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鹏】[吉林大学]吉大18年9月《劳动法》作业考核试题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下列情形中属于行政处分的是( )
A、罚款
B、停发工资
C、刑事制裁
D、开除
第2题,国际劳工组织正式宣告成立于( )
A、1900年
B、1906年
C、1918年
D、1919年
第3题,根据《劳动法》第20条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法定年限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该法定年限是( )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第4题,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 )
A、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强制执行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强制执行
C、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D、劳动行政部门强制执行
第5题,根据《失业保险条例》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 )
A、12个月
B、15个月
C、18个月
D、24个月
第6题,依照我国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发生何种下述事故,应由主管部门会同劳动部门、公安部
门、工会组成调查组( )
A、轻伤
B、重伤
C、死亡
D、重大伤亡
第7题,下列权利主体适用于《劳动法》的有( )
A、国家机关公务员
B、大型企业国务院稽查特派员
C、电脑公司硬件组装员
D、家庭保姆
第8题,下列人员中不能够依法实行综合计算工作制的是( )
A、外勤人员
B、出租车司机
C、电脑公司软件设计人员
第9题,《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修订于( )
A、1994年
B、1995年
C、1998年
D、1999年
第10题,某公司的业务员田力在外地出差时目睹了一起刑事案件的案发过程。当地法院通知其出庭作证,对此该公司主管领导的正确做法是( )
A、允许田力出庭作证,但以不耽误工作为条件
B、耽误工作的情况下,将扣发田力的工资
C、不允许田力出庭作证
D、允许田力出庭作证,正常支付工资
第11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下列哪些人可以适用劳动法的规定?( )
A、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
B、家庭保姆
C、现役军人
D、经商的农民
第12题,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地方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执法机关是( )
A、县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
第13题,住房公积金的所有权属于( )
A、职工个人
B、职工所在单位
C、国家
D、职工个人和国家
第14题,在下列哪种情形下,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
A、试用期内
B、熟练期间
C、见习期内
D、医疗期内
第15题,离休干部所发工资是原工资的( )
A、120%
B、100%
C、95%
D、90%
第16题,甲公司与劳动者李某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下列事项,无效的有( )
A、发生工伤,公司概不负责
B、合同期满单位无须向李某支付经济补偿金
C、试用期内公司可随时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
D、合同期满后的三年内,李某不得从事与甲公司同类业务
,B,C,D
第17题,社会保险与商业人身保险的区别有( )
A、被保险对象范围不同
B、性质不同
C、保险基金的构成和征集方式不同
D、保险关系的当事人不同
,B,C,D
第18题,1956年我国制定的劳动保护法三大规程为( )
A、《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B、《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C、《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D、《锅炉压力容器事故报告规程》
,B,C
第19题,劳动法发展时期的主要特点有( )
A、涉及工业民主的法律在多数工业国家被实践
B、社会保险立法逐渐独立
C、劳动争议处理开始制度化
D、劳动合同由民法范围转入劳动立法范围
,B,C,D
第20题,按照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劳动合同可分为( )
A、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B、无固定限期的劳动合同
C、长期劳动合同
D、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B,D
第21题,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具体赔偿内容包括( )
A、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B、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
C、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D、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
,B,C
第22题,我国处理劳动争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
A、着重调解,及时处理原则
B、依法处理原则
C、公正处理原理
D、三方原则
,B,C,D
第23题,《劳动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A、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B、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C、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D、严重失职,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B,C,D
第24题,企业应对所有劳动者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
A、错误
B、正确
第25题,劳动合同的续订和延长都必须以终止原合同关系为前提。( )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