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鹏】[华中师范大学]华师《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主客体相互作用是活动的第一要素,游戏是幼儿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是幼儿积极主动的对象性活动,因此,游戏活动的第一基本特征是()。
A、对象性
B、社会性
C、主体性
D、发展性
第2题,剩余精力说的代表人物是( )。
A、拉察鲁斯
B、格鲁斯
C、席勒和斯宾塞
D、阿普利登
第3题,()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幼儿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A、角色扮演
B、搭积木
C、嬉戏
D、探索活动
第4题,"儿童的游戏是人类祖先生活的回忆",这种观点属于( )。
A、剩余精力说
B、复演说
C、松弛说
D、元交际理论
第5题,()根据概念的不同发展水平,把概念分成知觉概念、功能性概念和符号性概念三种不同水平的概念。
A、洪斯伯格
B、沃尔夫和布鲁纳
C、利普
D、吉布森
第6题,弗洛伊德认为,( )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A、宣泄
B、强迫重复
C、冲动
D、游戏
第7题,()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体验,这种体验可以增强游戏者的自信心。
A、兴趣性体验
B、自主性体验
C、生理快感
D、胜任感
第8题,()是教师客观的叙述幼儿的行为或行为的结果以及幼儿的情绪情感反应等。
A、描述
B、询问
C、评论
D、提示
第9题,()是婴幼儿伙伴交往的主要形式,对于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A、交谈
B、嬉戏
C、表情
D、游戏
第10题,()的主要特征是"假装",即幼儿对事物的某些方面作"想象的改造",包括用一物代替一物;用某种动作代表真实的动作;自己假装是别人或虚构的角色等。
A、练习性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规则游戏
D、结构性游戏
第11题,()是身体运动能力的标志,是一种习得的能力,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之中。
A、运动机能
B、动作技能
C、自动化操作
D、模仿
第12题,"游戏创造最近发展区"属于游戏和发展关系中的()观点。
A、游戏从属于发展
B、游戏领先于发展
C、发展制约着游戏
D、游戏有利于发展
第13题,()认为与物体的交互作用是婴儿游戏的最初形式。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维果茨基
D、苛勒
第14题,()认为,从出生到成年游戏性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感觉探索期、以自我为中心的推断假设期、个人实验期、符号表征期、理性证实期。
A、维乐特
B、利伯曼
C、博叶
D、维果斯基
第15题,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是( )。
A、顺应超过了同化
B、顺应
C、同化超过了顺应
D、同化
第16题,"想当成人"的说法的始作俑者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维果茨基
D、苛勒
第17题,()生动地把游戏治疗概括为:把受压抑的情绪"玩出来"。
A、埃里克森
B、弗洛伊德
C、维果茨基
D、苛勒
第18题,德国幼儿教育家()是系统化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创始者。
A、维果斯基
B、皮亚杰
C、福禄贝尔
D、弗洛伊德
第19题,()是2岁以后幼儿游戏的主要形式,它对于幼儿概念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可以促进幼儿的符号学习。
A、感知运动游戏
B、模仿动作
C、象征性游戏
D、规则游戏
第20题,()是人的发展的核心内容。
A、个体性
B、能动性
C、主体性
D、主动性
第21题,皮亚杰根据儿童游戏的发展把儿童游戏分为()。
A、练习性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规则游戏
D、不规则游戏
,B,C
第22题,以教育性玩具为中介的支架式教学的特点包括的结构要素有()。
A、幼儿
B、教师
C、同伴
D、玩具
,B,C,D
第23题,人们对待游戏干预的态度和做法大致可以分为非干预型和干预型。而干预型又可以根据干预的积极性程度和介入的深度,分为()。
A、追随兴趣型
B、诊断缺失型
C、积极引导型
D、沉默观察型
,B,C
第24题,教师干预游戏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决策和反思的过程。教师需要决策的基本问题包括()。
A、干预的对象
B、干预的必要性
C、干预的方式方法
D、干预的时机
,C,D
第25题,幼儿对于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探索一般可以分为()。
