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鹏】[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工程技术(专科)》18年9月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在无光或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植物不能形成正常的形态,表现出叶绿素缺少,叶片畸形,节间过长的现象,即是
A、黑雾现象
B、豆芽现象
C、黄化现象
D、窘迫现象
第2题,相互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在一起,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整体,即是
A、系统
B、生物系统
C、生态系统
D、农业生态系统
第3题,(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300=
A、多样性指数
B、综合优势比
C、香龙指数
D、种群的重要值
第4题,在下列作物中,对低温的耐受能力最弱的是:
A、橡胶
B、苹果
C、玉米
D、马铃薯
第5题,可以根据生物对生境中水分状况的要求和适应,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下列植物中,哪一种是湿生植物:
A、睡莲
B、水稻
C、玉米
D、仙人掌
第6题,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出现的相互影响,称为
A、群落效应
B、边缘效应
C、邻接效应
D、衰减效应
第7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次生演替的速度,一般快于相同地段上的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的起点环境是完全没有土壤的
C、生物对环境是不会有改造作用的
D、原生演替只会从水体开始
第8题,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林德曼研究发现,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大致有 多少转移到下一营养级,组成生物量?
A、二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八分之一
D、十分之一
第9题,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则:
A、占据的生态位越少,对资源的利用越不充分。
B、占据的生态位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不充分。
C、占据的生态位越少,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
D、占据的生态位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
第10题,光照强度影响植物的生长,使其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上发生变异,而分化为
A、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B、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
C、中日性植物和日中性植物
D、湿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第11题,从火山灰烬冷却后开始的演替,是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采伐迹地演替
D、放牧演替
第12题,在下列作物中,光饱和点最高的作物是
A、小麦
B、大豆
C、玉米
D、大麦
第13题,在群落中地位、作用比较突出,具有主要控制权或"统治权"的种类或类群
A、常见种
B、偶见种
C、生态优势种
D、伴生种
第14题,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个生物种的个体总数,即是
A、种群密度
B、种群大小
C、生态位
D、生境
第15题,"畜粪+沼渣+秸杆--食用菌--蚯蚓(用废弃菌床养)"这条食物链属于
A、捕食食物链
B、腐食食物链
C、寄生食物链
D、混合食物链
第16题,如果一个地区以培育良好的耕地,但生产的产品以自给自足为主,且很少使用机械化农具,那么这样一个地区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A、原始农业
B、传统农业
C、现代农业
D、后现代农业
第17题,草原退化的一个标志是
A、多刺植物和有毒植物繁盛
B、地上芽植物出现
C、多年生植物出现
D、土壤的中生化
第18题,以下哪个条件是植物的生存因子,却不一定是动物的生存因子
A、水分
B、矿质元素
C、温度
D、光照
第19题,在下列生物中,属于初级生产者的是
A、草鱼
B、食用菌
C、山羊
D、小麦
第20题,在一定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生化反应的速度增加2~3倍,这符合
A、最小因子定律
B、限制因子定律
C、范特贺夫定律
D、林德曼定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