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鹏】[四川农业大学]《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本科)》18年6月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择伐周期的确定方法有用生长率和采伐强度确定的方法、( )、转移矩阵法。
A、生长过程表法
B、蓄积量法
C、径级法
D、平均生长量法
第2题,森林的直接效益有
A、经济效益
B、生态效益
C、社会效益
D、其他效益
第3题,在1826年提出了法正林理论
A、J.C.K. Gayer
B、G.L. Hartig
C、Endres
D、J.C. Hundeshagen
第4题,国有林场森林区划的系统是
A、林场-营林区-林班
B、林场-作业区-小班
C、林场-经营区-林班-小班
D、林场-营林区-小班
第5题,依照法定的程序和方法,对本行政区内的森林、林木进行调查和生长预测,用生长量控制计算、分析、论证的年伐量,报经国家批准的,在一定行政区域的经营单位内,各单位每年以各种采伐方式,对森林资源采伐消耗的立木蓄积最大量,称为( )
A、标准采伐量
B、采伐限额
C、蓄积限额
D、消耗限额
第6题,检查法是异龄林调整的一种方法,是由法国林学家A. Gurnard于1878 年创立,后由瑞士林学家H. Biolley 多年实践。检查法的森林经营措施设计单位是( )。
A、作业级
B、经营类型
C、经营小班
D、调查小班
第7题,某小班优势树种为苹果,进入冬季经实测郁闭度为0.17,该小班应划为( )小班
A、疏林地
B、有林地
C、无林地
D、未成林造林地
第8题,同龄林的合理森林结构各林分龄级大小应与蓄积大小成
A、正J形
B、反J形
C、倒J形
D、正比
第9题,处于法正状态的某云杉林经营类型,最老龄级的蓄积量为12万m3,轮伐期为100年,则其法正生长量为
A、1200万m3
B、12万m3
C、24万m3
D、120万m3
第10题,某经营单位马尾松大径材经营类型,主伐年龄为50年,更新期为1年,则其轮伐期为
A、51年
B、50年
C、49年
D、48年
第11题,按采伐方式不同而划分的森林作业法是( )。
A、皆伐作业法、乔林作业法、择伐作业法和渐伐作业法
B、皆伐作业法、矮林作业法和集约作业法
C、皆伐作业法、择伐作业法和间伐作业法
D、皆伐作业法、择伐作业法和渐伐作业法。
第12题,郁闭度( )的林分为有林地
A、≥0.4
B、≥0.2
C、0.6
D、0.1
第13题,在我国,以旅游为代表的( )是近十几年来发展最快的森林效益领域
A、荒溪治理
B、经济林产品
C、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
D、森林游憩与森林文化
第14题,尽管法正林学说有缺点和不足,但其理论在森林经营管理发展史的作用不容质疑,尤其作为材积的( )则更有意义
A、集约经营
B、经营管理
C、大砍大造
D、永续收获
第15题,林业用地划分为( )
A、天然林地、人工林地、灌木林地、农林间作地和疏林地
B、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退耕还林地和无林地。
C、有林地、疏林地、新造林地、灌丛地、退耕还林地和无林地。
D、疏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无林地。
第16题,完全调整林是由美国林学家( )先后提出其概念来代替法正林理论
A、戴维斯、怀特和鲁斯克纳
B、海耶尔、克拉特和鲁斯克纳
C、戴维斯、克拉特和鲁斯克纳
D、戴维斯、克拉特和哈啼
第17题,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内部条件包括林地条件和林木条件,其中林木条件含有林木树种结构、( )、径级结构、年龄结构
A、交通条件
B、社会条件
C、年龄结构
D、林木蓄积量和生长量
第18题,在我国天然林面积达到( )以上才能称为森林
A、0.1hm2
B、0.2 hm2
C、0.3 hm2
D、0.4 hm2
第19题,秋季法正蓄积量的计算表达式是
A、V=u×Zu/2
B、V=u×Zu
C、V=u×Zu/2-Zu/2
D、V=u×Zu/2+ Zu/2
第20题,合理的异龄林结构径级与蓄积呈( )曲线分布
A、正J形
B、反J形
C、倒J形
D、正态分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