A、特殊性探索
B、多样性探索
C、科学性探索
D、目标性探索
,B
第26题,埃里克森以自我发展的理论为依据,将幼儿游戏分为()。
A、自我宇宙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微观宇宙游戏
D、宏观宇宙游戏
,C,D
第27题,在以教育性玩具为中介的支架式教学中,教师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包括()。
A、提问
B、描述
C、建议
D、聚焦
E、促进反思
,B,C,D,E
第28题,幼儿园课程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的形式或建构模式包括()。
A、课程设计的计划性模式
B、课程发展的目的性模式
C、课程设计的预成性模式
D、课程发展的生成性模式
,D
第29题,教师可采取的干预游戏的方式包括()。
A、以自身为媒介
B、以材料为媒介
C、以幼儿家长为媒介
D、以幼儿伙伴为媒介
,B,D
第30题,游戏的外部行为特征包括()。
A、表情
B、动作
C、角色扮演
D、材料
E、言语
,B,C,D,E
第31题,布朗等提出,支架式教学过程包括()环节。
A、预热
B、探索
C、独立探索
D、反思
,B,C
第32题,角色游戏的组织和知道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A、主体性原则
B、多样化原则
C、开放性原则
D、整合性原则
,C,D
第33题,在幼儿园能使幼儿产生游戏性体验的"情景"具有的特征包括()。
A、幼儿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
B、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幼儿自行决定
C、活动的难度(任务)与幼儿的能力相匹配
D、幼儿不寻求或担忧游戏以外的奖赏
,B,C,D
第34题,主题预定式的探究性游戏过程包括()阶段。
A、观察认识阶段
B、积极的探索性游戏阶段
C、总结阶段
D、反思和经验分享阶段
,D
第35题,根据婴儿的情绪反应与表现,安斯沃斯把亲子依恋分成()。
A、安全依恋型
B、非安全依恋-回避型
C、抵触型
D、非安全依恋-反抗型
,B,D
第36题,构成戏剧表演的基本要素包括()。
A、导演
B、演员
C、剧本
D、剧场
E、观众
,B,C,D,E
第37题,在教学游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的问题包括()。
A、转变角色
B、注意讲解游戏玩法的的方法
C、尽量减少对幼儿行为的直接干预
D、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
,B,C,D
第38题,这种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从教室的指导方面看,角色游戏的基本步骤包括()。
A、帮助幼儿确定游戏的主题
B、和幼儿一起创设游戏环境
C、帮助幼儿扮演角色进入游戏活动过程
D、组织幼儿开展讨论、发现问题、丰富扩展游戏所需要的经验
,B,C,D
第39题,角色出现的过程可以分为()。
A、与成人协同活动掌握物品的用法
B、最初的动作概括化
C、动作的进一步概括化
D、动作的具体实现化
,B,C
第40题,驱使幼儿去游戏的需要主要有身体运动的需要、探究的需要、交往和表达的需要,而幼儿游戏的前提是()。
A、基本生存
B、安全需要的满足
C、身体活动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B
第41题,儿童与伙伴的关系以及同伴集体对他的接纳状况,通常以儿童在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来评价。
A、错误
B、正确
第42题,角色游戏是指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
A、错误
B、正确
第43题,"现代游戏场"亦被称为"设计者游戏场",由专业设计师或建筑师设计,由昂贵的木制器材、金属器械等构成,通常包括木制的攀爬台、滑梯和爬梯、轮胎阵吊桥等,强调美感、多样化功能设备和不同功能游戏区域的联结。
A、错误
B、正确
第44题,以对游戏者之间关系的分析为依据进行分类,可以把规则游戏分为互补性规则游戏和平行性规则游戏。
A、错误
B、正确
第45题,象征性游戏是7-8岁幼儿典型的游戏形式。
A、错误
B、正确
第46题,狭义的"社会性"是指对特殊的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包括认知、身体运动、语言、学习兴趣和态度、情绪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A、错误
B、正确
第47题,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是儿童获得概念的两种基本方式。
A、错误
B、正确
第48题,游戏治疗模式中的关系模式包括松弛治疗、化妆游戏治疗、故事讲述、书籍辅导等不同的方法。
A、错误
B、正确
第49题,皮亚杰在对儿童的弹珠游戏的研究中发现,幼儿要到5~8岁才真正会玩这种游戏。
A、错误
B、正确
第50题,皮亚杰认为儿童规则游戏在6~10岁之间出现的频率最高,之后稳步下降,14岁达到最低点。
A、错误
B、正确
|
|