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大作业题目
) X4 ]0 {7 S* u0 y C4 e8 t [请在1至5中任选两题作答9 }- O. w. V; S5 q
1.甲男、乙女于2002年5月登记结婚,结婚时对财产关系未作约定。2003年,二人贷款50万元购买房屋一套,房屋产权证登记为甲男。2004年6月,乙女因婚外情导致其家庭关系骤然紧张。甲男在考虑之后,提出离婚,乙女同意离婚,但两人在财产分割上产生了分歧,甲男遂起诉到法院,要求解决。在离婚诉讼期间,乙女就其一项专利与一家公司签订专利转让合同,可获10万元。(50分)
- z# u$ b3 c# G4 z问题:(1)如果甲男在婚前购置了一辆轿车,离婚时应归谁所有?其依据是什么?(15分)
0 n+ v& B' ?* G# ~(2)对于二人贷款所购房屋,应如何认定其归属?其依据是什么?(10分)
8 b+ @" _1 l% T; A(3)乙女10万元转让专利的费用,应归谁所有?其依据是什么?(10分)- ]2 r" s5 b( X
(4)对于甲男的离婚诉讼,哪些诉讼请求应当获得支持?其依据是什么?(15分)
& @" K, w4 Y$ C+ }. @9 o% I
' \8 O- s! u! q4 x2.婚姻无效的依据及程序如何?(50分)
3 F0 e7 t: P( I. h. n1 o3 n- J J: }2 ?8 V1 [
3.1989年王洪准备与现役军人李辉结婚。婚前,王洪、李辉拿出各自积蓄分别为8000元
7 B( T4 h; u" R& `, G, E与5000元共同购置了结婚用品。如电视机、家具、小家电、生活用品及衣物等。他们结婚时,王洪父母赠送洗衣机一台;李辉父母赠送王洪首饰若干,价值3000元,王洪祖父母将自己的私房平房一间借其居住。1994年两人因两地分居感情发生变化。王洪认为李辉既不能挣钱,又不能陪伴自己,怨气很大,不愿过苦日子,就经常借债改善生活,先后装修了房屋,重新购置了家具并添置衣物等,共借款2.5万元,李辉对此非常不满。1995年3月,王洪诉讼离婚,李辉坚决不同意。(50分)
2 X$ ~7 {1 r; i- S8 j( x问题:(1)法院可否判离?为什么?(25分)
% ?0 v7 N+ y; q0 u, ^(2)如判离,财产应如何分割?债务怎么偿还?(25分)- e' M+ c/ y5 v% T$ b# G2 i' _: o! n
" {& S; x z- m i
4.甲有父母(均系农民)、配偶(图书管理员)和儿子(工程师)、女儿(歌唱演员)各1人。甲去世,留有住房(私房)4间,存款2000元,古字画10件和钢琴l架。甲生前立有遗嘱,房产归妻子和儿女所有,故字画赠给文物部门。另有2000元存款和钢琴遗嘱未作处理。由法定继承人继承。现甲的女儿提出要将钢琴留给自己,其他继承人也对继承份额发生争议,诉至法院。甲的父母皆年迈丧失劳动力,且无生活来源。审理中发现甲还有2000元债务未还。诉讼开始,甲的儿子未表示放弃继承权,但却以不愿伤害亲属感情为由,不愿参加诉讼。(50分)
* F0 m' X# ^) _: E8 d问题:(1)甲的遗嘱是否有效?(10分)* h, d; ]5 a/ _, k0 I
(2)甲女儿的要求有无法律依据?(10分)
2 g" p/ l/ c) i& [1 t# J+ _(3)甲的父母能否实际分得遗产?(10分)
) A0 X$ n1 n- J- L% n7 O& H(4)甲的债务首先应由接受遗赠人、遗嘱继承人还是法定继承人清偿?(10分)1 k' W X; J* q& x' u I7 Y+ [
(5)针对甲儿子的表现,法院应当怎样处理?(10分)4 y- h9 l$ W; }
8 Y8 W3 m: e7 S5.2005年,杜勇因妻子突患心脏病,不适宜抚养孩子,故在妻子临产前,与妻子商定,待孩子出生后即送他人收养,并托妻妹经办此事。妻妹获知一对张姓夫妇因长年无子,渴望收养一个孩子。待杜勇妻子生下一个女孩后,经夫妻俩同意,第二天即把孩子交给那对夫妇,并与其签订了收养协议,办理了公证。张姓夫妇为孩子办理了登记手续,并对孩子精心抚养。40天后,杜勇夫妇后悔,要求抱回女孩。经反复协商,张姓夫妇同意解除收养关系,双方签订了解除收养关系的书面协议,孩子由杜勇领走。事后,张姓夫妇又后悔,想要回孩子,但杜勇夫妇拒不交还,声称收养关系已解除,对方无权要回孩子。于是,张姓夫妇诉至法院,要求将孩子从杜勇夫妇处领回抚养。(50分)
w3 S# l* j. p- S6 M* x问题:(1)收养成立对收养人的要求有哪些?并展开论述。(25分)$ T G6 J# ` ~
(2)本案收养关系是否已解除?张姓夫妇的诉讼请求是否应予支持?(25分)
6 a/ a" e. W1 p- L9 P6 V* r- _二、大作业要求% L8 C5 d# E7 z, P8 Q5 r
1.看清问题,逐一回答;$ T+ Z7 j! @2 y
2.回答问题时不仅要有结论,同时要有法律依据;
& r8 q: s$ q* Y) r- Q& C2 V3.作答前请写明自己选择的题目及编号。 P+ A8 [4 n8 d: [4 O# x& ~6 \
) v2 \; ~- R* `5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