、地学因素、土壤因素、人为因素)、耕地地力监测(耕地基础地力监测、耕地作物产量监测、人为因素监测)、耕地地力退化防治(水土流失、耕地次生盐渍化、耕地沙化、耕地贫瘠化);(2)耕地环境质量监测与保护管理:大气、土壤、农产品、农用水、化肥、农药、地膜、微生物肥料、农家肥、城市垃圾、污泥等。
第42题,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资料: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目的主要是:
(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农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统一、严格管理,提高农用地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2)为科学量化农用地数量、质量和分布,实施区域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提供依据;
(3)为理顺土地价格体系、培育完善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产合理配置,开展土地整理、土地征用补偿、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等工作提供依据;
(4)为实行农业税制改革,公平合理配赋征收农业税提供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